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应用角度出发,首先,将约束变尺度法改进为一般约束条件,通过适当选择差商形式和对一维不精确线性搜索方法的修正,扩大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然后,给出了该方法完整的算法框图,并讨论了算法分析和进一步的改进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改进后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红外物理的热辐射理论,对高温炉管的辐射能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红外热辐射方法测取高温炉管表面温度场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高,是红外热像检测高温炉管表面温度分布的一种有效方法.另外,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一些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风险影响图和蒙特卡罗模拟相结合的动态风险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指出了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风险分析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轴承故障的模糊聚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模糊聚类方法的原理及FCM算法,并将它应用于少故障类别的轴承故障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神经网络方法相比,模糊聚类方法的实现只需少量样本,克服了神经网络方法需要大量样本来实现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高产高效矿井经济效益与效率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HP方法提出了综合评价高产高效矿井经济效益与效率的定量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同时考虑了多种因素,特别是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因此,比以前的评价方法更为合理.作为应用,对我国十四个代表性高产高效矿井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人工神经网络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了现行数据挖掘方法后,介绍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挖掘方法一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方法,通过对数库据中数据样本的学习,自动发现隐含的大量知识,具体给出了神经网络方法的学习模型和算法.该方法丰富了数据挖掘工具,使定性变量和复杂、动态数据的科学处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路面脱空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热传导理论,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二维温度场模拟,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验结果做了对比,分析了偏差的存在原因,并进一步研究了该方法的路面检测最大厚度,对红外成像技术应用于道路检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Inspire软件对S195柴油机活塞进行轻量化设计,分析了设计流程,确定了载荷和约束条件,探讨了形状控制方法和几何重构方法对优化结果的影响。通过改变形状控制方法和几何重构方法设计了12种优化方案,并通过强度校核对比,最终确定对称的手动重构方案为最优结果。  相似文献   

9.
将基于范例的设计方法用于信息融合系统体系结构,将有助于设计方法改进.分析了数据融合树范例的基本概念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树范例的信息融合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并应用此方法进行了信息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包括数据融合树的设计、融合节点体系结构设计以及处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以分布式C^3I系统信息融合为背景探讨了基于数据融合树范例的体系结构设计实施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用黄铁矿加硫酸处理锰铁帽矿分离锰银的方法,简要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详细考查了影响锰浸出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添加铁离子强化高价锰矿浸出的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使锰的浸出率达到98%以上,渣含锰小于3%,原矿中的银基本上全部保留在浸锰渣中,有效地实现了锰银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常用的水质污染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述,指出各自的特点及不足;应用模糊集理论的最大矩阵元原理与方法,对21个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分类评判,指出用此法分析评价水体污染程度较之于其它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与评价,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形成性分析,对于强化水污染的防治、提升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涡阳县城区三条典型河流(育英河、德正河、南环河)进行监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法以及黑臭水体评价法进行水质评价。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三条河水质均为劣Ⅴ类;综合污染指数法结果显示,三条河整体上水质级别均为轻度污染,德正河的水质较好于南环河和育英河。对三条河水体的黑臭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发现三条河水体均属轻度黑臭并且有向重度黑臭转化的趋势。结合三种水质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系统性的水质形成性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水环境管控和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评价对保障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主要评价指标及其传统、新兴测定方法,并对比了不同评价手段的优缺点.传统的水质生物稳定性评价方法操作繁琐、周期长、再现性差,难以准确地反映水质稳定性.流式细胞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水质生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基于流式细胞术改进的AOC、TCC、ATP评价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快速准确,而且较为经济,有望在水质监测和工程应用中推广.DGGE和焦磷酸测序等新兴分子生物学评价手段可以深入了解水处理及管网输配过程水环境中微生物组成变化,为从根本上探究水质生物稳定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汉江水质综合评价的BP网络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的水质综合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使得评价结果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神经网络方法则可以有效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构造了一个多因子水质综合评价的3层BP网络模型,以生化耗氧量、氨氮和总磷为评价因子,对汉江武汉段水质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水体质量是多因素影响的表现,水质评价是对水体质量多因素的综合评判,水质类型和分级标准存在模糊性,因而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判比较可行。介绍了水质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及步骤,并应用到鄞州区内河水质评价,对铜盆浦、县中、梅墟、潘火4个断面不同时期的水质进行比较,综合评价整个内河水质,结果表明,鄞州区内河水质处于Ⅲ类与Ⅳ类之间,各断面丰水期水质较枯水期和平水期好,铜盆浦断面水质全年较好。  相似文献   

16.
水质综合评价的Hopfield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运用于水质评价,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的Hopfield模型,并以重庆市南川凤嘴江水质资料为实例,对模型精确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Hopfield网络用于评价水环境质量形象、客观、准确、合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北京市某地区丰水期的12例地下水水样进行水质评价,分别介绍了F值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物元可拓法的原理,并编写MATLAB程序计算得出评价结果,同时对4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F值法突出最大污染因素,评价结果偏大;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虽然降低了最大污染因素的影响,但不能精确得出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物元可拓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物元可拓法可以根据可拓指数判断水质变化的趋势.经过对4种方法的分析比较,可以为实际工程中合理选择地下水评价方案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灌区水资源循环转化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研究方法由单一的数学规划模型发展为数学规划与现代模拟技术等的耦合模型;研究目标上由注重灌区水源水量的研究发展为灌区水源水质水量并重的研究;研究尺度由田间尺度的水文循环研究发展为大尺度跨流域水资源循环研究.但由于水资源循环转化关系的复杂性,当前研究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应用上的局限性、"人工-自然"二元水循环模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水质水量联合评价研究较少.由此提出了水资源循环转化研究的发展趋势:考虑多种水资源之间的循环转化,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各种协调关系以及多种方法的耦合.  相似文献   

19.
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淮河淮南段的水域环境污染状况,在水环境评价预测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和S LRoss水质指数评价法对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了2种评价方法在水环境现状评价中的应用及适用环境.结果表明,系统分析方法对水环境污染治理和对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对保护水环境、合理规划水资源、保持地区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水源地保护是环境保护与水利的重中之中,本文率先在中国开展基于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研 究的水源地水质全面评价和水源地地下水模糊综合评价,率先从环境监测评价规范和质量管理要求的 角度研究模糊综合评价。本文率先在中国提出水质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实用化的思路、策略和办法, 提出水质模型与模糊评价有效性和实用性的评价准则与标准:评价目的的务实性、评价依据的合法性、 评价数据的真实性、评价环节性的完整性、评价细节的清晰性、评价过程的透明性、评价步骤的严谨 性、评价方法的合理性、评价操作的规范性、评价结果表达的直观性、评价功能的多样性等。本文提 出模糊评价实用化的办法和措施:①增加水文地质的表述,②取样与数据的说明,③增加背景值(起 始值)计算,④进行单项水质动态分析和绘制动态变化图;⑤增加模糊评价参数选择的说明,⑥构造 具体的隶属函数, ⑦绘制模糊评价分级的隶属函数图,⑧给出权重计算表, ⑨绘制模糊评价分级结 果空间分布图,⑩对评价结果进行专业性判读和解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