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污水紫外吸光度与COD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COD是利用有机物吸收紫外线的特征来测量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与传统COD监测方法相比,它是一种不用化学试剂、对样品无须加热消解、快速、简洁、无二次污染的绿色监测技术。本文通过研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样品的紫外吸光度与化学需氧量之间的相关性,得出在水质稳定的条件下,可利用测定的紫外吸光度值推算出化学需氧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化学耗氧量(COD)是显示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存在使用有毒有害化学试剂、操作步骤多、检测时间长、难以实现实时监测、且易受水中其他离子干扰等缺点。近年来,基于光电催化氧化法的传感器检测COD备受关注。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的二氧化钛纳米锥阵列作为光电极,应用计时电量法,设计了一套快速测定COD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我们以葡萄糖、邻苯二甲酸氢钾、丙酮为目标有机物,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锥阵列的光电催化性能,及不同目标有机物在电极上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该电极的氧化电流与COD值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大于0.99,检测范围为10ppm~100 ppm。该传感器对实际环境水样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进行对比,结果相关性良好,耗时仅为1min,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便携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一种新型生物酶,对生活污水中的COD、氨氮及pH的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氨氮去除效率达95.0%以上,COD去除率达89.0%以上,pH≈7.0。结论:生物酶对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有很高的去除率,使溶液近乎中性,大大提高了处理速度和处理效果,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通过测定处理前后的水质,说明生物酶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绿色环保,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化学需氧量(CODCr)是水质检测中一个重要分析参数。它反映了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不过,当前COD检测所采用的标准方法存在耗时较长、氧化效率不高、Cl-干扰及对环境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近年来,基于高级氧化过程的光化学氧化方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具有耗时少、环境相对友好和结果更加可靠等特点。本文对光化学氧化技术测定水中COD的分析方法进行评述,为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氯离子是高氯废水COD测定中主要干扰物之一.如何消除氯离子的干扰,提高COD测定的准确度,同时减轻二次污染,是广大环境监测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文章对消除氯离子干扰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供高氯废水COD测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综述了水样中COD的三种常用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和电化学法。同时通过对三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重铬酸钾法可以氧化绝大部分有机物,但其有耗时长和产生二次污染的不足;高锰酸钾法氧化能力有限,可测定含低浓度简单有机物的水样;电化学法测定速度快,无二次污染,合成适宜的电极材料的合成是提高其应用范围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摘要: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浓度。通过绘制氯离子浓度一COD校准曲线,求出氯离子的COD,由废水COD值扣除氯离子的COD,即可求得废水中有机物的COD值。该方法测定含氯离子废水COD能反映出废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情况,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8.
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浓度,通过绘制氯离子浓度-COD校准曲线,求出氯离子的COD,由废水COD值扣除氯离子的COD,即可求得废水中有机物的COD值。该方法测定含氯离子废水COD能反映出废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情况,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9.
水质COD测定是我国水质检测中的重要环节,COD作为反映废水还原物质含量与有机物含量的主要检测指标,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管理水平。首先介绍了水质COD检测的定义与内涵,其次对水质COD测定中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则对水质COD的监测结果提升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有效促进水质COD检测水平的提升,为我国构建环境保护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方法实验比对,验证消解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应用于环境水样分析中具有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省电、省水、二次污染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缩合废水中氯离子含量高,对COD测定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实验探讨高含氯对测定废水COD的影响及消除其影响的方法。以重铬酸钾法测定COD,消除氯离子的干扰,一般是采用添加HgSO4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但汞盐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文章采用标准曲线校正法不加HgSO4,能较准确地测定高氯缩合废水中的COD。  相似文献   

12.
有机化工废水COD与TOC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松强  吴馥萍 《精细化工》2007,24(3):282-286
研究了有机化工废水COD与TOC的相关性。用Rosemount DC-85A有机总碳测定仪测定了有机废水的TOC,并通过TOC回归方程(COD=a+bTOC)的表达,发现它们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用TOC值作有机化工废水污染的快速监测。  相似文献   

13.
吴碧玉  黄文国 《广东化工》2011,38(5):218-219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分析与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能够有效地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的程度.文章介绍了海南省当前海水COD的主要测定方法,并用滴定法和比色法对海水水样进行比对分析.同时介绍了海水COD测定的当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邓月  董莹  王慧  周集体  王冰 《广东化工》2012,(12):107+106
目的:光合细菌(PSB)能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其处理有机污水不带来二次污染且经济、简便。方法: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No.7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能利用多种类型的有机碳源物质。文章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动态处理。结果:接种量35 mL,COD去除率高。结论:本实验成功的实现了COD浓度的降低,为降解多种有机废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COD测试方法分析及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何导天 《广东化工》2005,32(5):50-52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分析与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能够有效反映废水有机污染的程度。文中介绍了当前3种主要的COD测试方法,并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同时概述了COD快速测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最后,提出了COD测试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高浓度氯离子化工废水中COD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浓度氯离子的存在直接影响化工废水中COD值的测定准确性,通过对稀释法、硝酸银沉淀法、硝酸银和硫酸铬钾法、氯气校正法以及标准曲线法等测定方法的比较,得出采用相应的标准曲线校正系数,以最有效地消除氯离子的干扰,而且操作灵活,可获得较为准确的COD测定值,同时还可减少因使用有毒药品而造成的人体伤害和环境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7.
李春娟  柳栋 《广东化工》2012,39(3):70-71
首先阐述了活性污泥模型有机组分的划分现状。详细地分析了目前活性污泥模型有机组分的研究现状,包括可生物降解COD组分、惰性COD组分、活性微生物组分以及与颗粒尺寸分布相关的生物降解性组分。总体上,国内在活性污泥模型有机组分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最后总结分析了模型组分的分析和测定所面临的网难,并给出了模型有机组分检测标准化的提议。  相似文献   

18.
精细化工废水的污染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精细化工废水处理难以稳定达标的现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离子色谱、ICP/MS、GC/M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浙江省某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废水的COD、BOD、氨氮、色度等常规指标及主要阴阳离子和有机物组成,从化学与生物水平揭示了精细化工废水的污染特性,并提出了针对精细化工废水污染过程的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精细化工废水是一种典型的有毒/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呈现高COD、高氨氮及高色度等特征;精细化工废水中对微生物构成危害的主要成分有COD、氨氮、部分重金属离子、染料及其分解物等,重点是有机污染物;精细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成分大多属于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生物系统存在严重的抑制作用,是造成出水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精细化工废水的处理,应着重对有毒/难降解有机物进行优先控制,并综合考虑高效的处理工艺、合理的水质结构及有效的政策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