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邓芳 《建筑创作》2012,(7):34-45
本文详细剖析了2007年中国第8届大运会乒乓球比赛馆兼2010年亚运会柔道、摔跤比赛馆的大学城华工体育馆在设计创作及使用过程中,可持续体育建筑设计理论及技术的运用,通过工程实践的总结和反馈,探讨体育建筑全过程的可持续设计策略及体育建筑发展的"灵活性、适应性"原则。倡导从方案初期便将可持续设计策略有机融合到建筑构思之中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在完整的设计过程中全专业的通力合作,使设计策略从构思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
孙一民 《建筑学报》2007,(12):26-31
分析总结近期体育建筑设计的种种问题,通过对奥运摔跤馆设计理念的剖析,试图归纳出体育建筑设计的理性原则:内外双修;精致得体;物为我用;和谐永续。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以亚运比赛场馆广州棋院为例,通过广州亚运体育建筑各方面需求、有关设计工作开展进行介绍,并对在这些大型城市事件下如何把握好设计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使读者在今后大型城市事件下开展设计工作得到借鉴。  相似文献   

4.
体育建筑,作为建筑中功能、技术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需要长期的追踪研究与积累.近年来,伴随着快速的建设和普遍的浮躁与急功近利,违背体育建筑基本规律的错误设计经常重复出现,体育建筑的相关研究显得缓慢而落后.华南理工大学的体育建筑实践依托产学研平台,长期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奥运、亚运掀起的体育建筑热潮中屹立潮头.  相似文献   

5.
<正>10月19日,由欧特克有限公司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联合举办的2015"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最佳BIM建筑设计奖"、"最佳BIM工程协同奖"、"最佳BIM绿色分析应用奖"、"最佳BIM拓展应用奖"等9大类共77个奖项花落各家,获奖项目涵盖了大型水电站、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类工程,大剧院、科技馆、博览馆、体育中心等大型场馆,  相似文献   

6.
肖辉  刘洪燕 《城市建筑》2013,(17):15-18
赛事导向的大型体育建筑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触媒.同时.城市发展带来大型体育建筑的区位、交通、环境以及功能需求的变化.在城市发展背景下.大型体育建筑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值得探讨。本文分析城市发展对大型体育建筑发展的影响.研究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大型体育建筑功能演变.探析大型体育建筑可持续利用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城市发展的大型体育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可持续设计方法与气候特征分析在绿色建筑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作用。以某体育文化中心为例,通过气候和场地功能分析,运用可持续设计方法对场地空间布局与建筑本体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舒适的微环境(风环境、太阳辐射)和场地雨洪管理。在少量增量成本的情况下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体现了气候特征分析与可持续设计方法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绿色建筑设计咨询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建筑策划理论在国内的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在校园建筑、医疗建筑、住宅建筑等建造系统中进行实践总结,相较于这些建筑类型,体育建筑有着其根本的侧重点。体育建筑策划的重点在于定位与运营,精准的定位能够让建筑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实现自身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合理的运营能够让体育建筑实现"以馆养馆"的经济需求,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文章通过对建筑设计与建筑策划~([1])的关系、建筑的可持续性与建筑策划的关联性等的对比分析,提出体育建筑策划的基本操作模型和流程,为建筑的精准定位和有效运营提供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撑,从而使体育建筑能够从设计、建造、运营及拆除等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实现可持续的目标~([2])。  相似文献   

9.
《建筑》2015,(21)
<正>本刊讯10月19日,由全球二维和三维设计、工程及娱乐软件的领导者欧特克有限公司("欧特克"或"Autodesk")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设协)联合举办的2015"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最佳BIM建筑设计奖"、"最佳BIM工程协同奖"、"最佳BIM绿色分析应用奖"、"最佳BIM拓展应用奖"等九大类共77个奖项花落各家,获奖项目涵盖了大型水电站、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类工程,大剧院、科技馆、博览馆、体育中心等大型场馆,  相似文献   

10.
《四川建材》2017,(1):178-180
建筑智能化项目具有高价值设备、高技术要求、高难度维护等特点,在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进行设备选型,对项目整体成本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某公司为设计案例,探讨应用价值工程对设备进行选型的应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08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的建筑设计以"立足学校长远功能的使用,满足奥运比赛的要求"为设计理念,强调建筑设计首先符合学校的使用功能和空间的设置,以及赛后空间功能的便利转换,同时按照奥运大纲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满足奥运会的要求。设计强调场所精神,运用洗练的建筑语汇营造既彰显柔道、跆拳道运动精神又符合北京科技大学校园氛围的体育建筑空间。建筑运用成熟、可靠、易行的生态建筑技术,如光导管自然光采光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复合金属墙面系统等,在较低的建筑造价控制下,最大限度创造合理、人性、舒适的比赛、观赛条件,充分体现为奥运的校园体育建筑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来,国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已达到空前高涨.高等院校更是加大了对自身体育设施——尤其是体育馆建设的投入力度,国内对校园体育馆的设计研究也有了实质性的成果。2010年,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方案设计招标,取得了长沙医学院体育馆的设计权,该项目预计于2013年1月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体育学院冰球馆设计中的生态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逊  梅洪元 《工业建筑》2012,42(11):41-44
针对当今寒地冰上体育建筑发展面临诸多环境压力的现状,通过对冰上体育建筑特质的解读和建筑环境各级生态层次分析,结合哈尔滨体育学院冰球馆项目,提出寒地冰上体育建筑生态化设计方法,以期实现冰上体育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
谭泽阳 《建筑创作》2011,(12):152-156
文章用详实的数据阐明了国家体育场看台设计是如何解决总体建筑、空间效果,观众的基本观赛效果,安全疏散,奥运会、残奥会特殊需求等诸多问题的。对体育场馆设计、世界级田径赛事的组织均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北京大型体育建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北京大型体育建筑功能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功能可持续发展特征,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功能发展导向的大型体育建筑空间演变特征与模式,并对冬奥会背景下的北京大型体育建筑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金磊 《建筑创作》2010,(7):16-23
奥运会、世博会、世界杯乃至亚运会等作为享誉世界声誉的“城市巨事件”,对主办城市最显著的影响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设施、文化生活的发展及变迁。遗产除了现代人继承古人的宝贵财富外,也包括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包括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本文以城市与建筑为载体,借鉴主办城市展开了建筑文化遗产意义上的分析,重点描述了作为现代建筑媒体如何传播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及广州亚运会,反之,主办城市又是如何通过城市文化的创意与传播,扩展自身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为纵向线索来分析生态思想在其中的沿革过程,并循出体育建筑生态化走向的发展趋势,从而根据体育建筑的若干特点再从横向进行分析,确立体育建筑生态化设计理念的环境观、文化观及时代观,以期对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的“人文、绿色、科技奥运”精神提供理论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杨凯  赵晨 《城市建筑》2012,(11):38-40
本文从奥运会比赛场馆赛后运营这一国内外备受关注的课题切入,基于对近年中国大中型体育场馆空间利用设计的初步研究,归纳和总结有利于场馆赛后运营的建筑设计手法,尝试以对一些关键技术的解构和研究为未来的体育建筑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潘勇  陈雄 《建筑创作》2010,(11):62-79
<正>2010年,举世瞩目的第十六届亚运会将在中国广州举行,这是我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承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体育盛会,本届亚运会共有四大主场馆,广州亚运馆是其中唯一新建的主场馆,项目位于广州亚运城南部,紧邻风景优美的莲花湾,是一个包含体操馆、综合馆、亚运历史展览馆等的综合场馆组群,用地面积101086m~2,总建筑面积65315m~2。广州亚运馆建筑设计方案为国际竞赛获胜方案,参赛单位经过遴选共8家,其中包括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英国)、英国奥雅纳工程顾问、德国GMP国际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