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超声检查是产科诊断的重要手段,超声波辐射对胚胎及胎儿的安全性是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课题,我国医务工作者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对妊娠早期宫内绒毛组织的影响进行了大量活体条件下的研究,为诊断超声在孕早期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了依据,现将有关文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诊断性超声辐照对人早孕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人早孕期经诊断性超声辐照后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35例妊娠6~8周拟行人工流产孕妇分为Ⅰ组(未行超声辐照组)、Ⅱ组(经腹部超声辐照)、Ⅲ组(经阴道超声辐照),Ⅱ组与Ⅲ组每组分为三类:5min类、10min类、15min类,各组均在辐照后24h以内取材。结果和Ⅰ组相比,Ⅱ组(15min),Ⅲ组(10min)和Ⅲ组(15min)在绒毛组织超微结构方面出现变化,尤其后者。结论诊断性超声经腹部辐照时间在15min分钟内基本上对早孕绒毛无创伤性。而经阴道超声辐照时间不宜超过10min。  相似文献   

3.
诊断级超声对人早孕绒毛组织中NO及NOS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孕早期诊断级超声辐照后人绒毛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的变化来评价孕期超声诊断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生化测定技术检测绒毛细胞培液中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①NOS活性测定,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0min组值更低;②NO含量测定同样是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0min组与对照相比差异更显著.结论孕早期接受一定剂量的超声辐射可使胎盘组织细胞中的NO含量下降,NOS活性减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诊断级B超对人胚胎发育的安全性.方法 取120名孕6~8周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Ⅰ组)、辐照5min(Ⅱ组)、10min(Ⅲ组)、20min(Ⅳ组)、30min(Ⅴ组)于1h内取绒毛,超声辐照30min(Ⅵ组)于7~10d后取绒毛.检测绒毛的生物化学变化.结果 诊断剂量超声辐照20min可致人体宫内绒毛发生生物化学变化.丙二醛(MDA)值随超声剂量增加而升高(p Ⅰ-Ⅲ>0.05,p Ⅰ.Ⅳ<0.01,p Ⅰ-Ⅴ<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随超声辐照剂量增加而下降(p Ⅰ-Ⅲ>0.05,p Ⅰ-Ⅳ<0.01,p Ⅰ-Ⅴ<0.01).对照组与Ⅵ组比较P>0.05,提示损伤作用是可复性的.结论 诊断超声辐照时间20min以上时对绒毛可造成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自愿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4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在自愿进行人工吸宫流产的早孕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Bcl-2、Bax、Fas、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及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Bax、Fas以及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提高(P<0.05),而两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绒毛蜕膜凋亡指数均明显提高(P<0.05),两组绒毛蜕膜的增殖指数变化不明显(P>0.05)。讨论米非司酮抗早孕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基因Bax、Fas以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调控,以达到诱导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早孕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促进早孕绒毛及蜕膜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绒毛及蜕膜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变化与药物终止早孕的关系.方法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16例(米非司酮组)、负压吸引终止早孕16例(对照组)的绒毛与蜕膜,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DNA和细胞周期动力学分析.结果米非司酮组和对照组绒毛凋亡水平分别为(8.52±4.12)%、(4.24±3.93)%(P<0.05),蜕膜凋亡水平分别为(14.83±8.70)%、(6.27±5.80)%(P<0.01).米非司酮组绒毛滋养层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P<0.01),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细胞增生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米非司酮通过诱导绒毛和蜕膜细胞凋亡终止早孕,可能机制为阻止滋养层细胞从G0、G1期向S期转化,从而使其增生与凋亡失衡.  相似文献   

8.
B超诊断早孕对绒毛形态、酶活性及SCE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拟行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90例,其中超声组45例经B型超声呈象仪(B超)持续照射胚囊20分钟后取绒毛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形态正常;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五种脱氢酶和五种水解酶活性及观察绒毛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畸形子宫是妇科较少见疾病 ,绝大多数无明显症状 ,偶尔体检被发现 ,妊娠者更少见 ,超声是主要诊断手段。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门诊及住院 10 2 1例受孕妇女 ,发现其中 15例为畸形子宫妊娠 ,占 1.47%。年龄 17~ 35岁 ,尿HCG定性均为阳性 ,血 HCG定量均大于 3.1ng/ ml。1.2 检查方法 仪器采用 EUB- 40 5及 RT- 2 6 0 0型 ,探头频率 3.5 MHz。观察内容包括 :宫体、宫颈、卵巢、输卵管等回声情况。2 结果  双子宫 1例 ,占 0 .98‰ ,双角子宫 3例 ,占 0 .2 9% ,残角子宫 1例 ,占 0 .98‰ ,纵隔子宫 10例 ,占 0 .98%。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有盆腹腔手术史的患者对再次腹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843例,其中420例(22.79%)患者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研究组),1423例(77.21%)患者无盆腹腔手术史(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粘连发生率为7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既往盆腹腔手术类型、次数及手术方式对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及粘连程度有明显的影响;研究组脐上穿刺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分别为22.86%和0.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和0.14%,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0.71%、(90.52±8.74)min、(117.38±14.65)mL和(8.14±2.57)d,与对照组0.63%、(89.78±8.52)min、(115.84±15.27)mL和(7.93±2.48)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既往盆腹腔手术史者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但术中需要积极预防脐上穿刺及中转开腹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诊断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辐照对人早孕绒毛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以期为TVCD的产科安全应用提供新的佐证。方法将拟行人工流产的25例健康早孕妇女(孕40-60d)按TVCD辐照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照射5min组、10min组、20min组、30min组,每组5例。应用TVCD,按不同时间固定持续照射孕囊。照射后24h取绒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绒毛细胞早期凋亡的水平。结果(1)流式细胞仪直方图显示:对照组偶见散在的早期凋亡细胞;5min组及10min组出现早期凋亡细胞;20min组及30min组的早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以30min组最为明显;(2)早期凋亡率比较:照射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照射10min组与5min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照射30min组与10min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VCD辐照可引起人早孕绒毛细胞凋亡增多,且绒毛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会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液性暗区在腹腔脏器破裂超声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超声提示腹腔液性暗区,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超声表现,提示相应脏器破裂,患者术前均行诊断性穿刺、经手术治疗. 评价腹腔液性暗区及其量的大小在腹腔脏器破裂超声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36例患者中,腹腔积血超声符合率100%,临床诊断性穿刺阳性率67%,超声提示腹腔脏器破裂29例, 超声符合率81%, 超声漏诊率19%. 结论 超声检查可敏感地发现腹腔液性暗区,结合相应的超声表现,对提示腹腔脏器破裂的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诊断超声经腹照射子宫内孕囊对人早孕绒毛细胞DNA的影响。方法 60例名拟地人流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照射10min组和未照射组,各30例。取绒毛组织后,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32P标记Alu探针打点杂交法定量检测绒行细胞DNA单,双链断裂。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显示,照射组与对照组绒毛细胞单,双链DNA的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诊断超声宫内照射孕囊10min,未引起人绒毛细胞DNA单,双链断裂,提示未引起绒毛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腹腔诊断性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诊断性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并整理72例进行超声引导下腹腔诊断性穿刺的急腹症病人的资料,穿刺液经肉眼观察分析后送实验室检验。结果72例患者穿刺均获得成功,穿刺阳性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腔诊断性穿刺,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丽巍  王杨 《吉林医学》2006,27(8):890-890
盆腔内游走性节育环是指宫腔内节育环穿过子宫肌层进入腹腔内.我们经B超诊断7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对其发生机理及B超诊断加以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诊断级超声波辐照对人早孕绒毛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早孕时经超声辐照后绒毛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和细胞化学反应变化.方法:15例妊娠6~8周健康妇女分为4组,A组(对照组)3例,未行超声辐照;B组4例,超声辐照10 min;C组、D组各4例,辐照20 min.B、C组超声辐照后即时取材,D组超声辐照后3 d取材.观察绒毛组织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反应的变化.结果:C组,即超声辐照20 min后即时取材组,与正常组相比较绒毛组织有变化,合体滋养细胞线粒体嵴间隙及内质网扩张,过氧化氢细胞化学反应为阳性,合体滋养细胞微绒毛上有致密物沉积.A组、B组、D组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常规的诊断级超声辐照剂量对早期胚胎组织无明显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胚胎发育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0例有临床指征早孕患者经腹常规超声检查。结果:540例宫内早孕胚胎发育正常,预后良好。40例宫内早孕胚胎发育异常。妊娠结局不良。结论:超声早期诊断胚胎发育异常,能为临床保胎治疗成功与否提供有价伯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药商陆对早孕绒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 CG)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γ—免疫计数器测定早孕绒毛培养液中 h CG含量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培养液中 h CG的含量为 (19.7± 2 .9)μg/L ,对照组培养液中 h CG的含量为 (2 2 .2± 1.8)μg/L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中药商陆对早孕绒毛 h CG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余俏燕  孟军  武艳玲  杨玉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8):713-714,I0001
目的研究经阴道持续照射不同时间的超声波后,人类胚胎绒毛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随机选择要求人工流产的孕妇50例,分为A、B、C3组,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波照射后,取胚胎绒毛组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绒毛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阴道超声持续照射10min绒毛超微结构出现病理改变;阴道超声照射5min超微结构大部分基本正常;对照组绒毛的超微结构正常。结论阴道超声持续照射人类早孕孕囊10min,可引起胚胎绒毛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0.
刘海涛  饶美兰  刘国成  孟军 《吉林医学》2013,34(23):4661-4663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照射一定时间(10 min)后不同时间胚胎绒毛细胞HSP70的变化及其与绒毛形态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拟行人工流产的24例健康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24 h流产组、72 h流产组和7 d流产组。应用探头频率7.5 MHz的阴道超声持续照射孕囊10 min,分别于照射后24 h、72 h和7 d取绒毛,对照组未经阴道超声照射。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组绒毛细胞的HSP70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同时于光镜下观察各组绒毛形态学情况。结果:照射后24 hHSP70表达水平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在第7天恢复正常。同时,形态学观察发现,照射后24 h绒毛受损最为严重,此后受损程度逐渐减轻,并在第7天恢复正常。结论:阴道超声辐射可引发早孕绒毛的可复性损伤,但HSP70对经阴道超声持续照射后受到损伤的绒毛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并可能在绒毛恢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