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9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并调查分析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的某些因素。结果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5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情绪的稳定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较大,年龄与躯体症状关系较大,文化程度与各症状因子的关系居中,性别、婚姻、家庭经济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较小。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具有较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为情绪的稳定性、年龄和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XVC-Ⅱ型微电脑射频治疗仪,在局部表面麻醉下治疗变应性鼻炎32例.结果 32例患者中,治愈9例,占28%,有效20例,占63%.无效3例,占9%,总有效率为91%.结论 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满意,患者痛苦少,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作为该病常规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鼻炎与细胞因子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学兵  刘钢 《天津医药》2006,34(2):140-142
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为开端的、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调节细胞的功能、增殖和分化存宿主防御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免疫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笔者对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细胞免疫研究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强  王双  李建  王洪琴 《河北医药》2012,34(23):3556-3558
目的评估伯克纳、氯雷他定、皿治林、孟鲁司特钠及氯雷他定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非盲法研究。100例AR患者随机分为A组(伯克纳2喷/鼻孔,2次/d)、B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次,1次/d)、C组(口服皿治林10 mg/次,1次/d)、D组(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0 mg/次,1次/d)与BD组(同时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次与孟鲁司特钠片10 mg/次,1次/d)。评定5组基线水平以及分别于治疗后第3天(访视1)、第7天(访视2)和第14天(访视3)由患者和观察者对鼻部症状进行评估计分,根据得分多少进行疗效评价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鼻部各单项症状评分呈下降趋势,且后一次访视的评分比前一次访视下降;访视1时:BD组各项症状评分较其他各组较低(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2时:鼻塞症状评分B组、C组较其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鼻塞症状评分虽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症状评分BD组较其他4组低(P<0.05);访视3时:鼻塞症状评分B组较其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鼻塞症状评分虽高于其他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症状评分5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组胺药与抗白三烯药物相结合能起效更快、更有效地控制变应性鼻炎的各项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变应性鼻炎(AR)与非变应性鼻炎(NAR)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对临床有鼻部高反应症状的4383例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作出AR及NAR诊断,再按未成年人组和成年人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R与NAR患者例数比为1.7:1.AR与NAR患者均以成年人组女性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女性(P<0.05).AR与NAR患者中均以成年人组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P<0.05).未成年人组中以AR患者为主,成年人组中NAR患者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P<0.05).AR患者发病有季节性,AR患者在夏、秋季发病例数明显高于春、冬季;NAR患者发病例数在四季中分布较均匀.结论 本地区AR与NAR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等临床特征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黄懿娟  武军驻 《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769-2770,2773
目的了解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其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的183例AR患儿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非呼吸系统疾病183例儿童为对照组,对病例组AR患儿及家长发放相关问卷进行调查,问卷收回后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组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年龄大多分布在学龄前期(3-7岁),占45.4%(83/183);有90.7%(166/183)的AR患儿合并哮喘;183例患儿中32.8%(60/183)有药物过敏史,52.5%(96/183)有家族过敏史;家族过敏史、接触花粉和湿疹是AR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有家族过敏史、湿疹史和长期接触花粉的儿童易患AR。早期预防和治疗AR有可能预防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方法对855例疑似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致敏变应原。结果855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中578例(67.6%)有阳性反应,单一变应原阳性51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527例。以吸人性变应原为主,其中65例有哮喘病史。578例阳性病例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为520例(90%),其次是粉尘螨488例(84.4%)。结论应针对深圳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做好变应原检测工作,提高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氯马斯汀治疗变应性鼻炎6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翔 《医药导报》2003,22(2):108-108
目的:观察氯马斯汀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13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给予氯马斯汀1.34mg,po,bid;对照组66例,给予氯苯那敏4mg,po,ti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5%和87.9%。结论:氯马斯汀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 1 996年 1 2月~ 2 0 0 0年 7月应用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 1 4 7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4 7例 ,男 86例 ,女 61例 ;年龄 1 8~ 46岁 ,平均 31岁 ;病程 2~ 6年。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1 997年修订 ,海口 )。其中 52例 (经 CT鼻窦冠状位扫描 )伴有鼻息肉、筛窦炎、上颌窦炎。 39例伴双下鼻甲肥大而常年鼻塞 ,1 2例伴哮喘病 ,6例患鼻中隔偏曲影响鼻呼吸。全组病例均经过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治疗 ,效果不明显。1 .2 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位 ,以 1 %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作鼻腔粘膜表面麻醉 ,2 …  相似文献   

10.
林凌  袁琨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62-3063
目的 评价屋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对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47例患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51周,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评分、鼻气道阻力,统计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47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是(7.40±1.64)分、(3.40±1.50)分,鼻气道阻力分别是(2.02±0.72)kPa·s-1·L-1、(1.06±0.81)kPa·s-1·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5.49、44.44,均P<0.01),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坚持长期SIT能明显缓解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降低鼻气道阻力,屋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隆琰  林春招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64-1165
目的探索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检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经百康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检测确定为对屋尘螨、粉尘高度敏感的患者22例,同时用变应原皮肤点刺法试验进行变应原检测,并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2例经百康生物诊断治疗仪检测为对屋尘螨、粉尘高度敏感的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均为强阳性。结论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的检测在准确性及实用性上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深圳特区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人群中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情况。方法根据2004年(兰州会议)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设计调查表,对20068名接受健康检查者进行问卷调查,阳性者作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20068人中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为11.25%(2259人);各年龄组之间差别不大。吸入组中最常见最严重的过敏原是屋尘螨、粉尘螨和霉菌,食物组则为磨菇、虾和混合贝类。结论变应性鼻炎是深圳特区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过敏原以尘螨、霉菌、蘑菇、虾和贝类为多见。  相似文献   

13.
马庆华  马菲  李雪娟 《安徽医药》2022,26(7):1329-1332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病人血浆纤维胶凝蛋白 -3(Ficolin-3)表达与补体 C3激活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2017年12月至 2019年12月收治的 30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为观察组,另外选取 100例无过敏史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 Ficolin-3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 C3水平,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变应性鼻炎病人严重程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 Ficolin-3、C3水平差异;采用 Spearman分析变应性鼻炎病人 Ficolin-3、C3水平相关性,及Fi-colin-3、C3水平与 VAS评分相关性;采用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家族史、吸烟史、 C3水平[( 1.36±0.32)g/L、(1.03±0.24)g/L]均较高( P<0.05)Ficolin-3水平[( 11.72±2.24)mg/L、(15.69±2.86)mg/L]较低;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变应性鼻炎病人 Ficolin-3与C3水平、 VAS评分,均呈负相关(r=.0.67,r=.0.55,均P<0.05),C3水平与 VAS评分呈正相关(r=0.57,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吸烟史、 C3高水平均是影响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Ficolin-3高水平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病人血浆 Ficolin-3水平与补体 C3激活及病情严重程度均相关,可能为变应性鼻炎的预防、评估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脱敏治疗的效果,探讨影响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85例AR患者通过皮肤试验,选择敏感变应原浸液,按递增剂量进行常规皮下脱敏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得分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选择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伴慢性鼻窦炎、伴哮喘、脱敏治疗时间、皮试反应等8个影响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效果的可能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筛查影响脱敏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总有效率74.6%,其中显效22.9%,有效51.7%。影响脱敏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治疗时间,即时间越长,效果越好(P〈0.01);其次是年龄因素,年龄越小,效果越好(P〈0.05);伴慢性鼻窦炎和伴哮喘也可能影响脱敏治疗效果(P值分别为0.072和0.069)。结论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是有效的,脱敏治疗时间越长、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任秀敏  张燕  段乃超  杨彦忠 《河北医药》2009,31(24):3356-3358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蛋白激酶C(PKC)、抗凋亡基因Bcl-2及促凋亡基因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以进一步了解AR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6例AR患者(AR组)鼻黏膜及10例下鼻甲组织中(对照组)PKC、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PKC、Bcl-2及Bax在2组中均有表达,AR组中PKC主要表达在嗜酸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腺体细胞,Bcl-2蛋白主要表达于鼻黏膜腺体细胞和上皮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x蛋白与Bcl-2蛋白表达部位一致,2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鼻黏膜蛋白激酶C、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上调,是AR嗜酸粒细胞增多、鼻分泌物增多及鼻黏膜上皮破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通过鼻喷及经口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哮喘儿童随机分治疗组(称联合治疗组)35例,对照组(称舒利迭^TM组)30侧。治疗组在经口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TM)治疗的同时给予鼻喷辅舒良,对照组仅予经口吸入舒利迭治疗。治疗后1个月、3个月测定最大呼气流速(PEFR),对照观察其疗效。结果 联合组在治疗第4周测定肺功能明显改善,有32例(91.4%)PEFR上升至正常预计值90%以上,变应性鼻炎有效率达97.1%。而对照组PEFR上升至正常预计值90%以上仅7例,占23%,变应性鼻炎的有效率仅16.7%。两组疗效差异明显(P〈0.05),但3个月后两组PEFR均已达正常预计值(P〉0.05)。结论 舒利迭^TM联合辅舒良吸入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表达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和黏液素样域-1(TIM-1)在变应性鼻炎(AR)中的作用。TIM-1基因被认为是一种特应性疾病易感基因。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分离25名健康人和25例A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Th细胞),CD4+CD45RA+T细胞(初始T细胞),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IM-1阳性细胞。对比植物血凝素(PHA,20μg/ml)非特异性刺激上述细胞后表达TIM-1阳性细胞的差异。结果AR患者组CD4+T细胞中TIM-1阳性CD4+T细胞(9.5±1.5)%,高于健康组(3.1±0.3)%(P<0.05);PHA刺激后两组表达TIM-1的CD4+T细胞均高于刺激前(P均<0.05)。结论AR患者中表达TIM-1的辅助性T细胞高于健康者,提示TIM-1的蛋白表达与驱动辅助性T细胞分化有关,从而影响变应性鼻炎免疫机制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刘智献  李晓晖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1943-1944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及YAG激光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疗效,寻求治疗PAR的辅助手术方法.方法 随访随机分组治疗后3年的患者,其中低温等离子消融组127例,YAG激光组118例.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鼻塞、流鼻水、喷嚏、鼻痒、眼痒等症状进行术前和术后3年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疗效.结果 低温等离子消融组有效率87.4%,YAG激光组有效率为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4,P<0.01).两组术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4、20.56,均P<0.01).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PAR明显优于YAG激光,可作为治疗PAR辅助方法之一,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AR)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otaxin)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AR患儿作为观察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使用ELISA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eotaxin含量,同时与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症状和体征分数为(9.4±2.3)分,治疗后为(3.1±1.8)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48,P<0.05);治疗效果:显效19例(63.3%),有效9例(30.0%),无效2例(6.7%).观察组治疗前eotaxin水平(221.41±137.96)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8.71±60.73)ng/L(t =-2.721,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otaxin水平(115.50±52.71)ng/L,显著低于治疗前(t =-3.661,P<0.05).观察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AR可以抑制变应性炎症,降低趋化因子eotaxin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