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部旅游资源的赋存环境及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地区资源原生多样,成景岩石各类繁多,面积大,分布广,由于 居多元民族,历史文化多元,前进轨迹多元,遗留习俗多元,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在西部进行旅游开发,就必须对西部主体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析表明,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垄断性强,西部地区拥有全国统计的6类74种旅游资源。丝绸之路,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路南石林,西安兵马俑,喜马拉雅山等,不仅是世界级精品,而且是极品,据初步评价,西部地区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大约是其资源总量的1/7,西部大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探讨了过去开发迟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加快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州南沙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保护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南沙地区是广州城市空间“南拓”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南沙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其开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南沙地区湿地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沙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依据功能的重要程度与湿地资源的稀缺性,指出了南沙开发中应加强生态敏感区、红树林生境、水生动物繁殖区与鱼类洄游通道、自然林植被区、历史文化遗迹与自然景观分布区等重要湿地的保护,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对江华县沱江地区低风速区的喇叭口地形的风能资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表明,该地区风能资源较丰富,有一定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为湖南地区利用风能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广东省惠州自然及人文背景基础上,动用资源潜力面分析技术,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地区装置,旅游资源分类及其最大旅游容量,并预测了今后旅游资源开发速率。  相似文献   

6.
韶关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韶关是广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其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优势极不对称,主要原因在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基本属于浅表层次的开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低,严重缺乏旅游精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调整开发方式,进行深度开发。文章在简要分析韶关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基本方向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是一个奇异独特的地理单元,一个魅力无穷的旅游资源宝库。青藏铁路的兴建,为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特色的系统分析,提出了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8.
论长江沿江开发的原则与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沿江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和经济优势,具备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带的综合条件。工开发应遵循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借鉴国外经验进行统一组织和规划。突出水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各种优势,重点开发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加快中上游地区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长江沿江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和经济优势,具备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带的综合条件。沿江开发应遵循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借鉴国外经验进行统一组织和规划。突出水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各种优势,重点开发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加快中上游地区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兴安盟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宋玉祥  张毅 《地理科学》1997,17(2):169-175
沿边地区的开放和东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的推进,为兴安盟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遇。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是振兴兴安盟经济的理想选择。综合评价了兴安盟旅游资源,提出了兴发盟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1.
青藏地区城镇开发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青藏地区域镇发展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对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如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开发条什、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提出符合青藏高原地区发展条件与环境的城镇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2.
简述攀西地区的资源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西地区是一个多山的区域,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区域,也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区域。区内有三大资源体系: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生物资源。本文阐述了攀西地区资源开发的过程,资源开发对攀西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资源开发重点的转移,资源开发观念的更新,并提出未来攀西的发展应以可再生资源开发为主,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区域发展和承担起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屏障的责任并重,以生物资源开发为导向解决攀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状态及其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西部地区的资源特点,在资源安全评价公式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状态和程度以及开发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虽然目前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的综合开发指标与东部和中部两地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考虑到西部地区相对脆弱的资源环境基础,这种开发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资源环境开发效益方面,目前西部地区只有0.43,这与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缓慢和部门产出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加速西南水电开发 促进长江上游沿岸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地区是我国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地区,其水能资源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文章分析了西南地区自80年代以来水电装机容量的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以及西南水电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运用市场经济模式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楼惠新 《自然资源》1995,(5):58-62,45
晋陕蒙接壤区是我国资源重点开发区之一,随着区内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区内人口将聚增,劳动力资源将不断转移。人们发展和劳动力资源转移是研究该地区资源开发和环境整重大课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晋陕蒙接壤区人口和劳动力的历史发展,转移规模及转移类型。  相似文献   

16.
林智理 《热带地理》2005,25(3):268-272
浙江黄岩富山地区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经历了节理发育、流水切割与节理扩张,最终发育成山崩地貌景观。该景观资源丰富,具有组合好、规模大、分布广、科考价值高等特点,是迄今发现的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山崩地区。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国家标准,对该类景观资源单体进行评价与分级以及开发条件分析,认为黄岩富山山崩地貌观资源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旅游开发时应以保护山崩地质遗迹为前提,以凸显山崩地貌景观的主题与特色为关键,以环境的安全性为根本,实施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7.
旅游资源类型体系分类评价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陶伟 《干旱区地理》2001,24(2):141-145
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增长的潜力所在,是一国家一地区进行资源保护、开发和管理,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的依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资源全面普查的工作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评价研究,提供一典型的省级区域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案例研究,并论证了宁夏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8.
黄河河口三角洲水沙资源综合利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水沙资源基础上认为,水沙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三角洲开发的核心问题,每年200 ̄220亿m^3的入海洪水资源是今后三角洲开发的水源保障,考虑现有社经状况的发展规划,提出建立总库容为15亿m^3规模的平原水库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土地开发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经济交错区是我国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同时它还是生态经济较脆弱的地区,土地开发极容易造成土地生态经济问题。本文阐述了生态经济交错区的概念,分析了生态经济特征 ,土地开发的意义,管理目标、核心,提出了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开发管理的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水沙资源基础上认为,水沙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三角洲开发的核心问题,每年200~220亿m3的入海洪水资源是今后三角洲开发的水源保障。考虑现有社经状况的发展规划,提出建立总库容为15亿m3规模的平原水库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