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光明中医》2012,(2):254-254
【组方】①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仙灵脾,香附,何首乌,黑栀子,生地黄。②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菟丝子,杜仲,何首乌,黑栀子,生地黄。③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仙灵脾,白芥子。④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菟丝子,杜仲,丹参,苍术,鹿角  相似文献   

2.
《中医杂志》2005,46(5):347-347
编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承办单位,联系人,举办时间,授予学分,培训地点1.330205001,全国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健康讲座,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1~12月,12,网络杂志面授。2.330202008,全国心血管病中西医诊疗新技术高级培训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3~12月,15,网络杂志面授。3.330202011,全国第二届中医药治疗肌萎缩疾病研究进展学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吴以岭,3~12月,10,河北。4.330206003,全国整脊医学高级研修班,北京光明骨伤医院,韦以宗,3~12月,15,北京。5.330208001,中医骨伤科临床治疗研究新进展研修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3~12月,15,北京。6.330500007,全国首届中医院发展与规范化管理高级研讨班,安徽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董昌武,4月,13,安徽。7.  相似文献   

3.
1.消费状况(统计260种生药,前20位依次排序,单位吨):大蒜2130,甘草1745,番泻叶1280,薄荷1260,黄柏1244,柴胡1108,肉桂1090,半夏937,人参922,芍药854,鱼腥草809,大枣800,茯苓769,地黄633,黄芩599,当归466,生姜380,泽泻379,樱树皮373,苍术362,共计2630。 2.生产状况:当归497,川芎346,人参268,莪术230,薏苡仁190,鱼腥草159,箬竹类151,蕺菜149,杜仲129,艾类115,黄柏86,柴胡74,尼伯尔老鹳草64,槲树58,土常山55,川椒42,乌头  相似文献   

4.
痛风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病位在四肢关节,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痛风病多因过食肥膏厚腻,以致湿,热,痰,瘀互结为病,治疗多以清热利湿,消痰化瘀为法。健脾利湿多用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清热泻火凉血多用石膏,知母,熟地黄,丹皮;清热燥湿多用黄柏,土茯苓,山慈菇,萆薢,茵陈;化痰多用半夏,南星,竹茹;活血通经多用牛膝,赤芍,丹参,川芎,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痛风日久,伤及肝脾肾,多用健脾柔肝,补肾固本之品。益气补脾多用山药,黄芪;补益阴血多用熟地黄,白芍,龙眼肉,何首乌;补阳多用淫羊藿,补骨脂,续断;滋补肝肾多用山茱萸,黄精,龟板,女贞子。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病,急性期西药多用秋水仙碱,苯溴马隆片,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中药多用牛膝,红花,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苦参,黄柏,山慈菇等清热利湿;间歇期西药用痛风利仙,丙磺舒等,中药多用黄芪,茯苓,猪苓,薏苡仁等健脾利湿,黄精,女贞子,桑寄生等滋补肝肾。中医针灸治疗痛风病多取穴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血海,太溪,太冲,配丰隆,曲池,合谷,内庭,陷谷,阿是穴等;采用针刺,点刺放血,耳尖放血,火针放血,穴位注射等多种方式。针药联合治疗,急性期用疏凿饮子,四妙散等加减;慢性期用真武汤,大补阴丸等加减。中医治疗痛风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辨证分型各异;临床报道样本数偏小,缺少对照组;实验研究较少,药物作用机理及量效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植物药物在美国发展概况(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3 植物药物疗保兼顾,以保为主 受大多数植物药物自身特点的制约,使其在美国大都被应用于医治轻度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体有:过敏,贫血,关节炎,风湿症,哮喘,支气管炎,伤风感冒,便秘,咳嗽,抑郁症,消化不良,疲劳,头疼,心脏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免疫系统失调,失眠,失忆,绝经,痛经,焦虑,血液循环障碍,性病,窦炎,皮肤病,癌症,喉痛,肥胖症等。 作为保健药品,植物药物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增强免疫系统,改善人体血液循环特别是大脑的供血,降低胆固醇,清除多余脂肪与降低超重,肝脏保护,排毒与清除体内废物,提高肌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妇女的生理…  相似文献   

6.
乾为天,天风(女后),天山遁,天地否,天雷无妄,天泽履,天火同人,天水讼.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地风升,地山谦,地火明夷,地水师.震为雷,雷天大壮,雷地豫,雷风恒,雷水解,雷火丰,雷山小过,雷泽归妹.巽为风,风天小畜,风地观,风雷益,风水涣,风火家人,风山渐,风泽中孚.坎为水,水天需,水地比,水雷屯,水风井,水火既济,水山蹇,水泽节.离为火,火天大有,火地晋,火雷噬嗑,火风鼎,火水未济,火山旋,火泽暌.艮为山,山天大畜,山地剥,山雷颐,山风盅,山水蒙,山火贲,山泽损.兑为泽,泽天央,泽地萃,泽雷随,泽风大过,泽水困,烽火革,泽山咸.  相似文献   

7.
食疗歌     
对食疗,要客观,患疾病,靠医院。药疗主,食疗辅,配合治,效可观。用食疗,辨证观,重治本,标本兼,疾病多,抓重点,有序治,放长远。用食疗,科学观,酸与碱,平衡餐,少肉糖,多菜果;少油盐,多清淡;少吃生,多吃熟;少吃硬,多吃软,汤或粥,不可少,易吸收,营养全,少细粮,多粗粮,主副食,巧配餐。吃五味,莫偏贪,甜入脾,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物极反;按时餐,食有度,要细嚼,须慢咽,酒少饮,不吸烟,节性欲,睡足眠,莫盲补,莫欲速,重食忌,保体健。食疗谱,勤变换,营养均,食不厌。用食疗,要乐观,有信心,莫悲观。用食疗,和谐观,莫激怒,心胸宽。用食疗,运动观,吸…  相似文献   

8.
经方运用两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运荣 《光明中医》2007,22(8):28-28
1 乌梅丸加减治疗眼干口干一例 2004年9月27日,陈某,女,60岁,双目干涩,目困喜闭,视物模糊,口干,动则好转,静则干涩异常,夜间尤甚,不喜饮水,尿频,腰困重,呼吸气短,舌红干裂无苔,脉弦,病已一年,服杞菊地黄丸无效,诊为肝经气化不利,拟乌梅丸加减:乌梅20g,川椒12g,黄连6g,黄柏9g,肉桂6g,炮姜6g,党参10g,当归10g,白芍15g,吴萸6g,山萸肉10g,潼蒺藜15g,刺蒺藜10g,细辛2g,3剂.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和解少阳,退热扶正之功,原方治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呕恶,口苦,咽干,目眩等症。笔者临证以此方加减治疗其他病症,收效颇好,兹举例如下。1便秘李某,女,48岁,1997年5月12日初诊。患者寡居多年,3月前因大量吐血住院,治愈后,时常便秘。近月来便常不解,数日一行,努挣难下,且感心烦,口干,急躁易怒。来院要求服泻药,以求一快,予果导片6片,每服2片,泻下停服,次日患者来告,药片服完,不但便未得通,反增发热,口渴,呕吐腹痛,痛引胁下。即查体温37.8℃,腹软如绵,少腹压…  相似文献   

10.
典型病例 王某,男,62岁,干部,患痛风性关节炎10余年,反复发作已历数年,曾经中西医治疗,缠绵不愈,病情日渐加重,随于1995年7月2日找余予以诊治,患者自述,因劳累,饮酒,又感风寒,右足拇指关节红肿灼痛,腰膝酸软,疲乏无力,日轻夜重,畏寒怕冷,小便频数,性欲减退。诊其脉沉弱,舌质淡白,边有齿痕。面色暗淡,右足拇指红肿,查血尿酸偏高,诊为痛风病。中医辨为肾阳不足,寒凝经脉,痰湿困脾,治当温补脾肾,温经散寒,除湿化痰,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9g,赤芍20g,知母20g,苍术20g,炙麻黄9g,制附片9g,莶草20g,忍冬藤20g,防风9g,怀牛膝9g,甘草9g。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6.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