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麻醉方法,以肌间沟入路最为常用,但部分患者因尺侧阻滞不全[1],而影响上肢远端麻醉效果。2013年3月以来,我们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喙突旁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前臂、手腕及掌指骨折患者60例,ASAⅠ~Ⅲ级,男32例,女28例,年龄22~65岁,体重54~85kg,排除凝血功能异常、局麻药过敏、神经功能异常患者。患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经锁骨上窝进针在超声引导下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实施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18~60岁,BMI 18.5~28.0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锁骨下进针组(A组)和锁骨上窝组(B组),每组30例,实施超声引导下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从锁骨下进针(A组)和锁骨上窝进针(B组),在腋动脉周围注射0.5%罗哌卡因20ml。记录操作时间、调针次数、起效时间、注药后15min感觉阻滞评分、阻滞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调整针次数、起效时间、注药后15min感觉阻滞评分、阻滞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锁骨上窝进针实施超声引导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期间更短,效果确切,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喙突下神经阻滞是一种较易操作且并发症较少的麻醉方法,在上肢手术中应用广泛。我院对55例小儿上肢手术行喙突下神经阻滞,效果佳,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55例,男37例,女18例,年龄4~11岁。其中4~6岁29例,7~11岁26例;体重14~33kg,手术时间1~4h。术前常规禁食,肌注阿托品0.02mg/kg,安定0.1mg/kg,对配合患儿,使其平卧,头向健侧,患肢自然放在躯体侧,在锁骨中外1/3交界下方2cm处,向后外可触及喙突,穿刺点在喙突下2cm,相当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处,与皮肤垂直进针,然后向足外侧并向后倾斜10°~15°左右推进,经皮下穿刺胸大肌、胸小肌,出现二次减压…  相似文献   

5.
改良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改良喙突人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 60例ASA Ⅰ或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喙突法组(A组)和腋路法组(B组),A组在喙突尖向内下2 cm处绝缘针垂直于皮肤进入,B组取腋动脉上方搏动最强处进针.将神经刺激仪设置为电流1 mA、频率2 Hz.当电流减小到0.3 mA时仍可见到正中、尺、桡神经任一神经支配区肌肉颤搐时,固定刺激针,回吸无血后注入0.5%罗哌卡因 1%利多卡因混合液30 ml.比较两组的人针深度、止血带痛发生率、感觉及运动阻滞的成功率及时间.结果 A组人针深度明显深于B组(P<0.05).A组止血带痛发生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中正中、桡、肌皮、腋、臂内侧皮神经感觉完全阻滞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桡、肌皮、腋神经感觉达到完全阻滞的时间也明显短于B组(P<0.01).A组运动完全阻滞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达到最大运动阻滞的时间也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 改良喙突人路法臂丛操作简便,阻滞成功率高,阻滞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应. 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骨科上肢肘关节以下部位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喙突下组(A组)和腋路组(B组),每组30例.刺激器初始电流设置为1mA,频率2 Hz.A组在喙突下2 cm处,用神经刺激绝缘针垂直于皮肤进入,当电流减少至0.5 mA仍可见到正中、尺、桡神经三支神经支配区肌肉颤搐时,固定刺激针,回吸无血后各支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10 ml.B组取腋动脉上方搏动最强处进针,诱发出无名指和小指颤搐反应,注入相同局麻药30 ml.记录两组的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比较臂丛阻滞效果及感觉阻滞成功率;记录副作用;评价综合满意度. 结果 阻滞起效时间A组较B组短(P<0.05);维持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桡、肌皮、腋、前臂内侧、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感觉阻滞成功率为93.3%~100%,明显高于B组(60%~86.7%)(R<0.05);尺神经阻滞成功率均为100%.两组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相似;综合满意度A组较B组高(P<0.05).结论 神经刺激器定位喙突下臂丛阻滞方法操作简便,阻滞起效时间较短,阻滞成功率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和超声引导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成功率、麻醉操作时间、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各臂丛神经的起效时间.结果 对照组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起效时间较观察组短(P<0.05).对照组有5例Homer's综合征,1例误入血管.结论 超声引导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和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均是可行有效的区域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改良连续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肢手术采用连续臂从神经阻滞行术后镇痛有全身不良反应少、不影响肢体运动、患者无感觉不适等优点.本研究通过对一种新的连续喙突下臂从神经阻滞入路的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探索能提高术后镇痛效果的连续臂丛神经麻醉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82年2月至1987年2月在小儿断指再植手术21例中,用2%利多卡因与0.5-0.75%布比卡因混合液(简称“利-布”合剂),施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满意,成功率达10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的应用马涛,申光亮,张元信,高宗玉,唐相勤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应用广泛,自1983年3月至1992年12月共施行单侧腋胳臂丛神经阻滞505例,获得满意效果。我们认为该麻醉方法操作简便,阻滞效果好,对全身影响小.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本院自2003年8月起将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小儿肌间沟臂丛阻滞的穿刺定位.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断指断肢再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80年至1999年对340例小儿断指断肢再植术均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用神经刺激仪定位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应。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骨科肘关节以下部位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喙突下组(A组)和腋路组(B组),每组40例。分别应用神经刺激仪进行喙突下和腋路途径施行臂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比较臂丛阻滞效果及感觉阻滞成功率;记录副作用;评价综合满意度。结果同样浓度容量的局麻药,阻滞起效时间A组较B组短(P0.05);维持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感觉完全阻滞率A组为93.3%~100%,明显高于B组的60.0%~86.7%(P0.05);两组尺神经感觉完全阻滞率均为100%。两组均无副作用发生;综合满意度A组较B组高(P0.05)。结论用神经刺激仪定位喙突下臂丛阻滞操作简便,阻滞起效时间短,阻滞成功率高,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神经刺激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5.
神经刺激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神经刺激器可准确定位臂丛神经,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和安全性.神经刺激器于1912年首次用于实施经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1962年,Greenblatt首次将便携式神经刺激器应用于临床.神经刺激器根据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专为周围神经刺激定位而设计的周围神经刺激器(peripheralnerve stimulator,PNS),如Stimuplex(B.Braun);另一类兼用于神经刺激定位和评价神经肌肉功能,如Digistim 3(NeuroTechnology),Digistim 3 plus(NeuroTechnology),Innerva-tor(Fisher&Paykel),Sparkie(Dupaco)等.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臂丛神经阻滞经喙剑连线、喙突下方入路垂直穿刺注局麻药与锁骨上法相比阻滞成功率明显提高。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前臂手术病人 44 6例 ,男 2 31例 ,女 2 15例 ,年龄 12~ 6 8岁。手术种类包括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98例 ,肘关节切开复位 6 4例 ,尺、桡骨切开复位 12 2例 ,手腕部手术 16 2例 ,并随机分为两组。改进组 2 2 3例 (喙突下入路 ) ,对照组 2 2 3例 (锁骨上法 ) ,术前 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麻醉用药成人采用 1%利多卡因和0 5 %布比卡因 2 0ml~ 30ml,术中不用辅助药。儿童则需…  相似文献   

17.
臂丛神经的腋路阻滞法常使肌皮神经阻滞不完全。Deiong 及小板等人曾用局麻药充满神经血管鞘容积方法弥补此缺点,但多数仍不能早期使肌皮神经所支配区域获得无痛,且存在用量过大,失败多需重复阻滞等缺点。作者改良腋路阻滞方法,能迅速充分地获得包括肌皮神经支配区域在内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将予定施行上肢手术27名患者分两组进行,Ⅰ组15名,注入局麻药量为体重(公斤)数的2/3毫升;Ⅱ组12名,药量为体重(公斤)数的1/2毫升。局麻药液中均加肾上腺素,使用1.5%美匹卡因(Mepivacain)。重点观察阻滞后出现效果的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我们应用臂丛神经阻滞方法为 64例小儿上肢手术施行麻醉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以供同道们参考。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共 64例 ,男 47例 ,女 17例 ;年龄最大 12岁 ,最小 1.5岁。伤因 :大部为上肢烧伤、烫伤或电击伤后的瘢痕挛缩 ,小部分为手外伤、爆炸伤等急诊患者及血管瘤病例。手术时间最长 4h 2 5min ,最短 3 0min。2 .术前用药 :术前 1h ,根据患儿体重 ,常规给鲁米钠(2mg/kg)或复方冬眠灵 (1mg/kg) ,及阿托品 (0 .0 1~ 0 .0 2mg/kg)肌肉注射。对于不合作的小儿 ,须给予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1年起将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小儿臂丛阻滞麻醉的穿刺定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我科自 1999年 8月以来使用B/BRAUN公司的周围神经刺激器和stimuplex针行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定位 5 8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5 8例患儿年龄 3~ 12岁 ,其中男 39例 ,女19例 ,ASAⅠ~Ⅱ级 ,均行上肢手术。方法 本文采用肌间沟入路或腋路法 ,常规皮肤消毒 ,将周围神经刺激器 (stimuplex dig ,B/BRAUN公司 ,德国 )的正极通过一个电极片与患儿胸部皮肤相连 ,负极与绝缘穿刺针连接 ,当针尖刺入皮肤后 ,周围神经刺激器以 1HZ的频率、1 5mA/ 0 1ms的输出电流刺激神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