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猴头菇子实体为主要原料配制培养液,接入纯培养后的枯草芽孢杆菌,在36℃、46℃下分别进行发酵培养,测定0~60 h内发酵液中总糖、还原糖浓度及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数。结果表明:总糖和多糖含量的变化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整个发酵过程中,36℃发酵条件下发酵液的总糖、多糖的含量高于46℃发酵条件下总糖、多糖的含量。两种发酵条件下菌落数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从可溶性多糖浓度、活性菌体数量、成本核算方面确定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猴头菇子实体培养液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24 h。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林蛙油水溶性蛋白的制备、含量测定、相对分子量测定与抑菌活性初探.采用经典水提法对林蛙油水溶性蛋白进行制备,通过优化缓冲液p H、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与料液比,探索最佳制备工艺;以小牛血清为标准品,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对含量进行测定;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最后,采用纸片法考察了林蛙油水溶性蛋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四种细菌以及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两种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 H为6.5,提取时间为3 h,最佳的提取次数为2次,料液比在1 100时,林蛙油中水溶性蛋白质收率为9.78%;林蛙油中总蛋白的含量为C=0.339 mg/m L;相对分子量为56 k Da左右;制备得到的林蛙油水溶性蛋白对上述六种菌种无抑制活性.本实验研究为林蛙油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复合菌株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合菌株进行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菌种比例搭配试验得到适宜发酵条件:米曲霉与枯草芽孢杆菌组合,接种比为1:3(V/V),总接种量2%,培养温度40℃,培养时间60 h,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达17.911 μg/mL.同时,通过对照试验对豆粕发酵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样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达16.634 μg/mL,较发酵前的0.384 μg/mL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制备得到三种草鱼内脏水解蛋白功能性质进行测定,并通过不同培养基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优选出最适微生物培养基的草鱼内脏水解蛋白.结果表明:3号草鱼内脏水解蛋白的功能性质最佳,其水溶性指数、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起泡性最好,各最高值分别为:水溶性指数99.8%,乳化性73%,乳化稳定性75.9%,起泡性162.8%;最适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生长的内脏水解蛋白为草鱼内脏蛋白水解液经脱色脱腥处理后的3号样品.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用培养基透明圈法从7种芽孢杆菌中筛选到酶活最高的三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4.37、高龙枯草芽孢杆菌w-031 3.83、地衣芽孢杆菌3.83)。用测定发酵液酶活的方法进行菌株的复筛,酶活最高的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对该菌产酶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发酵条件的优化,最优产酶条件为:最佳碳源是魔芋粉,含量为4%,最佳有机氮源为酵母浸粉,最佳无机氮源为硝酸钠,最佳产酶时间为36 h。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与黑曲霉混合发酵制备豆粕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枯草芽饱杆菌与黑曲霉混合发酵制备豆粕饲料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为86小时的前提下,枯草芽孢杆菌1389与黑曲霉3.350混合发酵豆粕制备豆粕饲料的最佳发酵条件是:豆粕含量30%、菌种混合比例(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为1:2、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测得发酵豆粕的蛋白酶酶活值为396.8 U/g,肽转化率值为40.8%.  相似文献   

7.
对天津盐碱地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的碱性果胶酶高产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生物学分类地位。以果胶为底物从土壤中筛选碱性果胶酶生产菌株,对复筛获得的菌株L520进行16SrDNA基因测序和分析,结合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完成L520的菌种鉴定;常规的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进一步阐明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菌株L520在LB培养基上培养10 h左右产中生芽孢,能利用葡萄糖、甘露醇、木糖为碳源进行生长,降解淀粉,水解酪蛋白但不水解酪氨酸;16SrDNA(NCBI登陆号FJ906822)结果显示该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有99%的相似性,Biolog鉴定系统中菌株L520培养16~24 h与Bacillus subtilis A相关数据为PROB 99%,SIM 0.853,DIST 2.06。该碱性果胶酶高产菌株分类学上属于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L520,碱性果胶酶发酵活性达到45 U/mL。  相似文献   

8.
深入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20203产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肽,分析了底物浓度、温度、酶浓度和时间对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大豆蛋白的水解度为响应值,对影响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最佳水解条件为:加酶量10 000 u/g,时间6h,pH值9.5,温度55℃.此条件下水解度为17.35%.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枯草芽孢杆菌产旷β-甘露聚糖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分别对碳源、氮源、碳氮质量比、发酵时间和培养温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对发酵温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和发酵时间四因素进行了L9(3^4)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分泌β-甘露聚糖酶的最佳碳源为40g/L魔芋精粉,最佳氮源为5g/L酵母抽提物,两者最佳质量比为5:1,最佳发酵条件为30℃的条件下摇瓶培养28h;最佳发酵参数组合为发酵温度30℃、接种量5%、培养基初始pH6.5、发酵时间28h;各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其中发酵时间对产酶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铁观音茶中功能物质茶多酚进行生物转化,使之转化为茶生物质色素。重点讨论pH值对转化途径的影响及利用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时茶色素的积累量与发酵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pH5磷酸缓冲液对铁观音茶梗进行悬浮发酵后茶色素含量明显高于中性条件下的茶色素含量。铁观音茶梗经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后,在第3天茶色素含量积累达到最大,铁观音茶末发酵液在第5天茶色素含量积累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88篇文章的引文数量、类型、语种的统计分析,从中看出《学报》作者利用专业文献的特点及规律,为图书情报部门做好文献服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氧化镁与2.5mol/L氯化镁溶液反应制备氯氧化镁(A)和(B)。在微量量热计上测得样品在2.163mol/L盐酸中的溶解热,据溶解热与比值n的关系求得(A)和(B)的溶解热,进而获得它们的生成热。  相似文献   

13.
一类LP问题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单纯形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化处理,并给出了更加直观的证明,从而,总结出单纯形法迭代的“二看一算”规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我院智能小区实验室设计方案的论述,着重讨论了智能小区实验室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桑茄蒂公司气力压运系统设计计算方法的分析,归纳出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得到实际工艺的验算证明。  相似文献   

16.
砌体结构弹性模量取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砌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力学参数是弹性模量。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砌体结构弹性模量取值,评述了其取值原则,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砌体弹性模量的方向及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5种桉木进行了原料分析,同时在用碱量(Na2O)17%、硫化度25%、液比1:4、升温时间2h、保温2h、最高温度170℃的优化工艺条件下进行了蒸煮实验,进而对其综合制浆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图及其补图的覆盖数、边覆盖数与全覆盖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建筑设计中美学原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符合艺术性的建筑都必须遵守形式美的规律,建筑师通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它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是人类通过长期反复实践、认识而总结出来的.从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入手,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建筑师们所关注的建筑构图原理以及通常运用的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20.
唐兰  韩乃仁 《桂林工学院学报》1998,18(1):41-44,T00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Rastritesguizhouensis的超微形态,胞管孤立部分直管状,中部稍膨胀,向末端收缩变小并向腹侧弯曲成小钩状,背部末端弯曲时形成膝弯,腹侧则形成加厚的下口唇和三角形的凹陷唇口窝。Rastritesguizhouensis胞管的形态与一些孤立的:Monograptusconvolutus,Monograptusdenticulatus.的胞管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