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可优化门诊诊疗服务流程,节省患者排除挂号、交费及候诊时间,方便患者就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合医院门诊的实际,启用分时段预约模式,采用多通道终端载体的预约挂号技术,实现医院门诊流程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实行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1],病人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约就诊的确切时间,届时只要按照约定的时间点提前30 分钟到门诊相应的分诊台确认候诊即可;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流程十分便捷,大大缩短了候诊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我院每天门诊量约7 千人次,笔者结合医院近年来对专家预约挂号的推广实施情况,认为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是合理分流门诊病人就诊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不断优化流程和实践,证明分时段预约挂号已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我院针对门诊流程存在的缺陷,“挂号难”、“看病烦”等问题,于2010年8月开始采用精益思维管理,实施多元化门诊流程优化措施,通过创新预约诊疗方式及门诊全预约诊疗改善门诊患者挂号环节的流动;通过挂号收费通窗、分时段就诊使工作量均衡;通过集中式服务整合资源的方法降低人力成本,减少患者跑动次数.精益管理在医院门诊管理中起着积极作用,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显著提高,实现患者和医院双赢.  相似文献   

4.
探讨目标化管理对门诊预约诊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提高门诊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郸城县慢性病医院接受常规门诊预约服务的1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月接受目标化管理门诊预约服务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预约挂号率及意愿就诊率,患者挂号就诊渠道、患者诊疗等候时长、预约诊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约挂号率、意愿就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微信公众号、电话预约挂号率高于对照组,自助挂号机、人工窗口挂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约挂号所需时长、线上预约候诊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现场挂号候诊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环境、工作态度、诊疗效率、人文关怀、就诊秩序5项服务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约流程、门诊服务、就诊时间、候诊时长、医护态度5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化管理能改善门诊预约诊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在提高患者诊疗效率的同时提高线上预约就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健康卡在优化门诊流程方面的作用.方法 门诊患者通过健康卡进行预约挂号、缴费、打印检查报告、胶片等操作.结果 患者挂号、候诊、缴费、等候检查和取药时间缩短(P<0.01);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健康卡”可以优化门诊就诊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6,(11):1648-1652
目的在专科医院门诊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改善患者就诊体验,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方法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通过医院预约电话、12580移动电话、网络、现场、诊间预约等方式预约,严格执行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提供分时段服务,对门诊预约实施规范化流程化管理。结果预约率稳步升高,爽约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大力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可有效减少候诊时间,提高预约就诊比例,改善患者就诊服务体验。完善的预约诊疗管理组织和制度、强有力的执行是保证预约诊疗服务满意的有效措施。不断优化流程,持续质量改进可使预约诊疗服务满意度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7.
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挂号服务实践为例,介绍了预约挂号、社区转诊预约挂号、窗口提前挂号、残疾人专用挂号等挂号服务的不同特点及优势,为科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流程,提高门诊服务水平,满足患者不同就诊需求,缩短挂号等候时间,提高医院空间管理水平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在门诊就医流程过程使用微信公众号的临床效果。通过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微信的预约挂号、诊室候诊及诊后各类服务的一体化门诊就医流程的体验。通过门诊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给患者带来便捷快速的就医体验,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有效缓解看病难的问题,缩短患者整体就医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医护和谐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专科临床分诊知识库,专家门诊二次预约,分时段多途径预约,非现金挂号支付,门诊三次候诊机制等,构建智能化专家门诊精准预约模式并予以实施。实施后,2017年与2016年相比,年专家门诊服务量增长13.54%,专家门诊预约率提升17.13%,预约准确率提升7.85%,患者满意度提升3.43%,患者无效等候时间降低了54.10%。推行智能化专家门诊精准预约模式,可以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门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上海某综合性医院门诊数据,建立该院心血管内科普通门诊实行分时段预约挂号时不同叫号规则下候诊排队仿真模型,分析不同队列的特点.方法 通过HIS系统提取心血管内科某月普通门诊相关数据确定排队模型参数,利用Matlab建立仿真模型,制定混合队列和分立队列两种候诊叫号方案,观察分析不同出诊医生数量、单位时段内不同预约数量时各类型患者的候诊时间变化.结果 以周一上午为例,在两种不同的候诊叫号规则、不同出诊医生数量、单位时段不同预约数量等情况下,模拟预约就诊患者和非预约就诊患者的候诊时间.结论 实行分时段预约挂号,可以有效缩短各类患者的候诊时间;应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候诊排队方案;仿真模型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及移动客户端优化医院门诊服务的价值。方法以北京某公立医院为研究样本,梳理门诊服务流程,提出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方案。结果传统就医模式下医院门诊服务流程繁琐、反复排队,即诊区待诊、挂号、缴费等待时间长,而医技待检时间较短;优化医院门诊服务后,挂号、检查缴费、取药缴费、取药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就医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及移动客户端的医院门诊服务流程,有效缓解了门诊部患者人流量积压,可为优化公立医院门诊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预约挂号是医院管理服务系统中基于人性化理念提出的,是对医院门诊服务流程的创新和调整,科学组织开展时点实时预约挂号工作,能有效帮助门诊患者高效率参与就医活动,医院的门诊服务效率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该文对时点实时预约挂号的实践应用情况、管理方法以及实践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希望能为门诊服务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实现对门诊就医环节的有效精简,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争取保障门诊服务能够得到患者群体的认同和肯定。  相似文献   

13.
探讨医院数字化门诊,设计和开发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与优化系统。展示门诊患者通过门诊服务系统就可以办理就诊卡、预约挂号、挂号、充值、余额查询、就诊卡信息查询、缴费、实现检验报告单打印等服务,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与优化,改善就医就诊环境,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三长一短"等问题。门诊服务流程的改革是可行的、必要的、有效的,它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就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苏大附一院)的门诊现状,结合医院自身特点,介绍了医院所采取的门诊流程优化模式,进一步缩短非医疗等候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就诊效率,有效缓解“三长一短”的现象,提升人民群众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借助信息系统科学的管理平台,对门诊管理进行科学信息化重组,提升门诊就诊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信息化实现专家限号、预约挂号、电子签到、评价器的应用以及银联自助挂号。结果: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生和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接收度及好评度都有很大提高,医院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结论: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重组,能有效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运行效率和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介绍我院分时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应用情况。根据专科、专家进行个性化排班,为患者提供多渠道的分时预约挂号是我院门诊服务特色。我院推行个性化分时预约后,预约量显著增加,就诊环境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提升。继续加大分时预约挂号宣传,不断增加预约号源,提高预约的便利性,是我院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探讨医院数字化门诊,设计和开发门诊自助服务系统。门诊患者通过门诊自助服务系统可以办理就诊卡、预约挂号、挂号、充值、余额查询、就诊卡信息查询、缴费、检验报告单打印等服务,助力门诊就医流程再造与优化,改善就医就诊环境,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三长一短”等问题。门诊服务流程的改革是可行的、必要的、有效的,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就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拓宽预约诊疗服务途径,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对医院预约服务及入院流程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门诊服务全预约、检查服务全预约、住院服务全预约、手术治疗全预约等举措。应用实践后,预约挂号率从2015年的65.8%提高至2017年的73.25%,患者检查等候时间从2015年的30分钟缩短至2017年的10分钟,平均住院日、术前占床日也有一定缩短,同时有效调整了病种结构。通过不断加强科学预约管理,大力推行全预约服务模式,能够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优化诊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  相似文献   

19.
孙虹  张婷婷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2):1175-1176,1179
目的改进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快捷、安全的诊疗服务。方法 "六自助"集挂号、预约、充值、缴费、查询、打印报告于一体的医疗信息系统和服务设备,以简化患者就诊流程,以信息化互动,医疗资源共享,为患者提供一站到位服务。结果实施"六自助"一站式服务患者挂号时间明显减少(P〈0.01),侯药时间明显减少(P〈0.01)、付费时间明显减少(P〈0.01),总耗时减少与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年门诊量比2010年门诊量上升9.6%。"上海市卫生系统万人问卷满意度"由2010年的95.1%提升至95.4%",符合患者利益需要,符合医疗质量管理要求。结论 "六自助"一站式服务顺应了医疗市场发展需要,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