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小型腔式微波离子源的表面波放电模型。当考虑了放电管几何参量及放电参量(如压强、气体流量、微波频率等)的影响时,对低气压下的等离子体柱轴向密度分布曲线和色散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描述。数值计算结果发现,放电管参数γ=1+d/R(d为管厚,R为等离子体柱半径)、介电常数εd和气体流量及方向对密度分布曲线影响十分显著。ASola及SDvlaud测得的表面波产生等离子体柱轴向密度分布与计算结果一致。用该理论模型预测了这种表面波离子源的放电结果。  相似文献   

2.
14MeV中子在φ600mm贫化铀球中造钚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中子活化技术对238U(n,γ)239U反应产物239U衰变后的239Np子体的278keVγ射线的绝对测量,获得了14MeV中子在600mm贫化铀球中的造钚率。其实验测量值为2.46±0.09。278keVγ射线用高纯锗探测器测量,探测器的有效计数效率用243Am源刻度。600mm贫化铀球由7层贫化铀球壳组成,球心有一80mm源腔,总重约2.1t。  相似文献   

3.
测量了硫酸介质中Ge在硅胶上的分配比及Ga、Cu、Zn在硅胶上的吸附。研究了硫酸浓度、Ga浓度及原始溶液中Ge载体量对Ge分配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10mm×30mm硅胶柱,上柱料液为50mL0.4μg/mLGe-0.28mol/LGa-9mol/LH2SO4溶液,淋洗液为30mL9mol/LH2SO4,流速为0.85mL/cm2·min时,Ge的穿透率为0.39%,Ga、Cu、Zn的去污系数分别为1.8×106、5.0×106、2.6×106。  相似文献   

4.
重点研究了粉末冶金法制备Ir-Ce(铱-铈)合金阴极过程中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对发射性能的影响,建立起了一套稳定的制备工艺。试验得到Ir-Ce掺W阴极在1753K时的发射电流密度达12.4A/cm2,电流密度保持为1.7A/cm2,发射试验稳定达150h。从机理上验证了它是一种高温大发射电流的发射体。试验还表明Ir-Ce阴极具有良好的抗中毒能力。作为应用研究,测量了该阴极在热阴极微波电子枪中的发射性能,微波腔场强约10MV/m,工作温度1913K,零场发射电流密度为10A/cm2,最大发射电流密度达21A/cm2,在2020K时计算零场发射电流密度可达42A/cm2。  相似文献   

5.
介绍研制的15cm双潘宁离子源等离子体产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磁场、气压和弧功率等运行参数对源特性的影响,最后结合朗缪尔探针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该产生器的探针饱和离子流密度已达到200mA/cm2以上,引出面附近的离子密度径向不均匀度<±5%,噪声水平<±10%。  相似文献   

6.
紧凑型强流ECR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1台紧凑型强流ECR源。共振磁场由1个小电磁线圈及软铁回路产生,磁场可调,能保证放电处于最佳条件。研究了气压,微波功率及共振场对放电的影响。在550W的放电功率下,从直径4mm引出孔引出了35mA的H^+离子束,引出H^+离子的质子比超过90%,从源中还引出了7mAO^+、8mAN^+、12mA Ar^+的束流。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土壤包气层中氚在天然条件和人工喷淋条件下的扩散系数,研究了氚示踪剂在黄土包气层中的迁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天然条件下,包气带中氚示踪剂以0.03cm/d速度迁移,纵向扩散系数Dx为0.10cm^2/d;在2m^2实验坑中,以5mm/h喷淋强度每天喷淋3h的条件下,氚示踪剂以2.27cm/d的速度向下迁移,Dx为7.75cm^2/d。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一种用于中微子静止质量测量的大面积高活度氚源的离子注入制备过程。氚注入在微晶玻璃基板上的碳膜中,由此获得窄条形(0.2mm宽)、大面积(40×30mm2)、高活度(约20MBq/cm2)、氚分布均匀(95%)、氖注入厚度为2μg/cm2、氚的逃逸速度≤4×102Bq/h的氚源。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跟踪国际先进水平,首次在我国进行折流板环形脉冲柱应用研究。采用5cm柱径,板间距2cm,开孔率25%,正弦脉冲波。水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液泛通量高达2.7cm/s,可采用V_c(1-X)+V_d/x=V_0(1-x_e) ̄(KX)关联分散相存留分数。其K值为4.5一6,大于零,为Ⅱ型柱;U传质结果表明,理论级当量高度为70cm,当在振幅a=2cm,频率f=1.5s ̄(-1)的脉冲条件下操作时,其理论级当量高度将降至50cm。同脉冲筛板柱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传质性能优于脉冲筛板柱。与相同工艺条件下的串级结果对比,在a=2cm,f=1.5s ̄(-1)条件下,200cm的萃取柱可达4个理论级。  相似文献   

10.
大发射电流密度Ir—Ce合金阴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作了一种发民流密度较大的铱-铈两相合金阴极。在1773K时,阴极零场发射电流密度为6.75A/cm^2,有效逸出功为2.73eV;在1823K时,观察到最大发射电流密度超过21.2A/cm^2。同时简介了阴极制作工艺和抗中毒情况以及未来的改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