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疾病,且多见于3岁以内小儿,多因外邪,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临床上以湿胜和脾功能失调多见,夏秋两季发病较多. 中医认为,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于脾胃与大小肠,脾虚湿胜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腹泻之本,无不由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行营卫,饮食不节,寒温不调,易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运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  相似文献   

2.
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治疗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呃逆是一种非特异的膈肌痉挛现象。其产生原因一般分为中枢性及外周性,前者包括精神性、神经系统病变、中毒性等,后者包括生理性、膈肌及其上下病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呃逆的产生机理系由于各种刺激因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呃逆多为暂时性,但少数可呈顽固性(持续发作>24h,一般镇静剂、解痉剂、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面痛皆属火,盖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属火阳类.其实,面痛有因火者,也有因寒因风者,此例面痛就是因风所致.患者往往伴有牙痛、头痛等症.辨证之时,常易错将风证当热证,或误把内风辨外风,投入大量清热散风之药.故辨面痛之症首当辨因,而辨风证又首当辨内外.否则,又怎能做到"皆当验其所从来而治之"?"病是内因而妄与发散,则狂飚益肆,譬犹红炉鼓扇",风焉能熄之?  相似文献   

4.
呃逆是一种非特异的膈肌痉挛现象,其产生原因一般是分为中枢性及外周性。前者包括精神性、神经系统病变、中毒性等,后者包括生理性、膈叽及其上下病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呃逆的产生机理系由于各种刺激因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  相似文献   

5.
临床诊治工作中,因局部解剖、生理等因素影响,下咽部病变容易漏诊,电子喉镜检查中行吹喇叭动作,可以充分暴露下咽部,对下咽部病变予以诊治.现将我科采用此法诊治21例下咽部病变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6月以来,采用电子喉镜检查中行吹喇叭动作诊治下咽部病变患者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12~70岁,主要表现为咽部梗阻感、咽下困难、流涎,无法进食、水,胸骨上窝疼痛,吞咽时明显,吞咽困难、疼痛、阻塞感.  相似文献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治疗已在全国广泛开展。OSAHS常有多个部位有阻塞性病变。鼻部病变与口咽部病变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仍有分歧。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2年经多导睡眠图(IXSG)监测、纤维内窥镜(muller)检查的723例患者资料,表明鼻部阻塞性病变对OSAHS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是治疗OSAHS不可忽视的阻塞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前言聋哑症一般分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者多与遗传等因素有关;后天性者多数由于急性传染病的后遗症所致,这种哑症是因聋不能学习语言而来,病变在传音及感音的机构;有少数因热病后成哑,但耳并不聋,称为失语  相似文献   

8.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症程长,症状顽固,较难治愈。其病因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也可由各种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如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辛辣食物等都可引起本病。局限性炎症多为咽淋巴组织的炎症。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9.
心悸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胸痛、头晕、喘促等症状,中医认为,它多因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淤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所致,类型上有心  相似文献   

10.
凡在月经期或经期前后发生阵发性下腹痛者称为痛经。痛经较多发生在月经初潮后,精神恐惧、紧张、忧郁的妇女,或由于妇女身体虚弱,子宫发育不良,收缩不协调,过度屈曲等原因而引起。也有本无痛经,以后继发盆腔内器质性病变者,如慢性盆腔炎盆腔有充血粘连,可发生下腹坠胀或行经时宫缩牵涉痛。祖国医学认为痛经多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  相似文献   

11.
门脉高压常并发胃粘膜病变,其发生率在50%以上。这种因门脉高压产生的胃粘膜病变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HG)。门脉高压所致的胃粘膜损害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胃内静脉曲张(包括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和PHG。PHG以往曾称为“糜烂性胃炎”、“胃粘膜充血”、“出血性胃炎”。目前认为PHG系一独特类型,与非门脉高压患者的胃炎情况不同,胃粘  相似文献   

12.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良性疾病,1925年由Ewing首先提出,1956年Slout和Heagensen认为本病是因乳腺导管扩张所致,其特点是在导管扩张后期导管周围有浆细胞浸润,是一种病程长,病变复杂的慢性乳腺疾病,多因乳腺退行性变及内分泌紊乱造成。  相似文献   

13.
对169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慢活肝患者,进行了肝活组织光镜和电镜的回顾性探讨,从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方面研究桥形坏死(BN)的类型及其发生机理,认为C-C 型BN 常是因微循环障碍所致;P-P 型BN 则为碎屑坏死病变(PN)的融合,此型BN 也易于稳定;而C-P 型BN 常为进展性病变,易向肝硬化发展。本文为临床治疗慢活肝提供了病理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糖耐量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它是因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所致的心脏病变,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近年来人们更多关注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忽视了冠心病患者因合并糖代谢异常而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增加.国外有研究[1,2]表明,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检测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糖耐量异常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探讨干预糖耐量异常为冠心病患者带来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黄芪临证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黄芪之功效及文献记载,结合本人临床经验认为本品入肺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常与紫苑、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为伍。余在临床中对外感所致之久咳、少痰者,并伴有咽痒作咳者,常应用生黄芪而治之。笔者认为生黄芪补益肺气镇咳而不敛邪。  相似文献   

16.
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为:咽部有异物感,作痒微痛,干燥灼热等;常有黏稠分泌物附于咽后壁不易清除,夜间尤甚,“吭吭”作声意欲清除而后快。可引起刺激性咳嗽,甚或恶心、呕吐。中医学认为“咽喉诸病皆属于火”,但有虚实之分,慢性咽炎多为虚火,为气阴亏虚所致虚火上炎。  相似文献   

17.
小肠梗阻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小肠梗阻又有机械性和非机械性之分,前多因肠管本身病变、肠管外压迫、肠管内异物阻塞所致.每年因小肠梗阻就诊人数占急诊室病人的3%,通常要手术治疗,以避免肠坏死和穿孔.开腹手术是肠梗阻发生的重要因素,而腹腔镜手术发生的肠粘连要比开腹手术少.从微创外科的角度讲,腹腔镜技术最适合于开腹术给腹壁带来创伤远大于腹腔内创伤的手术.因此,腹腔镜下小肠梗阻松解术是最能体现微创技术优越性的手术之一.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炎,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之简称。小部分是未治愈的急性肾炎逐渐演变的结果,但多数则是未曾患过急性肾炎之病例,因此目前认为二者并非由同一原因引起。对于原因不明的慢性肾炎多认为系变态反应所致。本病病期冗长,临床表现颇多变异,病程中因脾肾阳衰,或因受风寒,或因反复发作而见水肿等症状。病理方面肾小球渐从炎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肝炎与胰腺疾患均为临床上常見之疾病,关于二者之关系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及病理学家的注意。传染性肝炎所致之胰腺病变国外已有一些报导,但国內尚乏此类材料。我院62年曾見到一例急死之传染性肝炎、亚急性肝黄萎縮患者,尸检时发現并发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現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多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邻近器官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鼻咽炎、气管炎等刺激所引起。慢性咽炎发作时可有咽部干痒、微痛、灼热、异物感、刺激性干咳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恶心、呕吐,教师、歌手、导游等讲话多的职业人群好发此病。中医认为,咽炎属于"虚火喉痹",多因素体阴虚,或多语伤气耗津,或反复外感风邪而致虚火上炎、咽喉失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