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改善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培那普利、酒石酸美脱洛尔,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服用松龄血脉康,1片/次,3次/天,疗程为12周,观察2组的降压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参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降压疗效大致相似。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左室重量指数均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西药加用松龄血脉康较单纯西药能更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症状,具有更好的改善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肌康对左心室肥厚逆转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应用中药心肌康对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进行逆转性治疗。94例LVH患者随机分为心肌康治疗组(74例)和美多心安对照组(20例),作服药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心肌康对LVH有显著的退缩作用(P<0.05,P<0.01),对照组对LVH的治疗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于治疗后比较亦呈显著性差异(P<0.01)。心肌康对LVH的病因具有缓解或消除的作用,如心功能和微循环的改善,血粘度、血载脂蛋白A-1(APOA-1)、心肌耗氧量(RPP)的降低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等,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上述结果提示心肌康对LVH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肌康对左心室肥厚逆转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应用中药心肌康对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逆转性治疗。94例LVH患者随机分为心肌康治疗组和美多心对照组,作服药前4事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心肌康对LVH有显著的退缩作用,对照组对LVH的治疗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于治疗比较亦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搏通逆转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显效时间及有效率。方法:用超声心动图及Doppler动态观察左室后壁与室问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总有效率79.17%,连续服药12个月至24个月逆转左室肥厚的效果明显而与服药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血压造成左室壁厚度增加及左室重量增加,易产生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而增加死亡率,开搏通长期服用可有效的逆转左室肥厚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祛瘀消斑胶囊逆转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左室肥厚 ,而左室肥厚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999~ 2 0 0 0年我们选择了 42例高血压病伴有左室肥厚的患者给予祛瘀消斑胶囊治疗 ,观察用药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重量的变化 ,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或住院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采用 1999年WHO标准 ,经二维和多普勒超声测量 ,选择高血压病伴有左室肥厚的患者 42例 ,男 2 4例 ,女 18例 ;年龄 40~ 80岁 ,平均 (5 9 5± 8 3 )岁 ;病程 5~ 10年。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6.
人参强心滴丸逆转左室肥厚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参强心滴丸逆转左室肥厚的机制。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建立心肌肥厚模型,以高、低剂量人参强心滴丸治疗,然后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血清醛固酮(ALD)的含量。结果:人参强心滴丸可明显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减轻左室重量、降低血浆NE、DA和血清ALD的含量。结论:人参强心滴丸逆转左室肥厚的机制在于不仅可降低血压,而且,还与降低血浆NE、DA和血清ALD含量有关。以往的工作证明,人参强心滴丸对阿霉素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本文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建立心肌肥厚模型,观察人参强心滴丸对大鼠血压、左室重量及神经激素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人参强心滴丸对心肌肥厚防治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心肌肥厚是心脏为适应压力超负荷而发生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心肌纤维化,是心脏的代偿性、适应性反应。病理性左室心肌肥厚多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甚至导致心源性猝死。参与左室心肌肥厚形成的机械性因素、神经体液因素、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通路等影响因素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需要作用于多靶点的药物联合应用,才能够取得理想的防治和逆转效果。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左室心肌肥厚的药物按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阻断剂,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和利尿剂等。虽然用于治疗左室心肌肥厚疾病的药物种类众多,但是由于现代西药靶点单一、不良反应多等因素限制了其左室心肌肥厚治疗效果,而中药具有多靶点、生物活性成分丰富的治疗优势成为目前研究治疗左室心肌肥厚的重点。中药有效成分对左室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细胞炎症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等。本文主要通过CNKI,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对近年来国内外的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生物碱类、内酯类等来源于中药的有效成分防治和逆转左室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为探索抑制左室心肌肥厚的新治疗靶点及发现新活性物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200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的资料显示:在35~7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7.2%。高血压本身并无大碍,但持续高血压及其不断进展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使血管重构,进而导致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等损伤。在心血管方面,高血压早期即可引起患者左心室代偿性肥厚,晚期则引起心功能衰竭。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也证明及早发现和控制高血压,可有效地防止和延缓心肌肥厚的发展,从而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2003年3月-2005年5月,本院联合应用咪达普利与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患者9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高于20%,随着高血压病患病时间延长,约1/3的患者出现左室肥厚(LVH)[1]。高血压病LVH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改变:①心肌细胞肥大、肌丝排列紊乱和收缩力下降;②心脏成纤维细胞(CFs)过度增殖和胶原表达增多,两者共同构成了LVH的细胞病理学基础。LVH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猝死和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不管用何种治疗方式或是否降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都会随LVH的消退而降低[2];而逆转LVH的治疗能改善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临床常见疾病,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约有1/3出现左室肥厚(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1]。EH-LVH是增加心衰、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Ar-rhythmia,VA)、猝死等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的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2],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3,4]。我们从1994年1月~1997年1月,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期和期伴有LVH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辨证疗法对EH-LVH的逆转作用,及其对左室功能、心肌缺血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证明其临床实用价值。报道如下:1 观察对象120例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 :将 87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 16周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 ,但治疗组 (P<0 .0 1)较对照组 (P <0 .0 5 )下降更为明显。治疗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降压同时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是一种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血清 型前胶原 ( PC )、 型胶原 ( C )、透明质酸 ( H A)的测定 ,以了解其作为心肌纤维化时血清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 RIA)测定 2 6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 2 3例高血压病无左室肥厚组及 3 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 PC ,C 和 HA水平。结果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血清 PC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高血压病无左室肥厚组高 ( P<0 .0 1) ,C ,HA与正常对照组及高血压病无左室肥厚组无差异 ( P>0 .0 5 )。结论 :PC 作为心肌纤维化指标有临床意义 ,但 C ,H A从本研究显示尚不能作为心肌纤维化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当前世界上公认的心脑血管病最重要危险因素。以往,关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率和猝死危险性的报道较多,但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增加与心率变异的关系的论述较少,本研究对64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分析。揭示了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心率变异的关系,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心肌康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中药心肌康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60名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倍他乐克治疗组30例和心肌康治疗组30例,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压、心脏超声、血Ⅲ型前胶胶原和透明质酸,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心肌康治疗组改善上述指标均等同于或优于倍他乐克治疗组。结论:心肌康逆转肥厚左室组织重构的疗效优于倍他乐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心舒康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大鼠心肌细胞核因子-kB(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在9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13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施行相同步骤手术,不钳夹左肾动脉,即假手术组。其余77只大鼠进行肾动脉缩窄术。4周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再随机分为四组,即模型对照组、心舒康高剂量组、心舒康低剂量组、西药开搏通组。模型组灌服等剂量正常饮用水。用药6周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NF-k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NF-kB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各用药组大鼠用药过程中血压均不同程度下降;用免疫组化法测得的阳性目标面密度值阳性目标平均光密度值表明各用药组大鼠心肌NF-k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开博组之间有差异(P<0.05),而中药两组之间虽疗效有差异,但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心舒康能够在降低血压和抑制左室肥厚的同时,抑制心肌细胞NF-kB的激活和过度表达。提示心舒康通过对NF-kB激活机制中各途径的影响而达到抑制其过度表达的目的,从而在抗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及心肌保护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心肌康对实验性钴心肌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心肌康高剂量可降低大鼠腹腔注射氟化钴的死亡率。可减小钴造型后大鼠的相对肺、肝重指数,提示心肌康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钴心肌病鼠的心衰状态。可使钴心肌病鼠心电图异常变化率降低或心电图异常变化持续时间缩短。病理形态学鉴定以14g/kg剂量连续二周灌服心肌康后杀检鼠心肌病检普遍可见有促进炎症细胞渗出及结缔组织增生作用,提示心肌康有利于钴中毒后大鼠心肌病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肌胶原纤维病理改变特点。方法从3 520例连续尸检标本中选取年龄≥65岁的高血压及对照组126例的心脏标本进行HE、苦味酸天狼猩红(SR)和Ⅰ、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运用光镜和偏振光观察胶原纤维的分布特点,用全自动图像分析计算总胶原面积(CA),Ⅰ、Ⅲ型CA,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Ⅰ、Ⅲ型CVF及Ⅰ/Ⅲ型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LVHⅠ级患者心肌的CA、Ⅰ型CA、Ⅲ型CA、CVF、Ⅰ型CVF显著增高(P均<0.01),而Ⅲ型CVF、Ⅰ/Ⅲ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LVHⅡ级以及高血压LVHⅢ级患者心肌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增高(P均<0.01)。结论随着高血压LVH程度的加重,Ⅰ型CVF明显升高,提示舒张功能受损愈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58例经确诊为EH伴LVH患者,服用缬沙坦治疗2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算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高血压左室肥厚组CⅢ、HA、LN、CⅣ均高于对照组,经24周治疗后,血清PCⅢ、HA、LN、C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同时左室肥厚状况也显著改善。结论缬沙坦可以减轻EH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而逆转高血压性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20.
虞东玲  汪涛  郑偕扣  李烨 《中医药研究》2011,(11):1350-1351
目的观察降压清心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探讨其对心脏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8周~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中药组(降压清心方组)、西药组(雷米普利组)、中西医结合组(降压清心方+雷米普利组),每组6只,并设正常8周龄SD大鼠6只为正常组。共观察4周。给药后每周测血压;给药前和给药4周后检测心脏彩超指标。结果连续给药4周,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组可以抑制SHR收缩压,且随周龄的增长有增加趋势。用药4周后,各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低于模型组,中西结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低于模型组,中西结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组IVSTd较用药前减小,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低于模型组,各治疗组LVPWs、LVPWd较用药前减小,且中西结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射血分数(EF)均高于模型组,中西结合组EF较用药前增加。结论降压清心方可以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随周龄的增加而增加,并有预防和减轻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