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 ,位于东经 118°~ 12 3° ,北纬 2 7°~ 31°之间 ,境内雨量充沛 ,气温适宜 ,年降雨量在 150 0~ 160 0mm左右 ,年平均气温 2 0℃左右 ,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殊的地理环境及适宜的气温条件 ,有利于蚊、蝇、蜚蠊滋生。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全省蚊、蝇、蜚蠊传媒疾病的发生流行 ,依据《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及《浙江省蚊、蝇、蜚蠊密度季节消长监测方案》 ,1996~ 1999年对全省主要地市城区的 3种卫生害虫密度进行了监测。1 材料及方法由浙江省卫生防疫站统一制定监测实施方案 ,杭州、宁波等市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2.
温州市蚊、蝇、蜚蠊密度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温州市蚊、蝇和蜚蠊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控制其孳生和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人工小时法、捕蝇笼法和粘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蚊4种2 378只,以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为主,月平均蚊密度为5.59只/人工小时,高峰期在5~8月。捕蝇12种9 203只,以家蝇和大头金蝇为优势种,月平均蝇密度为9.63只/(笼次.日),高峰期在6~8月。捕获蜚蠊3 071只,以德国小蠊为主,占94.30%,蜚蠊月平均密度为0.99只/盒。结论应采取环境治理与化学防制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将蚊、蝇和蜚蠊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威海市城区蜚蠊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我们于2006年4—10月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常熟口岸蜚蠊本底情况,为消灭和控制蜚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3年8月-2004年7月对常熟口岸蜚蠊采用药激法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蜚蠊312只,经鉴定分为2科2属3种,以美洲大蠊为主,蜚蠊月平均密度为1.3只/间。[结论]常熟口岸的蜚蠊密度低于国家标准,但是仍需要对蜚蠊做好杀灭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1994年1月至12月防城港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全年共布放诱饵瓶2400只,有效瓶2328只,捕获蜚蠊355只,总密度为0.15只/瓶.共发现蜚蠊2属4种,以美洲大蠊为优势种,密度以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5、6月份为高峰期.月平均密度与该地区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海门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报道了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海门口岸蜚蠊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全年共布放诱饵“蟑螂屋”3000只,有效2918只,捕获蜚蠊271只,总密度0.09只/盒,共发现蜚蠊2属3种,以黑胸大蠊为优势蠊种,密度以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7、8月份为高峰期。月平均密度与该地区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通过本次调查,为海门口岸蜚蠊防制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防城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了1994年1月至l2月防城港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全年共布放诱饵瓶2400只,有效瓶2328只,捕获蜚蠊355只,总密度为0.15只/瓶。共发现蜚蠊2属4种,以美洲大镰为优势种,密度以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5、6月份为高峰期。月平均密度与该地区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肖厝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肖厝口岸蜚蠊的本底资料,为今后开展口岸卫生监督与媒介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12月采用盒式诱捕法对肖厝口岸蜚蠊的密度指数、种群构成以及季节消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布放有效诱捕盒592只,捕获各种蜚蠊610只,经鉴定隶属2科2属4种,具体为美洲大蠊、澳洲大蠊、褐斑大蠊、德国小蠊。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蜚蠊总数的52.46%。蜚蠊全年平均密度为1.03只/盒,全年只有1个高峰期,为8月份,其密度为2.61只/盒,为全年的蜚蠊繁殖生长的高峰期。〔结论〕肖厝口岸蜚蠊密度相对较低,种群构成相对简单,蜚蠊密度消长与气温的高低有密切的相关关系(r=0.8592,tr=5.3103,P﹤0.001)。每年的8月份是防治蜚蠊的最好时机,尤其在港区某粮油工业公司、与港区连接部的某餐馆、港区食堂3个蜚蠊密度相对较高的调查点,要经常对存放的食物及有利于蜚蠊生长及藏匿的场所进行清理,定期采用药物杀灭,破坏其生长繁殖环境,这是防治蜚蠊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内江市蝇类种群、季节消长规律及密度分布情况,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进行蝇密度监测。结果 2016年共捕获蝇2 303只,平均密度为8.69只/笼;优势蝇种为铜绿蝇,占28.79%;绿化带蝇密度最高,为17.91只/笼;蝇密度季节消长呈双峰型,主高峰在4月。结论内江市的蝇类优势种为铜绿蝇;4月和8月为蝇类防治重点月份,重点防治区域为绿化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海淀地区蝇类密度、季节消长,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蝇笼法。结果海淀区蝇构成主要为3科7属,分别为别麻蝇属、绿蝇属、腐蝇属、丽蝇属、家蝇属、金蝇属、厕蝇属,平均密度为25.28只/笼。结论控制蝇类密度,需长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宁德市蜚蠊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宁德市蜚蠊种群分布及其季节消长,为蜚蠊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广口瓶三包诱捕法,每月观察1次,调查蜚蠊种群密度、分布、侵害情况及季节消长。[结果]全市共诱捕室内蜚蠊4科5属9种。山区县以黑胸大蠊为优势种,蜚蠊活动期4~12月,密度最低为12月。沿海县以褐斑大蠊和美洲大蠊为优势种,全年都有活动,密度最低1月份,密度高峰期都在8月份。[结论]掌握宁德市室内蜚蠊的本底资料,发现金边土鳖为宁德市蜚蠊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泰安市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其种群构成,掌握优势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城区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村民房、牲畜棚各1处作为固定监测点,采用诱蚊灯法进行蚊密度监测,抗药性试验采用浸渍法。结果全年共捕获蚊类2种4 866只,平均蚊密度为2.5只/(灯·h),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99.9%。蚊密度季节消长呈明显的单峰曲线,6月形成密度高峰。不同生境蚊密度不同,牲畜棚蚊密度最高,达7.8只/(灯·h);其次为农户2.9只/(灯·h);公园蚊密度1.4只/(灯·h)。不同生境蚊密度季节消长曲线略有不同,牲畜棚蚊密度季节消长呈明显的单峰趋势,密度高峰集中在6月。公园蚊密度季节消长呈双峰趋势,密度高峰集中在6月和8月。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敏感的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产生抗药性的是溴氰菊酯,其抗性倍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42、2.38和5.00倍。结论泰安市蚊密度水平较高,淡色库蚊是重点防控蚊种。建议采取环境治理为基础,在蚊密度高峰期采取综合防治的防蚊措施。  相似文献   

14.
北海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报道了北海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情况,本次调查共发现蜚蠊有2科3属6种,以美洲大蠊为优势种,占89.63%。全年均有蜚蠊活动,蜚蠊的月平均密度为0.96%只/盒,以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7、8月份为高峰期。蜚蠊密度消长与气温的高低有密切的相关关系(r=0.858,tr=5.828,P<0.001)。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城区室内蜚蠊种群密度季节消长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苏州市室内蜚蠊种群密度及其季节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为城市蜚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蜚蠊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用PEMS统计软件分析密度消长与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的相关性.结果苏州市室内蜚蠊活动高峰出现在6月前后,9月后活动逐渐减少.蜚蠊种群密度消长与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9 5(P<0.01),0.816 8(P<0.01)和0.739 6(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苏州市室内蜚蠊全年活动,蜚蠊的发生与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中华按蚊(An.sinensis)和淡色库蚊(Cu.ipienspallens)是我国疟疾和丝虫病的重要媒介生物,三带喙库蚊(Cu.aeniorhynchus)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于2000年4-11月,笔者在浦镇地区室内进行了蚊虫季节消长的观察,并与媒病的发病动态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展乙脑媒介蚊种密度及季节消长凋查,科学防蚊灭蚊,预防乙脑。方法采用诱蚊灯法、帐诱法和人工小时法进行成蚊调查:结果全年共捕获雌性成蚊10644只,主要蚊种为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分别占42.73%和42.55%。全年平均蚊密度,猪场为11.73只/h,人房和户外为4.28和9.75只/h;季节消长趋势为单峰型,8、9月份为成蚊密度高峰期,峰值达34~89只/h、结论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当地主要优势蚊种,蚊密度较高,应加强监测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市蝇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武夷山市蝇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方法选择武夷山机场及其周边3个居民区为观察点,调查不同环境蝇类组成和种群密度,观察重要蝇种季节消长,每旬观察1次,以笼诱法计算种群密度(只/d·笼).结果本调查于2002~2003年在武夷山市共捕获各种蝇类13 929只,6科26属48种,平均密度48.36只/d·笼;大头金蝇为各种环境的优势蝇种,占全部捕获蝇数的43.07%,3月开始出现,4~10月为活动高峰期,12月消失.家蝇仅占全部捕获蝇数的8.08%,于2月下旬开始出现,4月是活动高峰,10月出现第二个小高峰,12月消失.巨尾阿丽蝇活动出现于冬春季,3~4月为活动高峰.结论大头金蝇为各种环境的优势蝇种,密度高峰出现于夏秋季,环境整治是控制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方新艳  金骥品 《上海预防医学》2013,25(3):117-118,126
[目的]掌握永康市蝇密度和季节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为蝇类及其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监测,4-11月份每月监测1次,每次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处、居民区1处作为固定监测点。[结果]2009-2011年监测点共捕获蝇类681只,平均蝇密度为5.68只/笼,主要优势蝇种为家蝇、铜绿蝇、市蝇;蝇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居民区、绿化带;季节消长呈单峰型曲线,在7、8月出现高峰。[结论]永康市城区存在多种媒介蝇,建议加强蝇类综合监测,降低蝇密度,控制蝇传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内江市蝇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笼诱法进行蝇密度监测.结果 2017-2019年共捕获蝇3 028只,平均密度为3.74只/笼;各年度平均密度分别为5.10、4.33、1.79只/笼,呈逐年下降趋势;优势蝇种为铜绿蝇和家蝇,分别占27.54%和22.13%;不同生境蝇密度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