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息二则     
荣成市是国家科技部首批公布的“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海洋“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到目前为止,荣成产业化基地正在实施的“863”计划有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牡蛎壳综合利用技术、鲍鱼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全雌牙鲆遗传育种技术、中国对虾性别控制技术研究、高健康对虾培育技术开发、扇贝三倍体技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显示度。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阐述了三倍体诱导技术、活体倍性快速检测技术、诱导剂对受精卵和胚胎超微结构的影响、三倍体牡蛎核型与带型、三倍体牡蛎同工酶的表达及快速生长机理等方面的技术装备;在产业化显示度方面,综述了三倍体牡蛎育苗与养殖的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可变性状的变异性的研究是形态学和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牡蛎分类学和养殖学中,变异性的研究有助于确定形态特征的鉴别价值以及选择的养成场或肥育场。本文是对褶牡蛎及长牡蛎各种性状的海域变异和年龄变异的初步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在奉化吉奇,褶牡蛎和长牡蛎的大小和重量都显著地小于其它海域。本文还对现有文献中有关褶牡蛎及长牡蛎的形态描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牡蛎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是世界牡蛎养殖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品种,我国自 80年代以来陆续从日本引进养殖,由于具个体大、生长快、单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辽宁、山东、福建等地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之一。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太平洋牡蛎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增养殖技术等做过许多研究,但迄今尚未见到有关生长特性方面的专门报道。本文根据现场实测生物学资料,用数学方法描述其壳长与体重关系及生长规律,对于确定太平洋牡蛎的收获季节和提高产量、为养殖生产服务,具有参考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研究材…  相似文献   

5.
全基因组选择是一种用于改良动植物育种群体中数量性状的方法,通过使用覆盖整个基因组的分子标记信息对复杂性状进行预测,从而帮助筛选出更适合培育的亲本.基于长牡蛎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信息,提出了一种预测长牡蛎肥满度分布参数的全基因组选择的新方法.首先,采用一种基于不同评价准则的二次特征选择方法,挑选与肥满度相关性较高的SNP位点;其次,利用所挑选的SNP位点信息构建具有正则化项的高斯通用加性模型对每个长牡蛎样本肥满度分布参数进行预测;最后,在长牡蛎数据上将所提方法和一些现有方法进行了验证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拟合精度和更低的均方误差,并能对样本性状稳定性进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围绕牡蛎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结构分析、基因注释、重要功能基因发掘和SNP标记开发几个目标展开了研究。采用fosmid克隆混池和等级组装策略成功解决了牡蛎高杂合度带来的基因组拼接困难,得到的基因组Contig和Scaffold N50分别达到19.4 Kb和401 Kb,整体测序深度大于800倍覆盖度。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牡蛎基因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基因组杂合度达到2.3%,重复序列丰富。在全基因组水平筛查到SNP位点312万个,其中基因区的SNP分布少于非基因区。共注释得到基因28 000多个。通过38个发育时期的表达谱测序,筛选到具有不同生物学含义的功能基因集,发掘了大量与生长发育等相关的基因,并对一些基因进行了详细研究。对牡蛎母本效应基因进行了发掘。鉴定出1 307个在雌性性腺中特异高度表达的基因,526个雄性性腺中特异高度表达的基因,包括一些重要的父本效应基因,如K81等。对性别决定基因进行了分析,发现Sox9、SRY等基因在牡蛎雄性性腺中特异表达,可能是决定牡蛎雄性转变的重要调控基因。对重要的发育基因家族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进化分析,包括130多种Homeobox基因、20多种Fox基因、10多种Wnt基因等。此外,对一些重要的功能基因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SREBP)等还进行了原味杂交、蛋白重组表达等功能研究。在全基因组范围以及转录区筛选到大量的SNP标记,在一些群体中验证了超过1 500个具有多态性的SNP。并把HSP、类胰岛素多肽等基因的SNP与表型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一些与生长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的SNP标记。由于冠轮动物超门基因组数据缺少,牡蛎基因组的测序为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为牡蛎高度适应潮间带环境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项目的完成对贝类发育、贝壳形成、海洋无脊椎动物浮游幼虫的进化等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研究成果丰富了海洋基因资源,开发了大量分子标记,为分子育种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牡蛎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牡蛎粗多糖,再经Sevage法脱蛋白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分离,浓缩、冷冻干燥后,制得纯化牡蛎多糖.对牡蛎多糖制备中各个阶段的组分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最后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纯化牡蛎多糖的化学键和官能团.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的牡蛎粗多糖得率达到3.69%,纯化操作并不会显著改变牡蛎多糖的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但纯化牡蛎多糖具有较好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64.97 U·L-1),且含有吡喃糖苷3个特征吸收峰(1 154.84、1 080.63、1 021.93 cm-1),为一种α型吡喃糖,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牡蛎多糖的制备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研究牡蛎寡肽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研究不同剂量牡蛎寡肽对小鼠免疫器官脏器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情况、NK细胞活性、小鼠体液免疫、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血清TNF-、IL-6和溶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免疫抑制模型组小鼠相比,牡蛎寡肽能够显著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a、吞噬中性红能力、TNF-、IL-6、溶血素水平和脾淋巴细胞CD3+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P0.05),而对小鼠的肝、脾脏指数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牡蛎寡肽能够提高由CTX引起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正面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灌喂牡蛎提取物对大强度运动训练大鼠运动能力与血清和骨骼肌LDH活性及LA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牡蛎+运动组(牡蛎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进行运动训练,其余两组大鼠进行游泳训练,每周训练6天,共9周.9周后检测大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和骨骼肌LDH活性及LA含量.结果:牡蛎提取物能明显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延长力竭时间,与运动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牡蛎组大鼠血清LDH活性和BLA含量均低于运动组,而骨骼肌LDH活性高于运动组,但LA也低于运动组(P〈0.05).对照组大鼠血清和骨骼肌LDH活性和LA含量与牡蛎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组大鼠血清和骨骼肌的L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牡蛎组(P〈0.05);运动组大鼠血清LDH活性高于对照组和牡蛎组,而骨骼肌LDH活性低于对照组和牡蛎组(P〈0.05).结论:灌喂牡蛎提取物能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牡蛎在贮藏期间含氮物质的变化、脂肪变化、风味色泽等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酶和微生物的作用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目前牡蛎保鲜的主要方法,涂膜保鲜、保鲜剂结合微冻保鲜、冻藏保鲜、臭氧保鲜、高压处理保鲜等的进展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今后牡蛎保鲜技术研究应重点加强牡蛎物理方法保鲜和贮藏保鲜品质变化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象山港海区和玉环芦蒲海区三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垂下式养殖的研究结果。三倍体牡蛎的采苗器为牡蛎壳,每片采苗器采苗20-30个,以15-20cm间距串于聚乙烯绳间并吊养于浮筏上。三倍体牡蛎在个体重、成活率和亩产等养殖经济性状方面比二倍体分别增加14.63%-18.61%、9.52%-10.74%和23.53%-25.00%。三倍体在生长等方面性状优势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其低育性和对饵料的高转化率有关。通过在两个海区对三倍体牡蛎浮筏养殖的比较研究,证明了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大规模浮筏养殖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牡蛎壳广泛应用于污水中磷的去除,但是将牡蛎壳作为吸附剂来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天然牡蛎粉为实验对象,探究牡蛎壳粉及其铁盐、铝盐改性产物对1 000 mg·L-1模拟含磷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Langmuir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拟合牡蛎壳粉对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吸附过程,R2值分别为0.992和0.983。牡蛎壳粉对磷的理论饱和吸附量达到212 mg·g-1,且在pH为3时牡蛎壳粉对磷的吸附效果最好。当牡蛎壳粒径为100目时,其对磷的单位吸附量达到(41.96±4.58)mg·g-1。在质量分数分别为1%~5%的铝盐、铁盐改性牡蛎壳粉获得的复合材料中,用1%Al(NO3)3溶液改性的牡蛎壳粉对磷的吸附效果最好,单位吸附量达到了(55.73±4.34)mg·g-1,比未改性牡蛎壳粉提升了27%。本研究结果表明牡蛎壳及其铝盐、铁盐改性产物对高浓度含磷废水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牡蛎蛋白的利用率,以舟山长牡蛎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不同蛋白酶对牡蛎蛋白进行酶解,筛选出最佳蛋白酶,并以氨基态氮(AAN)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筛选出最佳牡蛎蛋白活性肽提取方案。结果表明:酶解液中AAN含量情况为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获得舟山长牡蛎的最佳蛋白酶为风味蛋白酶,AAN含量达到5.21 mg·g~(-1);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实验设计表明,酶添加量(A)、pH(B)及酶解时间(C)3因素对AAN含量的影响有显著性(P0.05),模型的相关系数值接近1,实验方案具有可靠性。模型推荐最佳实验条件为:酶添加量1.3%、pH 7、酶解时间5 h,此时酶解液中氨基态氮(AAN)含量达到最高5.59±0.25 mg·g~(-1),与预测的AAN值接近,说明该条件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将为牡蛎蛋白酶解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牡蛎壳是牡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贝壳类废弃物,其在生产和消费环节未能得到有效资源利用和回收,造成较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研究牡蛎壳废弃物的回收和高值化利用,探索切实可行的牡蛎壳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式,建立完善的牡蛎壳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不仅能够解决牡蛎壳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僧帽牡蛎壳粉末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及牡蛎壳粉末的微结构对反应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仪(EDS)及MTT实验表征产物的晶相组成、形貌、化学组成及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牡蛎壳粉末经水热反应后仍保持其原有形貌,产物为部分CO32-取代的片状n-HA,其Ca/P摩尔比约为1.5,其结构及组成与人骨HA相似,细胞相容性良好.牡蛎壳粉末外表面方解石通过溶解重结晶过程转化为片状n-HA,内部方解石则经由固态局部规整离子交换反应转化为n-HA.最佳水热反应条件为220 ℃下反应6 h,牡蛎壳中Ca与(NH4)2HPO4 中P摩尔比为5:6.  相似文献   

16.
以牡蛎壳土壤调理剂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施用量的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春桃番茄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实验设置0 kg/hm2(对照组CK)、1500 kg/hm2(T1组)、2250 kg/hm2(T2组)、3000 kg/hm2(T3组)4个施用量水平.田间实验表明:在春桃番茄的整个生长周期,随着牡蛎壳土壤调理...  相似文献   

17.
牡蛎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浙江大学与世界牡蛎学会主办的第2届国际牡蛎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6-2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花家山庄隆重举行。来自欧洲、亚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的10个国家,106位从事牡蛎养殖、牡蛎产品加工以及相关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企业家和国内养殖大省的省、市主管海洋渔业的领导及许多县市海洋渔业局的领导出席了本次大会,其中国外来宾近40位。本次会议的学术负责人是浙江大学吴信忠教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当今棉花育种工作中的研究及应用状况,说明了生物技术对于棉花新的种质资源的创造,育种手段的改进的重要性,并指出生物技术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是发挥其各自优势,促进棉花育种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产于深圳湾的牡蛎,肉质丰腴的白肉牡蛎逐渐减少,而较瘦瘠的红肉牡蛎逐步增加,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先从它们的晶体结构进行探讨.结果发现:牡蛎壳不存在文石层结构,故不存在珍珠层,这就说明了在牡蛎中难于形成晶莹皎洁的珍珠.牡蛎珠可能不是文石珍珠而是方解石珠珠,故价值不高,对牡蛎进行人工插核养殖珍珠没有意义.牡蛎的里层和表层都是同一种结构,CaCO_?,三方晶系,方解石结构,牡蛎壳的中层呈松散状部分的结构系由CaCO_?,正交晶系,方解石-III结构和CaCO_?,三方晶系,方解石结构所组成.其中方解石-III结构在一般地质学、结晶学和贝类学的书籍上很难查到,这是个新问题.牡蛎壳的结构否定了贝类学纲要认为贝壳一般分成珍珠层,棱柱层和角质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综述毛百合分类、育种、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指出毛百合研究方向.结果显示:毛百合为钟花组,不同生长地域生长及繁殖特性差异较大,育种研究主要包括生物育种、杂交育种、航天育种3个方面,繁殖主要为有性繁殖及无性繁殖,种子为子叶留土型,具有花大、花艳,抗寒、抗镰刀菌的特征.建议开展毛百合成分研究,深入开展组织培养、杂交育种、抗性育种、临床应用、膳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