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桩冠又称钉冠,是利用金属桩插入牙根管内固定的人造冠,常用于前牙牙冠缺损的修复。有关桩冠原因、近远期效果等报道不多。为此,我们对169例桩冠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来 ,对于牙冠缺失 ,无松动 ,牙根尚在的前牙 ,都必须经过常规的牙髓失活 ,失活牙髓拔除 ,扩管 ,反复用3%H2 O2 和 0 .9%生理盐水冲洗根管 ,根管封药 ,根管充填 ,观察 1~ 2周无炎性反应以后 ,再到口腔修复科打样 ,桩冠制作 ,桩冠沾接修复等过程。此过程至少需 1~ 1 5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前牙再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牙冠折以往多采用桩冠修复和自体冠直接粘接修复.桩冠修复在恢复缺失牙的形态、色泽、功能以及对牙周的生物相容性等方面都无法与自体牙冠相媲美;后者目前多采用自制钢丝钉或成品钉与自体冠粘接或选用光固化树脂直接粘接修复,其抗扭转力和抗折力均受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前牙牙冠因其位置原因较易折断,临床多采用“假牙面”桩冠修复,但其美观程度、外形及功能仍不能完全和真牙相比。我科自1999年11月~2006年12月对42例前牙区牙冠折断患者进行自体牙冠再接修复术,并跟踪调查一年,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耿瑞月  赵明 《武警医学》2004,15(12):915-916
在口腔颌面部外伤中,上颌前牙牙折较多见。对于因外伤造成的恒前牙牙折,包括伤及牙髓的冠折、冠根折及根折,一般选用桩冠进行修复,甚至对于从颈部至根管中1/3或2/3低斜位折,牙冠虽没断离但已失去咬合功能的牙齿,临床上多采用拔根再行义齿修复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有许多患者出于美观或惧怕拔牙等原因,尽量要求保留患牙或要求做其他修复。本文对于24h内因外伤致牙折的活髓上前牙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自体牙冠再接修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前牙牙冠折断在临床上多采用“假牙面”桩冠修复 ,但其美观程度及外形仍不能完全和真牙相比。我科自 1999年 11月~ 2 0 0 2年 11月对 15例前牙区牙冠折断患者进行自体牙冠再接修复术 ,并跟踪调查 1年 ,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 ,男性 5例 ,女性 10例  相似文献   

7.
外伤前牙正畸助萌术后纤维桩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外伤前牙正畸助萌术后纤维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例因外伤导致的单个上前牙冠折至龈缘的患者,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正畸助萌术延长临床牙冠长度后再应用纤维桩系统进行核桩修复及烤瓷冠修复。患者每6个月复诊1次,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评估纤维桩核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随访12~30个月,10例患者的基牙无松动,未发生根折,纤维桩树脂核桩冠完好,无松动,无脱落,牙龈组织健康,牙槽骨无吸收,骨硬板连续一致。结论对于外伤所致的上前牙冠折至龈下的病例,采用正畸助萌术和纤维桩核系统进行桩冠修复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前牙牙冠折断在临床上多采用假牙面桩冠修复 ,我科于2 0 0 0年对 2例牙冠折断患者进行自体牙冠再接修复术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病例 患者 ,女 ,3 0岁。 2 0 0 0 - 10 - 16因骑自行车摔断牙 ,来我院口腔科要求治疗。检查见横向折断 ,折断线唇面位于牙颈部 1/3处 ,舌面刚刚位于龈下 1mm ,折断线与牙体切缘线基本平行 ,折断牙冠舌侧与牙龈连接 ,基本没有损坏 ,唇侧的折缝可见牙髓 ,X片检查显示根尖和根周组织无异常。冷热刺激痛 (++) ,叩痛 (+)。处理 :局麻后取下折断牙冠消毒后浸泡在 75 %的酒精中备用 ,并且拔除牙髓 ,扩其…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92年2月应用可见光固化(VLC)基托复合树脂修复义齿,共制做活动义齿164例。另桩冠15例、假牙修理11例,垫底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与仪器可见光固化基托材料(基托树脂、牙冠树脂、处理剂、粘合剂,隔氧剂)。GHD—1A型四功能光固化机。均为广东省佛山市郭厚齿科材料厂提供。  相似文献   

10.
在牙体、牙列缺损的修复过程中,违反设计原则、制作不合理者,均视为不良修复体[1]。不良修复体一般见于桩冠,固定义齿,可摘义齿。固定义齿泛指在口腔内不能自由摘戴的假牙。由于个体美观,使用舒适,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固定义齿修复在修复科诊疗工作中的比重正日益提高[2~4]。但由  相似文献   

11.
<正>病人,男,17岁。因右下前牙不适2 d。口腔检查:41、42牙冠融合,融合牙冠近远中径8.3 mm,31、32近远中径之和11.8 mm,融合牙冠切端及下1/3有凹陷且透黄色(图1)。融合牙无龋坏、无松动、无叩痛,冷刺激有轻度敏感。X线片示:41、42牙根融合为一体,只有一个粗大根管,根  相似文献   

12.
活动修复一般固位体采用卡环形式,对基牙要求比较严格。牙体缺损过大、残根、残冠、牙冠过小、畸形牙、牙冠重度磨耗的牙齿均不宜做为基牙。残根、残冠不拔除也只能考虑做覆盖义齿修复。双重冠固位修复方法,在经过合理完善的牙体,牙髓治疗后的基牙上完成内冠和外冠的修复。K_9系系列研磨仪观测和制作,解决了内冠的外轴壁与外冠内轴壁紧密贴合。双重冠具有合适的摩擦固位力。解决了活动义齿多个外冠固位体获得平行的共同的就位道的  相似文献   

13.
严重缺损患牙的综合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严重缺损是指牙冠1/3以上的缺损,在临床上表现多种多样,如1/3冠缺损、1/2冠缺损、2/3冠缺损、甚至全冠缺损,仅剩残根。一些牙冠虽缺损很大,但牙髓活力仍正常。一般情况下,残冠和残根均伴有牙髓根尖周病变,因此,口腔临床一直围绕着如何保存和治疗患牙,而进行长期的相关性研究和技术改进。  相似文献   

14.
1991年以来,我们采用间接法制作的双翼塑料粘接桥(下简称塑料桥)修复前牙,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1.一股资料本组共64例。男性22例。女性42例。年龄20~43岁。修复塑料桥64付,其中义齿塑料桥32付,义齿间隙,义齿甲冠、义齿桩冠、义齿贴面等复合塑料桥28付,甲冠连续塑料桥2付,桩冠连续塑料桥2付。修复前牙120颗,上前牙106颗,下前牙14颗。2.修复方法(1)选择个别前牙缺失,间隙不低于缺牙牙冠长度1/2者为对象,按常规取模。在缺隙处嵴盖部成凹型刮除石膏1~2mm。以邻牙为基牙,延长基牙舌侧牙颈线1mm。(2)选排义齿,…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83年以来,为215例前牙缺损,采用临床一次性桩冠制作法修复,该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减少就诊次数,疗效满意,可以在临床采用的一种前牙修复方法。116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前牙牙冠大部分或完全缺损193例,其中男112例,女81例,年龄16~45岁。唇向错位牙12例,舌向错位9例,扭转牙1例,年龄17—35岁。1.2方法选成品往何或用不锈钢丝弯制,牙片选用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的塑胶牙片。注意桩钉的根内段应与预备后的根管长短、粗细和形态相适应,与根管壁密合,达到将冠桩安置于根管内不松动,不转动进出略有阻力为宜。根外段应露…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患者男,26岁。因右侧下颌牙龈肿痛3天就诊。口腔检查:右侧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牙冠周围软组织红肿、溃烂、触痛,患侧下颌下淋巴结无触痛及肿大。初步诊断为右侧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给予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局部冲洗,口服甲硝唑片0.4g,每天3次。治疗第2天,患者因胸背部多发片状皮疹伴瘙痒再次就诊。考虑甲硝唑致急性荨麻疹。立即  相似文献   

17.
我科5年来对21例上前牙斜行折断至龈沟下的病例,先作局部齿龈切除术,然后作桩冠修复。经临床观察,被切除的齿龈在3~4周内重新生长,与桩冠紧密贴合,临床效果较好。 一、适应症: 牙周情况良好,斜行折断的上前牙,其舌侧断面边缘在龈下3mm以内,唇侧断面边缘在龈上2mm以上(外伤时,上前牙多半呈唇舌向斜行折断,唇侧断面一般都在龈上,舌侧断面一般多在龈下。图1)。牙齿须先作根管治疗,为了便于桩冠的制作,在根管充填时,可以只充填根尖1/4。具体方法是切取大小适合,其长度为根长1/4的牙胶尖  相似文献   

18.
智齿又称第三磨牙,往往牙位不正,尤其是下颌智齿,表面有牙龈瓣覆盖,这样与牙冠之间就形成了称之为盲袋的结构,人们吃的食物残渣最易藏在里面,加上口腔的湿度、温度适宜,给细菌提供了繁殖环境。当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毒力增强时可引起冠周软组织炎。通过对240例智齿冠周炎患者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冲洗,再将用碘甘油浸透的棉线置于盲袋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牙龈切除术修复劈裂牙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劈裂牙齿在口腔科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可以用口腔修复的方法予以治疗。但对于劈裂缺损达龈下的牙齿,常规方法不易修复。近年来我科采用牙龈切除术加桩冠修复的方法治疗了42例劈裂缺损达龈下的患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42例均为我科收治  相似文献   

20.
口腔科     
CO2激光在口腔修复冠延长术中的临床应用常青孙红英目的:观察CO2激光应用在口腔修复冠延长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检查残根或残冠断面于龈组织下患者45例,牙龈过度增长,致使牙冠过短9例,共5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0例,年龄为19~68岁。术区常规消毒和在局麻下用盐水纱布或棉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