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海带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对岩藻黄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不同溶剂、温度、时间及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岩藻黄素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80%甲醇、料液比1∶10、40℃提取1 h、提取2次,岩藻黄素得率为0.556 mg/g。应用甲醇溶液从海带中提取岩藻黄素效果较好,提取率达95.3%。  相似文献   

2.
以海带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对岩藻黄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不同溶剂、温度、时间及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岩藻黄素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80%甲醇、料液比1∶10、40℃提取1 h、提取2次,岩藻黄素得率为0.556 mg/g。应用甲醇溶液从海带中提取岩藻黄素效果较好,提取率达95.3%。  相似文献   

3.
研究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发酵过程中,对健康很有益的纳豆激酶和大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的变化.结果显示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固态发酵中,发酵初始pH为8.0,水分质量分数为70%时,在37 ℃发酵48 h,产纳豆激酶活力最高;固态发酵条件为发酵初始pH为7.0~9.0,水分质量分数80%时,40 ℃发酵48~96 h,原料中大部分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  相似文献   

4.
纳豆菌发酵鱼肉蛋白制备低分子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纳豆菌为发酵菌种,以鱼肉为原料,利用菌种发酵产酶降解鱼肉蛋白制备低分子肽,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从而获得较高的低分子肽产量.即在不同的发酵条件下,通过双缩脲和凯氏定氮法计算发酵液中蛋白水解度,比较得出适宜的发酵条件.实验结果显示,纳豆菌发酵鱼肉蛋白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5,鱼肉质量浓度250 g/L,补加蔗...  相似文献   

5.
纳豆发酵过程中纳豆激酶及活性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发酵过程中,对健康很有益的纳豆激酶和大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的变化。结果显示: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固态发酵中,发酵初始pH为8.0,水分质量分数为70%时,在37℃发酵48 h,产纳豆激酶活力最高;固态发酵条件为:发酵初始pH为7.0~9.0,水分质量分数80%时,40℃发酵48~96 h,原料中大部分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影响纳豆菌发酵的主要因素:培养温度、pH、接种量、培养时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纳豆菌发酵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37℃,pH 7.0,接种量4%,培养时间30h。在最适条件下,以黄豆、豇豆、绿豆、红豆、饭豆、黑豆制成纳豆产品,并通过气味、拉丝、颜色、口感等感官指标评定纳豆质量。综合来看,以黄豆、饭豆为原料发酵的纳豆产品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培养纳豆菌,将其投加到水样中,通过分析水样中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以及CODM n和UV254的变化情况,研究了纳豆菌对景观水和自配污水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纳豆菌对景观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可达86%,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35%,由于景观水中有机物含量比较低,纳豆菌有机物降解作用不明显;对有机物含量很高的自配污水,纳豆菌能有效的降解水中有机物,CODM n去除率达51%,同时为反硝化作用提供能量,使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34%.  相似文献   

8.
纳豆菌具有溶解血栓、调节血糖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纳豆菌冻干菌粉的生产过程中,冷冻对菌体的存活率影响较大.在纳豆菌菌悬液冷冻过程中添加5种保护剂:乳糖、甘露醇、麦芽糊精、L-抗坏血酸钠、β-环糊精,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测定冷冻前后菌体存活率,筛选出最适的纳豆菌冷冻保护剂.试验结果表明:纳豆菌最适保护剂配方为乳糖浓度为1.2%,甘露醇浓度为3%,麦芽糊精浓度为4.5%,L-抗坏血酸钠浓度为2.5%;纳豆菌菌悬液与该复合保护剂混合,在-20℃下冷冻48 h,存活率达到84.25%.此配方对纳豆菌冻干菌粉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项目以粮食、海带为原料,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研制开发出富碘、铁、钙酿造海带醋。海带营养丰富,富含铁、碘、钙等多种营养素。发酵海带醋产品的开发为补铁、碘开辟了新途径,弥补了碘盐、补铁酱油营养成分单一的缺陷。海带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利用纳豆菌发酵法生产风味纳豆的工艺过程及物料衡算.基本生产参数为:种子液37℃下培养16 h,大豆加3倍水浸泡12 h,沥干,121℃蒸煮20 min,接种量为4%(w/w),37℃发酵24 h,经后熟即得成品.在适宜发酵条件下,对大豆进行了风味调制,并以黑豆、豇豆等为原料进行了对照试验.研究证实,调味纳豆中的纳豆激酶活力降低很少,可以大批量生产,结合物料衡算,初步设计了小型纳豆加工厂的工艺路线及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纳豆制备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日本古法制备纳豆,从纳豆中分离筛选出高活性的纳豆菌为实验菌株。研究了纳豆制备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情况,发酵液中的大豆异黄酮在大豆异黄酮糖苷酶的水解作用下水解掉侧链糖基,转化为活性更高的大豆异黄酮苷元。根据薄层层析法确定了大豆异黄酮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2 d,pH 7.0,含水质量分数60%。发酵液中大部分的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从而得到更利于人体吸收的大豆异黄酮苷含量较高的纳豆制品。  相似文献   

12.
利用Bacillus natto菌所产蛋白酶水解玉米醇溶蛋白,得到水解产物,采用凝胶层析技术,对水解产物的分离条件进行选择。结果表明,Sephadex G-25作为分离介质,流速为1.0 mL/min,上样体积为1.5 mL,在此条件下其分离效果较好,得到5个组分。  相似文献   

13.
利用Bacillus natto菌所产蛋白酶水解玉米醇溶蛋白,得到水解产物,采用凝胶层析技术,对水解产物的分离条件进行选择。结果表明,Sephadex G-25作为分离介质,流速为1.0 mL/min,上样体积为1.5 mL,在此条件下其分离效果较好,得到5个组分。  相似文献   

14.
纳豆枯草杆菌的筛选和纳豆激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纳豆激酶是由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针对目前常用菌株的产酶活力较低、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问题,采用酪蛋白平板初筛摇瓶复筛的筛选策略,从纳豆中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纳豆激酶的菌株,该菌株在筛选培养基上进行摇瓶培养,发酵液中纳豆激酶的酶活达到970 IU/mL.用Plackett Burman方法对影响液体发酵的各因素的效应进行了评价,并筛选出了有显著效应的四个主要因素:胰蛋白胨浓度、种龄、发酵温度和Na2HPO4浓度;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产酶条件区域;最后通过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分析优化了纳豆枯草杆菌液体发酵的条件.通过在初始发酵条件和优化发酵条件下的对比研究,液体发酵液中纳豆激酶浓度从1 005 IU/mL提高到1 314 IU/mL,表明响应面法优化可成功地用于纳豆枯草杆菌液体发酵的条件优化.  相似文献   

15.
以豆粕为原料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食品级豆粕为唯一培养基成分,通过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培养基的优化实验,确定优化条件为:接种量5%,装量为40,g于250,mL锥形瓶,培养基含水量60%,浸泡水pH,7.5,发酵温度37,℃.在培养24,h后达到产酶高峰,产酶活力达到1,662,FU/g.比较了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以食品级豆粕为培养基比大豆为培养基获得的酶活力和活菌数,都高出5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从日本食品纳豆样品中,分离得到11株具有纤溶酶活性的产酶菌株,对其中酶活力最高一菌株N 06进行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并对该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优化了N 06菌株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以及碳氮比的组成,即葡萄糖1.5%,蛋白胨1.5%,碳氮比1∶1。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大豆蛋白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通过优化纳豆菌液态发酵产低分子大豆蛋白肽的工艺,使发酵产物低分子大豆蛋白肽的产量得到提高。最终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8.0,发酵原料的质量分数为5%,接种量为1.0%,装瓶量为250mL锥形瓶分装30mL,发酵温度为42℃,180r/min振荡培养12h。在最优条件下发酵,大豆蛋白的水解率最高,最高值可达到44.40%。  相似文献   

18.
以燕麦麸为原料,采用黑曲霉固体发酵法提取β-葡聚糖。对黑曲霉的菌龄、接种量、发酵温度、培养时间等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燕麦麸中β-葡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燕麦麸用量20g,黑曲霉种子液菌龄10h,接种量15mL,发酵温度30℃,培养时间10h。结果表明,β-葡聚糖的提取率为6.28%,纯度为52.53%,相对分子质量为2.8×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