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河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为了解河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评价实施乙肝疫苗免疫10年后,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变动趋势,确定全省乙肝的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14个县1~85岁人群共5 081人进行了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河南省调查人群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是5.17%、52.66%、21.40%,1~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3.4%。与1992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全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53.42%,1~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62.7%。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周口市18岁以下人群乙型肝炎疫苗(HepB)的免疫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10个县1~18岁人群共2 434人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周口市调查人群HBsAg、抗-HBs阳性率分别是2.10%、81.06%,与1999年全市2~18岁青少年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结果相比下降了73.65%。结论实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有效提高了儿童乙肝免疫水平,降低了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青少年的乙肝预防控制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四川省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 利用血清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按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省8个调查县(区)共14个调查点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2~4 ml,共3806人份,用ELISA酶标法对标本进行HBsAg、抗-HBs、抗-HBc检测.结果 14个调查点人群HBsAg标化阳性率为7.05%;抗-HBs标化流行率为29.77%,HBV流行率为40.30%.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0.73%,HBsAg阳性率为2.62%,抗-HBs 56.68%;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3.44%,HBsAg阳性率为1.47%,抗-HBs阳性率为67.69%.3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5.77%,HBsAg、抗-HBs阳性率分别为1.78%、75.44%.结论 四川省开展乙肝疫苗接种以来,人群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改变,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5岁以下儿童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评价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对蓬莱市农村居民乙肝病毒(HBV)感染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蓬莱市农村1~59岁常住人口共629人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等乙肝标志物。结果 629名调查对象HBV感染率为22.26%,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2.70%、62.32%、18.44%。乙肝疫苗接种率由1992年以前出生人群的18.89%提高到2002-2006年出生人群的100.00%,HBV感染率由42.11%降为1.31%;有乙肝免疫史的人群HBV感染率和HBsAg、抗-HBc阳性率均低于无乙肝疫苗免疫史人群,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无乙肝疫苗免疫史人群,乙肝疫苗保护率为85.63%。结论从1992年使用乙肝疫苗以来,不仅有效的减少了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且乙肝疫苗保护率达到较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防止乙肝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肝炎防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漯河二县三区中,随机选择3个村居民进行整群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等乙肝标志,并询问乙肝疫苗接种史。结果人群接种率32.2%,HBV总感染率为50.3%,HBsAg阳性率检出率为4.4%,抗-HBs阳性率为51.4%,抗-HBc阳性率36.2%。结论 HBV流行低于河南平均水平,小年龄组HBsAg感染率较低,接种乙肝疫苗取得效果较好;提高整体人群接种率,是今后乙肝防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垫江县1~29岁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评价疫苗接种效果。方法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裴兴、太平两个乡镇377名1~29岁人群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同时调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垫江县1~29岁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60.7%,年龄越大、接种率越低;血清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2.4%、48.5%和5.8%;HBV感染率为18.8%;1~4岁组的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低于5~14岁组,明显低于15~29岁组,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对预防乙肝效果显著,及时、规范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HBV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监测点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状况,为评估"十三五"乙肝防控目标完成情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东兴市和上思县各1个行政村1~59岁人群250人,采集血标本,进行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并进行血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00名调查对象中,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2.40%、57.80%、20.20%,不同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1~14岁人群未检出HBsAg阳性,15~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5.56%、抗-HBc阳性率42.59%,1~4岁组抗-HBs阳性率最高(69.18%);乙肝疫苗不同免疫规划阶段出生人群的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防城港市现阶段的乙肝免疫策略效果良好,<15岁人群HBsAg阳性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15岁人群感染率仍较高,有必要在成人中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并对适龄儿童加强免疫,健全乙肝免疫屏障,从而降低防城港市全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西农村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流行现状,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分层抽样方法对广西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5个人口约1 000的自然村人群进行调查,抽取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人群HBsAg阳性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分别为8.80%、58.70%、59.93%.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P<0.001).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HBsAg、抗-HBs及抗-HBc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不同民族HB-sAg、抗-HBc阳性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1~4岁及5~14岁儿童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5.48%,46.05%.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低于15~89岁人群(P< 0.001).30岁前HBsAg阳性率呈上升趋势,30~35岁达最高峰,35岁后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广西农村仍然是乙型肝炎高度流行区,加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仍是乙肝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长期免疫接种后整体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结合横断面调查方法,共收集资料完整的调查对象4686名,采集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结果整体人群平均HBsAg阳性率为7.5%,抗-HBs为44.5%,抗-HBc为47.8%;0~19岁人群HBsAg和抗-HBc阳性率较≥20岁人群显著下降。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sAg阳性率为2.8%,抗-HBc阳性率为12.0%,HBV感染率为12.5%,未免疫组分别为10.2%、69.8%和71.2%。男性平均HBsAg阳性率比女性高,抗-HBc和抗-HBs阳性率男女性别间无差异。0~19岁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2.4%,而20~30岁人群阳性率达到13.6%~17.7%,到60岁开始下降;0~19岁人群的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20岁人群的抗-HBs、抗-HBc阳性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结论长期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使人群HBV流行状况发生变化,感染高峰年龄段后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抗体水平,为防控乙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方法,采集0~60岁健康人群1 056人份血样,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定性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 Ag)。结果检测1 056人,人群HBs Ag阳性率为1.99%,抗-HBc阳性率为14.30%,抗-HBs阳性率为79.17%,抗-HBs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59.90 m U/ml;乙肝病毒(HBV)感染率为14.49%。15岁以下儿童HBs Ag阳性率为0.16%,抗-HBs平均阳性率为80.65%,HBV感染率为3.27%。结论该市人群乙肝流行特征发生改变,15岁以下儿童HBs Ag阳性率、HBV感染率下降明显。25岁以上成人感染率高,今后应加大成人乙肝防治的宣传,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全面了解周口市健康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乙肝抗体保护水平,为下一步开展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9月,在周口市所辖各县(市、区)抽取城乡部分1~18岁人群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调查2449人,HBsAg阳性率为2.29%,其中1~4岁为1.28%,5~9岁为1.78%,10~14岁为2.14%,15~18岁为4.00%(P〈0.01);各个县(市、区)为0.82%~3.29%(P〉0.05);城区为1.35%,农村为2.75%(P〈0.05)。抗-HBs阳性率为81.18%,其中1~4岁为90.22%,5~9岁为85.25%,10~14岁为80.92%,15~18岁为67.83%(P〈0.01);各县(市、区)为74.58%~86.59%(P〈0.05);城区为85.47%,农村为79.05%(P〈0.01)。[结论]目前周口市1~18岁人群乙肝病毒感染水平较低,乙肝免疫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正常人群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按照全国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统一方案,我省于1992年在国家疾病监测点正常人群中开展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家庭为单位整群抽样,采血2210人,采血率91.6%,进行五型病毒性肝炎8项指标测定。HBsAg、抗-HBs、抗-HBc用RIA法检测,HBeAg、抗-HBV、抗-HCV、抗-HDV、抗-HEV用EIA法检测。检测结果5个疾病监测点各型肝炎病毒标化感染率为HAV76.9%、HBV73.6%、HCV3.4%、HDV1.3%、HEV16.6%、HBsAg阳性率17.2%、抗-HBs30.6%、抗-HBc67.0%、HBeAg6.7%。调查揭示了我省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的一些规律和特征。如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它的年龄分布曲线显示出儿童峰和成年峰;HBsAg家庭聚集率为37.2%;接种乙肝疫苗者抗-HBs阳转率升高,而HBsAg、抗-HBc阳性率降低;青壮年HEV感染率高,调查结果表明我省是HAV、HBV、HEV的高感染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抚州市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的效果及婴幼儿乙肝病毒携带率和免疫水平。方法从全市11个县(区)中选取7个县(区)进行调查。原则上每个县(区)从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各抽1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1—4岁儿童各120名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年龄组各30人,收集血清样本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结果此次共检测1048名儿童的血清,HBsAg阳性率为1.91%,显著低于1992全国和2002年福建省乙肝血清学调查结果;抗-HBs阳性率为74.24%,显著高于1992全国乙肝血清学调查结果。其中男性的HB—sAg阳性率为2.08%,女性的阳性率为1.60%;抗-HBs阳性率男性为74.63%,女性为73.53%,男女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抚州市自2000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大大降低,婴幼儿体内保护性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特别是保证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是该市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Our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anti-HBc total (IgG+IgM) seroprevalence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aged ≥15 and to compare the cost of testing for HBsAg and anti-HBs in only anti-HBc positive (+) subpopulation to that in the whole population for HBV screening. The study involved a face-to-face survey and peripheral blood sampling from 452 adult subjects for HBV tests. HBV-DNA PCR was studied only in anti-HBc(+)subjects. Of the 452 subjects anti-HBc total was positive in 192 (42.47%), of which: (a) 27 (14.06%) were HBsAg(+), anti-HBs negative (-), (b) 126 (65.62%) were HBsAg(-), anti-HBs(+), (c) 39 were HBsAg(-), anti-HBs(-). This last group (c) were tested for HBV-DNA PCR and six (15.38%) were positive. When we perform HBsAg and anti-HBs tests in all 452 subjects as in routine practice in blood banks, the cost is 3320 Euros. However, when all subjects are tested for anti-HBc total at first and then only anti-HBc total(+) ones are tested for HBsAg and anti-HBs, the cost is 2929 Euros. The co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is 391 Euros for 452 subjects. Accordingly, our HBV screening algorithm brings a financial saving of 11.78% and helps to identify the isolated anti-HBc total(+) subjects who carry potential risk for spreading HBV.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干预措施后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和抗体水平。方法2005年在河北省正定县试点乡8个自然村,采集人群血清标本10010份,用固相放射免疫(SPRIA)法检测血清标本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使用EPI info和SA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免疫后人群中HBsAg平均阳性率为5.32%(标化率为4.82%),与免疫前1983年的8.57%(标化率为8.16%)相比降低了37.92%(标化率为40.93%),其中1~19岁人群HBsAg平均阳性率为1.46%,<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49%,明显低于免疫前同年龄组人群。免疫后整体人群保护性抗-HBs(S/N≥10.0)平均阳性率为46.86%,其中1~19岁为53.77%,明显高于免疫前1983年对应年龄组人群的38.32%。结论实施乙肝疫苗干预措施后1~19岁人群HBsAg阳性率达到低流行国家水平,≥20岁人群HBV感染情况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戎秀娟 《中国校医》2007,21(4):399-401
目的 评价临沂市儿童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8年后的免疫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水平,并对免疫后HBsAg阳性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500名3~8岁儿童中HBsAg阳性率为0.47%,疫苗免疫保护率为89.00%,抗-HBc阳性率为2.07%,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HBs阳性率为44.47%,但随年龄增大抗体阳性率下降。几何平均滴度为58.03mIU/mL,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7例HBsAg阳性儿童中,57.14%儿童的母亲HBsAg阳性。结论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3~8年后,免疫人群保护效果理想,HBsAg阳性率未随免疫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下降,应加强血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12年后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目的评价北京市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12年后的免疫效果。方法2003年1至3月采取多阶段整群系统抽样方法在1991至2000年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抽取2491人,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水平,并对免疫后HBsAg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491名3—12岁儿童中HBsAg阳性率为0.52%,疫苗免疫保护率为88.45%(95%CI为65.67%-97.89%),抗-HBc阳性率为2.21%,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重组(酵母)疫苗的3—6岁儿童,其抗-HBs平均阳性率为38.79%,但随年龄增大抗体阳性率明显下降;几何平均滴度为52.83mlU/ml,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乙肝血源性疫苗的6—12岁儿童,其抗-HBs平均阳性率为50.79%,几何平均滴度为61.51mlU/ml,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13例HBsAg阳性儿童中,约50%儿童的母亲为HBsAg阳性。结论北京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实施12年后,免疫人群保护效果理想,HBsAg阳性率未随免疫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目前尚不需进行加强免疫,但重组(酵母)疫苗接种后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应加强血清学监测。儿童接种后成为HBsAg携带者的主要原因为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8.
疫苗时代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时代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与抗体水平。方法于1984年、1999年分别采集上海市黄浦区(原南市区)1~49岁人群血清1540份和838份,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析并比较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结果1999年横断面调查中,各年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较1984年各年龄组均有所下降,其中以免疫人群下降更为显著。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及消除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