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马铃薯泥面条的形成机理和特性,采用柜式核磁共振成像仪对处理过的马铃薯泥面条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添加量的水、食盐、马铃薯泥对马铃薯泥面条水分迁移的影响,以探究其对淀粉吸水膨胀和面筋三维网络结构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泥的添加,促进面条中的结合水和自由水向吸附水迁移,导致吸附水含量升高,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降低,阻碍了面筋三维网状结构的形成,面条易断。随着水添加量的增加,半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含量升高,结合水含量降低;食盐的添加,导致部分自由水向吸附水迁移,吸附水向结合水迁移,但面筋三维网状结构中孔洞增加,会影响面条的断条率。为今后马铃薯泥面条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菊先  石伟民 《印染》1993,19(3):5-7
③影响镀铝因素 织物的含水率 织物真空镀铝必须要求织物相对干燥,水蒸汽的存在是真空泵的主要气体负荷,影响真空度,而且水蒸汽分子的碰撞会增大铝氧化的机会,并使铝蒸汽分子运动速度下降,影响在织物表面的附着力。 水在织物中以三种形态存在:结合水、吸附水和游离水,用一般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水是游离水与吸附水,很难除去结合水。当织物在真空中展开时,由于周围空气大气压降低,空气中水蒸汽的气压也降低,所以汽化速度大大提高,织物迅速干燥。织物在真空中相继除去游离水、吸附水,甚至还有一部分结合水。采取低温真空干燥的方法使织物干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烘烤过程烟叶水分状态及迁移变化规律,以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别对烘烤过程烟叶叶片和主脉进行弛豫特性及质子密度成像分析。结果表明:(1)叶片含有自由水、半结合水和结合水3种状态水分,主脉含有自由水、半结合水2种状态水分,烘烤过程烟叶主脉各对应状态水分流动性大于叶片;(2)42~48℃和54~60℃分别为叶片和主脉水分状态迁移变化的关键时期;烘烤过程烟叶叶片和主脉中自由水最先被干燥去除,而半结合水和结合水需要转化为自由水才能散失,其中少量结合水难以通过干燥脱除。(3)烘烤过程主脉水分由"主脉—侧脉—叶片"通道迁移效率较高,由主脉直接向叶片转移效率较低;另外,叶片厚度收缩率和主脉直径收缩率分别与其自由水散失规律密切相关。研究揭示了烘烤过程烟叶的干燥特性,可以为其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负压注液后鸡肉的水分含量,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测定其水分分布,检测到的3个峰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_(21)、T_(22)和T_(23),代表鸡肉中的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结果表明:负压注液可以使真空冷却鸡肉的水分含量增大,其中结合水几乎没有改变,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含量增多;随着真空冷却温度的降低,鸡肉水分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0℃时达到最大值72.90%;T_(23)峰发生后移,即负压注液后鸡肉自由水的自由度增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休闲豆制品贮藏期各组分含量变化,解决休闲豆制品弛豫谱的标识问题,并从微观角度对其腐败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休闲豆制品有3种流动性不同的组分(可分为T21、T22、T23),分别对应样品中的结合水、自由水、脂肪。从组分含量分析得出,贮藏期前3个月为休闲豆制品品质最优时期;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样品内油脂氧化酸败产生过氧化物,导致蛋白质中氨基酸残基氧化,使网状结构中的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贮藏期至第9个月时,休闲豆制品体系内部发生显著变化,品质劣变严重。  相似文献   

6.
刺参体内会产生一种自溶酶,具有极强的自溶能力。本文运用干燥法和低场核磁共振研究了刺参自溶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刺参在离开海水之后,会自溶,呈水状,水分含量从90.60%增加至94.60%;自溶过程中的水分由自由水(T23,300msT23620ms),不易流动水(T22,16msT22160ms)和结合水(T21,0msT2115ms)三种状态组成。在自溶过程中自由水(T23)含量先增加,然后由于水分的蒸发后缓慢下降,自由水(T23)峰比例由92.60%增加至99.14%后降到95.38%;结合水(T21)含量不断下降,由开始时的峰比例0.12%降至0.01%;不易流动的水(T22)呈波浪形,变化规律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LF-NMR的糙米发芽过程水分状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测定了不同发芽时间糙米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反演谱,分析了糙米发芽过程的内部水分状态及变化规律。实验表明:浸泡过程糙米存在结合水向自由水迁移趋势,其总含水量、结合水和自由水含量均不断上升,自由水变化幅度更大,糙米含水量与T2信号总幅值存在高相关性(R20.96)。发芽过程总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持续波动上升,结合水含量则逐步下降。粳糙米结合水含量高于籼糙米,但籼糙米自由水变化幅度高于粳糙米。LF-NMR技术为糙米发芽过程中各相态水分分布及变化规律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油桃内部水分分布及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为油桃的保藏及加工提供新思路。利用LF-NMR技术测定了不同含水量油桃的信号强度与水分含量的关系及水分分布情况,并测定了不同干燥方式的油桃片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变化,进而分析了油桃内部水分状态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桃的含水量与信号强度呈显著正相关,拟合方程为:y=12.415x-596.67(R2=0.9822);MRI图像可以清晰反映油桃的果肉、核壳、核仁儿等结构及其水分分布情况;新鲜油桃中含有三种状态的水,分别是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其中自由水约为90%,结合水约为1%,剩下的为不易流动水;干燥处理能够降低水分的自由度,T2值减小,且鼓风干燥的T2减小速度比真空干燥的快;鼓风干燥过程中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迁移,自由水向外迁移散失,而真空干燥中的自由水一部分向外迁移散失,另一部分向不易流动水迁移。该研究为油桃的保藏与干燥实际产业化生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烘烤过程烟叶不同位置水分变化,提高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检测效率,以秦烟96品种上部叶为材料,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别对烘烤过程烟叶叶片、主脉水分含量进行检测,并与烘箱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烟叶不同位置弛豫图谱显示,烟叶叶片含有3种状态水分,分别为T21(0.1~1 ms)结合水、T22(1~10 ms)半结合水、T23(100~1000ms)自由水,烟叶主脉含有2种状态水分,分别为T21(1~10 ms)结合水,T22(100~1000 ms)自由水。(2)烟叶叶片、主脉总信号幅值与其水分质量、干基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R2依次为0.9847、0.9929、0.9952,P0.01)。(3)与烘箱法相比,低场核磁共振法检测稳定性较好,适用于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片和主脉水分的快速、精确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不同花期金银花(三青期、大白期和全花期)红外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分布及状态变化。不同花期金银花在45℃条件下进行远红外干燥,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分析金银花中水分随时间的迁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花期的金银花中均含有三种状态的水:结合水、半结合水和自由水,其含量为:半结合水结合水自由水;三青期金银花的结合水和自由水含量高于大白期和开花期,半结合水含量相对低于大白期和开花期;金银花干燥过程中,不同状态的水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半结合水含量逐渐减小,结合水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干燥过程改变了金银花内部水分分布状态和水分含量,不同状态的水分之间会发生一定的相互转化,三青期金银花中部分结合水在干燥初期流动性变大,后期流动性变小,大白期金银花结合水流动性持续变小。干燥过程中金银花水分含量与半结合水的峰面积、总峰面积均有较高的相关性(R20.9),LF-NMR技术为金银花中水分分布及变化规律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将微波处理后的大米进行真空冷却,对大米的温度、含水量、碘蓝值、游离脂肪酸、水溶性蛋白质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真空抽气冷却时间对大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真空抽气时间的延长,大米的含水量、碘蓝值、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但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基本不变。微波处理条件会影响大米品质及大米真空冷却效果,以长时间低剂量微波处理对大米品质影响较小。大米经长时间低剂量微波处理后,真空抽气45 s,温度可降低到40℃以下,且爆腰率和碎米率较低,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李娜  李瑜 《食品科学》2016,37(23):84
为研究冬瓜真空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的含量、分布及状态变化,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测定不同干燥条件下冬瓜真空干燥过程中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反演谱,进而分析冬瓜样品内部的水分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真空干燥过程中,冬瓜干基含水率与NMR信号幅值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真空干燥过程改变了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T2,增加了冬瓜内部不易流动水的含量、降低了水分的流动性;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结合水所占比例、自由水所占比例随着干燥时间的变化分别呈指数模型、多项式模型,且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5,拟合精度较高。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产品的保藏提供技术指导,为冬瓜的真空干燥实际产业化生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e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and water activity data of red chillies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25–45 °C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monolayer moisture, free energy change and fractionation of bound water. The BET equation, Caurie equation and local isotherms fixed the safe storage moisture limits of red chillies as 3.84–6.68%, 5.2–6.01% and 6.03–7.69% d.b. in adsorption conditions and 5.85–9.17%, 5.66–6.77% and 6.02–9.76% d.b. in desorption conditions with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45–25 °C, respectively. The free energy was higher in the desorption process than i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chillies at all the temperatures and moisture contents. The maximum value of free energy was 4437.35 kJ/kg mol at 5% d.b.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minimum value was 238.37 kJ/kg mol at 50% d.b. moisture content during desorption of chillie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5–45 °C.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bound waters end at moisture contents of 1.5%, 14% and 53.6% d.b., respectively. The bound water in red chillies was limited up to a moisture content of 53.6% d.b. and beyond that was free water, which can be removed easily.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探究水分迁移对板栗品质的影响,以黔产仓更板栗为试验原料,运用LF-NMR、TPA检测技术,研究板栗采后贮藏期间水分含量、水分相态变化、质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黔产仓更板栗出仁率高;板栗含结合水、不易流动水、自由水,贮藏期间板栗不易流动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稳定板栗内部结构;板栗水分含量与板栗质构指标内聚性、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板栗水分中不易流动水与板栗内聚性、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板栗自由水与板栗弹性呈显著正相关;板栗结合水的变化对板栗品质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板栗脱水敏感性和安全含水量,促进板栗保鲜、保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分析蚕豆内部的水分含量以及不同水分状态的变化规律。基于蚕豆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蚕豆的脱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0、4、8℃环境以及真空度为95、97、99 kPa条件下温度、压力对蚕豆脱水特性的影响,分析蚕豆不同位置点处的温度和水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蚕豆水含量与NMR信号幅值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72,显著性水平P<0.01。在真空脱水过程中,自由水蒸发速度最快;半结合水含量呈增加-减少趋势,最终含量减少了88.5%;结合水含量仅有小幅度波动变化,最终含量减少了45.3%。真空压力的增大会促进水分蒸发,温度的增加会缩短脱水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监测干燥过程中水分和油脂的变化,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对恒温和变温滚筒催化红外-热风干燥过程中核桃自由水、弱和强结合水及油脂进行测定,并与单一热风干燥相比较,同时建立水分横向弛豫峰面积占比与含水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三种干燥方式下的干燥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与单一热风干燥相比[时长20 h,最大干燥速率0.11 g/(g·min)],变温和恒温红外-热风干燥效率[时长14.38 h和16.16 h,最大干燥速率0.28 g/(g·min)和0.48 g/(g·min)]显著提高,干燥时间分别缩短了28.10%和19.20%,最大干燥速率分别提升了2.55和4.36倍,表明红外干燥处理显著提升了干燥效率。LF-NMR横向弛豫图谱显示干燥过程中自由水峰面积显著下降直至消失,弱结合水峰面积显著降低,强结合水和油脂峰面积基本不变,表明干燥处理去除了几乎全部的自由水和大部分的弱结合水,对强结合水和油脂含量无明显影响。建立了水分弛豫峰面积占比与实际含水率之间的数学模型,R2均大于0.90,预测效果良好。总之,与国标法相比,LF-NMR能够很好地对干燥过程中水分和油脂变化进行检测,是一种高效快速检测含水率的新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真空预冷技术在低温熟肉制品的降温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实验以真空预冷前后不同盐水注射量(质量分数10%、20%、30%、40%)下的西式火腿水分存在形式和孔隙结构参数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探讨真空预冷的降温机理。结果表明,10%盐水注射量样品整体平均降温速率(0.94 ℃/min)显著高于20%(0.76 ℃/min)、40%(0.68 ℃/min)和30%(0.56 ℃/min)盐水注射量样品(P<0.05)。真空预冷过程中不同盐水注射量样品的结合水、束缚水和自由水弛豫峰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但束缚水驰豫时间却始终维持不变。真空预冷可使不同盐水注射量的样品均获得更宽范围的孔径分布、更大的孔隙率和平均孔径等。载荷图分析结果显示,真空预冷过程中各降温段平均速率与孔隙结构和水分存在形式中的部分参数(束缚水弛豫时间和弛豫面积、累计孔隙体积和累计孔面积、平均孔径及孔曲率和渗透率等)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分析结果表明,束缚水较自由水、结合水对降温速率的影响更大。此外,平均孔径、渗透率和孔曲率等孔隙结构指标要比单纯的孔隙率指标对降温速率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茉莉花茶窨制过程水分迁移与香气组分变化规律,以窨花前、通花前、起花前、烘干后的茶样为材料,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水分分布情况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茉莉花茶窨制过程各个工序含水率差异极显著,除窨花前茶坯外,其他3 个工序的花茶均出现结合水、弱结合水和自由水3 个水分信号峰;结合水是主要的水分状态,峰面积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均高于窨花前;弱结合水峰面积比例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均低于窨花前;自由水峰面积比例最低,在窨花前茶坯中未发现,在其他3 个工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共鉴定出75 种香气成分,包括醇类、酯类、烯烃类、醛类、其他类。茶叶窨制过程吸附了茉莉花释放的香气,因此窨制完成烘干后花茶中各个类别香气成分的含量增加,其中酯类含量最高,达到9.721 μg/g,醇类次之,为3.854 μg/g,再者是烯烃类含量达到3.377 μg/g,且种类最丰富,达到26 种。与JTF(茉莉花茶香气)指数相比,XFJTF(茉莉花茶香气品质评价得分)指数呈“升-降-升”趋势,且其他3 个工序的XFJTF指数值均高于窨花前,更适合评价茉莉花茶香气品质。相关性分析发现:结合水峰面积、弱结合水峰面积与醇类含量均呈正相关,自由水峰面积与酯类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烯烃类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丰富茶叶吸香机理和调控茉莉花茶生产工艺参数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cooling rate, weight loss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large cooked meat joints during vacuum cooling are experimentally analyzed. For cooling cooked meat joints with a weight of more than 5 kg from an initial temperature of around 74C to a final temperature of 10C,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cooling time for vacuum cooling was less than 2 h, compared with over 5 h, 7 h and 9 h for water immersion, air blast and slow air cooling, respectively. During vacuum cooling, meat weight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oling rate a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point was not always located in the geometrical center of meat body. Vacuum cooling meat resulted in a higher weight loss, which was as high as about 10–13 % of the weight before cooling, in comparison with 6–7% for slow air and air blast cooling. However, the moisture loss of cooked meats during vacuum cooling can be reduced by manipulating the brine injection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