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河北地处华北、胸涵京津,多年的水利建设,有力促进了河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河北水资源严重短缺,年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全省年需水200亿m3,须超采40~50亿m。的地下水弥补用水缺口。地处河北中南部的黑龙港及运东地区水资源更为缺乏,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60m3,低于人均300m0的“维持人类生存的最低标准”,是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缺水对当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制约作用凸显。多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引黄调水作为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举措,近两年,又从工程谋划、资金筹措、组织实施等方面全力推动。省委、省政府立足于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大局,立足于广开源、重节水、强治理、惠民生,将“引黄入冀”作为我省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八大方略”之一、作为河北重要的开源工程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缺水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表现,已引起全社会之关注。解决河南缺水的几种途径:一是挖潜节水,充分利用法地水资源;二是从黄河干流引水;但均受到水资源量少的制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河南缺水状况。只有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华北调水之势,从长江调引部分水量,才是解决河南省缺水的根本途径。长江有水可调,且水质优良;中线工程技术上可行;地理条件也有利于自然引水,输水,供水。中线工程对河南省也有不利影响,主要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北京市水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和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安全、洁净、生态、优美、为民"水务发展目标,大力实施"转观念、抓统筹、补短板、强监管、惠民生"工作思路,实现了水资源保障、节水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旱灾害防御、水务公共服务工作的新突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42亿m3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3%左右,污水处理率达到94.5%,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1.5亿m3,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水资源保障工作。南水北调中线年度引水超11.5亿m3,全年引黄调水入官厅水库1亿m3,密云水库上游水源  相似文献   

4.
运城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8 .4 亿m 3 ,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6 .1 亿m 3 ,目前年开采量7 .5 亿m3 ,超采1 .4 亿m 3 。2000 年全区缺水11 .78 亿m 3 ,其中主要是灌溉缺水。解决缺水的根本出路在于开源与节流并举。节水工作范围广、投资大,应首先改变旧的灌溉习惯,推行沟畦灌溉。渠道防渗重点抓全面配套,提高水利用系数。田面节水新技术应先搞实验,再逐步推广。开源之路在于兴建黄河水源工程,近期先建浪店水源工程,长远方案是实施禹门口引水,远近结合,在保证灌溉用水同时向城市及工业供水。  相似文献   

5.
胶南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总面积1894km~2,人口84万人,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9亿m~3,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4亿m~3,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584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4,如果按可利用量计算,人均只有286m~3,是北方的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2002年,该市又遭受50年一遇干旱,缺水形势更加严峻。单靠新水源的开发已无法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而节水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因此,该市采取有效对策,把节水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科学节水,高效用水,努力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建立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东营市利津县地处黄河入海口地区,由于受海水顶托等因素影响,全县99%的地下水资源矿化度大于2.5mg/l,不能饮用,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基本依靠黄河水源。随着黄河水资源的日趋紧缺,水资源阶段性缺乏已经成为制约该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为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1999年以来,利津县把节水工程建设摆到了突出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和受水区,随着中线工程的建成运行,迎来了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市场化运作的有利机遇。文章结合南水北调水权制度研究成果,对河南省水资源现状及部分地区水资源需求实际,中线工程受水区的水量分配情况、水权交易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思考。1河南省水资源现状与需水预测河南省是全国唯一地跨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是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经济大省,也是一个水资  相似文献   

8.
陕西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陕西属工程性缺水.陕北、关中则是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水资源配置应遵循“人水和谐”的思路.综合采用节水.开源、挖潜、联网.保护等措施.重点加强节承型社会和蓄水工程建设.分步实施省内南水北调、黄河干流东调西引及国家西线调水入陕等工程。在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及水务一体化建设的前提下,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集资相结合的水资源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9.
滨州地处黄河下游,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水资源缺乏地区。黄河水源是区内主要的客水水源,通过分析引黄灌溉主要影响因素,给出引黄灌区灌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天津市海水淡化看海河流域水资源开源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流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5 m3,仅为全国平均的1/7、世界平均的1/27,远低于人均1 000 m3的国际水资源紧缺标准.天津市又是海河流域缺水的大城市,自然条件决定了天津市必须寻找新的水源.海水淡化是解决天津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从海水淡化的起步和发展,分析了目前流域海水淡化的地理条件、技术条件、人才条件等因素,展示了流域海水淡化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论水资源在西北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建忠 《人民黄河》2001,23(5):16-18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现状是地均、人均占有量少,地区间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且存在着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突出问题,西北地区是中国西部开发的主战场,水在西北大开发中至关重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集水、节水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对区内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但由于区内水资源本身的有限性,难于治本,西北地区水资源的根本改善应主要依赖于引水工程,特别是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认为 ,2 1世纪中期前后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用光是可能的 ,为此 ,必须开源节流并重。在充分考虑工农业、城镇和生态等方面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同时 ,还要做好“开源” ,即修建黄河干流大型控制性水库 ,加快南水北调。建议优先修建大柳树水利水电枢纽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要及早实施 ,可分期由小到大。在未建成西线工程前 ,要实现调水东部“补下援上”。要研究调水后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以供定需 ,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缓解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形势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从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调水80亿m^3,调水进入黄河干流上游贾曲附近,初步规划向黄河干流河道内补水量20亿m^3。通过分析,调水后影响黄河调入断面下游河段梯级40座,总装机容量29668.3 MW。调水对电站保证出力和发电量等电能指标增加明显。在不考虑电站扩机的情况下,与调水前相比,黄河干流梯级电站可增加保证出力29.0%,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增加26.8%。在考虑扩机的情况下,与调水前相比,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可增加29.2%。  相似文献   

14.
对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中国北方用水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思悦  张全发 《人民黄河》2005,27(8):28-29,43
简要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分析了调水后我国北方用水情况,对今后的用水及缺水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了预测结果表明:调水后,黄河上游(西线受水区)基本能满足正常来水年年份用水;在中等枯水年份,2030年和2050年分别缺水80亿m^3和50亿m^3。整个中线受水区2020年缺水量高达207亿m^3。淮河流域(东线受水区)基本能满足2030年水平的需水要求,但2050年将缺水20~40亿m^3;山东半岛依然为严重缺水区,缺水量达38.911亿m^3。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产水、用水特点与节水防污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薇  陈进 《中国水利》2006,(20):6-8
通过与黄河、海河等北方流域对比,总结了长江流域水土资源特点和用水耗水的特征,分析了长江流域20多年来用水结构变化和上、中、下游产水与用水比例关系,认为节水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水环境,节水的重点领域是一般工业和生活用水,节水的重点地区是四川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16.
黄河水资源紧缺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对长江流域水资源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特征,且与黄河、珠江和海河等流域进行比较,分析了长江流域在我国水资源中的地位和特点。针对长江流域中下游洪涝灾害、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水环境污染、缺水特征及水能资源的利用等问题,提出应同时重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加强全流域综合规划、监测和治理,建立节水制度等建议。并认为,要解决好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最关键是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8.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解决鄂北地区缺水的工程措施,工程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饮水,水资源尤为珍贵。为了充分利用好宝贵的水资源,对鄂北地区水资源配水工程节水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认为,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节水应从4个方面开展:1采取节水定额管理措施;2严把工程质量关,减少沿程输水损失;3科学调度,减少弃水;4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9.
控制长江口北支咸潮倒灌支持南水北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上海市原水供应的形势和长江口咸潮入侵的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枯水季节,长江口水源地易受咸潮入侵影响,入侵路径为南支咸潮直接入侵和北支咸潮倒灌间接入侵(水文测验数据表明,后者影响较大);南水北调工程尤其是东线工程建成后,在枯水季节运行将减小长江口径流量,降低长江口水位,从而加剧咸潮入侵长江口水源地.为了既保护长江口南支河段淡水资源,又支持南水北调工程上马,上海市水务局已立项对控制北支咸潮倒灌的工程措施以及合理调度和配置长江水资源的非工程措施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会言  谢宝萍 《人民黄河》1999,21(2):29-31,37
根据黄河供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水资源利用现状,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和有关政策,结合流域内和下游沿黄地区的土地与矿产资源条件,对2010年和2030年水平黄河供水地区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论述了黄河供水地区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程度,为国家决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上马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