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小球足细胞脱落情况及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探讨6类肾炎中肾组织钠氢交换调节因子2(NHERF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肾炎组(原发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非肾炎组、健康对照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足细胞数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NHERF2蛋白,比较不同类型肾炎足细胞脱落情况及NHERF2基因表达量。结果原发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LN)组患者尿足细胞脱落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活动期LN患者尿足细胞脱落较缓解期LN显著增多(P〈0.05);原发性肾炎组中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最多,其次为膜性肾病(MS)患者,二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比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患者显著增多(P〈0.05)。原发性肾炎组和LN组患者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量均较非肾炎组显著降低(P〈0.05)。肾炎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数量和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r=0.318,P〈0.05)。结论根据尿足细胞脱落数量可初步推断FSGS和LN的病理改变类型、预测LN的疾病进展和预后,可能为临床MS与MCD的鉴别提供依据;证明肾小球足细胞脱落可能与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减低有关,提示足细胞NHERF2基因表达缺陷可能参与足细胞损伤脱落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足细胞数和肾组织中足细胞顶膜区的特异性标记蛋白podocalyxin(PCX)的表达与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和病理改变的关系。 方法 收集50例IgAN患者活检前3 d的每天晨尿和20例体检健康对照者的晨尿各100 ml,离心去上清于TXD3细胞离心涂片机上制成涂片。用抗人PCX单克隆抗体分别对尿沉渣涂片和肾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尿足细胞排泄数,以及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肾小球PCX平均吸光度值。IgAN按Lee分级分成5组,并用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法记分。比较各组尿足细胞数和肾组织PCX平均吸光度值,并与各项病理指标评分和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IgAN组尿中足细胞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IgAN Lee分级各组组间尿足细胞中位数两两比较,Ⅰ-Ⅱ级组低于Ⅲ、Ⅳ、Ⅴ级组(P < 0.05);Ⅲ级组显著低于Ⅴ级组(P < 0.05);Ⅲ级组低于Ⅳ级组和Ⅳ级组低于Ⅴ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足细胞阳性率在Ⅳ、Ⅴ级组最高(100%),在LeeⅠ-Ⅱ级组最低(55%)。IgAN患者随着Lee分级升高,肾小球足细胞PCX表达下调,两两比较结果显示,Ⅰ-Ⅱ级组显著高于Ⅲ、Ⅳ、Ⅴ级组(P < 0.05);Ⅲ、Ⅳ级组显著高于Ⅴ级组(P < 0.05);Ⅲ级组稍高于Ⅳ级组(P > 0.05)。IgAN患者尿足细胞排泄数与肾小球PCX表达量呈负相关(r = -0.702,P < 0.01);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 = 0.465,P < 0.01);与肾小球和肾小管病理积分均呈正相关(r = 0.233,r = 0.307,均P < 0.05)。肾小球PCX表达量分别与肾小球和肾小管病理积分呈负相关(r = -0.560,r = -0.377,均P < 0.05);与24 h尿蛋白量呈负相关(r = -0.367,P < 0.05)。 结论 IgAN患者尿足细胞排泄量可反映肾组织足细胞缺失程度,肾小球足细胞损伤脱落可能参与IgAN的发生发展,其尿足细胞数有可能作为反映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不同病理类型 LN 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免疫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LN 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浮肿73例(49.7%)、关节炎66例(44.9)%和皮疹65例(44.2)%,而Ⅲ型 LN 患者浮肿及脱发比例较Ⅳ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Ⅳ型 LN 的血肌酐,WBC、Hb、PLT 损伤较Ⅴ型重、补体更低,平均动脉压比Ⅴ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Ⅴ型的胆固醇、三酰甘油较Ⅲ型和Ⅳ型明显升高;Ⅴ+Ⅲ型尿蛋白较突出,较Ⅲ型和Ⅳ型明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自身抗体在 LN 中阳性率较高的依次为 ANA 126例(85.7%),抗- dsDNA 90例(61.2%),抗- SSA 89例(60.5%);而Ⅴ+Ⅲ型及Ⅴ+Ⅳ型抗- U1RNP 阳性率分别为10例(90.9%)和11例(68.7%),较Ⅲ型和Ⅳ型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组病例以Ⅳ型 LN 为主;不同病理类型 LN 各具一些临床、实验室及免疫学特征;浮肿是 L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复合Ⅴ型患者抗- U1RNP 阳性率较高。应注意Ⅴ型复合型的临床、免疫特征,可能预示发病机制不同,指导临床诊治,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自噬水平及其对足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LN患者为LN组,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为SLE组,50例肾切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3组肾脏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比较3组肾脏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淋巴细胞瘤蛋白质-2-相互作用蛋白(Beclin1)的表达,以及足细胞相关蛋白,肾病蛋白(Nephrin)、足突蛋白(Podocin)的表达。分离狼疮肾炎患者肾脏足细胞,将足细胞分为自噬抑制组和自噬诱导组,自噬抑制组加入100 nmol/L 3-甲基腺嘌呤(3-MA),自噬诱导组加入100 nmol/L雷帕霉素(RAPA),比较3组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及LC3、Beclin-1、Podocin、Nephrin等蛋白的表达。结果LN组、SLE组肾脏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及LC3、Beclin-1、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LE组肾脏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及LC3、Beclin-1、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LN组(P<0.05);自噬诱导组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及LC3、Beclin-1、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自噬抑制组(P<0.05);正常对照组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及LC3、Beclin-1、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自噬抑制组(P<0.05)。结论LN患者自噬水平呈升高状态,自噬水平升高可能通过上调足细胞相关蛋白Podocin、Nephrin水平而减轻足细胞损伤,抑制LN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肾小球足细胞病变,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50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IgA肾病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利用podocalyxin(PCX)作为标记蛋白,标记尿液和肾组织足细胞,收集患者肾活检时临床资料,各项病理指标和肾组织足细胞PCX荧光表达采用不同的半定量积分法进行评分,电镜检测肾小球外周袢的足突宽度。结果①IgA肾病患者中尿足细胞染色阳性为32例(64%),较健康对照者有统计学差异。②IgA肾病伴尿足细胞阳性患者尿蛋白水平、血肌酐(SCr)、平均动脉压(MAP)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增高,血浆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P〈0.05)。③光镜示IgA肾病伴尿足细胞阳性患者肾小球硬化程度、新月体发生率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明显增高(P〈0.05),但小管间质病变与肾组织足细胞PCX表达阳性指数,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④电镜结果提示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阳性足突宽度明显增宽(P〈0.05)。结论足细胞尿是反映肾脏疾病轻重的一个指标,足细胞尿与肾脏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指标是否能够独立预测患者的预后还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6.
152例V型狼疮肾炎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V型狼疮肾炎(LN)两种病理亚型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方法 152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V型LN,根据是否伴有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分为Va(61例),Vb(91例)两种亚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与同期的488例Ⅳ型LN作比较。结果 Vb型高血压,贫血,肾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及低补体血症,抗dsDN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Va型,与Ⅳ型接近。肾活检病理Vb型肾小球节段襻坏死,微血栓比例高于Va型,免疫复合物沉积强于Va 型。在行重复肾活检的11例Va型,13例Vb型中分别有2例(18.2%)和8例(61.5%)转为Ⅳ型LN(P<0.05)。随访1年以上的47例Va型,66例Vb型中分别有3例(6.4%)和10例(15.2%)出现血肌酐倍培。结论 Va型患者不仅肾组织损害轻,而且肾外表现较少。与之相比,Vb型临床特征更接近于Ⅳ型,部分患者可以转化为Ⅳ型,预后比Va型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acrolimus(FK506)是否通过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减轻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方法将40只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模型组(DM组)、DM+FKS060.5mg·kg^-1·d^-1给药组(FK5060.5组)及DM+FK5061.0mg·kg^-1·d^-1给药组(FK5061.0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FK506灌胃给药。4周后大鼠24h尿白蛋白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方法,电镜下观察肾小球足细胞病理组织学改变,应用免疫荧光与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表达。结果DM组大鼠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lbuminexcretionrate,AE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K5060.5与1.0mg/kg给药组大鼠AER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透射电镜观察DM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结构模糊不清,系膜基质增多,足细胞损伤,与DM组比较,FK5060.5、1.0组肾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有不同程度改善。免疫荧光显示Nephrin和Podocin在C组大鼠肾小球呈线状均匀分布;DM组大鼠肾小球表达明显减少,且呈颗粒状不均匀分布;FK5060.5组和FK5061.0组Nephrin和Podocin表达不同程度增加,呈线状及颗粒状分布。Westernblot显示DM组Nephrin和Podocin较C组表达明显下降;FK5060.5组和FK5061.0组Nephrin和Podocin量较DM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FK506能减少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改善肾小球足细胞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ephrin和Podoc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狼疮肾炎(LN)中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cip1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肾脏病病理改变,细胞增生及LN肾组织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N肾组织p21^cipl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肾小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LN活指数、细胞增生等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关系。结果 正常肾小球细胞无或仅有p21^cipl表达,LN肾小球细胞p21^cipl的表达显著上调。尤以非Ⅳ型为显著,LN肾组织p21^cipl阳性细胞数,PCNA阳性细胞数及LN肾组织活动指数显著负相关,结论 p21^cipl在LN肾小球细胞中呈高表达,且与肾小球细胞增生程度密切相关,p21^cipl可能参与LN发病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ZO-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足细胞数目的关系,以及贝那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贝那普利进行干预,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观察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ZO-1的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以及应用WT-1来标记足细胞核,观察足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8周时,糖尿病组ZO-1染色强度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12周时变化更为明显(P〈0.01),足细胞数目在两个时间点较正常组均明显减少。8周时贝那普利干预组ZO-1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2周时贝那普利干预组ZO-1表达较糖尿病组增加,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干预组足细胞数目在两个时间点均较糖尿病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细胞数目与ZO-1表达呈正相关(r=0.923,P〈0.01),而与尿蛋白呈负相关(r=-0.9508,P〈0.01)。结论:ZO-1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表达减低,并与足细胞数目兰正相关,ZO-1的表达减低与足细胞数目减少、尿蛋白的发生密切相关。贝那普利能改善ZO-1的表达,减少尿蛋白从而起到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和Ⅳ型狼疮肾炎(LN)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和单核巨噬细胞(MΦ)的浸润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例RPGN和18例Ⅳ型LN患者肾活检组织。结果 (1)RPGN中,MΦ广泛存在于新月体和肾间质小管中,MΦ在肾小囊内、肾间质的数量分别与肾小管内的数量相关(r=0.851,P〈0.01,r=0.693,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