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院从1988年开始放射治疗,并相继开展各种放疗技术,累积开展数万例放疗,长期接收各省、市基层医院放疗进修生,就肿瘤放疗进修医师的培训谈几点体会。1加强进修医师的素质教育恶性肿瘤患者不仅存在生理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巨大负担。放疗医师是掌握着"救人"或"杀人"的放射线武器的专业人员,加强放疗进修医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县级基层医院开展放射介入治疗的体会和方法.方法:对347例中晚期恶性肿瘤利用普通影像X线系统进行血管内介入化疗和栓塞治疗.结果:经介入治疗15天后经医学影像学或其它物理检查进行了复查,CR139例,占40%,PR94例,占27%,MR94例,占27%,QR20例,占6%.CR PR≤67%.347例随访5例已生存期大于6年,13例大于2年,21例2年,35例介入术后2周进行了外科手术切除原病灶,135例生存期大于1年,96例生存期在6个月以上,7例生存期小于3个月.结论:放射介入治疗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基层医院只要有影像电视设备,有一定诊断与技术水平医师,有条件选择病例,都可开展普通血管内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
对某医院介入治疗的X射线防护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防护效果明显,能有效地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建议对中小医院开展介入业务与防护指导。  相似文献   

4.
张伟  李开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315-2316
介入超声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对在职介入超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制定合理系统的进修培养计划是每一位带教医师面对的课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在介入超声进修医师的系统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临床操作人员在实施介入治疗技术时,需要暴露于X射线下进行,而且介入手术时间长,曝光时间长,工作人员的吸收剂量也高,直接影响了介入放射工作的深入开展[1],因此,介入治疗学中所存在的放射防护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北京五所医院介入放射诊疗照射剂量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入放射学是应用放射诊断学的技术作为导向穿刺的手段 ,以达到诊断治疗疾病的综合性方法 ,可以解决许多内外科解决不了的诊断治疗难题 ,而且对病人创伤小 ,深受患者的欢迎。介入放射学目前在我国已普遍开展 ,并普及到某些地县级医院。介入放射诊疗是在X射线机透视直观下进行 ,手术过程中病人较长时间暴露于X射线照射下 ,受照剂量较高。关于介入放射诊疗中医疗照射防护 ,还没有引起医护人员足够的重视 ,对我国介入放射医疗照射状况还不甚了解 ,本文首先对介入放射开展最多的心血管疾病和肝癌进行了医疗照射剂量水平调查 ,为我国介入放射医…  相似文献   

7.
介入医学是借助于高科技医疗设备于近十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随着介入医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其范畴也在不断扩大,包括导管介入治疗、内镜、腔镜、各种刀、放射消融、高能聚焦超声、脑立体定向、立体放射外科、适形放射治疗和粒子种植放射等,它已经成为21世纪医学研究的热点,因此介入治疗医学在微创医学领域发展最快,是当今临床医学中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8.
进修医师管理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作为军医大学的附属医院,每年要承担大量麻醉进修医师的教学、培训任务。从2000年以来,在医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我科试行了进修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对进修医师管理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入放射诊疗技术为人类战胜疾病增添了新法宝,但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由介入操作所致的放射损伤时有发牛。介入放射诊疗中出现的放射损伤主要是介入操作中病人和工作人员接受了过高的剂量造成的。所以.了解放射损伤的有关原理,如电离辐射的的生物效应.类型以及介入放射损伤分析等有助于介入医师很好地理解X射线导致放射损伤的危险,提高防护、安全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开展放射介入工作情况,对规范化管理基层医院开展放射介入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对曲阜市开展放射介入工作的九家医院进行调查:放射介入设备配备、防护设施配备及使用情况,并随机检测放射介入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结果 基层医院放射介入工作现状不容乐观。结论 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化管理基层医院开展放射介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病理诊断被医学界誉为诊断疾病的“金标准”之一 ,很多疾病 ,尤其是肿瘤 ,最终的明确诊断都需依赖于病理形态学的方法。病理科在二级以上医院是必须设置的科室之一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也设置了病理检验室。但目前的现状是 ,病理学科在农村基层卫生机构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病理学科也未能有效地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本院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 ,病理科每年为全省各市、县培养病理进修医师十余人 ,其中大部分来自县及县以下的基层医院。本人在近十年的进修医师教学实践中获得一些经验与体会 ,深感基层医院病理医师的培养 ,尤其是技…  相似文献   

12.
介入放射学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医学学科,当前介入诊疗技术已遍及全身各系统的多种疾病.但由于临床操作人员在实施此项技术时需要暴露于X线下进行.为了更广泛的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加强介入操作中的放射防护,2001年7月对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球管及导管床进行了防护改造,自制了一套防护装置,经测试防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介入放射学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医学学科,当前介入诊疗技术已遍及全身各系统的多种疾病。但由于临床操作人员在实施此项技术时需要暴露于X线下进行。为了更广泛的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加强介入操作中的放射防护,2001年7月对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球管及导管床进行了防护改造,自制了一套防护装置,经测试防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介入放射工作者受照剂量及其防护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介入放射学将单纯的放射诊断技术与影像方法引导下的导管治疗技术于一体,为疾病诊断和治疗开拓了新的途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但因介入放射工作时间长,身体各部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剂量照射,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促进介入放射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充分重视介入放射的辐射防护,为此我们对省内部份医院的介入放射工作状况开展了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冠脉介入资质管理、日常质量监控、风险防范、不良事件处置及纳入科室考核等5个方面,建立了冠脉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体系。其应用使心内科介入医师数量增加,资质分布趋于合理,介入治疗数量增加,医师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医疗赔付降低。应用质量控制体系,可降低医疗风险,助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参观学习”方式安排高年资医师进修薛雷为适应来我院进修学习的需要,我们开辟了参观式进修学习途径。1994年我院在3个科室共安排了10名进修医师参观学习。现将我院参观式进修学习的开展情况及对该种学习方式的认识介绍如下。来我院学习的进修医师较多,而我...  相似文献   

17.
李佳 《现代保健》2012,(10):86-86
彩超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已经在临床上常规开展了,为了更好地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本文就乙醇硬化治疗中的一些具体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并对本院收治的106例肝、肾囊肿患者,进行彩超引导介入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来,每次体检,我都被诊断为前列腺肥大。今年体检提示有双侧肾盂积水,磁共振检查、外科检查后要我接受经尿道旋切手术,我不得不考虑该怎么治疗自己的病了。我国介入第一人——上海中山医院的林贵教授患肝癌时是做介入治疗的;我国介入第二人——贵阳医学院的刘子江教授患肺癌时也做过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时还做过介入旋切术。他们是真正的介入医师,不仅用介入治疗病人,也用来治疗自己的疾病。我从事介入治疗多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衡水市放射诊疗机构医疗照射诊疗现况。方法 采用普查的形式对衡水市开展医用诊断、介入治疗、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项目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衡水市人口资料计算放射诊疗应用频度。结果 衡水市2016年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数为105家,医用诊断应用频度为253.72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的应用频度为1.42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的应用频度为0.36例/千人口,临床核医学的应用频度为0.33人次/千人口。全市只有4个县区开展介入放射学,7个县区开展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只有桃城区一家医院开展,医疗照射发展很不平衡。结论 初步掌握了本市放射诊疗机构的医疗照射频度水平,充实了本市医疗放射卫生项目的基本资料,要发挥二级医院“中流砥柱”、一级医院“基础分流”的作用,减轻三级医院的就医压力。为今后放射诊疗发展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展放射卫生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套自制介入防护装置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广泛开展介入治疗工作,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在介入操作中的受照剂量,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了防护改造。方法 自制防护材料,重点对X线球管及介入导管床进行防护屏蔽。结果 通过防护改造,屏蔽效果显著,使用防护装置后胸腹部屏蔽效率达80%以上,达到了较好的防护效果。结论 自制防护装置是减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