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块菌粗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热水浸提法提取印度块菌(Tuberindicum Cooke&Massee)子实体粗多糖(TICP)的最优工艺,根据方差分析结果确定了热水浸提法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100℃,提取2次,多糖提取率为6.790 2%.用95%乙醇对粗多糖进行醇沉,然后利用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法、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铁离子螯合能力及测定还原能力等方法对上述印度块菌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块菌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0.26 mg/mL,其次为还原能力和铁离子螯合能力,其EC50值分别为1.15 mg/mL、2.80 mg/mL,同时块菌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当浓度为20 m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为72.06 U/mL.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玉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作用,采用体外化学体系研究玉竹多糖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玉竹多糖对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EC50值分别为0.38 mg/mL(Vc为0.09 mg/mL)、0.65 mg/mL(Vc为0.70 mg/mL)和0.43 mg/mL(Vc为0.06 mg/mL);但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较弱,其EC50值为14.7 mg/mL(Vc为0.34 mg/mL)。玉竹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藏红花花瓣中的多糖,得率为3.75%.联合蒽酮-硫酸法和DNS法测得多糖纯度为68.34%.对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值为0.572μmol TE/mg;其对ABTS+、DPPH和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半数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76.26μg/mL、165.5μg/mL和880.4μ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醇沉浓度提取的红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用Vc作为阳性对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红参多糖和Vc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80%醇沉的红参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效果最好,IC_(50)分别为0.81,0.44mg/mL;30%醇沉的红参多糖对DPPH自由基也有清除效果,但相对较弱,IC_(50)为12.74mg/mL;50%醇沉的红参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差。结论:红参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中80%醇沉红参多糖抗氧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山贡菊的总黄酮,以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性和对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黄山贡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还原力的IC50为0.171mg/mL,金属离子螯合性的IC50为1.529mg/mL,总黄酮对DPPH.和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0.323、0.700mg/mL.黄山贡菊总黄酮具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活性与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树舌粗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效果。方法:实验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以5%乙醇为梯度,分别得到树舌粗多糖80%、75%、70%、65%和60%的乙醇提取液,采用羟基自由基,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10nm检测了树舌粗多糖的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树舌粗多糖75%和60%的乙醇提取液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清除率与树舌粗多糖提取液的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树舌粗多糖75%的乙醇提取液清除羟自由基的IC_(50)(IC_(50)半数抑制剂的浓度)为4.8625mg/mL,树舌粗多糖60%的乙醇提取液清除羟自由基的IC_(50)为6.4539m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黑参粗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效果。方法:实验采用羟基自由基,对比人参粗多糖,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10nm,检测了黒参粗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黒参粗多糖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清除羟自由基的IC_(50)(IC_(50)半数抑制剂的浓度)为1.26930 mg/m L,清除率与黑参粗多糖的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黒参粗多糖可作为潜在的具有抗自由基活性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分别检测了核桃楸皮粗多糖的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核桃楸皮提取物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IC50分别为1.14688mg/mL,1.26825mg/mL(IC50半数抑制剂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乙醇浸润萃取制备韭菜叶及韭菜籽醇提物,测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韭菜籽及韭菜叶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都有较强的清除能力。韭菜籽醇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PC50为0.501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PC50为0.794 mg/mL。韭菜叶醇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PC50为0.540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PC50为0.496 mg/mL。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乙醇浸润萃取制备韭菜叶及韭菜籽醇提物,测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 表明韭菜籽及韭菜叶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都有较强的清除能力.韭菜籽醇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PC50为0.501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PC50为0.794mg/mL.韭菜叶醇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PC50为0.540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PC50为0.496 mg/mL.  相似文献   

11.
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还原能力分析,对新疆产细虫草发酵菌丝体的菌醇提物(OGPDC)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MTT分析OGPDC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抗氧化结果表明OGPDC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及总还原能力,且清除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随着醇提物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强,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1.952 mg/mL;MTT结果显示OGPDC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提高而增强,处理48 h时药物的IC50值为10.87 μg/mL.另外,利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OGPDC作用48 h后肺癌A549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其总凋亡率高于仅加培养液的对照组,最高总凋亡率为34.77%,使A549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结果表明新疆产细虫草菌醇提物(OGPDC)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具有抗氧化及抗癌活性,暗示新疆产细虫草发酵菌丝体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蒙药述达格-4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明确述达格-4的抗氧化作用。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FRAP法对Fe~(3+)的还原能力、TEAC法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试剂盒等综合评价述达格-4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述达格-4浓度为0.32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7.08%,IC_(50)值为0.08982mg/mL;浓度为2.383mg/mL时,对Fe~(3+)的还原能力最高,吸光度达到最大值0.734;浓度为0.321mg/mL时,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9.77%,IC_(50)值为0.1050mg/mL; 200μL浓度为2.798mg/mL的述达格-4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0.8448mmol的Trolox。说明建立的方法适用于蒙药述达格-4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且抗氧化活性能力大于黑枸杞,述达格-4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葛花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葛花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以70%乙醇为溶剂,微波方法提取葛花中的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为4.72%;通过还原能力的测定、Fenton反应体系、DPPH法以及邻苯酚自氧化体系等评价葛花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葛花总黄酮在还原力测定以及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对O2-.和DPPH.及.OH 3种自由基具有明显的的清除作用,其EC50分别为:0.095mg/ml、0.114mg/ml、0.700mg/ml.葛花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在清除自由基方面其清除率与其浓度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4.
雷涛  孟楠  常乐  吴宜艳 《实验室科学》2012,15(5):81-83,87
研究精氨酸果糖苷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采用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分别检测了精氨酸果糖苷的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精氨酸果糖苷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IC50(半数抑制剂的浓度),分别为羟自由基IC50=1.60706mg/mL,超氧阴离子IC50=0.62369mg/mL。  相似文献   

15.
资木瓜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资木瓜乙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以65%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资木瓜,旋转蒸发浓缩得资木瓜乙醇提取物(CSF),通过猪油体系(POV)、DPPH*法和Fe3 还原力测定实验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资木瓜乙醇提取物能使猪油的过氧化值(POV值)降低,且随提取物浓度升高其降低POV值的能力增强,所选取的药物浓度较Vc(0.8mg/mL)强,但量效关系不明显;乙醇提取物具明显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加其清除率增加,当浓度为6mg/mL时清除率达到近80%;同时提取物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亦较强,与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性.结论:资木瓜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红米苋为主要原料,在其料液中接种酵母菌发酵制作苋菜酵素。测定并比较青、红米苋酵素在发酵过程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总酚、苋菜红素的含量、酶活力以及抗氧化能力(总酚含量、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苋菜红素、蛋白酶活力、SOD酶活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在发酵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红米苋酵素发酵液的黄酮类物质、总酚、SOD酶活性都随时间推移升高,发酵后21~28天期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118 g/L,0.012 mg/mL和115.93 U/mL),之后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发酵液的还原力、自由基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随发酵时间升高,在14~21天之间达到最大值。实验探究发酵过程中它们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红米苋酵素制作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7.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南瓜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from pumpkin,EEP)对因紫外线照射过氧化氢(H2O2)产生羟自由基(·OH)而引发质粒pUCl8 DNA链断裂的保护作用.用化学体系模拟法测定EEP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能力;将Fe3 还原成Fe2 的能力以及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中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EEP在浓度为12.0 mg/mL时能有效保护DNA的氧化损伤,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较强,IC50值分别为18.8 mg/mL和44.9 μg/mL时有显著的还原力和总抗氧化力.EEP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抗氧化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 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1,1-二苯基-2-苦基肼)还原法对平菇、金针菇、真姬菇和茶树菇的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平菇、金针菇、真姬菇和茶树菇子实体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12 %,9.24 %,8.96 %和7.68 %,菌丝体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8.32 %,11.33 %,10.54 %和9.75 %。平菇、真姬菇、金针菇、茶树菇子实体多糖和菌丝体多糖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大小顺序为:茶树菇>金针菇>真姬菇>平菇;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大小顺序为:茶树菇>真姬菇>金针菇>平菇;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大小顺序为:茶树菇>真姬菇>金针菇>平菇。 结果表明,实验的4种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性能,且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大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茶树菇多糖抗氧化性最强,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性优于子实体多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3种不同脱蛋白方法对虎斑乌贼肌肉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等电点法对经过热水浸提的虎斑乌贼肌肉多糖进行脱蛋白,同时对脱蛋白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3种不同脱蛋白方法得到的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当多糖浓度为5 mg/mL时,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等电点法得到的脱蛋白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7.05%、42.35%和38.54%,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1.96mg/mL、11.81mg/mL和9.84mg/mL;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分别为93.67%、70.80%和68.75%,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0.67mg/mL、1.37mg/mL和2.72mg/mL;对超氧阴离子(O-2)清除率分别为72.33%、62.42%和53.33%,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0.15mg/mL、1.56mg/mL和3.81mg/mL。多糖还原力大小分别为0.183,0.160和0.144。【结论】3种脱蛋白方法所得虎斑乌贼肌肉多糖抗氧化活性大小依次为Sevag法三氯乙酸法等电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溶血与凝聚检查法检测见血青总皂苷体外溶血活性, 以及用DPPH自由基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 总皂苷在012~06 mg/mL范围内未表现出溶血作用, 但出现了红细胞凝聚现象;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BHT相当, 其IC50值为017 mg/mL; 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较Vc弱, 且在0025~0475 mg/mL浓度范围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