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莺歌海盆地浅层气存在低阻特征,气水关系十分复杂,给流体性质的判别带来了很多的困难。针对储层岩性和电性,结合常规资料对气、水层的响应特点,综合录井、测井、阵列声波、岩石力学参数等相关资料,提出了气测组分识别法、气测录井图版法、纵横波比值法、阵列声波岩石力学参数特征法、孔隙度-电阻率交会图版法等为主的一套储层流体判别方法。通过对莺歌海盆地24口井的研究分析,系统的总结了莺歌海盆地浅层气的成因和测井识别方法,较好的解决了莺歌海盆地浅层气的识别难题,为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东化工》2021,48(11)
南海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块作为南海西部油田天然气主力上产区块,主要以高温高压井勘探开发为主,但高温高压井存在温压条件恶劣、压力窗口窄、井身结构复杂、地层机械钻速低、井下复杂情况频发等难题。针对东方区块的地层特性及工程难点,系统分析了钻井机械钻速低的影响因素,通过优化表层井身结构、钻井液体系优化、优化钻具组合、提速工具配合新型钻头等技术措施,探索出一套高温高压井综合提速技术,在多口高温高压井得到成功应用,大幅提高了东方区块高温高压井钻井效率,为加快东方区块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已经发现的大气田位于盆地北部,传统认为具有"南油北气"的格局。延长石油所处的盆地东南部存在南北物源交汇区有效储层规模小、相变快、分布零散、储层精细预测难度大和多气层大跨度复杂叠置、高效动用难度大等问题,通过近10年的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取得了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新认识,建立了成熟烃源灶迁移控制成藏模式,发现了延安大气田。通过分析成藏条件特殊性,对延安气田地质特征实现深入了解,理清了产区开发井部署思路,研发VES-CO_2泡沫压裂和高效酸化压裂等气井增产技术,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650×10~(11) m~3,累计建成5.0×10~9 m~3·a~(-1)产能,工业化应用效果较好,将天然气勘探扩展到了东南部,改变了盆地致密气藏沉积传统格局。  相似文献   

4.
南海西部油田莺歌海盆地的高压储层上部有一大套厚度超过500米且几乎没有渗透能力的泥岩盖层,钻进过程中机械钻速非常低。文中首先结合该盆地的地层特征和工程实际,对这套地层岩石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高密度钻井液条件下地层岩石破碎机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地区以往钻井提速的实践情况,水力脉冲工具的引入以及该工具在DF××井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水力脉冲工具的应用效果和南海西部高温高压井的地层特性,总结了几点经验。水力脉冲工具大幅提高了高温高压泥岩井段机械钻速,对南海西部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地层的勘探开发工作意义重大,也为以后高温高压井塑性泥岩的钻井提速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位于我国南海莺歌海盆地的东方天然气田,经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再钻探3口评价井证实,该气田的天然气储量可超过1000亿立方米,仅次于目前正在开采的南海崖13-1气田的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莺歌海、琼东南盆地断裂、岩浆活动、形成演化及CO2气藏成因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探讨盆地构造与CO2气藏之间的内在成因联系,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都位于我国南海,均属第三纪沉积盆地。尽管如此,两者之间仍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前者为转换-伸展型坳拉谷盆地,后者为伸展型大陆边缘盆地。研究了两个盆地在构造、地层、沉积演化和烃源岩等各个方面的特征,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异。通过对比,认为这些差异造成了目前两个盆地油气勘探情况的不同,明确这些差异可以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油气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榆林气田具有多层含气特征,主力储层山2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具有大面积分布特征,为一大型岩性圈闭气藏。有效储层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开发难度较大,勘探初期,开发评价工作提前介入,通过勘探开发一体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储层精细描述和快速上产等特色技术,保证了气田快速稳步上产。该技术对开发同类型气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也是国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战略基地。然而,柴达木盆地地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沉积中心大多为烃源岩和多套储盖的组合,储层类型多样。经过半个世纪的勘探历程表明,柴达木盆地的勘探工作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十五"计划以来,本着"加强前期、注重技术、突出重点、积极有效"的勘探方针,经过大家认真解放思想并积极转变观念,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成果较为明显,尤其在柴西岩性油藏勘探方面成果较为突出。本文从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进行阐述,介绍了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油气勘探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含油气盆地勘探和开发程度的深入,地层精细划分显得越来越重要。高频层序的识别与对比可以建立含油气盆地内高精度地层对比格架。以露头、测井、岩心和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反射资料为基础,利用高频层序的识别与对比技术进行地层对比能进一步提高储层精细评价和预测能力,从而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艳博  安生虎  周小平  秦苑 《辽宁化工》2013,42(5):464-466,470
识别气、水层,确定气水关系,是评价气田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气田开发井位部署优化和井位设计的地质基础。通过储层物性、储层中流体对测井的不同响应特征,结合实践经验和测井理论基础,总结出适合于普光地区的气、水层识别方法,较为有效的解决了普光气田三类储层和气水过渡带、气水层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南海西部油田的油气勘探中,经常钻遇大量的二氧化碳等非烃类气.根据二氧化碳与烃类气的物理性质差异,不仅可以利用录井资料识别二氧化碳,还可以利用孔隙度测井资料做交会图来识别.该方法在南海西部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家庄油田勘探开发程度高,已进入勘探开发的后期阶段,这其中低渗透油气藏为该油田开发的主要类型,然而由于储层的低渗透性导致这类储层出现单井产能低,经济效益差,生产压差大,储层易受污染等问题,致使油气开发面临很多不利因素。因此油气层保护技术就成为油气开发过程中一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技术。通过在陈家庄油区不同低渗透区块开展油气层保护技术试验攻关,发现开展使用油气层保护技术的区块比不进行油气层保护产能普遍提高1~2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验证了储层保护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滨里海盆地盐上油气藏具有规模小、数量多、储层发育和勘探成本低的特点,利用近几年在滨里海盆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积累的越来越多的油气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前人已取得的有关盐构造演化和石油地质研究成果,通过对盐上地层三叠系盐檐圈闭的形成过程及储层条件、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特征的研究,为下一步盐上层系油气勘探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南海莺歌海盆地,发现了世界罕见的平面上呈规则圆环状发育的断层。本文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可视化优势,在三维空间解释出环形断层的空间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形断层的特征及其地质和力学成因做简单分析。通过LD气田成藏条件分析,认为该区环形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这一认识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非常规油气层识别、评价方法的研究开始得到重视。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基本的技术,利用现场录井资料并配套综合录井技术,快速识别非常规油气显示,进而评价非常规储层,为安全钻井和后期试油提供更加翔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是我国大中型气田勘探的重点地区,在勘探开发中积累了录井中识别气层的丰富现场经验。本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Q地区低孔渗气层,结合该地区天然气钻探现场的动静态第一手资料,并结合研究中采用的各类判识标准,建立了中部气田Q地区气层、含气层、非含气层的判识技术,评价参数及定量评分分值域和综合分值标准,从而为勘探过程中气层判识提供了依据,也为天然气勘探乃至开发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海西部文昌海域的油气田最早于2000年开发至今已近17年。截止目前文昌海域已完成近十个油气田的投产开发,文昌海域油气资源储量及挖潜潜力巨大。随着近些年勘探发现,陆续部署和开展多个边际油田的综合调整研究,整个区块的地层压力和地质构造认识较为清楚,地层可钻性较好,开发及钻完井液配套技术成熟。本文以南海西部文昌海域某油田开发为例,着重阐述海上成熟油气田开发的钻井设计方法及应用,对后续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莺歌海盆地浅层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现了DF气田和LD气田等一批气田,其中已经建成投产的东方气田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利用Paradigm公司的Epos软件中的Stratimagic模块对莺歌海中深层中深层的几个勘探目标:T30-A5、T30-A3、T30-A1、T29-A5等四个振幅异常体进行地震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几个目的层砂体与已钻井的沉积环境不同,物源不同,岩性、物性也不一样,具有相当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更进一步发展,常规油气层的勘探研究基本上已进入了瓶颈期,很难在这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以前经常被忽视的低电阻率油气层就成为了重点探索的一个方向,低电阻率油气层是油田持续勘探开发,挖潜增效和扩大生产规模的重要一环。低电阻率油气层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种类也很多,由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很低,给测井解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低电阻率油气储积层的特点分析其成因机理,进而分析其性质研究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识别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