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普通居民及麻风病密切接触者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评估和指导现场麻风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对黔东南州16县(市)城镇、农村普通居民和中学生进行整群分层抽样,使用《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了解公众对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结果全州共调查41 072人,总体知晓率为73.71%。城镇居民、农民、学生和密切接触者的知晓率分别为:74.42%、68.38%、79.40%和89.06%,各调查人群知晓程度存在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6.9,P0.01),以密切接触者知晓率最高,农村居民知晓率最低。不同地区间人群防治核心信息基本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目前公众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高,但农村居民是麻风病健康教育的薄弱人群,提示对于农村居民的麻风病健康教育需要长期持久地进行,研究更适合农村居民特点的新的综合性健康教育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桐乡市居民对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于2015年9月1日—10月31日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桐乡市麻风病高发的梧桐街道、凤鸣街道、屠甸镇、高桥镇和崇福镇中抽取麻风病治愈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所在居委会/行政村的普通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以及知识获取途径,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调查426人,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麻风病治愈者的密切接触者77人,占18.08%;普通居民349人,占81.92%。其中男性243人,占57.04%;女性183人,42.96%。年龄为12~96岁,平均(57.14±18.56)岁。桐乡市居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4.65%,麻风病密切接触者的知晓率为66.23%。普通居民麻风病人群抵抗力、早期症状和防残措施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6.22%、77.36%和93.12%,均高于麻风病密切接触者的63.64%、58.44%和83.12%(P0.05)。居民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宣传活动、宣传材料和医生咨询。结论桐乡市居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不高,其中麻风病密切接触者的知晓率偏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荆门市公众和麻风病密切接触者中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估和指导现场麻风病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为《湖北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中期和终期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荆门市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部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中学生和麻风病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8.90%,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为75.73%。结论荆门市麻风病知识宣教工作重点要在中小学校,必须重视麻风病免费治疗政策宣传和提高早期症状知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江苏省淮安市居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制订麻风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全国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选取淮安市金湖县和淮阴区新发麻风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所在居委会(行政村)的普通居民进行调查,采用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信息、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州省麻风病密切接触者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制定贵州省麻风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05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发现的所有存活的麻风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入户调查,采用麻风病问卷评价调查对象对麻风病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5 497名调查对象中,答对≥5题被调查者数为4 275人,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7.77%,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在70.00%~84.00%;密切接触者获得核心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宣传材料(47.88%,2 562人),其次为通过家人、朋友或同事获得(46.72%,2 500人)和医生咨询(44.70%,2 392人);女性、13岁~及≥60岁人群,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是影响知晓率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麻风病密切接触者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较高,可尝试利用他们对周围人群进行健康宣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淄博市公众对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今后更有效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1~12月使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淄博市4个区县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中学生及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调查2 078人,公众的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50.53%(1 050/2 078),调查对象对麻风病可治愈性、传染性、人群抵抗力、早期症状、防治机构、防残措施和免费治疗政策的知晓率分别为43.84%(911/2 078)、71.41%(1484/2 078)、56.26%(1 169/2 078)、62.61%(1 301/2 078)、67.47%(1 402/2 078)、71.46%(1 485/2 078)和52.07%(1 082/2 078)。不同宣传途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地区防治核心知识基本知晓情况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淄博市公众对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识知晓率不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现状,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最大样本量原则计算样本量,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全省13~70岁居民人群范围内抽取样本人群,进行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5 178人,居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52.98%,7条核心知识全知晓占6.49%,全不知晓占12.21%。城市居民知晓率为52.27%,农村居民为5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苏中地区居民知晓率高于苏南、苏北,30岁、公务员及干部人群知晓率最高,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者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2014年江苏省居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偏低,需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强化麻风病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黄山市公众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黄山市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的方法抽取 2 833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及中学生的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 结果 2016—2017年黄山市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 43.98%。中学生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最高,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P=0.03)。并且专业技术人员及商贸人员知晓水平较高,农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最低。公众对于麻风病的传播方式、防残措施知晓较好,而对于能否治愈知晓较低。电视及现场宣传活动是公众获得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主要途径。 结论 黄山市公众麻风病防治知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应采取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宣传,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宣传,以期达到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糖尿病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15~74岁常住居民18 772人,调查内容包括检测血糖及糖尿病相关情况。结果 糖尿病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5.3%、26.7%、10.0%。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6.453, P<0.001;χ2=54.157,P<0.001;χ2=19.384, P<0.001)。城市糖尿病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农村糖尿病患者(χ2= 53.441, P<0.001;χ2=21.014, P<0.001;χ2=34.057,P<0.001)。结论 河南省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低,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健康教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来开展健康教育,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健康服务,提高城市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是河南省糖尿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中学生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制定低流行地区中学生麻风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在贵州省贵阳市各市、区(县)共抽取7 530名在校中学生为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调查对象对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7 530名调查对象中,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4.57%,单一核心知识知晓率在30.41%~73.53%之间;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获取途径较为多样,主要以电视(50.80%)、宣传活动(50.36%)和宣传材料(38.73%)为主;调查对象中女性的知晓率高于男性,初中生的知晓率高于高中生;布依族知晓率最高,其次为汉族;息烽县的知晓率最高,南明区的知晓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阳市中学生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较低,需要提供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新型综合性健康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银川市城乡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在全市6个县区(市)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有效调查1200名居民。 结果 银川市居民犬类饲养率达45.17%;27.06%的犬类饲养方式为散养和与人共居;定期给犬类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率为35.06%,城乡犬只免疫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55,P<0.01)。 结论 我市居民犬只饲养率高,但免疫率极低,居民狂犬病防治意识淡薄,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犬只管理及狂犬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分析2017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消瘦及一些营养相关行为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调查18所学校3488名学生,其中城区学生1782名(51.09%),农村学生1706名(48.91%)。小学生2262名(64.85%),中学生1226名(35.15%);男生1786名(51.20%),女生1702名(48.80%)。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率为12.76%,消瘦率为13.39%。城乡学生肥胖率分别为10.83%、14.77%,农村高于城区(P<0.001)。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16.52%、8.81%,男生高于女生(P<0.001)。小学生的肥胖率和消瘦率都高于中学生(χ2=4.259,P=0.039;χ2=14.171,P<0.001)。16.40%的学生报告早餐常吃不饱。女生饮水不足率为18.20%,将近是男生的2倍,而男生经常喝饮料率高达35.05%,女生中也有28.32%经常喝饮料。小学生比中学生盲目吃减肥药的多(χ2=9.363,P=0.002)。46例体重正常的学生和50例消瘦的学生报告盲目吃减肥药。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肥胖和营养不良并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重庆市麻风病流行地区居民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15个麻风流行地区的城乡居民共3885人进行调查。每位被调查者答对≥5题者判定为知晓。结果 重庆市麻风流行地区公众麻风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5.26%,单一核心知识知晓率中位数为63.27%;公众对于麻风病的病因(70.12%)、早期症状(71.79%)、治疗科室(72.00%)及预防(75.44%)知晓程度相对较高,而对于麻风病是否能治好的知晓程度较低(23.66%);宣传活动与宣传资料为居民获得麻风防控知识的主要途径;高年龄、高学历、学生等人群知晓率较高(P<0.05)。结论 社会大众对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应在现有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师范学生防艾生活技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艾滋病在学生中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444名大学生进行防艾生活技能调查,使用 SPSS21.0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XC小五号.EPS;P〗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师范学生防艾生活技能影响因素。结果 师范学生防艾生活技能具备率为53.56%,风险识别技能、协商技能、拒绝技能、寻求帮助技能具备率分别为60.73%、44.56%、52.11%、58.9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防艾生活技能具备率上,女生是男生的1.48倍(95%CI: 1.29~1.71);独生子女是非独生子女的1.52倍(95%CI: 1.33~1.73);异性恋学生是非异性恋学生的1.29倍(95%CI: 1.11~1.51);愿意进行HIV检测的学生是不愿意检测者的1.49倍(95%CI: 1.25~1.77);二年级学生是一年级学生的1.38倍(95%CI: 1.20~1.59);城市出生的学生是农村出生学生的1.39倍(95%CI: 1.14~1.69)。客观支持(OR=1.05,95%CI: 1.02~1.07)、主观支持(OR=1.10,95%CI: 1.08~1.12)及支持利用(OR=1.18,95%CI: 1.14~1.22)得分高是师范学生具备防艾生活技能的促进因素。结论 针对男生、非独生子女、一年级、非异性恋、出生地为农村的师范学生加强各种防艾生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通过提高师范学生HIV检测意愿,为其提供更多和更友好的社会支持环境,进一步提高防艾生活技能具备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成都市公众、医生和密切接触者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及态度,为今后成都市麻风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的方法抽取1 692人进行问卷调查方式,了解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和态度。 结果 1 563名公众,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2.46%;95名医生,知晓率89.47%;34名密切接触者,知晓率76.47%。公众不歧视麻风病人者977人,占62.51%。公众获得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宣传活动、电视和宣传材料。 结论 成都市公众麻风病防治知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少数人群存在歧视和害怕,应采取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宣传,以达到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中小学生的吸烟状况及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评价以开展无烟学校创建为载体的控烟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开展无烟学校创建为载体,利用讲座、同伴教育法、大型签字宣传活动和板面展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控烟干预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学生的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调查1 332人,尝试吸烟率为15.13%,男生尝试吸烟率(26.70%)高于女生(3.96%)(χ2=129.69,P<0.01);干预后,学生控烟知识平均得分由5.06分提高到9.81分(t=4.629,P<0.001),对控烟知识的知晓率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P<0.01或P<0.05),对控烟的正向态度和行为,除了“吸烟对异性有吸引力”一项外,其余项比干预前都有所提高(P<0.01或P<0.05)。结论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控烟干预的有效措施,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拒吸第一支烟和劝朋友家人戒烟的正向信念和态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合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被隔离医学观察人群发病情况,为科学合理地隔离密切接触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0年1月21日—2月29日合肥市本地报告的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制定合肥市本地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问卷,由专业调查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面访问卷调查。结果 累计管理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3 293名,其中60名感染发病被诊断为确诊病例,罹患率为1.8%。与确诊病例接触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高于无症状感染者接触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2,P=0.005)。不同的接触方式发病情况不同,以同住的罹患率最高,达21.3%。不同接触频次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603,P<0.001),随着接触频次的下降,确诊率有下降的趋势(χ2=102.051,P<0.001)。结论 密切接触者发病的影响因素与患者接触程度和频率有很大关系,存在家庭聚集性感染,目前对该病缺乏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控制和管理及尽早隔离关系密切的亲属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黄娟  明辉  王巧智  龚德华  唐益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2):1455-1458
目的 了解湖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为有效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城乡人口比例及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12个,每个调查点调查110人,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知晓率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和χ^(2)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完成问卷1 309份,应答率为99.2%。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8.3%,其中5条核心信息中前4条知晓率超过85%,仅肺结核治疗预后知晓率较低(73.5%)。接受过健康教育人群知晓率(90.0%)高于未接受者(74.7%)(χ^(2)=141.006,P<0.001)。离退休人员知晓率相对其他职业人群较低,仅为77.7%;15-岁和65-岁两个年龄段知晓率低于其他年龄段,在85%以下(χ^(2)=141.006,P<0.001)。离退休及未接受过健康教育者对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6.9%和77.7%(χ^(2)=141.006,P<0.001)。结论 湖南省在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宣传促进工作中应加强对结核病治疗预后的宣传,特别是对老年人、低年龄学生人群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