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胃癌10和11组淋巴结转移及其清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胃癌脾门淋巴结(No.10)和脾动脉周围淋巴结(No.11)转移规律,进一步探讨No.10和11清扫的必要性和方法。方法:1991年-2000年132例行全胃切除,D2以上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回顾性研究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其他淋巴结转移等对No.10和11转移的影响,比较全胃切除和全胃联合脏器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胃癌具有较高的No.10或11淋巴结转移率(18.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胃癌部位、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大小弯淋巴结转移五项临床病理指标影响No.10和U转移率。联合脏器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32%)明显高于单纯全胃切除(11.2%),联合肢体尾切除增加肠下脓肿发生率,而脾切除并不增加全胃切除的危险性。结论:No.10和11在胃癌有较高的转移率和特定的转移规律,预防性和治疗性的清扫实属必要,联合左侧肢体尾加脾切除增加手术危险性,应严格掌握的适应证。而保留胰腺,切除脾血管和脾清扫No.10.和ll淋巴结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根据肿瘤情况分别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及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探查确定病变部位,有无淋巴结及腹腔转移等情况,根据术式切除胃及肿瘤,并清扫淋巴结.结果 40例患者全部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平均时间:全胃切除(324.2±20.1)min,近端胃切除(254.6±18.9)min,远端胃切除(243.7±19.5)min;术中出血量:全胃切除(341.3±18.2)ml,近端胃切除(227.6±30.2)ml,远端胃切除(143.5±29.5)ml;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5~29(21.7±2.5)枚.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5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3例患者术后出现胃肠无力症,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均经相应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残胃癌系胃部分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目前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残胃癌的外科治疗须行残胃全切除加上至少D2范围的淋巴结清扫。由于残胃癌的淋巴转移模式与原发胃癌不同,因此,其淋巴结清扫范围须作相应调整。根治性残胃全切后,其预后与原发胃癌并无区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AM区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淋巴结扩大清扫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胃远端切除手术,并行包括第16组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28%的患者第16组淋巴结有转移.结论 肿瘤直径大于5 cm、胃浆膜受侵犯、BorramnⅢ型以上、分化程度低为第16组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作为胃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的外科手术,对具有高危因素的(AM区)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包括清除第16组淋巴结在内的扩大淋巴结清扫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是合理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弥漫型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的预后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287例A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弥漫型AGC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胃切除组(n=120)和部分胃切除组(n=167),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淋巴结切除数、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TNM分期、切除范围、手术切缘、神经及脉管浸润、术后并发症均与弥漫型AGC预后相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正常体质量指数、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全胃切除、手术切缘、术后并发症是影响弥漫型AGC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弥漫型AGC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7.8%和13.6%,中位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分别为22和18个月。相对于部分胃切除组,全胃切除组可提高弥漫型AGC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P<0.01);全胃切除组具有更广泛的淋巴结清扫范围,较低的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P<0.05或P<0.01)。结论:弥漫型AGC患者预后较差。较大的肿瘤直径、高T分期、高N分期、部分胃切除、高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可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淮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观察组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和术后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总数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阳性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治疗胰腺癌均具有显著疗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可彻底清扫淋巴结,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防止癌肿转移,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廓清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复习196例经腹胃癌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癌根治或清除155例,其中淋巴结转移105例,姑息切除41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95例,胃大部切除101例。联合胰体、尾部、脾切除2例,胃癌根治术后死因中肝转移18例,肺转移8例,骨转移2例,肾衰4例。结论胃体以上近端胃癌行全胃切除D2或D2 清除为标准方式。胃窦癌可行胃大部切除,但廓清淋巴结需包括第1、7、8、9组和第12组,整个清扫面应至大小网膜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对近端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短期临床疗效,以明确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相较于传统腹腔镜在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上是否具有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119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的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机器人组),57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BMI、TNM分期、肿瘤直径、pT分期、pN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P <0.05),淋巴结清扫总数和第一站淋巴结数目多于腹腔镜组(P <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腹腔镜组(P <0.05);两组第二站淋巴结数目、脾门淋巴结总数、脾门淋巴结阳性率、手术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9.
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仍是目前早期胃癌惟一可能治愈的方法,而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决定胃癌手术方式的主要依据之一,然而当前临床上尚无能够准确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方法。最近许多研究表明,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能够准确敏感判断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和微转移检测可以实现选择性保留功能胃切除、个体化缩小淋巴清扫和术后精确病理分期,从而为早期胃癌提供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行开腹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肠胃功能恢复时间较短,手术时间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住院费用、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采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机体创伤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且不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淋巴转移是胃癌最主要的转移方式,胃周区域性、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是胃癌根治术的关键技术,清扫是否彻底合理将直接影响胃癌远期疗效和术后死亡率。而这种清扫既有区域性的大块切除,又有个别淋巴结的剔除,由于受胃周解剖学特点和手术者个人经验及操作习惯的影响,同时目前尚无术中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可靠方法,而微小的淋巴结和淋巴管在术中又无法辨认,使胃周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和合理性在手术中难以得到保证。而最先接受肿瘤淋巴回流、转移率最高的“前哨淋巴结”得到重点清扫,是胃癌和其他恶性肿瘤淋巴清扫的重中之重。用染色剂进行术中淋巴染色,使胃周淋巴结显色后再行清扫,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也是近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胃癌肝转移患者化疗治疗后,经多学科诊疗(MDT)评估为临床缓解,行转化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胃癌肝转移患者10例,采用化疗2~8个周期,术前MDT评估肿瘤分期,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统计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淋巴结转移率,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止至2018年4月.结果 胃癌肝转移患者7例化疗后获得降期,降期率为70%(7/10).胃癌肝转移化疗后增强CT下的T分期准确率为70%(7/10),N分期的准确率为50%(5/10).MDT评估疗效的有效缓解率与病理学评估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8例患者行治愈性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食道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治愈性远端胃大部切除+D2淋巴结清扫+近端胃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全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食道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胃癌肝转移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22.40±11.19)枚,其中阳性淋巴结转移率33.04℅(74/224).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0.1 min、7.9 d及115.0 mL.9例为R0切除,1例为R1切除.10例全部治愈,无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8.0(10~3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5.0(5~31)个月.绪论胃癌肝转移患者以MDT指导临床评估及术前化疗为基础转化后行根治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右侧与经左侧胰腺上方胃系膜切除胃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接受胰腺上方胃系膜切除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右侧组(接受经右侧胰腺上方胃系膜切除胃癌根治术)与经左侧组(接受经左侧胰腺上方胃系膜切除胃癌根治术),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病理、疼痛程度及睡眠情况。结果经右侧组手术时间短于经左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左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经左侧组(均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肿瘤近端切缘距离、肿瘤远端切缘距离、病理TNM分期、术后疼痛评分及睡眠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右侧与经左侧胰腺上方胃系膜切除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相当,但经右侧入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淋巴结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胃中上部恶性肿瘤26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民  刘臻  张博  陈延会  王卫民  张澜 《海南医学》2010,21(13):69-70
目的探索胃癌手术治疗的合理路径,总结经腹全胃或上半胃切除联合或未联合多脏器切除治疗胃癌手术的经验。方法对术前胃镜病检诊断为各型贲门癌、胃底体癌采用经腹D2、D2+清扫根治术,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及TNM分期,进行术后辅助化疗与预后判断。结果经腹D2、D2+清扫根治近端胃癌14例,全胃切除12例,5例分别联合脾并胰体尾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肺炎3例,膈下积液感染2例,返流性食管炎10例。结论根据病灶的解剖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结合术后病理进行辅助化疗,是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危害我国肿瘤患者的排在前5位的肿瘤,肿瘤转移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胃癌的胃周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最主要转移途径,“第5转移”等理念的提出,使胃外科医生对胃系膜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规范化D2淋巴结清扫术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可手术胃癌患者能否治愈的重要措施。本文就精准医学时代下的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头及壶腹周围癌广泛淋巴结清扫可行性和意义,并提出行广泛淋巴结清扫的指征。方法: 对2000年10月~2003年10月的16例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进行广泛淋巴结清扫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例中有6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7.5%。胰头癌与壶腹周围癌、肿块大小和胰头肿瘤部位间发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不同(P=0.588~P=0.511)。行广泛淋巴结清扫术病例中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常见并发症。结论: 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肿瘤大于3 cm以上,无论是位于胰头还是壶腹部癌均应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同时行胰头周围广泛淋巴结清扫,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进展期中上部胃癌脾门淋巴结转移与微转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82例接受全胃切除D2根治术的进展期中上部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分析脾门淋巴结转移和微转移的临床病理高危因素。结果 82例患者共检及150枚脾门淋巴结,其中18例发生转移(21.9%),常规病理学检测阴性的64例患者中有21例出现微转移(32.8%)。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横向部位是脾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而T分期、肿瘤横向部位是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上部进展期胃癌脾门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发生率较高,Borrmann分型、TNM分期、肿瘤横向部位、T分期是脾门淋巴结总体转移的高危因素,含有以上临床病理特征者建议常规行脾门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8.
胃癌周围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合理的胃癌根治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85 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切除标本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分析上述指标与三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上述指标及淋巴结转移与胃癌预后亦相关.结论:胃癌根治术时应根据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选择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TNM 分期仍是目前判断胃癌预后的最主要的临床指标,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也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窦癌手术切除方式及吻合方式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2例胃窦癌患者,54例患者采用小弯全切术作为治疗组,48例采用传统远端胃癌根治术为对照组,统计其小弯侧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阳性淋巴结数。结果:所有患者治愈出院,无吻合口出血、瘘等并发症出现,治疗组小弯侧淋巴结清扫数目在15~35之间,其中阳性淋巴结数目在10~22之间,术后病理分期T2~4bN1~3bM0。对照组小弯侧淋巴结清扫数目在8~24之间,其中阳性淋巴结数目在2~12之间,术后病理分期T2~4bN1~3bM0。两组小弯侧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胃小弯全切除术,不但保留了部分近端胃体,有利于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可更多地清除转移的淋巴结,降低切缘癌细胞残留,有助于术后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经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导手术清扫范围,以期提高根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4例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住院资料、术后切除标本的淋巴结解剖数目以及病理检查结果,按照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解剖部位、分化程度以及临床病理分期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相关因素。结果结直肠癌经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部位、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高于结肠癌,T3-T4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显著高于T1-T2(P<0.05),低分化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高于高分化肿瘤(P<0.05)。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肠腔内直径不是结直肠癌经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论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细胞分化程度及癌灶的部位是结直肠癌经淋巴结转移的好发因素。手术应根据淋巴结转移规律合理地廓清淋巴结,对于直肠癌肿、T3期或无远处转移的T4期、术前结肠镜检查发现同时有2个或以上瘤灶、术前病理诊断为未分化腺癌的病例,相应的结直肠系膜切除更应该彻底,以尽可能地去除转移的淋巴结和潜在的微转移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