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介绍当前社会对于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和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指出高校作为体育人才的主要培养单位急需建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针对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仿真研究缺少实证研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模型,以河南省2002年至2012年的体育专业学生招生就业状况数据、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等信息作为原始数据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仿真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人才培养过程,模型仿真结果通过了有效性检验,但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数量远不能与人口数量需要匹配、课程设置存在一定误区、毕业生就业去向呈多元化趋势等原因造成仿真模型的灵敏度不高,模型的稳定性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培养复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然后从四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应当充分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为主导,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该文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而IT企业却招不到能直接适应岗位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两难"问题,指出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人才培养评价模式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分析以往我国计算机专业普通本科教育评价模式并列举国内外新型评价体系,提出建立一个较全面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能力的问题,指出制定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考虑"对标国外大学、深度融合认证";阐述如何在软件工程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课程体系,观测指标与毕业要求,如何调研、分析汇总与筛选等;提出形成基于四大专业能力和双证融通的软件工程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就越来越高,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就越来越大.如何推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已成为计算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工学结合,已成为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式.本文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在当前计算机专业建设中如何推动"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体育产业稳健增长,职业体育蓬勃发展.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带动了主办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足球、篮球为代表的职业体育逐渐与各大城市融为一体,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城市体育产业得以显著发展的原因,认为这一轮发展得到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是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面对如今高速发展的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和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室制"是软件技术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的一种新尝试,本文通过分析探讨了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工作室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以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阐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物联网工程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软件工程师》2021,(1):60-62
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途径是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实施校企共育人才。本文在分析当前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数字创新工厂"来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数字教学资源库,破解专业办学中面临的"两难"问题。该模式在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应用以来,专业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内涵的定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得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文章通过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在专业教学改革目标、教学改革基本思路上进行研究和探索,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双创教育融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现状和双创教育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将双创教育融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途径,来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全面普及.企业中需要大量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这与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出入.经过研究发现,我国目前情况是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技术应用能力偏低下,与企业应用型技术类人才产生差异,因此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针对嵌入式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嵌入式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教学的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计算机专业具有学科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培养要求高、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总结长期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计算机问题求解为核心,开展计算机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新思路。针  相似文献   

15.
宋莹 《网友世界》2014,(18):210-210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各级各类优秀的人才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运动训练专业是教育部体育专业目录中五个基础专业之一。因此,结合吉林省市级发展情况探讨吉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未来发展情况对吉林省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跨学科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本位思想依然盛行,普遍存在着"大而全""万能型"的培养基调。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脱节,直接导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滞销"。文章分析了当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如何贴近社会需求、贴近行业应用,以及个性化培养[1]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危机"问题,提出以项目为核心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阐述该培养模式的4个核心特征,介绍该培养模式在具体应用中的实践探索,湖南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表明,该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专业吸引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软件工程能力,促进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日趋加剧,我国高校开展的计算机专业倍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并发展成为一个热门专业,高校尽管在此专业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及资本投入,但所培养的人才依然在就业中存在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因此,本文笔者将充分探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阶段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个性化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在详细分析对比现阶段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个性化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论证,证实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个性化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使“个性”教育适应企业的“个性”需求.  相似文献   

20.
胡军  王国胤  夏英  瞿中  吴渝 《计算机教育》2010,(15):111-113,118
我国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刚刚起步,如何建立起适应社会需求且体现专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成为专业建设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方向,建立了四层次专业课程体系,并确定出对专业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关节点"课程,从而构建了"关节骨架"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