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α-2b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病 ,病原多为轮状病毒 ,无特效治疗方法 ,以往常规予液体疗法 ,但部分患儿病程迁延 ,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我们用α 2b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选择 1998年~ 2 0 0 1年 9月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1] 的住院患儿 3 8例 ,年龄 6~ 3 6个月 ,男2 0例 ,女 18例 ,病程 5d以内 ,大便次数 6~ 2 5次 /d ,水样或蛋花样 ,无脓血。轻度脱水 2 1例 ,中度 12例 ,重度 5例 ,电解质紊乱 2 3例 ,发热 3 6例 ,呕吐 17例。粪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ELISA)均阳性。粪细…  相似文献   

2.
心肌酶谱测定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脏损害的意义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2月我们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 5 8例患儿 ,常规进行心肌酶学测定 ,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心肌损害及损害程度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2月住我院腹泻患儿中 ,常规取大便送检 ,将大便加生理盐水 ,混匀离心 ,取上清液进行ELISA ,选择 5 8例ELISA大便阳性的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 ,且入院前病程≤ 4d、既往无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 ,无肝肾疾病及肌肉疾病 ,无中毒性脑病的患儿为观察组。男 35例 ,女 2 3例 ;年龄 7~ 18个月。单纯肠炎…  相似文献   

3.
α-2b干扰素加中药灌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46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腹泻病是儿童秋冬季节的常见病 ,多见于 4个月~ 3岁婴幼儿 ,病原多为轮状病毒。以往常规予单纯液体疗法 ,效果不佳 ,部分患儿病程迁延易引起电解质紊乱 ,甚至威胁生命。近年来我们用α 2b干扰素加中药石榴皮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住我院的腹泻患儿 ,其中 4 6例为治疗组 ,年龄 4个月~ 3岁 ;男 2 5例 ,女2 1例。大便 5~ 2 1次 /d ,水样或蛋花汤样 ,无脓血 ;粪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ELISA)均阳性。其中轻度脱水 2 6例 ,中度脱水12例 ,重度脱水…  相似文献   

4.
肌钙蛋白I测定在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除致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外 ,国内曾有多篇文章报道轮状病毒肠炎可出现心肌损害。为此 ,我院对 2 0 0 3年 6月— 12月收治并确诊的 4 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肌钙蛋白I(简称CTnI)测定 ,以了解其心肌损害情况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对收治住院表现为腹泻 ,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 ,伴或不伴发热、呕吐患儿 ,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肝肾疾患者 ,大便常规送检 ,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测定大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 ,阳性者 4 8例 ,男 30例 ,女 18例 ,年龄 3个月~ 2 7岁 ,平…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损害的报道日渐增多[1] ,为了解心肌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与病情轻重的关系 ,我们对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3月收治的 6 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经病原学证实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 6 0例住院患儿。既往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肝肾疾病、肌肉疾病、中毒性脑病。男 47例 ,女 13例 ,年龄 2个月~ 1a 4个月。病程 1~ 3d。发热 48例 ,腹泻≥ 10次 /d 15例 ,<10次 /d 45例 ,呕吐 38例 ,脱水 45例 (轻度 35例 ,中度 10例 ) ,伴呼吸道症状 39例。二、…  相似文献   

6.
鱼腥草、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21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 ,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文对鱼腥草加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 2 1例 ,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9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 43例 ;男 2 8例 ,女 15例 ;年龄 8个月~2岁 ;病程均小于 3d。筛选均未使用过微生态制剂及抗生素者。均有发热、腹泻 ;呕吐 3 6例 ,脱水 3 2例。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A) 2 1例 ;对照组 (B) 2 2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情况、脱水及病情轻重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二、方法  43例均应用华美生…  相似文献   

7.
1024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轮状病毒肠炎 (RV)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尤其在短期内发生大量流行 ,直接影响小儿健康。现将我院1998年10月~2000年1月诊治的1024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流行病学情况介绍如下。临床资料肠炎诊断依据《实用儿科学》标准 ,轮状病毒(RV)检测由中国珠江医院生物高科技中心提供试剂盒。阳性判断分 +— ++++4级 ,均在患儿第一次就诊时做粪常规检查及粪RV检查 ,住院病例在入院时查血生化。1024例中 ,年龄50天~12岁。其中~3月140例 ,占13.7 % ;~3岁648例 ,占63.3 %,~12岁236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无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确诊并治疗的28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无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出院后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儿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4~28个月,平均15.5个月.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全身性惊厥,在整个病程中有5例发生2次惊厥,1例发生3次,其余22例只有1次惊厥发作.28例接受脑脊液检查均正常,2例急性期有轻微脑电图异常,恢复期转为正常,所有病例头CT未见异常,随访期间均未再发生惊厥.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过程中可能并发无热惊厥,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腹泻患儿星状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了解北京儿童医院 5岁以下住院的腹泻患儿 ,星状病毒感染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8月 2 88例 5岁以下的住院腹泻患儿 ,每例入院后采集一份粪便标本 ,应用酶免疫法进行星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总结星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的病例 ,进行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 星状病毒抗原的检出率为 9 0 % (2 6 /2 88) ,与轮状病毒的共同感染者的检出率为 1 7% (5 /2 88)。星状病毒感染患儿年龄为 7天~ 17个月 ,年龄≤ 12个月的患儿占 84 6 % ,平均年龄明显小于轮状病毒感染患儿 (5 4 5± 4 6 2个月vs 9 75± 7 83月 ,P =0 0 0 5 )。 88 5 %星状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 10月至次年 3月 ,与轮状病毒感染季节相似。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脱水 ,有4例患儿心肌酶 (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升高 ,4例表现为迁延性腹泻。结论 星状病毒可能是北京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肠炎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轮状病毒 (ro tavirus ,RV )肠炎 3 4 2例 ,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3 8例 ,现对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为入院前病程≤ 3d ,临床表现及粪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RV肠炎 ,并出现 2次以上抽搐 ,剔除电解质紊乱致抽搐 ,既往无高热惊厥、神经肌肉疾病史者。本组 3 8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 12~ 16个月19例 ,18~ 2 4个月 6例 ,1~ 3岁 13例。二、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有腹泻及 2次以上惊厥史 ;以呕吐为首发症状 2 7例 ,发热 2 4例 ,神萎 3 8例 ,2 1例嗜睡 ,前…  相似文献   

11.
婴儿肝炎综合征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总胆汁酸 (TBA)在婴儿肝炎综合征 (IHS)诊断中的价值 ,本文检测 6 0例IHS患儿TBA及常规肝功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IHS组 6 0例均为我院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10月收治患儿 ,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 2 0d~ 8个月 ,IHS诊断标准均符合文献 [1]。对照组 10 0例为同期住院非肝胆疾病患儿 ,无肝脾大 ,肝功正常 ;男 4 8例 ,女 5 2例 ;年龄 18d~1岁。二、方法 空腹 3h股静脉或头皮正中静脉采血 2ml,分离血清 ,标本无溶血 ,当日检测。采用美国BeckmanCX - 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BA ,同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3岁以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无热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本院门诊64例3岁以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无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肠炎表现、惊厥特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观察其预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64例患儿(男36例,女28例)平均年龄(14.4±3.6)个月,11个月龄发病患儿数最多(21.9%),发病患儿数最多的年龄段为12个月~18个月(45.3%).73.1%患儿惊厥多发生于腹泻病程前3d,87.5%患儿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75%为单次发作.痉挛后神志恢复迅速,无进行性意识障碍.惊厥持续时间多为1~3min(48.4%).便A群轮状病毒抗原均呈阳性.血常规、便常规、血电解质检查多为正常,头颅CT均无异常,4例患儿脑电图可见少量棘慢波,2例于中央区或额部可见少量尖波发放.3例再次出现无热惊厥.随访患儿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结论 惊厥多发生于腹泻病程前3d,全身强直-阵挛为主要表现形式,持续时间多为1~3min.1~1.5岁高发,冬春季多见.血电解质、头颅CT或脑电图等辅助检查多无异常.治疗以止痉、止泻、止吐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多数病例不复发,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腺病毒肠炎和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轮状病毒腺病毒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 2 0 0 3年 2~ 12月 90 0例住院腹泻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及腺病毒抗原。结果 腺病毒阳性330例 (36 .7% ) ;轮状病毒阳性 4 4 0例 (48.9% ) ,其中 189例为腺病毒和轮状病毒双重感染。结论 腺病毒同轮状病毒一样 ,是引起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腺病毒和轮状病毒双重感染常见。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14.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尿半乳糖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及乳糖不耐受者的病情变化.方法 收集4~20个月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均阳性的腹泻患儿30例.按要求留取尿标本检测,采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测定尿半乳糖,同时记录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7 d追踪腹泻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约56.67%(17/30例)尿半乳糖试验阳性.尿半乳糖试验阳性患儿腹泻病程较尿半乳糖试验阴性患儿略延长,但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尿半乳糖测定可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酶缺乏情况,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发作期、缓解期支气管哮喘(BA)患儿及正常儿童血清白介素13(IL 13)及IL 18水平进行检测,旨在探讨BA患儿的TH1/TH2失平衡状态以及细胞因子分泌失平衡在该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同时探讨IL 18在哮喘发病中的可能作用。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2 0名(男7名,女13名) ,年龄为4~13(7 8±4 1)岁,均为我院体检健康者。BA发作组30例(男13例,女17例) ,年龄为4 5~14 0 (8 1±3 7)岁,所选病例均为本院1998年以来住院或门诊患儿,均符合1992年我国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且均因哮喘发作而入院,入选患儿1个月内未应用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95年11月至12月应用中药治疗秋季婴幼儿腹泻32例,另50例口服ORS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急性腹泻患儿[1],病程在5d之内大便稀水样或水样便者(粘液或脓血便不作观察对象),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IL 5和IL 13水平 ,以探讨它们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的关系及致病机制。临床资料 :本文病例为本院儿科1997年 12月至 1998年 3月住院患儿。其中急性期组共 2 8例 ,男 2 1例 ,女 7例 ,年龄 1 5~ 16 0个月 ,全部病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中华儿科杂志 ,1987;2 5 :47)。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MAC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RSV IgM ,作出病原学诊断。恢复期组 :为急性期组中住院 10d以上 ,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 ,临近出院的患儿共 15例 ,平均年龄 7 2个月。对照…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患儿血清多种病毒抗体IgM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 1 998年 1 0月至 1 999年 1 2月的 98例住院川崎病(KD)患儿 ,男 62例 ,女 3 6例 ,年龄 6 1个月至 7 2岁 ,诊断标准符合日本KD研究委员会第四次修订标准。 1 0 0例同期住院非感染疾病患儿 (癫疒间2 5例、疝 3 5例、隐睾 1 1例、先心病 1 9例、低钙惊厥 1 0例 )作为对照 ,男 58例、女 4 2例 ,年龄 7个月至 6 5岁。方法 :98例KD患儿均于病程 5~1 0d ,静脉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前 ,取血 3~ 5mL ,沉淀离心 ,取血清 1 0~1 5mL ,-2 0℃冻存 ,备用。 1 0 0例同期住院非感染患儿均于住院期间取血 3~ 5mL …  相似文献   

19.
γ-干扰素与轮状病毒肠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为探讨婴幼儿肠炎与γ 干扰素 (IFN γ)水平的相关性 ,本研究检测了 46例婴幼儿轮状病毒 (RV)肠炎患者血清、大便IFN γ水平 ,为临床免疫调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一、对象 RV肠炎急性期组 46例 ,年龄 6~ 2 4个月 ,平均年龄 12 .2 1个月 ,均为RV肠炎流行季节本市郊县医院住院患儿 ,急性期发病 3d以内 ,临床症状典型 ,粪便经ELISA法及PAGE法证实为RV感染。恢复期组 44例 ,为急性期组发病后 4~ 9d ,症状基本消失。对照组 40例 ,均来自我院儿科门诊正常体检小儿 ,年龄 7~ 2 4个月 ,平均 13.72个月二、标…  相似文献   

20.
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于1992年10月至1993年2月应用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公司生产的思密达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120例,另用口服庆大霉素治疗30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急性腹泻患儿,病程在7天之内,大便呈稀水或水样便者(粘冻状或脓血便者不作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思密达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