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添加了磷酸的聚乙二醇(20M)作固定相,以乙醇为溶剂,以甲苯酚为内标物,在国产102G气相色谱仪上分析了氯苯气相水解产物中苯酚的含量。当苯酚浓度不大于8.02 mg/ml时,苯酚/甲苯酚峰高比与苯酚浓度回归直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4,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差不大于7%。水含量为4~20%(V/V),氯苯含量为0~24%(V/V)时不影响测定结果。该方法不需对样品作前处理,分析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蓖麻油碱裂解料液的化学组成,研究了溶剂种类、用量对碱裂解料中苯酚和NaOH浸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叔丁醇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1)对苯酚和NaOH的浸出具有高选择性;当溶剂用量为6 mL/g时,苯酚回收率可达80%,NaOH回收率可达72%.  相似文献   

3.
活化凹凸棒石联合Fenton试剂处理水中苯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Fenton试剂联合活化凹凸棒石处理模拟微污染水中苯酚。在Fenton试剂氧化处理的最佳条件下对活化凹凸棒石吸附苯酚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投加量等因素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后再用活化凹凸棒石对微污染水中苯酚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苯酚浓度为10mg/L、pH8、温度为25℃、投加量为8g/L、吸附时间30min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达94.40%;  相似文献   

4.
利用胶束毛细管电泳法建立了测定焦化废水中苯酚的方法.研究了检测波长、缓冲体系、缓冲液pH值和浓度、SDS浓度以及分离电压对苯酚测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测定苯酚的最适条件为:检测波长275 nm,40mmol/L硼砂-40 mmol/L SDS缓冲液(pH 9.5),分离电压25 kV.苯酚检出限为4.614×10-3mg/L,线性范围为0.094~0.941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n=5)〈3%。该方法可高效快捷测定焦化废水中的苯酚含量.  相似文献   

5.
葛花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葛花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以70%乙醇为溶剂,微波方法提取葛花中的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为4.72%;通过还原能力的测定、Fenton反应体系、DPPH法以及邻苯酚自氧化体系等评价葛花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葛花总黄酮在还原力测定以及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对O2-.和DPPH.及.OH 3种自由基具有明显的的清除作用,其EC50分别为:0.095mg/ml、0.114mg/ml、0.700mg/ml.葛花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在清除自由基方面其清除率与其浓度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某焦化厂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苯酚高效降解菌(Wust-C),该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对Wust-C降解苯酚的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苯酚浓度为1 000 mg/L的试样中,培养24 h后,Wust-C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8%;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8h内完全降解.采用海藻酸钠对菌体进行固定化后,Wust-C的降酚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培养24 h后,固定化Wust-C对初始苯酚浓度为1 200 mg/L试样中的苯酚降解率达到100%,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4h内完全降解.Wust-C的加入对混合菌群降解苯酚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提取蛇毒中神经生长因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处理对象,经混凝-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深度预处理后,改善了可生化性,CODCr降到2230 mg/L,BOD5/CODCr为0.26.随后结合加压SBR法进行生物处理,最佳组合工艺条件为:混凝处理的pH值为8,PAC浓度为150 mg/L;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条件为:H2O2的用量为20 ml/L,pH值为4,反应时间为60 min;加压SBR法处理的停留时间为8 h,处理后出水CODCr小于100 mg/L,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赶黄草中营养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赶黄草中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含量以及脂肪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赶黄草中蛋白质、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含量;通过硫酸-苯酚法测定赶黄草总糖含量;并以硝酸-高氯酸为消解体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赶黄草中的Ni、Fe、Cu、Mg、Ca、Cd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最后用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含量。结果显示赶黄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4. 00 mg/g;维生素C的含量为26. 94μg/g;β-胡萝卜素的含量为29. 04μg/g;总糖的质量分数为3. 40%;矿物质元素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Cd(0. 01 mg/g)、Ni(0. 01 mg/g)、Cu(0. 02 mg/g)、Fe(0. 15 mg/g)、Mg(1. 35 mg/g)和Ca(2. 68 mg/g);脂肪的含量为6. 43 mg/g。  相似文献   

9.
聚酰胺树脂吸附水溶液中硝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酰胺树脂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和动态法研究了其吸附水溶液中硝基苯酚的性能、条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该树脂对水溶液中多元硝基苯酚有强吸附能力,吸附能力大小排序为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2,4-二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30°C时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苦味酸36.03mg/g;2,4-二硝基苯酚33.5mg/g;对硝基苯酚28.2mg/g.以1%氨水为洗脱剂,脱附能力大小排序为苦味酸>2,4-二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树脂结构稳定易再生,重复使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驯化的方法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两株高效苯酚降解菌XTT-1,XTT-3,均能在含苯酚的培养基中生长,初步鉴定均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研究了两株菌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XTT-3菌经48 h培养可完全降解500 mg.L-1苯酚,而XTT-1菌需要64 h;两株菌的苯酚耐受能力均不超过1000 mg.L-1苯酚;NaCl含量2.0%以上对两株菌的苯酚降解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乳状液型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状液型液膜法是一种先进的分离技术,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制乳中表面活性剂浓度、氢氧化钠浓度、油内比、试剂比、搅拌速度是影响制乳工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树脂吸附法回收染料废水中的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树脂吸附回收染料废水中高浓度酚的方法。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某染料化工厂高浓度含酚废水进行了详尽的吸附、脱附和放大试验,结果显示,H-103树脂在本试验系统内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脱附性能,对酚的吸附量在600mg/g以上,酚回收率达96%。5%NaOH溶液和工业乙醇均有良好的洗脱再生效果,树脂重复使用多次而吸附性能无明显变化。洗脱液可直接回用于生产,较好地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超声波降解苯酚废水的效果和超声波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说明溶液初始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35.15mg/L,超声辐射时间为4小时,温度为30°C,pH=3.0时,超声波降解苯酚的效果较好,为5.64%.曝气可以促进苯酚的降解,加入H2O2可使降解率提高到61.60%.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生物质液化产物中酚类物质总含量,以浓硫酸为催化剂,苯酚为液化剂,采用微波辅助的方法液化玉米秸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液化产物的组成成分,红外光谱(FT-IR)分析玉米秸秆、液化残渣及液化产物的主要官能团变化,化学试剂法测定液化产物中酚类物质总量.结果表明:利用化学试剂法测定的液化产物中酚类物质总含量为52.0 mg/L,GC-MS测定液化产物中的芳香族有机物相对含量较高,为49.16%,以酚类化合物为主.FT-IR分析表明,液化过程中玉米秸秆基本上被完全降解液化,说明液化产物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来自于木质素.  相似文献   

15.
紫脲酸铵——萘酚绿B是一种新混合指示剂。它由紫脲酸铵0.5g、萘酚绿B0.01g,研混合均匀后用氯化钠50g稀释而成。在pH14左右的碱性条件下,以EDTA作滴定剂测钙,与现在使用的几种指示剂相比,它具有滴定终点前后色差大、变色敏锐、易观察等优点。因此使用该指示剂测钙,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较高。使用新指示剂测定钙,溶液中钙离子含量在10mg/ml到0.5μg/ml范围内都适用,尤其在低浓度,即接近0.5μg/ml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建立苯酚及其降解产物(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醌)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甲醇:水为50:50作流动相,在25℃以0.5ml/min的流速进样分析.线性范围为2-10mg/L,采用外标法定量,苯酚及其降解物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分别为0.4%.1.6%和95.3%.101.6%,检出限为0.0735-0.1298mg/L.该方法准确,高效,适用于苯酚及其降解产物的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UV—Fenton法降解苯酚溶液,研究其对苯酚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光照时间、苯酚初始浓度、H2O2和Fe^2+用量、溶液pH值等对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苯酚初始浓度为300mg·L^-1时,在光照时间为10min,H2O2浓度为20mmol·L^-1,Fe^2+浓度为3.6mmol·L^-1,pH值为4时,苯酚降解率可达98.37%。  相似文献   

18.
斜发沸石对氨氮吸附性能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和再生试验研究了天然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的热力学性质、再生性能和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斜发沸石对氨氮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 100 mg/100 g,当氨氮浓度为35 mg/L时,动态饱和吸附量为2 200 mg/100 g,分别是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硅藻土的20倍、23倍、27.5倍,选择重量比为3:7的NaCl NaOH混合液作为斜发沸石的再生剂可进行3次重复再生使用,有效寿命可达140 h以上.斜发沸石处理含氨废水具有重要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驯化过程对小球藻和螺旋藻生长及酚降解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蛋白核小球藻(Chorella pyreniodosa)极大螺旋藻(Spriulina maxima)为材料,经300mg/L酚驯化的小球藻和螺旋藻降解酚的能力都有了提高,小球藻的酚最大致死浓度由500mg/L上升到700mg/L,酚降解速度提高到驯化前的3.22倍,螺旋藻耐酚能力未见明显改变,最大酚致死浓度仍为500mg/L,但在400mg/L接近致死酚浓度条件下,驯化过的藻体长势较未驯化的藻体要好,驯化后的螺旋藻酚降解速度提高到驯化前的1.24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用吸光光度法间接测定痕量苯酚的方法。在 KBrO_3和KBr溶液中,以淀粉-碘化钾为显色剂,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线性范围为0.1~2.0mg/L,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6%,平均回收率为101%。该方法应用于测定废水中苯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