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喷油嘴的改进对直喷柴油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直喷柴油机的性能,如降低氮氧化合物(NOx)和颗粒(PM)排放,提高输出功率等,燃油喷注的雾化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获得良好的燃油雾化而又不增加燃油喷射压力,有效途径是增加在喷油嘴喷孔中燃油流速,通过扩大喷孔进口处的圆角被证明是制造具有高燃油流速喷油嘴的非常有效和合适的方法,本文比较了高流速喷油嘴和常用喷油嘴在喷射特性和喷雾特性方面的差别,并且证实了具有高速的喷油嘴改善了燃油喷注的雾化,本文最后,  相似文献   

2.
对某单缸柴油机的喷油泵、喷油嘴及高压油管内径等燃油喷射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喷油特性及柴油机排放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提高了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压力,最大喷射压力增大到63.6 MPa,提高了44.5%,从而有效改善了燃油的雾化性能与燃烧过程,整机排放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排放指标满足非道路柴油机国三排放标准要求,且具有较高裕度。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孔式喷油嘴内空穴流动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混合多相流体模型加空穴模型的方法,模拟了柴油机孔式喷油嘴稳定喷射时嘴内的空穴流动现象,分析了空穴在喷油嘴内形成机理及其分布情况。基于这一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喷射压力、背压和喷孔长径比、喷孔入口圆角比、非轴对称喷孔等几何结构参数对喷孔内空穴分布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可知,提高喷射压差和减小喷孔入口圆角半径都可以提高空穴强度,同时也发现提高喷孔长径比可以使空穴在喷孔出口截面上分布更为均匀。从燃油空穴雾化理论的角度出发,空穴强度的提高以及在出口截面上的均匀分布都有利于燃油的破碎雾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重型柴油机喷油嘴的喷雾控制。本文将着重分析FIE(燃油喷射装置)关键部件 喷油嘴的燃油流动情况。优化设计的喷油嘴控制燃油流动并改善了流动效率。 FIE需要产生较高的喷射压力,从而形成较好的雾化和较高的空气利用率。但是较高的喷射压力会造成泵的驱动扭矩的增加,油泵尺寸的加大以及成本的提高。 为了改善喷油嘴的燃油流动性能,分析了喷油嘴并开发了一个优化设计喷油嘴的计算机模型模拟理论分析方法。还通过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FIRE混合多相流模型,模拟了柴油机缝隙式喷油嘴高压喷射时嘴内的空穴流动现象,分析了空穴在喷油嘴内分布情况。基于这一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喷射压力和喷孔长宽比等参数对喷孔内空穴分布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可知,提高缝隙式喷嘴喷射压力可以提高空穴强度,其完全空穴主要由上壁面空穴流产生,同时也发现较圆孔式喷嘴其空穴流强度更大,但空穴在喷孔出口截面上不及圆孔式分布均匀。从燃油空穴雾化理论的角度出发,空穴强度的提高有利于燃油的破碎雾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重型柴油机喷油嘴的喷雾控制。本文将着重分析FIE(燃油喷射装置)关键部件-喷油嘴的燃油流动情况。优化设计的喷油嘴控制燃油流动并改善了流动效率。FIE需要生产较高的喷射压力,从而形成较好的雾化和较高的空气利用率。但是较高的喷射压力会造成泵的驱动扭矩的增加,油泵尺寸的加大以及成本的提高。为了改善喷油嘴的燃油流动性能,分析了喷油嘴并开发了一个优化设计喷油嘴的计算机模型模拟理论分析方法。还  相似文献   

7.
喷油嘴流量系数影响因素及其喷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理论分析及高压流量试验,分析了喷油嘴结构参数,如压力室形状、喷孔直径、喷孔长度、喷孔锥角等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并进行了喷油嘴流量系数对燃油系统喷射特性和柴油机性能、排放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提出了喷油嘴结构参数的合理选择,使流量系数尽量大。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与其它类型的发动机相比,在油耗和耐久性上具有显著的优点。然而,近来柴油机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且阻碍了柴油机的发展。在保持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及二氧化碳排放小的优点的同时,又要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燃油喷射系统是最重要的关键之一。 研究表明,通过应用燃油预喷射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既能降低直喷机的NO_x和颗粒排放,又能改善燃烧噪声。另外,它不仅保持了柴油机的低油耗和独特性能,而且还证明了适应环境要求的目标的潜能,而这二点是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直接有关的。所有重要的环境因素都受燃油喷射系统的很大影响,它无疑将在未来柴油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描述了通过控制燃油喷射速率和预喷射来改善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可能性。这些结论是通过应用具有先进的液压性能的实验喷射系统,做了大量试验分析而得到的。而且,还揭示了如何进行预喷射以达到降低排放和燃烧噪声。最后,讨论了通过改变这些喷射系统的参数来优化发动机性能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直喷柴油机采用的喷油嘴喷孔中心线交点位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及造成喷孔中心线交点位置不符合图纸要求的原因,提出了图纸标注的新方法,采用了分级控制压力室深度和对喷孔加工工艺工装严格监控的技术手段,结果显示,产品合格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满足了主机供油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 1 前言 凡从事柴油机及燃油喷射系统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都知道喷油嘴流量特性对柴油机性能有直接影响。多年来,不断看到有关资料介绍国内外同行研究喷油嘴喷孔入口处圆角效应对喷油嘴流量特性的影响。近年来获悉美国挤压研磨公司可对喷油嘴采用挤压研磨新  相似文献   

11.
利用hydsim软件,建立具有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TBD620柴油机仿真模型,对其采用的两种喷油嘴在低负荷工况下的燃烧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研究实行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时两种喷油嘴对柴油机燃油喷射特性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后标准喷油嘴在低负荷下仍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燃油喷雾雾化特性直接影响燃烧,从而也极大地影响了柴油机的各项性能,而喷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燃油的喷雾雾化特性。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文献,介绍了簇孔式喷油嘴的概念及其喷雾雾化特性,通过与传统单孔喷嘴的比较实验,阐述了簇孔式喷嘴的在喷雾贯穿距离,喷雾锥角,雾化能力等喷雾特性上的独特优势。这一新型喷嘴的提出与应用,对改善喷雾雾化与燃烧,提高发动机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喷嘴的内部流动特性直接影响到燃油的喷射和雾化,进而影响到随后的蒸发、混合和燃烧。基于喷孔形状对其内部流动特性的重要影响,将混合多相流模型与空穴模型相结合,对渐扩形喷孔喷嘴的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喷油压力或针阀升程的增加,渐扩形喷孔喷嘴内的空化效应和液流紊乱均是逐渐增强的,喷孔的质量流量和出口平均流速均是逐渐提高的,喷油背压的增加对上述参量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与圆柱形喷孔喷嘴相比,相同喷射条件或针阀升程下,渐扩形喷孔喷嘴的质量流量和空化效应均是较高的,流量系数和出口平均流速均是较低的。  相似文献   

14.
模拟探讨喷油嘴孔径及孔数对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登  张伟  方文超  王新权  徐建新 《柴油机》2007,29(3):21-24,45
应用三维CFD模拟软件FIRE、发动机热力循环模拟软件BOOST以及燃油喷射模拟软件HYDISM,对喷油嘴孔径及孔数对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探讨。结果表明,喷孔直径和数目影响燃油的喷雾质量和油气混合质量,进而影响燃油耗量及碳烟、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通常,喷油嘴有效截面的测量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但这种方法要动用专用设备,一般只用于抽检.本文讨论一种简便有效并且可用于批量检查的测量方法。1柴油机对喷孔有效截面积的要求众所周知,柴油机的输出功率和热效率以及废气排放的净化问题,与喷人燃烧室中的燃烧雾化性能有密切关系.喷雾特性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供给时间主要指燃料开始喷射到结束这一过程,如喷射提前角、喷射持续角、喷射速率和不规则的喷射等.供给空间主要指燃料离开喷孔后的外部现象,包括燃油液滴的大小、分布空间、贯穿度以及分散性等.无论是时间方面…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产6110柴油机高压喷射技术的实用性开发,研究了供油系统中喷油泵,高压油管和喷油嘴对喷油压力的影响,并以激光纹影高速摄影和激光粒子尺寸分析仪,测量了喷油压力40-100MPa变化时的喷雾特性。结果表明:实现高压喷射的有效措施是采用多孔数,小孔径喷嘴,小孔径喷嘴在高喷射压力下,喷注的贯穿度和喷雾的破碎期减少,雾化改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非道路用柴油机对燃油系统的要求,提出了高喷射压力喷油泵的设计思想,对开发的燃油系统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其供油能力满足非道路用柴油机要求,通过柴油机匹配试验,研究了喷油嘴伸出高度、喷孔锥角、喷孔孔径及数量等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参数的最优方案,最终柴油机排放试验结果满足欧洲非道路用柴油机ⅢA阶段排放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机车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车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可靠性和油耗率、排放等方面开展了研究。通过理论计算、试验分析,对改进前后燃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柴油机试验和装车运用结果表明,采用90°密封座面的针阀偶件来降低升程,从而降低冲击应力,可以明显提高燃油喷射系统的可靠性。较小的喷孔孔径和较小的压力室容积等优化结构也有利于提高燃油喷射系统的可靠性和降低油耗率。进一步又对短针阀喷油器和低排放组合喷射技术开展了研究。经理论分析和计算发现,短针阀喷油器可以进一步降低针阀对密封座面的冲击应力。油雾颗粒分析试验表明,低排放组合喷射技术的油雾颗粒细化可以达到原喷油嘴的37%~65%,将对改善雾化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喷孔夹角对直喷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试验验证了喷雾模型和燃烧模型,采用CFD技术研究了喷孔夹角对直喷汽油机喷雾发展、混合气形成以及缸内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喷孔夹角,减小喷雾之间相互作用,有利于燃油雾化,改善了缸内混合气及缸内燃烧,提高了缸内压力和放热率.喷孔夹角大小的选择直接影响直喷汽油机缸内混合气质量与燃烧优劣.  相似文献   

20.
降低直喷发动机NOx和碳烟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自然吸气直喷柴油机的排放性能,试验研究了喷油嘴孔径、喷孔锥角及喷油泵柱塞直径等参数对发动机NOx和碳烟(DS)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的情况下,优化匹配这些参数,可以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使之达到美国环境保护局第二阶段非道路用途发动机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