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树脂托槽与瓷修复材料粘接抗剪切强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瓷表面处理方法对树脂托槽与瓷修复体粘接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找到适合瓷面与树脂托槽粘接的粘接剂和瓷表面处理方法。方法90颗制作好瓷贴面的离体牙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使用京津釉质粘合剂,B组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C组使用BISCO正畸单组分粘接剂粘接树脂托槽。每组再按照瓷表面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在粘接前分别用酒精擦拭、打磨去釉氢氟酸酸蚀和打磨去釉氢氟酸酸蚀后涂硅烷偶联剂处理瓷贴面表面。所有样本在37℃恒温水浴中储存24小时后测定抗剪切粘接强度并记录去粘接后瓷贴面的破裂情况。结果BISCO正畸单组分粘接剂组的粘接强度明显高于京津釉质粘合剂组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组(P<0.05),瓷贴面经打磨去釉氢氟酸酸蚀或再涂硅烷偶联剂处理后使用BISCO正畸单组分粘接剂粘接取得了正畸临床有效的粘接强度。各组去粘接后瓷破裂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京津釉质粘合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不适于正畸树脂托槽的粘接,BISCO正畸单组分粘接剂经打磨去釉、氢氟酸酸蚀后才能取得正畸临床有效的粘接强度,瓷面涂布硅烷偶联剂可增加其粘接强度且对去粘接后的瓷面破裂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靳松  陈杰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11):812-814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剂对托槽脱落牙面再粘接新托槽的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正畸拔除人离体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颗。使用京津釉质粘合剂粘接前磨牙托槽,浸泡于生理盐水37℃恒温水浴24 h后加载剪切力使托槽脱落,再分别使用京津釉质粘合剂、GC Fuji ORTHO LC粘接剂、Transbond XT粘接剂粘接新托槽,生理盐水37℃恒温水浴24 h后加载剪切力使托槽脱落,记录托槽抗剪切强度,并记录托槽脱落后粘接剂残留指数。结果 3组间的抗剪切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间ARI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初次使用京津釉质粘合树脂粘接的托槽脱落,使用Transbond XT粘接剂再次粘接新托槽粘接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研究金属托槽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面粘接时,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粘接抗剪切强度及去粘接后修复面完整性的影响。②方法将60个光固化复合树脂面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京津釉质粘合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金属托槽;每组再按不同表面处理方法随机分为3小组:体积分数0.37的磷酸酸蚀组、打磨粗糙组和对照组。测定粘接抗剪切强度,并记录去粘接后的树脂面破裂情况。③结果打磨粗糙组和体积分数0.37的磷酸酸蚀组的粘接抗剪切强度达到了正畸有效粘接强度,打磨粗糙组的粘接抗剪切强度高于对照组和磷酸酸蚀组(F=9.85,q=2.91~8.37,P<0.05);打磨粗糙组和磷酸酸蚀后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组去粘接后的树脂面破裂率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和磷酸处理后京津釉质粘合剂粘接组(P=1.19×10-4~2.30×10-2)。④结论体积分数0.37的磷酸处理树脂面后,京津釉质粘合剂粘接金属托槽与光固化复合树脂可获得正畸有效粘接强度,同时降低去粘接后的修复面的破裂率。  相似文献   

4.
陈星  缪健  戴红卫 《四川医学》2000,21(8):737-738
楔状缺损是常见的牙体病之一。充填楔状缺损的常用材料有银汞合金、磷酸锌粘固粉、EB复合树脂、CO- 1粘合剂、可见光固化材料、玻璃离子粘固粉等。1994~ 1999年笔者应用京津釉质粘合剂充填浅型楔状缺损 196例收到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96例 ,男 85例 ,女 111例 ,年龄31~ 70岁。1.2 方法 :1材料 :京津釉质粘合剂。 2治疗方法 :a.除去牙本质面沉积物 ,酸蚀缺损边缘的牙釉质。b.清洗、隔湿、吹干。c.取 A、B釉质涂剂按 1∶ 1调匀 ,涂于缺损及边缘釉质上。d.取 A、B釉质糊剂按 1∶ 1调拌 ,用探针置于…  相似文献   

5.
王聪  韩大江 《四川医学》2014,(8):960-962
目的研究在粘结前使用液体剂封闭剂Biscover LV以预防釉质脱矿对托槽粘接抗剪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正畸拔除的60颗离体前磨牙经37%磷酸酸蚀30秒后,随机等量平分为A、B两组,A组:先涂Biscover LV液体封闭剂再粘接,B组直接粘结托槽。每组再分别使用以下三种粘结剂,每小组10个:1非调拌性牙釉质粘合树脂(西湖巴尔);2Transbond XT光固化树脂粘结剂;3光固化型的Fuji Ortho LC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将6组试件经37.0℃恒温水浴48 h后,进行冷热温差(5.0℃30 s、55.0℃30 s)循环1200次。于材料力学实验机上测试剪切强度,10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托槽脱落后牙面树脂残留情况并进行评估。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各组抗剪切粘接强度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记分粘结破坏发生多数发生在粘结剂内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粘结前使用液体封闭剂预防釉质脱矿,不影响托槽粘接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两种正畸粘合剂与釉质的粘结强度。方法 选择12~14岁Ⅰ类Ⅱ类错患者,用两种粘接剂,分别粘接方丝弓托槽和M、B、T直丝弓托槽,记录粘接的脱落率。结果 两种粘接剂粘接两种不同托槽的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京津釉质粘接剂更适合中国的正畸医师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酸蚀面积下粘接正畸托槽对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正畸拔除人离体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A、B、C、D组。A组酸蚀25mm2(5mm×5mm),B组酸蚀9mm2(3mm×3mm),C组酸蚀4mm2(2mm×2mm),D组酸蚀1mm2(1mm×1mm)。使用京津釉质粘合树脂粘接新亚标准型网底直丝弓上颌第一前磨牙托槽(底板面积12.18mm2),人工唾液中冷热循环1 000次,测试并记录托槽粘接强度。结果 4组间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88.38,P0.05)。结论粘接正畸托槽酸蚀过程中控制牙面酸蚀面积略小于托槽底板面积时,仍能满足正畸临床托槽粘接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两种正畸粘合剂与釉质的粘结强度.方法 选择30例安氏Ⅱ类错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组使用津京釉质粘结剂(A组),3M化学固化粘结剂(B组),记录两组的托槽脱落率,临床操作时间以及牙釉质脱矿程度.结果 托槽脱落率A组6.4%,B组5.6%,统计学分析津京釉质粘结剂与3M化学固化粘结剂的脱落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两种粘合剂均可用于正畸粘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光固化树脂材料制作隐形矫治器附件的粘接强度。方法:收集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160颗,随机分为A1、B1、A2、B24组,A1和A2组用3M光固化树脂制作的附件,B1和B2组为用贺利士光固化树脂制作的附件,A1和B1组测定附件脱落率,A2和B2组测定附件剪切强度。结果:B1组脱落率为13.33%大于A1组脱落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2组剪切力强度为(23.25﹢1.55) MPa,强于B2组剪切力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3M光固化树脂制作的附件与贺利士光固化树脂制作的附件比较,脱落率更低,抗剪切强度更强。  相似文献   

10.
三种不同处理因素下托槽粘接强度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不同处理因素下托槽粘接强度的化。方法:选正畸需要而拔除的60颗双尖牙为实验样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对每一牙面粘接标准方丝弓托槽。以材料力学实验机测定各组24 h后抗剪切强度及抗张强度,并对每一牙面上的粘接剂残留量进 行统计。结果:粘接托槽前使用抛光膏清洁牙面,能显著提高托槽粘接的抗剪切强度[非抛光组为(5.973±1.519)MP,两个抛光组分别为(9.017±3.278)和(7.862±2.437)MP,P<0 .05]。抛光膏清洁牙面后,使用光固化氟化玻璃离子复合体粘接托槽,粘接的抗剪切强度有显著提高,与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的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抗张强度较京津釉质粘接剂显著降低(P<0.05)。ARI积分比较,抛光膏清洁牙面能显著提高釉质表面与粘接剂间的粘接力(P<0.05),尤其在抗张强度组影响更显著(P<0.01)。抛光膏与光固化氟化玻璃离子复合体配合使用,抗张强度组牙釉质表面与粘接剂间的粘接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牙面抛光膏及光固化氟化玻璃离子复合体可应用于正畸临床的托槽粘接。  相似文献   

11.
光固化和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剂剪切强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光固化和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剂的剪切强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收集双尖牙20颗,随机分为两组(10颗/组),组用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剂(津京釉质粒接剂),B组用固化树脂粘接剂(TransbondXT,3MUnitek),把托槽粘接在牙面上,标本全部放置在37℃的恒温水浴中浸没24h,然后对粘接后的托槽/牙釉质界面剪切强度进行测试,以及对托槽脱落后牙面上粘接剂残留进行评估。结果:两种粘接剂组间的剪切强度和托槽脱落后残留粘接剂ARI计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光固化和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剂均具有较强的粘接强度,但光固化树脂粘接为托槽的定位和粘接提供供充足的时间,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正畸临床常用的3种粘接剂在干燥和人工唾液条件下对金属托槽的粘结强度,评价其粘接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60颗因正畸治疗拔除的前磨牙,随机分为3M光固化粘接剂组、3M化学固化粘接剂组和杭州西湖牙釉质粘接剂组,每组20颗,每组分为2个亚组,每组10颗。A1组为干燥条件+金属托槽+3M光固化粘接剂,A2组为人工唾液条件+金属托槽+3M光固化粘接剂,B1组为干燥条件+金属托槽+3M化学固化粘接剂,B2组为人工唾液条件+金属托槽+3M化学固化粘接剂,C1组为干燥条件+金属托槽+杭州西湖粘接剂,C2组为人工唾液条件+金属托槽+杭州西湖粘接剂。采用电子万能力学实验机测定各组粘接剂与金属托槽在干燥及人工唾液条件下的抗剪切强度;显微镜下观察粘接金属托槽的离体牙表面粘接剂残留指数(ARI);扫描电镜观察去除金属托槽后离体牙牙釉质表面形态表现。结果: 在干燥和人工唾液条件下,3M光固化粘接剂组粘接剂的抗剪切强度高于3M化学固化粘接剂组(P>0.05)和杭州西湖粘接剂组(P<0.05)。在干燥条件下,3M化学固化组粘接剂的抗剪切强度高于人工唾液条件(P<0.05)。在人工唾液环境下,3种粘接剂的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光固化粘接剂组离体牙的ARI均低于其他2组。扫描电镜下,3M光固化粘接剂组离体牙牙釉质表面较其他组规则且平坦,无明显裂痕和釉质剥脱。结论: 在干燥和人工唾液条件下,3种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均能达到正畸临床要求,其中3M光固化粘接剂的粘接性能优于其他2种粘接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正畸牵引力对牙釉质层微观结构的影响,为口腔正畸临床实践提供力学依据。方法 选取48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6组,8颗/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仅使用光固化粘接法粘接正畸托槽,不加任何力。B1、B2、B3组均使用光固化粘接法粘接正畸托槽,分别加载50 g力持续6月,200 g力持续6月和200 g力持续1月。C1、C2组分别使用光固化粘接和化学固化粘接技术粘接托槽。对试样组的牙齿进行不脱钙环氧树脂包埋,经硬组织切片机切片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及能谱仪(EDS)对断裂界面形态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离体牙相比对照组粘合剂残余指数较大,SEM观察到牙釉质表面出现微裂纹和空隙结构,AFM显示不同粘接方式釉质表面形成与打磨方向呈角度的微裂纹。实验组随托槽上加的力值增大,牙釉质界面微裂隙越多。界面粗糙度方面A与C2组具有差异(P<0.05);峰-谷距离方面,A、C1和C2组三者具 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正畸牵引力改变了正常牙釉质层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4.
郭树江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912-1913
目的:评价不同树脂基胶粘剂对正畸牙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共有120只臼齿随机分为4组,采用不同种类的粘合剂将其与正畸托槽进行粘接,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粘结强度试验。结果:4组均具有高SPBS,范围为(5.4~7.6)Mpa,能够满足正畸牙齿移动需要。A组SPBS为(9.7±2.1)Mpa,B组为(10.1±3.2)Mpa,C组为(9.3±1.6)Mpa,D组为(10.9±2.8)Mpa。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卡方检验比较ARI记分表明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32.19,P<0.005),而以C组残留最多。结论:4种粘合剂均可达到理想的粘合强度,粘合剂残留指数存在组间差异,且未发现牙釉质严重受损现象。  相似文献   

15.
郭秀丽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23-123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用于正畸托槽粘接的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抗剪切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的理论依据。方法:44颗离体前磨牙分为3组。A组:牙面酸蚀干燥后复合树脂质粘接剂(DM)粘结;B组:牙面酸蚀干燥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RelyX Luting)粘结:C组:牙面酸蚀后湿润条件下树脂改型玻璃离子粘接。24小时后用材料力学实验机检测两种材料的抗剪切强度,统计牙面上粘接材料的残留指数。结果:两种粘接材料的抗剪切强度和粘结荆残留指数差异显著;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在湿润和干燥的条件下,其抗剪切强度及粘结剂残留指数差异不显著。结论:体外实验研究中,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的抗剪切强度比复合树脂釉质粘接剂的抗剪切强度低,但仍能满足正畸临床要求(6~8Mpa),尤其在湿润奈件下,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抗拉伸强度的分析,研究光固化复合树脂、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和Cx粘结剂对托槽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分别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Cx粘结剂粘结托槽,对托槽进行抗拉伸力测试。结果:实验1组2组、3组的抗拉伸强度分别为(5.44±1.39)Mpa,(5.86±0.89)Mpa,(1.33±0.38)Mpa。实验1组和实验2组的抗拉伸强度明显高于实验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1组和实验2组的抗拉伸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和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对于正畸托槽的粘结强度无差异,但都明显犬于CX粘结剂。  相似文献   

17.
四种黏结方法在离体氟斑牙上正畸托槽黏结强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一种与氟斑牙有较高黏结强度的临床可行的正畸黏结系统。方法:本研究分4组,A组:在干性环境下以京津化学固化型釉质黏合剂黏结托槽,作为对照组。B组:在干性环境下以日本可乐丽公司的化学固化型釉质黏合剂黏结托槽。C、D组:分别在干性、湿性环境下以日本可乐丽公司的SE-BOND光聚合型牙科树脂黏合剂 可乐丽AP-X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托槽。黏结后置于37℃温箱中,30min后进行剪切强度测试及ARI计分。结果:A、B组的剪切强度分别为2.212MPa和2.233MPac,C、D组的剪切强度分别为4.268MPa和4.253MPa,C、D组与A、B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C组与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样本在去除托槽时牙面残留黏结剂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可乐丽菲露^TMSE-BOND牙质粘合用处理剂与氟斑牙界面所达到剪切黏结强度与临床要求有差距,但与传统方法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底板结构及黏接剂对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的底板结构及黏接剂对金属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上颌双尖牙,随机分为A1、A2、B1、B2、C1、C2、D1、D2共8组,每组10颗牙齿、10个托槽。A、B组选用Unitet^TM非混合型自凝黏接剂,C、D组选用Transbond^TM XT光固化黏接剂黏接托槽;其中A、C组采用网底托槽,B、D组采用沟底托槽。经37℃人工唾液恒温水浴24h后,以微机万能材料实验机分别对A1、B1、C1、D1组托槽进行抗剪切强度(SBS)和A2、B2、C2、D2组托槽进行抗张强度(TBS)的测定,并分别统计每个托槽上的黏接剂残留量(ARI)。结果底板因素对托槽的粘接强度有影响,无论采用何种黏接剂网底托槽的SBS及TBS均大于沟底托槽,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接剂因素、底板结构与黏接剂的交互作用对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槽SBS与TBS具有相关性(P〈0.01);SBS测试组与TBS测试组组内ARI积分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槽底板结构可影响托槽粘接强度,网底托槽经微酸蚀处理粘接强度大手沟底托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粘结法粘结正畸托槽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共有180颗健康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6组,每组牙按选定方法粘结托槽并完成应力测试,10倍放大镜下观察并记录每颗牙牙面的粘结剂残留及有无牙面裂纹。结果 (1)A1、B1、C1三组抗剪切强度无显著差异;(2)A2、B2、C2三组抗拉伸强度无显著差异;(3)A1、B1、C1三组的粘接剂残留指数无显著差异;A2、B2、C2组的粘结剂残留指数无显著差异;(4)所有受试牙牙面均未观察到釉质裂纹。结论间接粘结法可以获得满足临床要求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双重固化及化学固化两种固化方式对根管与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16颗新鲜拔除的上颌中切牙,截除牙冠,经过完善的根管充填后,进行桩道制备,生理盐水冲洗桩道,全酸蚀桩道内牙本质表面,将16颗牙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8颗。A组在明亮室内用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完成纤维桩在根管内的粘接。B组在X光暗室内采用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剂完成纤维桩在根管内的粘接,两组完成此过程后进行冷热循环,横向截取1mm的实验切片,用薄片推出实验测量粘接强度,采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强度(113.72±2.76)N,B组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强度(117.81±1.92)N,t检验显示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化学固化方式纤维桩粘接强度大于双重固化方式纤维桩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