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血科在突发批量伤员救治血液应急保障中的作用,为突发事件批量伤员紧急救治作战略准备。方法结合新疆地区突发事件多的特点,总结医院平战及野战医疗血液应急保障的具体做法和思考。结果该院输血科在应急血液保障能力、完善预案机制、加强物资技术准备、构建血源信息库管理、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有益经验。结论边疆部队医院输血科在突发批量伤员救治血液应急保障方面有特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3.21”盐城突发重大爆炸事故批量伤员救援中的急救护理与组织管理。方法:立即启动群体伤应急预案,调配机动护理人力资源库成员待命,合理划分急诊救治区域,开通绿色通道,人员分组定岗,医护协作。结果:61名伤员得到快速有效的预检分诊、安全转运与有效救治。结论:完善的应急预案与有效的组织管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是确保突发事件成批伤员救治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应急条件下野战手术车的展开与收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队医院不仅要做到平时为军队服务,更要着眼于未来高科技战争,从作战需要角度研究战伤救治和野战救护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提高部队卫勤保障能力。在野外应急条件下,现代化的医疗装备是完成救治任务的重要保证。医院医疗队赴川抗震救灾,野战手术车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伤员救治成功率100%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医院救治地震伤员的应急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志维  曹正霖 《现代医院》2009,9(3):126-128
佛山市中医院在救治四川地震伤员过程中,充分运用医院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来指导救治四川地震伤员的应急反应实践,探索了以组建救治病人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组建爱心病区;实施目标管理,制定接收、入院处理伤员流程;制订规章制度,全力救治伤员;动员各方力量,全方位服务伤员为核心内容的应急处理模式,为进一步完善后方医院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所致大规模人员受伤的应急处理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医院在成都"6.5"公交燃烧事件伤员救治,总结实施过程中信息协同,确保伤员救治的经验。从医院完成重大突发事件伤员救治实施信息协同意义、方法和成效,以及信息协同体会阐述,为医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伤员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批量爆炸伤病员救治的组织管理和应对措施,以优化批量伤员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水平。方法根据伤员病情分为轻、中、重伤三级,分别进入相应的诊疗区域,将救护人员编为指挥组、预检组、清创缝合组、抢救组、收容留观组、物资保障组、防疫洗消组7组,对82名爆炸伤员实施有效救治。结果 82名伤员全部接受到有效救治,对救治流程实施结果满意。结论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完善的突发事件分级保障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实施过程中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做好各小组之间的组织协调,可提高批量伤员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军队医院应用野战救护模式对大批量地震伤的救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汶川特大地震突发大批量伤员的救治过程中,成都军区总医院以野战救护模式投人抗震救灾的战斗中,是地震灾区唯一的以全建制、全员额、全方位投入抗震救治的综合性大型医院。从迅速建立伤员分类救治场、及时对伤员进行伤势评估、分层次对伤员进行准确分类、及时对伤员进行手术会战、迅速整合护理人力资源、有效应用创伤护理流程等应急处置程序挽救了大批伤员的生命,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8.
总医院在救治玉树地震伤员过程中,充分借鉴应急卫勤保障的基本理论指导地震伤员救治实践,探索以组建救治患者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组建抗震救灾专用病区;实施快速批量收治伤员;制订规章制度,全力救治伤员;动员各方力量,全方位服务伤员为核心内容的应急处理模式,为完善后方医院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所致大规模人员受伤的应急处置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各类突发事件产生大批伤员的集中救治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阐述军队医院紧急救治伤员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从医院接收伤员开始,到分类与救治各环节分别做了论述.强调未雨绸缪,为提高救治质量,平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借鉴标准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野战医疗所护理标准化管理模式构建.结合野战医疗所多年卫勤保障中护理管理的经验,探讨护理标准化管理模式:健全演练护理管理制度,明确参训护士岗位职责;规范战地技术操作标准,创新战地技能训练方式;标准化伤员救治护理流程,细化功能组室展开布局;制定全面护理应急预案,应用标准伤员综合演练;严格军事素质科目训练,系统化培训卫生勤务全员.实践证实,野战医疗所护理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我军护士的医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规避突发事件对医院质量安全的负面影响,医院日益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根据灾害脆弱性分析结果制订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在6·23盐城阜宁、射阳特大龙卷风强冰雹灾害伤员救治中,该院对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实践和论证,总结了伤员应急管理的经验教训,完善医院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任突发事件中伤员需要紧急救治和后送.伤员后送分陆、海、空3个途径。空运后送具有快速、安全、机动灵活等优点。为适应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的需要,我院承担各种条件下的应急医疗保障和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治后送任务,需要加强医院空运后送保障力最的建设.提高应急空运救援能力。本义对直升机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实现野战条件下医疗信息采集和数字化管理,包括应急医疗分队的医务人员、装备、伤员等基本信息和伤员的救治信息等。方法:将采集的伤员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送到计算机,再采用Delphi7汇编的程序对伤员信息进行管理。结果:该系统首次在大规模演练中使用,完成了百人次伤员的基本信息和救治信息的录入及管理。结论:该信息管理系统符合野战条件使用要求,为数字化管理战伤救治信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大量伤员转运至全国各地救治,给各大医院的应急保障能力带来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具体实践,从组织体系、救治实施两个方面展开,对地震后送伤员救治的组织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在救治组织上,完善的应急预案,坚强的集体领导,是整个救治工作迅速展开、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在救治实施上,科学的救治方案,全方位的综合治疗,是救治工作取得成效,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某部队医院应对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卫勤应急保障的经验与思考,以期为更好地开展此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学救援提供借鉴。方法从现场前置车载医院救治和后方后送院内治疗两个方面,回顾总结某部队医院参与此次爆炸事故伤员救治的响应、组织和救治过程。结果该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指挥机构,在后方院内救治中,快速开通绿色通过,划分检伤分类区域,组织专家团队科学施救,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共接诊伤员322人,收治入院90人,其中急诊处置232人,取得较好效果;现场前置车载医院救援,主要开展医疗巡诊、现场手术、健康宣教、心理咨询和危重伤员后送等工作,执行卫勤保障任务14 d,任务完成圆满。结论医院应不断加强应急预案建设,定期开展培训演练,特别是要注重强化迅速启动响应、快速检伤分类、不同灾害伤情救治能力等方面,以进一步提升应急医学救援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8日,总后卫生部在河北省唐山市第255医院召开全军野战方舱医院建设研讨会。这是我军卫生系统第一次就野战方舱医院召开专题研讨会。国家和军队应急管理部门,全军各大单位卫生部门,以及野战方舱医院科研、生产、维修、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后,短期内批量伤员急诊救治的应急组织和应对策略,进一步优化短期内大量伤员涌入的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水平。方法:事故发生后8小时收治伤员92人,通过检伤分类,分为轻、重、危重三级,自预检分诊开始,对所有伤员分类,分别采取门诊处置、留观、收入专科病区、入ICU或手术室。分别组建院前急救组,急诊救治组,病区救治组,后勤保障组,病员服务组,信息统计组,安保宣传组等,对92例伤员进行及时有效处置。结果:92名伤员全部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其中危重2人,重伤22人,轻伤68人;入院治疗51人,留观3人,38人门诊治疗离院;所有伤员均病情好转或治愈后离院,整个救治实施过程满意。结论:按照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全院及时响应,分类救治,有效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协调组织好各小组应急救治工作,能够提高批量伤员救治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军队医院应对突发事件实施医学救援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军队医院作为实施平、战时卫勤保障的军队医疗机构,其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能担负起突发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由于军队医院组织严密、行动迅速、制度落实好、机动能力强,已经成为国家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我院担负了包括水灾、爆炸、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不仅提高了应急医学救援的水平,也促进了医院应急卫勤保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中心医院的灾难应急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院作为西部地区惟一的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医院党政领导迅速明确医院在抗震救灾中的定位和作用,迅速确定我院在地震医疗救援中的复杂危重伤员救治中心、灾区医院支援中心和省外医疗队后勤保障中心的"三中心"战略,并立即调整医院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建立灾难应急指挥体系和通讯保障体系,快速转变应急灾难医疗救治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迅速确立灾难伤员的分拣和分流应急流程,及时建立应急救灾后勤保障体系,强调集中指挥、授权管理与多部门、多科室协同合作.医院工作迅速进行应急救灾与常态工作并重的双轨制状态,通过科学合理调配资源,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任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未来一定时期内,以多样化军事行动应对突发事件将成为我军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重点阐述多样化军事行动分类,高效、快速的组织指挥,成批伤员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的具体实施,同时注重与地方各部门协调,以促进了医院成批伤员救治的顺畅组织和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