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诗学重要理论概念的赋、比、兴,学术界多有误解,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赋、比、兴当是原始先民的思维方式的历史积淀,赋是一种绘声绘影的描写方式,比原于始祖善于相似联想的隐喻性思维,兴是积淀着原始巫术宗教刘秘象征内涵的一些“专有名词”。  相似文献   

2.
诗歌的意象是人的内在意识情感同外在自然物象在相关前提下的融合统一,诗歌的这种思维过程正是意象思维的具体体现。《诗经》的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广泛,其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与意象思维的高度和谐统一,是《诗经》艺术成就的高度体现。一、赋与意象思维在《诗经》的赋、比、兴三法中,赋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宋代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其特点是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然而这种写法并非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叙写人物思想言行,或典型的事物、场景给人以启迪,令人遐想。《诗经》中用赋的手法创作的许…  相似文献   

3.
钟嵘《诗品》是第一个把兴、比、赋放在五言诗的写作中进行研究的。以为三者务必“酌而用之”,不可偏废,为五言诗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所谓赋,即一种以直观叙述、描写或议论的方式表达情志或营造意境的诗歌创作方法。它的形式是铺叙,目的是表达情志或营造意境;比是一种用与所要表达之物相关的物象来表达情感或意志的表现手法。其形式是用他物来言此物,目的是间接地表达此物,起到含蓄委婉、意在言外的作用;兴是一种先言"他物",以引起实际所言之词的表现手法,其中实际所言之词是由"他物"所感发的。兴的形式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能达到兴寄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比”、“兴”的源头探起,评述了历代文学理论家关于“比”、“兴”涵义解释的长短之处。同时谈及“赋”、“比”、“兴”三法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诗经》上说,赋、比、兴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作诗的三种方法。赋,就是“直陈其事”,直接把事情说出来了:比,就是“以此例彼”,用这一件事情来比喻那一件事情,“例”就是比;兴,就是见物起兴,就是一种感发,看到一个东西,引起你内心的一种感动,这就是见物起兴。下面我们举一些《诗经》上的例证。  相似文献   

7.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来源于《周易》.《周易》中的赋、比、兴具有以“比”为主,兴的数量较少,比赋合用,比兴合用,且形象性、艺术性、文学性还不够明显等特点,可以说《周易》是赋、比、兴的萌芽期.随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的日益成熟,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逐步得到发展并走向成熟,这也是后代文学史作重视《诗经》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原因.到了楚辞中,赋、比、兴走向融合,比兴呈现群体化、象征化,形成象征体系,达到繁荣.之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已经完全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对后世的诗词、文学批评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赋、比、兴是《诗经》独特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诗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同时赋、比、兴也体现了《诗经》的诗歌艺术,对构造诗歌意象、创造诗歌意境、表达诗人情感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大量引述古籍记载,分析论证了“赋、比、兴”发源、形成、运用、成熟于《诗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刘勰、钟嵘在关于赋、比、兴问题的阐释上,因二人对经学的态度和尊崇不尽相同以及理论依据的差异,造成判别上的不一致。但总体而言,钟嵘因侧重从艺术角度对赋、比、兴进行阐述,单称赋、比、兴为"三义",同时纠正了重兴轻比、赋的倾向,并进一步阐发了兴的艺术特征,着眼较刘勰为长。  相似文献   

11.
对于"赋"比"兴"的理解,自古就有不同.了解古人不同的看法,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这些表现手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13.
马磊 《文教资料》2007,(16):77-78
“赋、比、兴”是中国古代对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是中国古人根据外物与内心相互感发的原理,总结归纳出来诗歌写作的一种基本原则。在标志设计中,“赋、比、兴”手法是综合运用、相互交融的,分别体现了标志设计的功能美、象征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4.
对于“赋”“比”“兴”的理解,自古就有不同。了解古人不同的看法,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这些表现手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要想理解诗人从大量生活现象中,选择和提炼具有本质特征的感情材料,熔炼为生活的艺术形象,揭开生活的本质,务必要求读者了解和掌握诗歌中的表现手法——比、兴。  相似文献   

16.
释“兴“——兼论比、兴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文学的表现手法、创作风格、思想内涵、社会功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鉴于前人对"兴"的不同理解,本文拟着重探讨以下三个问题(一)有所托举曰兴;(二)托事于物曰兴;(三)取象曰比,取义曰兴.  相似文献   

17.
"比"、"兴"与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作诗法的"比"到意象的诞生经历了从"以彼物比此物"到儒家的山水"比德"观,再到比物抒情、"意""象"合一的过程。从原始宗教中诞生的"兴"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过滤掉了原有的宗教意义,演变成一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作诗法,在歌咏"他物"中抒发主观情感,"他物"就变成主观情感客观化的载体,成为主客观融合的审美意象。"比""兴"的结合不仅促进了诗歌意象的创造,也推动了诗歌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8.
赋序是了解赋家创作过程的重要材料。在大多数的赋序里,赋家们喜欢言及“感而作赋”的问题。有些赋序还对感物兴思的原理与过程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描述;感物兴思的发展有赖于形象思维的支撑。赋体体物以客观描写为主,对感物意识与理论的发展有着促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曹操诗歌多用直言铺陈的赋笔写成 ,然古直之中“甚有悲凉之句”,做到了情事统一、心物交融、意象相合、虚实相生 ,形成了赋中之兴的独特表现手法 ,具有外似平直内富风韵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诗学最古老、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本通过对兴发展过程之最初阶段的分析,指出其中一以续之着天人合一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兴的开放性,并使其能够在后世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