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直径>5 cm 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肿瘤直径>5 cm 的 NSCLC 患者53例,观察组29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VATS)治疗,对照组24例行开胸手术(TO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并发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年、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失血量和引流量少,术后 VAS 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192,t2=7.245,t3=28.362,t4=26.344,t5=7.448,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1,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分别为(10.35% vs.8.33%)、(96.6% vs.95.8%),3年复发率、生存率分别为(34.48% vs.33.33%)、(72.41% vs.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直径大于5 cm NSCLC 具有创伤小,安全可行,可取得与 TOS 治疗同样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辅助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开胸切口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需行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采用VATS辅助腋下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B组采用传统开胸切口行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A组切口长度比B组显著缩短(P〈0.01);A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当日引流量显著少于B组(P〈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1);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ATS辅助腋下小切口比传统开胸切口行肺叶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完全性胸腔镜(VATS)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清扫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将50例NSCLC患者分为VATS组和传统开胸手术(TOS)组,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VATS组无一例中转开胸.VATS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开胸组(均P<0.05);术后1、3和5 d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TOS组(P<0.05);两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VATS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具有明显的微创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研究基层医院开展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的优劣性。方法回顾分析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01-2013年经历了肺叶切除的患者921例,其中VATS手术261例,常规开胸660例。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VATS肺叶切除手术量逐年增加,在2009年增长明显,达到30例以上,VTAS肺叶切除占28.33%;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逐年减少。 VATS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后住院时间有显著性(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住院总费用VATS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VATS肺叶切除术在安全性、可行性方面不亚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但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学习才能掌握VTAS肺叶切除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较传统开胸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将8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VATS组和S组各40例,术后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VATS组较S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留置胸管时间短、止痛时间及住院时间短(P〈0.01),清扫淋巴结个数(P〉0.05);疼痛时间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第1、5天血清CR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VATS组明显低于同时间点S组(P〈0.05)。结论VATS手术可作为NSCLC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施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15例(研究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2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带管时间、术后3天镇痛剂用量和住院时间,并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技术要点。结果带管时间、术后3天镇痛剂用量和住院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多于研究组,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并可由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逐渐过渡到全胸腔镜下手术,但要严格选择合适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术对于肺叶切除术中发现微小淋巴结转移(N2期)患者的预后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且术中发现微小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胸腔镜下切除治疗,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等的差异。并随访3年比较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数与淋巴结转移清扫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不张发生率明显较低( 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86.7%,3年生存率56.7%,平均生存时间(35.43±3.54)个月均高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63.3%,3年生存率30.0%,平均生存时间(32.74±3.25)个月,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N2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可以有效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陈民彪 《重庆医学》2015,(5):662-664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小切口开胸手术在肺癌微创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分为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每组68例。胸腔镜组患者给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开胸组患者给予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数与淋巴结转移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胸组患者相比,胸腔镜组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2 h疼痛评分低于开胸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小切口开胸手术均可有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外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在肺叶切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2月胸外科收治行肺叶切除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再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胸外开胸手术行肺叶切除,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行肺叶切除,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量、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此比较胸外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在肺叶切除中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3.5±13.9)min、(3.5±1.0)d、(5.5±1.3)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5.6±35.8)min、(8.5±2.1)d、(10.6±2.1)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量、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21.1±25.2)mL、(802.7±151.8)mL、(4.1±1.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6.7±53.1)mL、(1622.7±356.8)mL、(8.9±3.5)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5/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4%(13/9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9506,P=0.0469)。结论:胸腔镜手术在肺叶切除中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疼痛轻等特点,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接受肺叶切除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30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为对照组( OT组);3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为观察组( VATS组),对2组患者病例选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V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OT组,而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OT组(P〈0.01)。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2年60例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纵膈肿瘤,按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开胸组(30例)和VATS组(30例),开胸组采用传统经胸骨正中切口或侧切口进行肿瘤切除,VATS组采用胸腔镜行肿瘤切除,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胸组(P〈0.01),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原发性纵膈肿瘤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可行,较常规开胸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有明确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总结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8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24例行开胸手术(开胸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无手术死亡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发生.VATS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缩短,明显优于开胸组,有统计学差异(P<0 05);VATS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不及开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中转开胸指征、熟练掌握术中操作技术等手段,应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对肺叶切除的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行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32例(观察组),收集同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胸腔积液、胸引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等;采用Logas疼痛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138.24±38.37)mL比(175.62±30.66)mL]、术后胸腔积液[(1058.80±259.68)mL比(1458.32±297.19)mL]、胸引管带管时间[(5.6±1.8)d比(7.2±1.5)d]、切口疼痛评分[(5.8±1.6)分比(7.5±1.8)分]、术后住院时间[(6.3±1.5)d比(7.6±1.9)d]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漏气>1周、咯血>1周、皮下气肿、肺部感染等单项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合计发生率[12.50%(4/32)]低于对照组[25.00% (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21,P=0.049).结论 VATS用于肺叶切除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U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16例进行电视胸腔镜下(全胸腔镜c-VATS组.68例;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a—VATS组,48例)肺叶切除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17例患者的需要转变手术方式(由c-VATS到a-VATS,15例;由c—VATS到开放手术,1例;由a—VATS到开放手术,1例)。手术中转开胸1例。ma期108例,DIb期8例,无围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全组手术时间平均(158±36)min,术中失血平均(176±50)mL,术后胸管停留时间平均(3.2±1.8)d,术后住院平均(7.5±2.5)d。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老年NSCLC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2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组26例,常规开胸手术(SPT)组40例。观察三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1年的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VATS组和VAM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止痛时间、止痛药用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SPT组(P〈0.01);而VATS组手术时间长于VAMT组,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VAMT组(P〈0.05或P〈0.01),VATS组的住院费用明显多于VAMT组(P〈0.01);SPT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VATS组和VAMT组(P〈0.05)。结论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NSCLC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做好仔细的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胸腔镜治疗的疗效肯定。选择完全胸腔镜手术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经济情况、患者意愿等)和术者对胸腔镜的熟练程度来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常规开胸术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术,治疗组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出血量(79.6±43.2)ml、切口长度(7.2±1.2)cm、手术时间(105.4±23.9)min、住院时间(9.5±2.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出血量(187.6±44.8)ml、切口长度(18.6±3.8)cm、手术时间(142.3±32.7) min、住院时间(13.8±1.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1.3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相对于常规开胸术在临床指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复杂原发性肺癌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60例复杂原发性肺癌的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清扫的淋巴结数量、切口疼痛程度、引流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术后生存率等。结果治疗组患者清扫的淋巴结数量和术后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切口疼痛程度、引流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原发性肺癌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24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切151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切口长度、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切口类型对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影响较大,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例(1.59%),而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例(7.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的,其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VATS)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周围型肺癌患者100例,其中50例行VATS治疗,列为VATS组,另50例行开胸手术( TOS)治疗,列为TOS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术后并发症及1年、3年复发率、生存率。结果 VATS组患者较TOS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失血量少,术后VAS评分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年和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安全性,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64例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A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B组(开腹阑尾切除术)各32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放置引流管、术后近期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A组)的手术效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B组)比较: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A组的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术后放置引流管的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且术后近期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的手术用时多于B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疗效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