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常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NS),但甲基强的松龙半衰期长,又为强效免疫抑制剂,治疗NS会导致病人免疫机能降低,极易发生感染等.现将具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肾移植术后肝功能损害时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43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抗病毒药物(a)、护肝药物(b)以及调整免疫抑制剂(c)单独或联合治疗分组,监测肝肾功能、总治疗时间、排斥反应、感染发生.结果:随访6-36月,药物性肝损害或乙型肝炎(HBV)所致肝损害中经2种或3种治疗措施联用较1种或2种治疗1周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下降明显(P<0.05),且可以明显缩短总体治疗时间(P<0.05).肝损害治疗期间2例发生排斥反应,无肝功能衰竭、感染发生.结论:肾移植术后肝功能损害患者治疗上应联合采用抗病毒治疗、护肝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3.
于孟学  曹金  李薇 《北京医学》2008,30(1):39-4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为特点,临床表现多样,可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机体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目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病情缓解,改善预后.但仍有少数患者对于传统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效果差,属于难治性狼疮.近年来,随着对SLE发病机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针对发病机制中某一环节或影响发病及疾病进展的关键分子的选择性靶向治疗已成为治疗的新方向,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多种生物制剂的研发及应用已经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张佳  李宏江 《西部医学》2021,33(11):1708-1713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对肿瘤发生进展和转移分子机制探索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逐渐成为乳腺癌的新型治疗手段,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研究较广泛的一类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抗体等,单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改善乳腺癌患者临床结局,但作用相对较小,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疫苗及PARP抑制剂等可增强乳腺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但目前缺乏能够准确预测疗效的免疫生物标志物,因此,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来探索更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及免疫生物标志物,本文就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机制、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减少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FK506)及骁悉(MMF)或咪唑立宾用量,加大皮质醇用量,联合抗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综合治疗。结果12例患者中,8例治愈,2例好转,2例最后诊断肺结核给予抗痨治疗。结论恰当调整免疫抑制剂有利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控制,又能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狼疮性肾炎的诊断与不同治疗方法,完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激素治疗组和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的诊断中4例出现误诊,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均好转;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病诱因中,感染和药物作用占比较大;经治疗,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疗效显著好于单纯激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活检对明确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意义重大,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过去20多年来,由于强效抗排斥药物的应用以及对感染的进一步控制,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短期存活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长期的移植存活率仍不尽如人意。首次移植后仅10年,就有50%接受肾移植的患者将返回透析治疗。尽可能地提高长期存活是器官移植面临的挑战。导致移植器官长期存活不佳的原因主要为亚临床排斥,以及与免疫抑制剂相关的毒性反应。因此,找到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案,寻求充分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以预防排斥反应和最大程度地减少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平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下文将通过对两项大型临床试验的介绍,揭示吗替麦考酚酯(骁悉。)在肾移植治疗中所具有的一些令人欣赏的益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5例)单纯给予免疫抑制剂实施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免疫净化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实验室指标水平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岫岩  谢彤 《广东医学》2001,22(10):893-894
近十年来 ,早期使用慢作用药和免疫抑制剂 ,尤其是甲氨蝶呤 ,使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仍有一些患者运用目前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 ,如甲氨蝶呤与柳氮磺胺吡啶或羟氯喹等仍不能有效地控制症状 ,这些难治性的RA仍然是风湿病治疗中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我们的经验和国际上的研究进展 ,讨论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问题。1 调整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化疗方案目前常用于治疗RA的联合治疗方案 ,主要是一个免疫抑制剂和一个非免疫抑制剂的慢作用药。当疗效不够明显时 ,可以更改免疫抑制剂或改用两个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重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救治。方法患者肝移植术后出现高热、全身皮疹及水样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缺乏,结合骨髓“噬血现象”,诊断重症GVHD。患者立即停服免疫抑制剂,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静脉点滴小剂量广谱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补充丙种球蛋白预防感染;静脉注射洛赛克抑酸,输注血小板以预防消化道出血;严格隔离,胃肠外营养支持。结果患者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消褪,口腔黏膜糜烂灶愈合,腹泻停止,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肝功能稳定。结论治疗肝移植术后重症GVHD患者,可停用常规免疫抑制剂,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同时应提高自身免疫力,积极预防感染和出血,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1.
罗卫  赵广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1778-1779
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合剂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A组,32例)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B组,2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皮损明显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皮损明显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较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大疱性皮肤病起效快、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采用同种肾移植救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已取得最佳效果[1].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其内容包括建立护理计划、维护肾脏功能、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感染、评价并发症的发生、心理护理等[2].肾移植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护理,本文就肾移植的适应症、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3.
马丽 《四川医学》2014,(7):844-846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对难治性 ITP 患者巨核细胞相关 IgG 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18例难治性 ITP 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先予2至3种静脉药物治疗3~5d,血小板值上升后联合使用2至3种不同组合的免疫抑制剂;单药治疗组先予甲基强的松龙或静脉免疫球蛋白滴注3~5d,血小板值上升后单用一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维持治疗3~6个月,随访4~24个月。运用免疫荧光法观察上述对象治疗前后巨核细胞相关IgG 情况。结果两组对象治疗后巨核细胞相关 IgG 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对难治性 ITP 患者巨核细胞相关抗体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同时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严重威胁男性的生命健康。理想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具有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和杀伤性及对自身组织的无害性,因此成为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项目。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是通过针对性地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阻断抑制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免疫活性的关键分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其他实体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就目前所掌握的实验数据表明,前列腺癌总体上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没有太高的敏感性。通过采用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识别敏感度高的患者、继续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等方式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前列腺癌中的效力。笔者就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环孢素A(cyclosporin A,环孢素A)是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常用于抑制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器官移植后新发糖尿病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有关。除器官移植,环孢素A还被用于治疗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1型糖尿病。但环孢素A对胰岛β细胞和其他多种器官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环孢素A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这也是器官移植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 dibetes mellitus,PTDM)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糖尿病领域环孢素A的使用需要对病情进行具体分析和仔细斟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发病、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 分析2006年11月至2008年6月本院诊治的4例SSS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均在免疫力严重低下时发病,2例在粒细胞缺乏期,2例在强效免疫抑制剂治疗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之后,均有高热和典型的皮肤病变;其中3例经万古霉素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好转;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者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对SSSS治疗有益.结论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并非罕见,应该作为高热合并皮肤红斑、大疱及表皮松解患者的鉴别诊断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患者多为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差,易出现激素抵抗,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对激素耐药型肾病目前一般采用免疫治疗法进行治疗,故免疫抑制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是一种新型强效的免疫抑制药,对于环磷酰胺及环孢素A治疗无效的患者仍有一定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1]。多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总结天疱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84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药物均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为主,45例患者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其中3例因治疗效果差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观察激素用量、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重症组患者激素初始量高于中症组患者;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治疗效果优于激素组;随访患者中9例因激素减量过快复发;3例进行了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已停用激素。结论 天疱疮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激素用量的关键。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天疱疮疗效更佳。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选择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者可能是治愈天疱疮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陈长云  谭丽  唐怡  秦伟 《四川医学》2019,40(9):895-899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进展期IgA肾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1208例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虑(eGFR)水平将201例患者分为支持治疗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免疫抑制剂治疗组。研究终点为患者达到终末期肾病(eGFR<15mL/min或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或eGFR较基线降低50%。分析患者肾脏存活情况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结果三组间肾脏存活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支持治疗组78%的患者在随访期间达到肾脏终点,糖皮质激素治疗组63%的患者达到终点,而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组仅49%的患者达到终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和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8)。三组间3年肾存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支持治疗组(34%),糖皮质激素治疗组(50%)和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组(52%)则更高。5年肾存活情况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4)。结论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能在短期内改善进展性Ig A肾病患者的肾脏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肾脏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6月至2013年8月使用免疫抑制剂伴发肺部感染的49例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方案.结果:本组20例为肾移植患者,29例为非肾移植肾脏病患者.基础疾病为膜性肾病8例,血管炎相关肾病3例,IgA肾病4例,狼疮性肾炎7例,紫癜性肾炎1例,其他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患者以间质性肺炎为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呼吸费力、咳嗽、发热.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共12例,其中肾移植患者9例,非肾移植肾脏病患者3例.结论:PCP患者无特异临床表现,且易出现呼吸衰竭,较易误诊.低白蛋白血症是PC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应对PCP提高警惕,尽早给予足量的复方磺胺甲恶唑并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及血浆,以提高PCP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