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烧伤后24小时内首次应用局部药物每天1次至少连续应用7天的病人(1980年6月~1983年12月入院)为研究对象,多数病人有部分Ⅲ°烧伤,少数病人为不需植皮的深Ⅱ°创面,病人入院后随机地联用0.2%洗必泰双葡萄糖酸盐(CD)和1%磺胺嘧啶银(SS)或单用SS治疗。创面处理包括淋浴或浸浴和换药,去除敷料后清除残留表面的局部抗菌药物和坏死组织,创面用肥皂水洗,清洁后重新应用局部抗菌冷霜并包扎敷料。入院当天,对每一个病人作鼻、咽喉和创面的细菌培养。以后,<10%TBSA的深  相似文献   

2.
由燃烧产物吸入导致的呼吸并发症是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至少占烧伤死亡率的一半,而目前尚无指标表明烧伤病人伴有吸入性损伤。本研究旨在确定支气管上皮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降钙素是否可作为烧伤病人诊断吸入性损伤的有效临床指标。选41例病人,年龄17~87岁,男女之比3.56:1,烧伤6%~78%TBSA,平均37±22%TBSA。17位病人疑有吸入性损伤,13位病人死亡。病人入院时,入院当天6、12和24小时,以及死亡后第1个月每周分别采静脉血1次,收集血清,放射免疫法测血清免疫反应降钙素(iCT)水平以及其它指标。结果示,正常血清iCT平均水平是80±65pg/ml,上限为200 Pg/ml。烧伤病人血清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烧伤病人摄入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r-GM-CSF)的安全性。10例体表面积20~70%的烧伤病人均在伤后48小时内入院,经常规治疗,每日1次局部外用磺胺嘧啶银,静脉注射hr-GM-CSF(3~10μg/kg/d,每4小时一次),伤后5天内开始注射至少持续2周,或出现3~4级毒性反应停止。设未治疗对照组。结果证实摄入GM-CSF病人全血白细胞计数在伤后第2周时比伤后第1周、第3~  相似文献   

4.
作者为观察烧伤后中性白细胞的功能和代谢状态,应用放射性铬标记白细胞,对20例烧伤病人进行50次中性白细胞移动试验。病人平均年龄40岁,平均烧伤面积29.9%。用铬标记者平均烧伤面积40%,以健康的实验室人员作对照,并进行了“t”检验。  相似文献   

5.
严重烧伤病人,特别是伴有感染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性和细胞内杀菌的能力有所下降,而噬菌作用仍正常。最近则发现此类病人的CIG(即Fibronectin)亦减少。如果后者与白细胞的功能有关,则或可用冷沉淀蛋白治疗感染。本文研究是否由于CIG的减少而导致中性白细胞的趋化性和杀菌能力降低。研究对象为9例烧伤病人,年龄21~73岁,烧伤总面积平均38%,全厚皮肤烧伤24%。均按Parkland公式补液,外用磺胺嘧啶  相似文献   

6.
代谢亢进是人体对严重创伤反应的一个特征,大面积烧伤病人(>40%TBSA)可发现代谢率增加超过他们的预期基础代谢率(BMR)100%。现今烧伤病人的创面处理有两种广泛应用的方式,第一种是早期切除烧伤组织,进行自体皮和/或异体皮移植;第二种是保守治疗,烧伤创面应用局部抗菌剂以开放或包扎的方式。早期切痂植皮法由于经创面丧失的热量减少,以及整个应激水平下降,因而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降低,预料可使烧伤病人的代谢亢进反应减轻。本研究旨在验证这一设想。作者将得克萨斯州Shriners烧伤中心收治入院的12名男性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在伤后72小时内切除烧伤创面,移植1:4网状自体皮,上面以异体  相似文献   

7.
对镇江地区1986~1991年221例职业烧伤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本组平均年龄31.2岁,男性占83.4%,79.6%的病人在伤后24 h 内入院。首位致伤原因为火焰(33%)。平均烧伤面积17.1%,平均Ⅲ度面积8.1%。8.1%的病人并发吸人性损伤。本组死亡率为1.8%。平均住院时间34.3天,平均住院费用3千余元。文章强调对职业烧伤的现场急救和正确的早期处理,讨论了降低职业烧伤发病率的初步设想,旨在为劳保部门和其它地区职业烧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烧伤是由热力或化学物质,电流以及放射线所致皮肤或其它组织的损害。烧伤门诊烧伤治疗的门户,大多数的烧伤病人在门诊治疗。因此,门诊工作的质量对烧伤治疗至关重要。烧伤病人多在工作、生活中意外受伤,就诊心情急切。  相似文献   

9.
预防和积极处理烧伤感染仍是目前成功抢救烧伤病人的关键。虽然已在创面覆盖、液体复苏及综合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致死性脓毒症发生率仍占入院病人的17%。作者收集来自Intermountain烧伤中心1978年1月1日至1988年5月31日的入院病人,分析烧伤感染中促进病人死亡的因素。病人用改良的Parkland公式复苏,如果等渗盐水复苏失败,则用高渗盐液和(或)选择性使用换血疗法或血浆去除法进行复苏。对疑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人体对烧伤感染抵抗能力的新的指标。原文在1978年6月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烧伤会议上宣读。连系抗感染能力与多形核白细胞杀菌的杀菌指数可用以指示烧伤病人对感染的易感性。但以往提出的各种杀菌指数均不考虑烧伤面积占体表的百分比,而后者对烧伤病人的免疫反应有直接的不利作用(Ransjo等1978)。Roe与Jones 1978年介绍的杀菌指数表示病人1毫升血杀死的细菌数。本文提出的烧伤杀菌指数(BBI)则将病人全部血容量内多形核白细胞的潜在杀菌力和烧伤面积  相似文献   

11.
动物实验与临床病例都表明早期切除烧伤创面的焦痂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但由于伤后病情不稳定等原因,很难在伤后3天内手术治疗。既往报道提示局部使用硝酸铈可提高烧伤病人的存活率,其效果与早期切痂相同,使预期死亡率减少近50%。而用磺胺嘧啶银或磺胺米隆作为抗菌剂却无这一效果。作者收集了1981年~1990年间,因严重烧伤在入院后4小时内接受硝酸铈浴的64名病人的资料,患者年龄16~74岁,烧伤总面积(TBSA)在30~90%。硝酸铈浴的方法:首先注射麻醉剂,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非烧伤专科私人诊所就诊的烧伤病人逐渐增多,造成病人延迟入院,给后续治疗增加了许多困难.我院自1992年1月~1994年3月共收治病人2070例,其中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延迟入院120例,占同期收治病人的5.8%.现对该类病人的临床特征以及我们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1994年9月28日上海松江县某商厦近千只堆放在地面的氢气球,升空前意外燃爆,造成数十人烧伤。我院收治了11例全面部烧伤病人,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4~50岁。烧伤深度Ⅰ~Ⅱ度4例,Ⅱ~Ⅲ度7例,均有其它部位烧伤。氢气爆炸时瞬间的温度可高达3000℃。当时穿化纤织物者,衣物一瞬间荡涤无存,躯干、四肢烧伤严重;穿棉织品者躯干四肢烧伤较浅。由于燃爆时间极短,患者保护性反射屏气闭眼,故无呼吸道及眼球灼伤,但每个患者头发眉毛均烧焦,上述情况均与氢气瞬间燃爆高温火焰气浪有关。本组病人入院后,面部均用呋喃西林复合液(每  相似文献   

14.
74例烧伤病人入院72 h直接护理项目及时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用护理科研项目(PRN)系统软件、护理工作量计时法统计74例烧伤病人入院后24、48、72 h直接护理项目及时数.结果烧伤病人在入院后24 h两种评分法护理时数与48、72 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直接护理项目中以治疗、诊断、呼吸类护理项目接受人次多、所占比重大.提示烧伤病人入院后第1天护理工作量大,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工作量及时调配人员,满足工作需求;在确定烧伤病房护理培训内容时,应以治疗、诊断、呼吸类护理项目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对镇江地区1986~1991年221例职业烧伤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本组平均年龄31.2岁,男性占83.4%,79.6%的病人在伤后24h内入院。首位致伤原因为火焰(33%)。平均烧伤面积17.1%,平均Ⅲ度面积8.1%。8.1%的病人并发吸入性损伤。本组死亡率为1.8%。平均住院时间34.3天,平均住院费用3千余元。文章强调对职业烧伤的现场急救和正确的早期处理,讨论了降低职业烧伤发病率的初步设想,旨在为劳保部门和其它地区职业烧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严重烧伤病人PBMC体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程国尊卓安山张德林王希珍细胞因子在烧伤后感染及免疫功能紊乱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深入探讨烧伤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我们测定了不同程度烧伤病人的白细胞介素2(IL-2)、NK细胞毒因子(NKCF)、...  相似文献   

17.
处理烧伤创面容易忽视全身情况,尤其是中等面积以上的烧伤。实验表明,不但创面局部可发生微循环的变化。30%背部烫伤也可使肠系膜血管的管径改变,小动脉内血流停滞,小静脉内白细胞贴壁、红细胞及血小板凝聚、红白细胞逸出管壁以及周围组织水肿,所以在急症处理烧伤创面时还应考虑全身状况。当然,全身状况还远不限于上述的循环变化。其次,  相似文献   

18.
自1997年1月份以来,我科开始对所有入院烧伤病人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检查,结果发现2例烧伤病人受检血清 HIV3次初筛试验阳性者,均经烧伤隔离治疗,创面治愈出院。例1 女,46岁,于1997年1月27日火药爆炸烧伤,次日入院。查体:全身情况好。头面颈及双手8%深Ⅱ度烧  相似文献   

19.
大面积烧伤后银屑病自愈一例殷安柱李泰宁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原因不明,常反复发作,无法根治,病人非常痛苦。我科于1990年10月收治1例患该病的43岁男性烧伤患者,因煤矿瓦斯爆炸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3小时入院。入院时查:烧伤总面积8...  相似文献   

20.
32例烧伤死亡病例分析沈恒志,张建南,王清顺,吴起源,高录明1988年1月至1991年1月,我院共收治烧伤病人312例,面积1%~97%。入院后经抗休克,创面简单清创后主要涂湿润烧伤膏行包扎或暴露治疗,虽治愈了一些病人,但也有部分病人未能挽救,死亡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