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蔡恒  王凤芝  张雪娥 《金属学报》2000,5(4):327-329
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3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心衰组和福辛普利组。经处理14wk后,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心肌细胞凋亡率、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等。结果 心衰组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恶化,而用福辛普利治疗后明显改善(P<0.01);且左室质量指数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福辛普利治疗后明显减轻(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凋亡率以心衰组最大,福辛普利治疗后明显减小(P<0.01)。结论 福辛普利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提示其有心肌保护作用,可改善心衰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夏腊梅  伍杰雄 《金属学报》2002,7(2):124-126
目的: 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 致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时心肌细胞核钙转运功能的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 方法: Wistar 大鼠皮下注射 5 mg·kg-1 ISO 液, 造成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超速离心分离纯化心肌细胞核。 酶学方法鉴定核纯度和测定核膜Ca2+-ATP 酶活性, 同位素法观测核钙的摄取。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心肌缺血组(实验组) 心肌细胞核膜 Ca2+ 依赖性ATP 酶活性降低 18.1%(P<0.05), 45Ca2+ 摄取效率也显著降低, 其最大反应速度(Vmax ) 降低 54.6%, 细胞核 Ca2+ 依赖性ATP 酶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 ) 降低 33.0%(P<0.05), 平衡常数(Km ) 降低 42.8%(P<0.01);川芎嗪保护组心肌细胞核 Ca2+-ATP 酶活性及核 45Ca2+ 摄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显著性改变。结论: 川芎嗪对 ISO致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时心肌细胞核钙转运功能降低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探讨葡萄糖酸镁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改进了的整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检测组织内 Na+-K+ -ATPase 活力及丙二醛(MDA) 和 Ca2+ 含量, 并测定由ADP 诱导的血小板5 min 最大聚集率 AGG(M)。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内 Na+ -K+ -ATPase 活力显著下降(P<0.01), MDA 和Ca2+ 含量明显升高(P<0.01), AGG(M) 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 葡萄糖酸镁 3 个不同剂量保护组心肌组织内Na+ -K+-ATPase 活力明显升高(P<0.01), MDA和Ca2+ 含量明显降低(P<0.05 或 P <0.01), AGG(M) 也明显降低(P<0.01), 且各作用均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更加显著。结论: 葡萄糖酸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机制与增加Na+ -K+-ATPase 活性 、减轻钙超载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血小板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康口服液对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 将小鼠分为对照组、运动衰竭组(运衰组)、牛磺酸+运衰组(牛磺酸组)、丹参 +运衰组(丹参组), 采用不同比例配伍的心康口服液用于小鼠, 观察其游泳至衰竭时间。(2) 用 Wistar 大鼠建立离体心脏模型及心脏损伤模型, 分为对照组、缺血损伤(A R) 组、心康组, 分别观察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CPK 活性、心肌组织 MDA 及 GSH-PX, SOD 活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3) 以 1 ~ 3 d 的 SD 大鼠的心室肌细胞为基质, 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分为对照组(复氧组)、A R(缺氧/复氧) 组、心康组, 观察 3 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培养液中 LDH 活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1) 牛磺酸组、丹参组较衰竭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 血清中 CPK 活力低于运衰组(P<0.05)。心康口服液中牛磺酸对小鼠的游泳能力影响较大, 且高浓度好;丹参的影响次之, 中浓度较好。(2) 对照组整个灌流期间 LVSP、dp/dtmax、HR均无明显变化,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正常。A/R 组在复灌 5、10、20、30 min 时LVSP、dp/dt max、HR 下降(P<0.01), 心肌酶活力降低,MDA 含量及 CPK 活性升高(P<0.01),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 成不可逆损伤, 心康组在复灌 5、10、20、30 min 时 LVSP、dp/dtmax、HR 与 A/R 组相比均升高(P<0.01);心肌酶活力均升高, MDA 含量及CPK 活性降低(P<0.01);细胞超微结构大有改善。(3)A R 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 LDH 活力升高(P<0.01), 心康组与 A R 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LDH 活力降低(P<0.01);对照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正常, A/R 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 成不可逆损伤, 心康组细胞超微结构大有改善。结论: 牛磺酸和丹参配物而成的心康口服液,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心康口服液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辅助性用药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DG20mg·kg-1组。每组10只。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损伤模型,再灌注60min后分别用比色法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磷酸腺苷酶(ATP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结果: DG能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SDH的活性(P<0.05,P<0.01),提高SOD和ATP酶活性(P<0.05,P<0.01),并减少心肌CPK和LDH的释放(P<0.05,P<0.01)。结论: DG具有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增强心肌细胞SOD、SDH和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伍远雄  王晋明  张美春  梁远红 《金属学报》2005,10(10):1123-1127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混合物介导的β1受体反义基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6):两肾一夹模型组(2K1C组),两肾一夹模型+反义核苷酸组(尾静脉β1-AS-ODN 0.5 mg·kg-1,反义组),两肾一央模型+反向核苷酸组(尾静脉β1-IN-ODN 0.5 mg·kg-1,反 向组),假手术组。常规方法测定尾动脉收缩压、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Bcl-2、 Bax的表达。结果: 单剂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可持续降压27 d,血压最低可降至120 mmHg左右;并可明显改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反义组的左室重量指数也显著低于2K1C组(P<0.01);心肌细胞病理变化也较2K1C 组改善;2K1C组心肌Bcl-2/Bax比值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反义组与2K1C组相比,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 (P<0.05)。结论: 以β受体为靶基因的反义基因单剂治疗在有效而持久的控制肾性高血压的同时,可显著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升高Bcl-2/Bax比值、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说明β受体反义基因治疗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保护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机理。方法: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银杏叶提取物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肾组织损伤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选择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呈明显的缺血性改变,P选择素表达明显增强(P<0.01),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增加明显(P<0.001);银杏叶提取物组比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性改变减轻,P选择素表达减少(P<0.01),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少(P<0.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P选择素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羟丁酸钠(SO) 在大鼠海马脑片缺氧 复氧(H R) 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揭示SO 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脑片H R 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 H R组, SO 1 、10 、100 μmol/L 组, NCS-382 100 μmol/L +SO 100 μmol/L (NCS-382 + SO) 组、NCS-356100 μmol/L (NCS-356) 组。测定脑片孵育液中乳酸脱氢酶(LDH) 释放率, γ-氨基丁酸(GABA) 、谷氨酸(Glu) 含量;脑片进行TTC 染色计算组织损伤百分率;HE 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钙;酶组织化学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 的表达。结果 SO 明显降低H R 海马脑片LDH 释放率(P<0.01), 提高TTC 染色的A490值, 降低组织损伤百分率(P<0.01), 升高GABA Glu 比值(P<0.01), 减轻H R 所致的组织病理损伤。H R 组脑片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和NOS阳性神经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SO 100 μmol/L 组、NCS-356 组细胞内钙荧光强度较H R 组显著减弱(P<0.01),NOS 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减少(P<0.01)。用γ-羟基丁酸(GHB) 受体选择性阻断剂NCS-382 后再使用SO, 细胞内钙荧光强度、NOS 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均接近H R组。结论 SO 对大鼠海马脑片H R 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升高GABA Glu 比值, 激动GHB 受体抑制细胞内钙的增高及NOS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在体大鼠冠脉结扎后再通的方法,观察牛磺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塞的范围,血清和心肌中SOD活性、MDA和NO含量的影响。结果 牛磺酸可明显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后的心肌梗塞范围(P<0.05,0.01),提高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和心肌中的SOD活性(P<0.01),降低心肌和血清中MDA和NO含量(P<0.05,0.01)。结论 牛磺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提高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OD 活性、降低MDA和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刘康  徐强 《金属学报》2005,10(4):382-386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对接触性皮炎及 T 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 2, 4, 6-三硝基氯苯诱导小鼠接触性皮炎, 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刀豆蛋白诱导脾 T 细胞增殖, MTT 法检测活细胞数量。采用 RT-PCR 方法检测细胞因子 mRNA 表达。结果: 20mg°kg-1 罗红霉素效应相灌胃给药明显抑制 2, 4,6-三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接触性皮炎(P<0.01)。25μg°ml-1 罗红霉素显著降低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P<0.05), 5、25μg°ml-1 罗红霉素明显抑制刀豆蛋白诱导的脾细胞存活、增殖(P<0.05, P <0.01)及T-bet 、IL-2 及 IFN-γ的mRNA 表达。结论: 罗红霉素能抑制 2, 4, 6-三硝基氯苯诱导的接触性皮炎, 可能与其抑制T 淋巴细胞存活 、活化及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1.
费美姣 《金属学报》2012,17(11):1272-1275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对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以探讨其在DN治疗中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2型DN(Ⅲ期)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 n=34)、厄贝沙坦治疗组(B, n=42)和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治疗组(C, n=44)。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 24 h 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GB)、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K+)的变化,分光分析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 24 h 尿蛋白定量、FGB、BUN、SCr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TG、K+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治疗后 24 h 尿蛋白定量、BUN、SCr较A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C组治疗后 24 h 尿蛋白定量、BUN、SCr较B组治疗后亦显著改善(P<0.05)。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表达水平显著减低(P<0.01),而A和B组未见上述变化(P>0.05)。A、B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44.1%、61.9%和 81.8%,C组显著优于A和B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提高了DN患者体内SOD活性和降低了MDA的表达,改善了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并可进一步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从而对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研究盐酸阿霉素(adriamycin,ADR)对大鼠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及机体急性修复的机理。方法: 将雄性SD 大鼠40 只随机分成4 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ADR 低剂量组(10 mg·kg-1), ADR中剂量组(20mg·kg-1),ADR 高剂量组(40 mg·kg-1),对后3 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ADR, 制备大鼠心肌损伤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 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 活性;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直接显色法测定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 活性;运用RT-PCR 方法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ADR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 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 P<0.01);实验组Cu-Zn-SOD 和GSH-Px 的酶活性均较对照组降低, 并与其基因表达的减弱呈密切的相关性;FN 、P105 mRNA 在不同剂量模型组呈不同程度的高表达。结论: 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ADR 导致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而纤连蛋白和核转录因子可能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参与了机体损伤后急性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宾赛克嗪对灭多威所致循环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灭多威累积染毒,达到循环衰竭标准后,采用肌肉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宾赛克嗪和对照药阿托品治疗,观察循环衰竭前后外周血压、心功能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灭多威所致大鼠循环衰竭时,与染毒前相比,外周血压、心率和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指标显著升高(P<0.01),心电图表现为心动过缓、结性心律、P-R间期改变等。与循环衰竭时相比,给予宾赛克嗪 0.25~1.0 mg/kg 或阿托品 1.0 mg/kg 治疗后,在 1 min 内外周血压升高(P<0.05,P<0.01),在观察的 60 min 内外周血压维持平稳;在 0.5~2 min 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各指标均脱离循环衰竭水平(P<0.05,P<0.01);在 1 min 内心电图显著改善,在 3 min 内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新型抗毒剂宾赛克嗪具有速效和强效救治灭多威染毒诱发循环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I) 时Fas/FasL 配体(Fas/FasL)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30 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10) 、肺缺血-再灌注组(I-R, n=10) 和肺缺血-再灌注加参麦注射液组(SM, n=10)。分别于再灌注3 h 取左肺组织, 观察Fas/FasL mRNA 定位表达、凋亡指数(AI) 、肺组织湿干重比(W D) 、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 及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SM 组Fas/FasL mRNA在肺小动脉内(外) 膜、肺小静脉内膜、肺泡上皮及肺支气管上皮呈弱阳性表达, 明显低于I-R 组(P<0.05);AI 、W D 和IQA 值显著低于I-R 组(P <0.01 和P <0.05);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程度减轻。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下调肺组织Fas/FasLmRNA 的表达而减轻细胞凋亡, 对PIRI 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曹泽玲  叶平  龙超良  陈凯  李小卫  汪海 《金属学报》2005,10(10):1112-1117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一为再灌注30 min组,进一步分为假手术组(n = 5)、模型组(n = 6) 和吡格列酮(3mg·kg-1, n=7)组,测定有关心功能指标和心肌梗死面积;另一为再灌注2 h组,再分为假手术组(n = 5)、模型组(n = 6)以及吡格列酮0.3 mg·kg-1(n = 6)、1 mg·kg-1(n = 7)和3 mg·kg-1 (n = 6)组,共5组,免疫组化检测MMP-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和PPARY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recepton'Y)蛋白质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梗死面积(necronis,nec)与缺血n区而积(area at risk, aar)之比减少28% (P< 0.01),ne与左室面积(left ventricular,Iv)之比减少32% (P < 0.01);吡格列酮作用后心率和反映心脏收缩功能指标的+ dp/dtm以及反映舒张功能指标的-dp/dtmax明显改善(P<0.05~0.001),吡格列酮0.3、1、3 mg·kg-1可呈剂量依赖性减少MMP-2蛋白质和mRNA表达,增加PPARY蛋白质和mRNA表达(P < 0.05)。结论: 吡格列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Y而抑制MMP-2 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观察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蛋白激酶B 蛋白(PK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Wistar 大鼠30 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20只,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4周后,随机分为2 组:胰岛素抵抗组,继续高脂饮食;葛根素治疗组,继续高脂饮食同时,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100mg·kg-1·d-1)。干预6 周后,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刺激PKB 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 4周后,高脂喂养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脂、胆固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下降,出现了胰岛素抵抗。葛根素治疗6周,大鼠的血糖、胰岛素及HOMA-IR下降,ISI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组大鼠脂肪组织中PKB 的表达明显减少,较对照组下降了23.5 %(P<0.01)。葛根素治疗6周后,大鼠PKB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较胰岛素抵抗组增加了18.7%(P<0.01)。结论: 葛根素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增加脂肪组织中PKB 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F2高剂量给药组(2 mg/kg)、 F2中剂量给药组(1 mg/kg)、F2低剂量给药组(0.5 mg/kg)。模型组及F2各给药组行左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各组分别于术后 7 d 取颈总动脉段,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法测定α-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术后 7 d 血管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膜面积/中膜面积、血管壁细胞PCNA表达显著增加(P<0.01),F2剂量依赖地降低上述指标。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管壁α-actin阳性染色减少,F2各给药组可增加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中α-actin阳性染色率。结论: F2能抑制兔颈总动脉机械损伤后血管内膜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李娟娟  毕会民 《金属学报》2004,9(8):885-888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水平及其转位机制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葛根素组大鼠予以葛根素100 mg·kg-1·d-1腹腔注射。以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细胞GLUT4 的含量,定期检测实验大鼠的体质量、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模型组大鼠脂肪细胞内膜GLUT4含量较正常组减少38.72 %(P<0.05),细胞外膜减少21.91 %(P<0.05)。给予葛根素治疗6周后,大鼠脂肪细胞内膜GLUT4 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而细胞外膜GLUT4含量增加21.46 %(P<0.05)。结论: 葛根素可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GLUT4蛋白表达水平,且能够改善其转位机制,从而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谭健强 《金属学报》2002,7(2):164-166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irbesartan) 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 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和伊贝沙坦组(治疗组), 各40 例, 常规治疗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常规治疗, 伊贝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伊贝沙坦75 ~ 300 mg·d-1,12 wk 一疗程。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 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重量减轻(P<0.05), 不良反少且轻微。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伊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