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低渗透油藏在现河采油厂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本文以现河低渗透油田为基础,通过对纵向地应力差、隔层厚度及油层跨度进行研究建立了分层压裂技术界限;通过对射孔工艺、压裂施工参数及封隔器卡封位置优化建立了分层压裂设计优化体系;结合储层物性差异等对分层压裂技术手段进行了研究,从而建立了适合现河低渗透油藏的分层压裂技术体系,并以现河牛庄油田XX井为例,说明了该技术体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改造技术的基本思想是从油藏地质特点出发,将油藏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水力压裂对区块开发的影响,是一种高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技术。本文从整体压裂的定义、设计原则出发,调研国内外低渗透油田的整体压裂研究现状,为在低渗透油田中应用整体压裂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1前言油基压裂液是水力压裂中常用的压裂波之一。在国外除水基压裂液以外,油基压裂是使用较多的一种。据报导油基压裂已在美国占10%以上,它对地层压力系数低,水敏性较强的低渗透油田尤其适用,我国油田近几年来在油基压裂中做了不少工作,吐哈油田采用XP-75油基压裂液,试验表明,它比水基压裂液投产快,具有滤失小、易破胶、易返排、对水敏性油层伤害小等特点,新疆石油管理局工艺研究所开展的HPGOW-XLM胶乳化压裂液是以抓胶为增稠剂,用原油和乳化剂配成乳化油压裂液,它具有粘度高、滤失低、破胶彻底、密度低、携砂能力强、短时…  相似文献   

4.
安塞油田王窑西南区块是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可通过压裂改造提高采收率,而在压裂施工中,通常导致压后返排率低,其残留物堵塞支撑剂填充的孔隙空间,降低裂缝渗透率,使得压裂效果不理想。本文针对油藏特征与性质,开展了压裂液体系的优化分析,最终得到压裂液优化配方,并对该配方的压裂液流变性、抗剪切性能、破胶性能以及配伍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低渗透油气田资源非常丰富,低渗透油田是未来石油增产的一个重要资源基础,研究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压裂是低渗透油田最有效的增产方式。本文对压裂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油层压裂施工中压裂液的作用,并介绍了5种常见的油田压裂技术。  相似文献   

6.
腰英台油田是中石化近年来开发的重点区块,它是东北地区已经探明的相对整装的低渗透油藏,本文就针对腰英台低渗透油层的改造技术进行分析,首先总结低渗透油田储层的主要特点,然后论述压裂改造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7.
腰英台油田是中石化近年来开发的重点区块,它是东北地区已经探明的相对整装的低渗透油藏,本文就针对腰英台低渗透油层的改造技术进行分析,首先总结低渗透油田储层的主要特点,然后论述压裂改造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的逐步开发,水力压裂在低渗透油气田增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压裂液的性能要求也逐步提高。主要针对压裂液体系的抗温抗剪切能力研制出了以2 500万聚丙烯酰胺和羟丙基瓜胶复配作为稠化剂,复合有机硼锆作为交联剂的压裂液体系。通过对该体系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符合行业相关标准。最后,根据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所研制的抗高温压裂液体系能够满足高温低渗透油藏的改造增产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泾河油田储层具有低孔、低渗、低压的“三低”特点,为致密砂岩油藏,弹性产率低,需通过压裂改造释放油藏产能[1]。胍胶体系压裂液在泾河油田储层改造过程中返排低、难破胶,易造成储层污染,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油井产能,延长稳产期,评价优选出适合泾河致密油藏压裂引效的渗吸驱油清洁压裂液体系,该体系可有效降低储层污染,实现压裂改造与渗吸驱油一体化施工[2]。该技术已经在泾河油田水平井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后续泾河油田及同类油藏储层改造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开发低渗透油藏注水时间的延长,注水井油层结垢、污染堵塞日益严重。针对传统酸化工艺酸化半径小,酸化效果差的缺点,研究实施了低渗透油藏缓速酸化工艺新体系。自2003年10月开始在濮城油田实施,截止目前已成功实施89井次,在降压、增注、改善剖面、节电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是濮城油田改善低渗油藏开发的上产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庆外围油田,由于储层物性条件差,压裂是主要增产方式。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常规压裂方法很难适应越来越复杂的低孔、低渗条件,且压裂液与储层配伍性差,储层易受到污染,造成有效期短、增油量少。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其它低渗透油田主要采用CO_2压裂技术进行增产改造,利用CO_2压裂液具有的滤失性低、返排率高、酸化作用、抑制粘土膨胀的性能,来提高压裂改造效果。同时,CO_2溶于原油中,可改变原油性能,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减小渗流阻力有利于稠油油田的开发;液态CO_2汽化后具备强吸附力,可置换出母岩中甲烷。因此,利用CO_2压裂技术可以对天然气井进行增产改造,提高天然气产量。大庆油田发育黑帝庙稠油储层及徐家围子气层,利用CO_2压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低渗透油藏压裂过程中,为了降低压裂作业后破胶残液的残渣含量,减小对储层造成的伤害,通过室内实验,利用DNS方对不同生物酶活力进行检测,优选出低温状态下活性较强的XR-03破胶酶体系。对该体系进行室内携砂、破胶性能和破胶残液岩心伤害性能检测。评价结果证明,该体系不影响压裂液交联效果,加量为5 mg/kg时,破胶时间可控制在90~100 min,破胶残液残渣含量低,仅为67 mg/L,滤液含糖量较高,对岩心伤害率小,适用于延长油田甘谷驿采油厂低渗透浅层油藏。  相似文献   

13.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卫城油田低渗油藏井段长、层系多、层间差异大、高含水层与低含水层交错出现。合层压裂存在难以保证压开所有目的层、压开水层造成压裂失效、未被压开的部分油层易受到压裂液的污染等不足。针对不同井的储层、井况条件 ,地质要求 ,运用卡单封、双封、填砂、限流、投球等分层压裂技术对长井段、多油层的井进行分层压裂改造 ,提高了 、 类油层的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4.
吕宝强  苏莹  赵文  薛小佳  王蓓  刘新印 《广东化工》2011,38(11):174-175
自生热压裂技术是针对储层渗透率低、压力系数低、返排率低、压裂措施后压裂液滞留地层中对储层造成伤害等地质特征,利用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来减缓或解除液体的滞留,从而达到提高返排、减少储层伤害和提高工艺效果的目的。目前,国内在低压、低渗油气藏的改造中应用的自生热措施主要有CO2增能技术、N2增能技术、自生气热剂增能技术等工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庆杨余油层储层低孔、低渗、低饱和度的油藏物性特点及压后产量递减快的问题,为了降低地层油流的渗流阻力,增加地层导流能力、开展了低渗透扶余油层精细地质研究与压裂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即以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依据地质综合研究成果,对改造目的小层进行纵剖分析,根据不同砂体的展布特点、构造特点、断层发育特点及开发现状等,优化水力裂缝参数,形成与扶余油层匹配的压裂工艺。通过对比分析历年压裂改造效果,发现经过精细地质研究后设计的措施井改造效果良好。该技术手段为进一步提高特低渗透油藏单井改造效果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田地低渗透性小、油层孔隙小等特点决定了其开采难度,为了确保低渗透油田地保持正常生产水平,我们需要对地质进行改造。通过小井眼钻井技术、水力压裂增产技术、水平井技术和超前注水技术等的应用来确保低渗透油田地的生产效益。本文就对低渗透油田地的地质特点和各项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措施及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重复压裂是提高低渗透油藏老区开发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关键技术之一是地质上确定老区剩余油富集区,工艺上如何实现重复改造,实现压裂液的有效返排,提高单井产量。在开展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在桩西油田开展了老井重复压裂试验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为下步老区的调整进行了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8.
《化工设计通讯》2017,(7):31-32
为了实现对低渗透油藏的改造,提高油藏的产能,实施水力压裂技术措施,通过压裂液的作用,将井下的油层部位形成裂缝,并采用支撑剂进行支撑,保持裂缝的状态,提高油藏的渗透性,达到增产的目的。优化设计水力压裂技术措施,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的压裂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纯梁特低渗透薄互层油藏的特征,通过对其开发难点进行剖析,有针对性的应用大型压裂技术,并对整体大型压裂技术,从井网设计、油层保护、压裂工艺及地面工程等方面进行优化和配套,实现了低渗透薄互层油藏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20.
齐家油田古708区块扶余油层埋深2150m,空气渗透率平均为5.2×1-0 3μm2,有效孔隙度平均为14.5%,属于特低渗透油藏。油井自然产能低,需要压裂投产。为了降低压裂液对油层的伤害,针对油层特点,开展了清水压裂试验,同时根据地层特点优选了支撑剂,并对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压裂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液5.3t,产液强度1.9t/d.m;日产油4.9t,产油强度1.8t/d.m;含水6.1%,与低伤害压裂液对比,产液强度高0.2t/d.m,产油强度高0.2t/d.m,为特低渗透油田油层改造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