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膀胱镜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取石的优点及经验.方法:采用膀胱镜下耻骨上膀胱穿刺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患者20例.结果:20例均一次性取石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膀胱镜下耻骨上膀胱穿刺取石术(结石直径0.5~2.5 cm)是安全、高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的优缺点。方法1120例膀胱造瘘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588例和对照组532例,对照组采用套管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实验组采用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法。对2组穿刺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和漏尿例数作为衡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所需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间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漏尿例数做构成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优于套管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痿,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3.
应用三腔尿管前列腺摘除116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16例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应用三腔尿管,不做膀胱造瘘,术中前列腺窝彻底止血,适度缩小膀胱颈口,隔离前列腺窝和膀胱,减少了前列腺窝出血,亦不增加膀胱颈挛缩。/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将我院近5年来对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治疗共368例 ,年龄49~94岁 ,平均年龄66岁 ,其中71 6%患者有心肺疾患。开放手术310例 ,全部经耻骨上膀胱途径 ,同时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尿道双腔气囊尿管支撑及前列腺窝压迫止血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15例 ,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43例 ,术后经尿道置入三腔气囊尿管支撑及前列腺窝压迫止血。经尿道手术后均未行膀胱造瘘。2护理体会2 1高敏患者的估计 :术前应仔细了解病情 ,结合尿动力学检查 ,有无不稳定膀胱 ,尿道膀胱有无明显…  相似文献   

5.
报告116例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应用三腔尿管,不做膀胱造瘘,术中前列腺窝彻底止血,适度缩小膀胱颈口,隔离前列腺窝和膀胱,减少了前列腺窝出血,亦不增加膀胱颈挛缩,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加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结果 4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膀胱结石取净率100%。膀胱切开取石时间为10~25min,平均18min;TURP时间为30~120min,平均70min。术后患者住院时间6~8天,平均7天。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尿线粗。结论同期行TURP加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具有取石时间短、操作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等优点,尤其适合膀胱较大结石或多发结石患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我省二个医院从1974年至1979年期间,采用游离膀胱粘膜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35例,其中3例因局部感染形成尿瘘失败,余32例均获得成功。并发症仅个别有阴茎水肿、尿道外口狭窄、膀胱及周围炎。若有尿漏可暂不拔除耻骨上膀胱造瘘管,较小瘘孔可自行愈合或瘘孔插入枯痔钉能促进愈合,经4周仍未愈合者,可拔除造瘘管,待6个月后再修补尿瘘。作者认为对前尿道广泛狭窄切开以后也可用游离膀胱粘膜作一期尿道成形术。  相似文献   

8.
郭柳然  郭亮  胡现斌  刘利军 《河北医药》2011,33(13):1960-1961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中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的疗效、安全性及预防并发症的经验。方法分析1 108例TURP术中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1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综合征(TURS)发生,术后出血6例,2例经尿道电凝止血,4例牵引尿管压迫止血持续冲洗好转,无因冲洗引流管阻塞引起出血性膀胱填塞,无膀胱造瘘口出血、感染及愈合不良漏尿现象,无真性尿失禁(短期尿失禁3例,出院后7~40 d经保守治疗痊愈)。手术时间平均37.5 min,术后膀胱冲洗﹤48 h,拔管时间平均4.5 d,无死亡病例。结论 TURP术中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等离子前列腺剜除联合耻骨上膀胱小切口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石林天奇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42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选择等离子前列腺剜除联合耻骨上膀胱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选择耻骨上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联合膀胱取石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留置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14%(χ^2=8.400,P<0.01)。结论等离子前列腺剜除联合耻骨上膀胱小切口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可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留置尿管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耻骨上膀胱造瘘管时间与膀胱感染率之间的关系及微生物学调查基本状况。方法对23例耻骨上膀胱造瘘的患者,在术后第5d、15d、30d、180d做尿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第5d尿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15d尿液感染率8.69%;30d尿液感染率56.52%;180d尿液感染率91.30%;大肠埃希氏菌株感染占52.38%;21株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均高。结论耻骨上膀胱造瘘置管所致医院内感染发生在置管后半年内,与患者的卫生常识缺乏、护理支持系统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1.
涂和平  汪开保 《安徽医药》2009,13(9):1069-1070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内镜引导下耻骨上膀胱造瘘口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07年6月应用前列腺电切+内镜引导下耻骨上膀胱造瘘口取石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饼膀胱结石患者51例。结果51例病人均排尿通畅,取尽结石。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内镜引导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口取石,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合饼多发性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性尿瘘再次修补术成功1例报告武平县医院林玉兰复杂性尿瘘修补手术相当困难,当首次修补失败后再次修补更困难。笔者同外科医师合作,于1990年1月4日为1例复杂性尿瘘患者首次修补术失败两年后再次修补,采用了锯开耻骨联合、游离大阴唇球海绵体带蒂转移填补术...  相似文献   

13.
张振秋 《河北医药》2009,31(19):2636-263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发膀胱结石的传统手术方法均采用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前列腺切除术,也有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加弹道碎石术。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对BPH并发膀胱巨大结石的48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联合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横穿腹直肌置管在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改良应用后,明显缩短尿外溢时间.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4年-2005年共行各种需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76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行传统造瘘术,另一组行蕈状导尿管横穿腹直肌造瘘改良术.结果 传统造瘘术后拔管尿外溢3~8 d,横穿腹直肌改良造瘘拔管尿外溢1~2 d,明显缩短住院日及减少换药次数.结论 改良的膀胱造瘘术较之传统的造瘘术具有明显优势,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5.
邵峰  陈淑君 《首都医药》2007,(20):36-37
目的探讨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2007年2月~2007年6月浙江肿瘤医院在宫颈癌根治术中行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和经尿道留置导尿管两种方法在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以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36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与留置导尿管组比较其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尿路感染率有明显下降(P<0.01),但存在术后出血、脱落、堵塞等并发症。结论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安全可行,并在降低尿路感染率简化膀胱残余尿测定过程,减轻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优于留置导尿,如能改善出血、脱落、堵塞等并发症,将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于彦荣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114+117-114,117
目的:分析前列腺切除术后尿瘘的原因、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术后发生尿瘘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8例经多次尿道扩张,5例经尿道扩张加瘘管引流,4例经造瘘口窦道切除附加尿道引流治愈,2例经膀胱再建颈口冷刀切开,尿瘘情况好转或治愈。结论:术中操作不当如再建膀胱颈缝合过紧、肥厚的后唇未以V形切除等以及引流尿管不合适等原因可造成尿瘘,术后正确的护理可使尿瘘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的护理。方法对35例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尿滁留患者施行膀胱造瘘术,做好心理护理,造瘘管的护理,切口处的护理。结果3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1993年收治典型医源性膀胱结石1例,现报道如下并加以讨论。 患者,男,49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半年,并伴有体位性排尿困难。于1993年10月20日入院。患者三年前曾因膀胱结石在某医院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 查体:除耻骨上膀胱区有轻度深压痛外,余无阳性体征。腹部平片:膀胱区可见三块椭圆形  相似文献   

19.
肾结石术后肾脏出现残余结石脱落、梗阻引起尿瘘是严重的并发症,如何处理这个并发症是临床上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采用经尿道放置肾盂输尿管支架引流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瘘、残余结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例均为男性,分别为61、65岁,经B超、KUB+IVP检查分别诊断为右肾多发性结石,右肾多发性结石合并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分别行右肾窦内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并行肾盂造瘘术和右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并行肾盂造瘘术。术后伤口愈合出院,出院后分别在半个月和一周出现尿瘘,尿液分别在肾周引流管口和切口中部漏出。经KUB检查,有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三种膀胱造瘘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55例行膀胱造瘘术患者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三组:第一组:传统膀胱穿刺造瘘术;第二组:蕈状导尿管横穿腹直肌造瘘改良术;第三组: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分析比较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瘘口愈合的情况.结果 第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瘘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认为蕈状导尿管横穿腹直肌造瘘改良术创伤小、适应证更广,基本无并发症.传统造瘘术后拔管尿外溢2~8d,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拔管后尿外溢1~5天,而蕈状导尿管横穿腹直肌造瘘改良术拔管尿外溢1~2d,明显缩短住院日及减少换药次数.结论 蕈状导尿管横穿腹直肌造瘘改良术较之传统的造瘘术具有明显优势.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应用更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