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但可能产生各种并发症。我院 1 996年以来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79例 ,现就置管术中发生的并发症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42例 ,女 37例 ,年龄 2岁~ 80岁 ,平均 5 8岁。均采取经皮穿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管 ,材料选用美国ARROW中央静脉聚氨酯管 ,用Seldinger氏技术右侧穿刺置管 77例 ,2例肝癌术后发生失血性休克行双侧穿刺。导管留置平均1 2天 ,最短 1天 ,最长 43天。用于TPN5 3例 ,CVP8例 ,余为肿瘤化疗及周围静脉输液困难者。1 2 并…  相似文献   

2.
338例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探讨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和改进技术.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9年5月338例应用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的并发症和技术问题.结果 338例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47%,其中局部渗血、血肿8例(2.37%),误穿动脉13例(3.85%),气胸2例(0.59%),局部红肿感染6例(1.78%),心律失常3例(0.89%).结论 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风险,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原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22例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波  李霞  史忠  陆海华  周坤 《重庆医学》2007,36(18):1814-1815
目的 分析、探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和改进技术.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5月422例应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的并发症和技术问题.结果 422例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40%,其中局部渗血、血肿8例(1.90%),误穿动脉6例(1.42%),气胸3例(0.71%),局部红肿感染5例(1.18%),心律失常2例(0.47%).结论 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风险,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原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刘林  王晓红  吴桂明 《西部医学》2012,24(7):1351-1352
目的探讨寻找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5例中心静脉置管术,颈内静脉置管171例,股静脉置管74例,其中盲穿置管169例,彩超定点引导穿刺置管76例。分析两种置管方式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盲穿患者近期并发症中误伤动脉6例(3.6%),局部血肿4例(2.4%),渗血3例(1.8%),误伤胸导管1例(0.6%),气胸1例(0.6%)。彩超定点引导下穿刺置管成功69例,未发生近期并发症。两种方式比较(P〈0.05)。结论彩超定点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绍坚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92-1993
目的:分析右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324例应用右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右颈内中心静脉穿刺和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所发生的并发症如何进行防治。结果:右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共34例,总发生率为10.50%,其中局部出血、血肿7例(2.16%),误穿动脉15例(4.63%),心律失常2例(0.62%)、导管旁液体渗出3例(0.93%),局部红肿、感染4例(1.23%);空气栓塞1例(0.31%),导管堵塞2例(0.62%)。结论: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术引起的并发症.方法:分析13例患者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特点.结果:13例患者中,导管阻塞3例,气胸2例,感染5例,皮下血肿2例及室性心率失常1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术时,置管方式、深度及时间不当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导管阻塞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莉  王卫  谢君 《广东医学》2001,22(12):1191-1191
中心静脉置管术因其突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老年患者中究竟采用什么部位置管为好,本文就663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置管方式作了探讨。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以1988年10月至2001年4月期间本院ICU为主的相关科室的老年患者663例,其中男516例(77.8%),女147例(22.2%)。置管部位:经颈内静脉置管462例(69.7%),经锁骨下静脉置管121例(18.2%),经股静脉置管80例(12.1%)。一次置管时间:<10d202例(30.55),<20 d 318例…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72例早产儿应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出现心律失常3例(4.17%);细菌学检查阳性8例(11.1%),结论:PICC置管术操作护理较容易,合并症少,又能长期保留,在进行全静脉营养时能够输注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提高热量供给,特别适用于早产儿、极低体重儿。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超声显像定位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960例拟实施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体表定位中间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和超声组(采用超声诊断定位技术,根据显示的颈内静脉确切位置行纵向体表定位后进行穿刺)。结果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424例(88.3%),二次(以上)成功54例(11.3%),穿刺失败2例(0.4%),总成功率为99.6%;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298例(62.1%),二次(以上)成功131例(27.3%),穿刺失败51例(10.6%),总成功率为89.4%;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失败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0.01)。超声组的穿刺时间为(3.0±2.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5±3.5)min(P<0.01)。超声组无一例出现血肿,对照组为13例(2.9%,P<0.01);超声组无一例出现臂丛神经异感,对照组为2例(0.4%,P>0.05)。超声组发现解剖变异8例(1.7%),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均在超声显像定位后穿刺成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危重患者的体位不适以及疾病和穿刺带来的风险,尤其对于穿刺困难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普外科中心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针对各个环节制订出相应护理细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胃癌及结直肠癌患者49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将其为对照组(240例)和改进组(250例),对照组每天在输液开始时更换无菌透明敷贴,用O.5%碘伏棉签消毒,用3M公司的6cm×7cm透明敷贴将导管末端向上固定;改进组由专人定时每周更换1次敷贴及肝素帽,使用一次性护理包消毒,用3M公司的10.0cm×11.5em的透明敷贴将导管末端呈半圆形顺应胸骨方向向下固定。对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对照组发生并发症96例,发生率为40.00%:改进组发生并发症12例,无空气栓塞、脱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生率为4.80%。改进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主要由于护理操作不当和护士责任心不强引起。重视护理细节,可以有效预防中心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甚至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适用于临床的置管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zation,PICC)患者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用于医护人员在PICC置管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判断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前期对PICC置管专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查证和Meta分析,形成置管前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18位PICC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和重要性评分,用Excel 2015和SPSS 21.0软件计算指标权重并修改定稿.结果 依据PICC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建立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置管前 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患者基本情况(16个二级指标)、穿刺肢体情况(12个二级指标)、血管和导管选择情况(8个二级指标)和患者依从性(5个二级指标).结论 初步建立了置管前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能据此进行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从而针对性制定护理计划以预防和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洪  涂生芬  石远  叶茂  徐颖  魏光辉 《重庆医学》2012,41(5):437-438,441
目的分析儿童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机械性并发症,探讨其预防策略。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9年10月728例接受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儿,分别记录性别、年龄、体质量、导管类型、穿刺次数、机械性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误穿动脉、气胸、血胸、局部渗血与血肿、导管移位、钢丝缠绕)。结果穿刺1次成功率为58.65%,穿刺2次成功率为18.68%,穿刺3次及以上成功率为22.39%。728例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早期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1.68%,其中心律失常10例(1.37%)、误穿动脉27例(3.71%)、气胸5例(0.69%)、血胸4例(0.55%)、局部渗血和血肿16例(2.20%)、导管移位15例(2.06%)、钢丝缠绕或丝轴分离3例(0.41%),其他5例(0.69%)。结论儿童经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切实可行,但穿刺针、导丝、扩张器、导管不宜置入过深,必要时应用超声引导穿刺。  相似文献   

14.
心导管术后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心导管术后的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心导管术后有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院1996年1月-2000年1月共完成各类心导管术508例,发现外周血管并发症28例(5.5%),其中局部血肿22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脉静瘘1例,静脉血栓形成2例,动脉血栓形成1例,股神经功能障碍1例。所有并发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心导管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不可忽视。但只要及时处理。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心脏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对行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 531例患者中122例(2.7%)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其中局部血肿86例(1.90%)、假性动脉瘤15例(0.33%)、动静脉瘘8例(0.18%)、静脉血栓5例(0.11%)、严重出血5例(0.11%)、动脉血栓2例(0.04%)、股神经功能障碍1例(0.02%),除其中1例需外科处理外,其余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成功.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抗凝治疗是心脏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内科发现及时,处理得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174-177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和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和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依从率、依从性评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心理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依从率、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和PDCA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能提高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置管依从性更好,可延长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不良情绪,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抢救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2000年8月~2004年3月,在52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快速、有效地建立输液通道。尽快地补充血容量并输入抢救药物,抢救生命。结果 42例中有5例因合并重型颅脑外伤,或合并胸腹脏器损伤或伤情过重,失去最佳抢救时间而抢救无效死亡,其余病例均现场休克抢救成功,转入下一阶段治疗。结论 中心大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抢救创伤性休克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