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目的】研究倒Y型挡土墙结构的稳定性,为填土范围较小、施工空间有限、地基开挖难度较大区域倒Y型挡土墙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倒Y型挡土墙结构的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其最优值。【结果】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倒Y型挡土墙墙趾板长度每增加0.5m其安全系数可提高3.5%,墙趾板与铅垂线夹角每增加10°其安全系数可提高2.73%,墙踵板长度每增加0.5m其安全系数可提高4.35%;倒Y型挡土墙的安全系数随着墙踵板与铅垂线夹角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结论】倒Y型挡土墙墙趾板与铅垂线夹角为90°、墙踵板与铅垂线夹角45°时,挡土墙的稳定性最高。挡土墙的稳定性随墙趾板、墙踵板长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墙趾板、墙踵板的具体长度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及稳定性要求计算确定。传统悬臂式挡土墙也可视为倒Y型挡土墙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太矶头Ⅰ号滑坡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太矶头I号滑坡的稳定性;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滑坡体的应力、位移 和塑性区。提出了滑坡治理的措施,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方案,具体包括格构锚护坡、地表排水工程、削 方反压工程、挡土墙工程和抗滑桩工程等。  相似文献   

3.
应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太矶头Ⅰ号滑坡的稳定性;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滑坡体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提出了滑坡治理的措施,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方案,具体包括格构锚护坡、地表排水工程、削方反压工程、挡土墙工程和抗滑桩工程等.  相似文献   

4.
由于锚杆加固稳定性决定岩土高陡边坡抗倾覆性能,影响边坡工程质量,因此提出岩土高陡边坡锚杆加固稳定性及抗倾覆安全系数分析。根据锚杆加固作用机制,分析锚杆对岩土层间抗剪强度加固效果,获取锚杆处于压缩-剪切或者拉伸-剪切综合作用下的屈服强度以及全部锚杆抗剪强度之和。分析岩土高陡边坡弯曲倾覆破坏时形成的滑移区、叠加倾覆区和悬臂倾覆区,得出保障岩土高陡边坡稳定性,锚杆加固初始位置应在叠加倾覆区最后一层岩土层之下,充足数量和强度的锚杆加固促使悬臂倾覆区消失,达到边坡稳定。锚杆加固后岩土高陡边坡抗倾覆安全系数计算方法为重心稳定力矩总和与倾覆力矩总和比值。实验结果表明:岩土高陡边坡抗倾覆安全系数随锚杆预应力增加而增大,基于工程应用经济性、安全性原则,施加的最佳锚杆预应力为110 k N;锚杆加固初始位置应处于边坡叠加倾覆区,锚杆加固初始位置越靠近悬臂倾覆区,边坡抗倾覆安全系数数值越小,当锚杆加固初始位置位于悬臂倾覆区时,锚杆加固未起到边坡稳定性提升作用;锚杆加固区域横跨叠加倾覆区和悬臂倾覆区时边坡抗倾覆安全系数最高,边坡锚杆加固效果最好,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皖南山区复杂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结合宣城市±1100kV古泉换流站边坡工程,利用MIDAS GTS软件对选取边坡建立二维模型,并通过对其选用合适的地质参数进行数值计算,得出该原始边坡的安全系数,分析了原始边坡的稳定性。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其治理方案进行模拟,验证了加固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采取措施对边坡位移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边坡位移的监测值与MIDAS GTS软件的模拟值对比分析验证了MIDAS GTS软件的模拟值与监测值高度的一致,为以后同类型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糯福乡滑坡治理工程主要采用地表排水工程+悬臂式抗滑桩+挡土板的综合治理方案对滑坡体进行治理,结合滑坡治理过程中的施工经验,对排水沟、抗滑桩、挡土墙等滑坡治理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利用监测技术分析滑坡体稳定性,检验施工技术和施工工序的合理性,为工程的治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根系布置模式对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植被护坡时根系布置模式主要依靠工程经验,降雨条件下不同根系布置模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采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研究了不同根系布置模式对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降雨后边坡最大位移、失稳滑动面、失稳时塑性点分布以及最小安全系数的区别。模拟结果表明,根系护坡可以显著减小降雨引起的边坡位移,但不同根系布置模式对边坡位移的控制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混合根系、相交根系、竖直根系、水平根系、倾斜根系,其中混合及相交根系布置模式时位移减小率分别达到了90.7%和90.6%。对边坡进行整体安全性分析发现,不同根系布置模式下边坡失稳滑动面范围接近,均位于上坡顶5 m(二分之一坡高)到坡脚处。此外,根系护坡加固了边坡表面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少了表层土体的塑形点分布,但不同根系布置模式对边坡塑形点分布却无影响。同时,是否采用根系护坡或采用不同根系布置模式对边坡最小安全系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有限元方法不能够从细观尺度研究植被固坡作用的问题,采用离散元模型结合强度折减法,研究植被护坡位置对黏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应用离散元模型结合强度折减法得到的无护坡情况下边坡安全系数为1.08,应用有限元模型得到的安全系数为1.09,表明采用离散元模型结合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稳定是可行的;2)植被护坡位置对黏土边坡稳定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仅在坡面、坡脚或者坡顶种植植被时,植被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很小;3)当在坡面与坡脚或者坡顶与坡底都种植植被时,植被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且当在坡顶、坡面和坡底全都种植植被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大,边坡稳定性最高。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中植被护坡铺设位置的选择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公路边坡的稳定性是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的前提。针对公路土质边坡易受降雨影响而产生滑坡灾害的特点,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和受降雨入渗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在模拟中设置边坡坡比1:1.0、1:1.5和1:2.0,降雨的入渗深度设置为5 m,研究未降雨和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个边坡模型在未降雨时比较稳定,降雨条件下稳定性安全系数明显下降;降雨入渗后不同坡比公路边坡数值模型的破坏模式存在较大差别,坡比为1:2.0的模型在降雨入渗后形成了较完整的滑动面,滑坡隐患明显;建议在公路边坡施工过程中,加强坡面防护和适当控制开挖坡比以提高公路土质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利用瑞典条分法研究了林木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造林密度、林龄、坡长、坡度和降雨等因素对刺槐林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造林密度增大、林龄增长,边坡最小安全系数均减小,边坡稳定性略微降低,影响可以忽略不计。②边坡坡长增加、边坡坡度增加,滑动面最小安全系数均减小,边坡稳定性明显降低。③降雨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增加,边坡最小安全系数减小,边坡越来越不稳定。结合边坡最危险情况下的造林密度、林龄、坡长、坡度和降雨条件,分析无林边坡与造林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造林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比无林边坡大、稳定性更高,林木根系能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公路边坡对香根草3种反季节保护性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公路边坡采用保护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香根草反季节种植是可行的;以香根草采用打浆覆膜保护性栽培措施处理最好,成活率达83.3%,株高、分蘖、根系深度等指标达到公路护坡的要求,同时坡面覆盖率达71%,护坡效果好;一般采用香根草进行的公路边坡治理成本约为20元/m2左右,各处理仅较一般边坡治理种植增加投入0.25%~4.05%。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差分法大型商用软件FLAC3D对某水电站调压井井筒的开挖过程进行三维非线性模拟,采用三维弹塑性本构模型,构建了调压井的三维计算数值模型,准确模拟边坡坡体结构、初始地应力、施工开挖过程等,并采用FLAC3D中的锚杆单元模拟调压井开挖时的锚固措施,分析锚杆布置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调压井所处边坡区域的岩体在开挖施工期及运行期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状况,对调压井的整体、局部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恢复青藏铁路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减少铁路与自然景观的反差,保护铁路路基的长期稳定,在羊八井模拟的铁路路基边坡进行了种植试验,通过对5种耐寒、耐旱的草本植物筛选,选出了适合在当地用作铁路护坡的垂穗披碱草和鲁梅克斯。为青藏铁路植被护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登天门景区边坡工程进行地质调查可知,场地附近无溶洞、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情况;场地西侧局部存在崩塌现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场地南侧为省道214挖方路基边坡,该路段边坡支护已破坏,路基边坡稳定性较差,为存在隐患的不稳定边坡。因此,单一的挡土墙技术难以解决上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该景区边坡工程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15.
 昆明柴石滩水库溢洪道是该水库的唯一泄洪设施,溢洪道高边坡的稳定,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安全运行。该高边坡岩石组成复杂,岩体风化破碎,山高坡陡,造成边坡不稳定。为经济合理、安全有效地治理该高边坡,经分析研究,多方案比选,采用了削坡减载,加抗滑桩及坡面空心注浆锚杆系统加固等措施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站场选址受限,出现了许多高填方边坡工程,站场施工前必须先对填方边坡进行处理,使其满足稳定性要求后再进行后续站场施工。云南成品油安宁首站场区处于填方工程中,最大填方高度30 m,填方区布设油罐和管道,处理要求高,通过对比坡率方案、抗滑桩方案及土工布加筋方案的优缺点,最终确定采用土工布加筋方案进行边坡处理。介绍了该填方边坡的设计思路、计算过程及施工要求,通过现场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多震山区的公路边坡工程稳定性问题,以云南省红河州某高速公路边坡作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极限平衡条分法,分析边坡稳定性与滑体应力状态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发现随着水平向地震荷载的变大,边坡安全系数和滑面上的法向力逐渐变小,而条间法向力逐渐变大,并且滑面中部的变化相比较坡顶和坡脚处更为明显。然后通过设计数值试验,计算得出锚索结构的相关支护参数;通过计算可知,采用该支护方案后,边坡滑面埋深增大;并且在正常工况与地震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均可满足规范要求。提出的锚索支护方案能解决该多震地区公路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研究结果对其它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地震条件、静态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差异是边坡抗震设计的难点,研究静力和动力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差异及其稳定性特征可为合理把握地震边坡稳定性提供依据和指导。文章利用常用岩土计算软件FLAC~(3D)对边坡进行了静力和动力分析,阐明了数值分析时如何设置模型边界条件,并对选用的地震波合成、输入、转化为动力时程以及对地质体的阻尼进行了合理设置;选用了更符合土体力学特性的应变软化模型,对不同收敛标准和边坡在静力和动力两种作用下的安全系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静力和动力分别作用下边坡的安全系数相差较大,相同条件下静力安全系数为1.4,动力安全系数为1.1;静力和动力条件下边坡的破坏过程也有较大差别,静力条件下贯通区的形成是坡顶、坡脚同时向滑动面中部进展,动力条件下则由坡脚向坡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条分法对铰接式混凝土砌块护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条分法计算了护坡土体(无砌块)的稳定性,然后对条分法加以改进(考虑砌块)计算了护坡整体的稳定性,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毕肖普条分法更为适合。基于毕肖普条分法,进一步计算了不同坡角和不同砌块重量时护坡的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不同坡角和砌块重量对护坡的稳定性有较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风积沙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漠公路建设中,风积沙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计算十分重要.本文对均质路堤填料及分层路堤填料的风积沙路基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比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路基上部及面层性质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很小,比按均质填料情况计算的安全系数略有增大;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大,其影响愈来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