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酸镧对大鼠肝脏的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大鼠为对象,连续用生理盐水和20,10,2,0.2,0.1mg.kg^-1La(NO3)3灌胃6个月后,观察了体重,肝体比变化;检测了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δ-谷氨酰转移酶含量的变化,应用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不同剂量La(NO3)3对大鼠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20mg/kg^-1La(NO3)3组动物体重增长缓慢,0.1mg.kg^-1La(NO3)3组动物体重增加较快;20mg/kg^-1La(NO3)3组肝脏汇管区有炎细胞浸润,有些肝细胞内有少量的脂滴,糖原减少,线粒体基质密度增高,有电子密度高的致密体,肝细胞核形态正常或轻度变形。  相似文献   

2.
对有毒气体加燃烧或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氮 ( NO2 )等进行探测 ,与环境污染监视密切相关 ;同样的 ,氨气 ( NH3 )的检测对于工业、医疗以及家庭环境也很重要。而这些气体的检测则取决于所用的检测设备。新的研究表明 ,碳纳米管可探测到极少量的有毒气体 ,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通常检测 NO2 和NH3 时 ,需用几种物质与其反应从而进行这些气体的检测 ,但这些物质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敏感 ,JingKong等人观察到纳米管的电阻在室温下当纳米管与 NO2 或 NH3 接触仅几秒钟后即有较大的变化 ,所以纳米管有希望用于制造极小型的化学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3.
痕量分析中分离富集技术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工业、地质、冶金以及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的发展,痕量分析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迫切需要知道各种研究对象中存在的痕量元素的信息—含量和存在的形态。为了检测10~(-5)—10~(-12)g或更低的杂质含量,不仅需要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而且通常必须进行预富集。尤其是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接近或低于方法的检出限;试样中存在有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原鼠兔血清中硝酸盐(NO3-)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这是除离子色谱法之外,为研究动物血清内NO3-含量提供的另一种方法。采用Sym-metryRRC18(5μm,4.0mm×250mm)色谱柱;V(10mmol/L的四乙基硫酸氢铵溶液,PH=8.4):V(乙腈)=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8mL/min。NO3-在0.3125~10mg/L的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结果表明,采集于青藏高原地区昆仑山和果洛区域的高原鼠兔血清内NO3-总含量在72.0mg/L~192mg/L。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了2-(2-羟基苯基)-1H-苯并咪唑[2-(2-hydroxyphenyl)-1H-benzimidazole)](HPBI)及其铜(Ⅱ)配合物(HPBI-Cu),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HPBI和HPBI-Cu进行了表征,用MALDI-TOF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HPBI-Cu与一氧化氮(NO)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HPBI-Cu对NO具有很好的专一性,反应中铜(Ⅱ)被还原为亚铜(Ⅰ),同时HPBI被NO亚硝酰化。将具有低细胞毒性的HPBI-Cu用于检测脂多糖(LPS)激活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中的NO,发现它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有望成为细胞或组织中NO成像的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6.
含Cu复合氧化物对NO和CO吸附和活化的TP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MS-TPD法并结合XRD、化学分析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K2NiF4结构La2-x(Sr,Th)xCuO4±λ系催化剂中三个典型样品LaSrCuO4、La2CuO4和La1.7Th0.3CuO4对NO、CO及CO+NO等小分子的吸附性能和活化规律。结果表明:NO吸附量的大小与催化剂中氧空位含量有关,吸附强度和脱附峰种类与金属离子氧化态有关。CO在氧缺陷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的吸附是首先变为碳酸根,并在高温以CO2物种脱出.在NO和CO的共吸附过程中,有关NO的吸、脱性能与单独NO-TPD中NO的吸脱附规律相似,表明NO在NO+CO共吸附的竞争吸附过程中,优先吸附起决定作用,而受CO的影响较小.NO的吸附是NO活化分解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的亚硝酸盐氮(NO2^-)、氨氮(NH4^+)、硝酸盐氮(NO3^-)。考察NO2^-,NH4^+和NO3^-测定时的相互干扰,并给出了相应的消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测定NO2^-时,NH4^+和NO3^-无干扰;NO2^-对测定NH4^+和NO3^-产生干扰,可分别采用分段法和加入2滴10%氨基磺酸溶液的方法消除干扰;对于不含NO2^-或NO2-含量不高的地下水样品,可简化操作步骤直接测定NO3^-。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3%~2.74%(n=12),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67%~100.28%。所用检测仪器具有流动注射、自动进样及在线绘制标准曲线的功能,简化了标准方法中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减少了样品的损失,实现了自动化分析,大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SnO2含量的SnO2-TiO2固溶体催化剂.发现该催化剂对以CO为还原剂同时还原SO2和NO生成S和N2的反应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SnO2含量为50%(摩尔分数)的样品活性最高,在350℃,0.0525%s0,,0.052%NO,0.208%CO和空速3000h^-1的条件下,NO转化率接近100%,SO2转化率为88%,S和N2的选择性都接近100%,反应过程中没有剧毒气体COS生成.对于SO2 CO反应,该样品也显示了极高的活性,在350℃,0.105%SO2,0.208%CO和空速3000h^-1的条件下,SO,转化率达98%,S的选择性近100%.但该催化剂对NO CO反应的催化活性不高,在350℃,0.1025% NO,0.208%C0,空速3000h^-1的条件下,NO的转化率仅为50%.上述结果表明,SO2对NO CO反应具有促进作用.单独的SnO2或TiO2对SO2 CO,N0 CO或SO2 NO CO反应的催化活性都很低,但SnO2和Ti02形成SnO2-TiO2固溶体后催化活性显著增大,说明SnO2和TiO2之间产生了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蛹虫草是一种著名的药用和食用真菌,研究者们常在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Fe SO4等无机物来提高蛹虫草活性物质的含量。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La(NO3)3处理后蛹虫草活性物质的含量,探究La(NO3)3对蛹虫草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10,50和200 mg·L-1这3个浓度对蛹虫草的活性物质含量影响较大。La(NO3)3浓度为10 mg·L-1时,对喷司他丁、虫草酸和多糖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其含量分别为空白组的6.2倍、2.4倍和1.3倍,La(NO3)3对蛹虫草的腺苷和N6-2-羟乙基腺苷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其含量仅为空白组的24.29%和16.87%。La(NO3)3浓度为50 mg·L-1时,对虫草素合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含量为空白组的8.2倍,La(NO3)3对多糖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其含量仅为空白组的73.14%。La(NO3)3浓度为200 mg·L-1时,对腺苷和N6-2-羟乙基腺苷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其含量分别为空白组的1.5倍和2.6倍。La(NO3)3对麦角甾醇和蛋白质的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不同给药剂量硝酸钕[Nd(NO3)3][2,10,50mg/kg(体重)]后,雄性Wistar大鼠完整肝组织的MAS1HNMR谱和肝组织提取物的^1H NMR谱,结合肝组织病理切片图,研究了稀土化合物Nd(NO3)3在大鼠体内的急性生物效应.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对给药Nd(NO3)3组和对照组大鼠肝组织^1H NMR谱图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腹腔注射Nd(NO3)3后,大鼠肝脏中甘油三酯、亮氨酸(异亮氨酸)、乳酸、丙氨酸、丙酮酸、磷酸胆碱和葡萄糖含量升高,氮氧三甲胺含量降低.肝脏病理图显示,50mg/kg(体重)组大鼠肝细胞可见微小坏死灶和门管区炎细胞轻度增多.推测硝酸钕能影响大鼠肝脏中能量代谢(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对大鼠肝脏造成损伤,且其损伤程度随剂量的增加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大部分来源于烟草中的硝酸盐(NO3-)[1],一方面由于硝酸盐热分解产生氧气,卷烟中硝酸盐含量增加有助于提高卷烟燃烧性,另一方面由于卷烟主流烟气中NOx的含量主要和烟丝中的NO3-相关[2],随着烟草中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主流烟气中N2O、NO、NO2等氮氧化物的释放量也随之增加,NOx是卷烟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之一,被列入了"Hoffmann有害成分名单"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样舒张因子在休克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观察了大鼠止血带休克、败血症休克和小肠缺血再灌注休克一氧化氮样舒张因子(NO-LRF)的变化及作用。结果表明,休克动物离体主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降低,组织cGMP含量增加。NO合成前体L-精氨酸(L-Arg)或NO合成阻断剂L-硝基精氨酸(L-NNA)、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基蓝(MB)分别增强或减弱休克动物主动脉的上述变化,且这些药物的作用不依赖于血管内皮的存在,提示休克时非内皮源的NO-LRF生成增多是血管对收缩物质反应性降低的原因之一。整体实验发现,L-NNA加重晚期休克动物的低血压并恶化预后,而L-Arg延缓休克动物的血压降低,减轻组织损伤,提示NO-LRF对机体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休克时非内皮源NO-LRF生成增多可能是机体的适应性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对大鼠血管抗衰老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180~220g)随机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n=10),D-半乳糖组(n=10)和有氧运动+D-半乳糖组(运动组,n=10)。D-半乳糖组和运动组大鼠每日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 mg/kg),溶剂对照组大鼠每日颈部皮下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且运动组大鼠每日进行60 min的无负重游泳运动训练,持续8周。以血浆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NO/ET平衡建立血管衰老指标评价体系,并测量主动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组大鼠主动脉MDA和血浆ET含量显著升高,而GSH-Px、SOD活力、血浆NO含量和NO/ET比值显著下降。与D-半乳糖组相比,运动组大鼠主动脉MDA含量和T-NOS活力显著下降,GSHPx、SOD、T-NOS活力、NO含量和NO/ET比值显著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D-半乳糖皮下注射可诱导大鼠主动脉脂质过氧化反应,血浆NO/ET失衡;适宜的有氧运动能显著增加大鼠血管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NO/ET失衡,预防血管衰老。  相似文献   

14.
李章万  K· Grob 《色谱》1990,8(3):175-177
Atrazine(2-氯-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三嗪)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莠剂。西欧许多国家对其在饮用水中的含量法定检测限必须小于0.1ppb。且前通常是采用液液或液固萃取富集,再进行液相或气相色  相似文献   

15.
标准物质在离子色谱分析中的应用离子色谱作为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分析技术,由于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等特点,尤其在阴离子检测方面有着其它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医药、环保、卫生防疫、半导体制造等行业,并在某些领域被列为标准测定方法。(1)环境方面:测定饮用水中NO2-、NO3-、F-、Cl-、Br-的含量;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中的F-、Cl-、NO3-、和SO42-,烟气中的SO2含量等;测定酸雨中F-、Cl-、NO3-、SO42-的含量等。(2)食品方面:测定食品中SO42-、Cl-、总硫、蛋白质、核酸、BrO3-、Br-、…  相似文献   

16.
顺-Ru(bpy)2(NO2)2和反-Ru(bpy)2(NO2)2(bpy=2,2-联吡啶)组成完全相同,但配合物的构型不同.反-Ru(bpy)2(NO2)2和反-Ru(py)4(NO2)2(PY=吡啶)两个配合物构型相同,辅助配体相同,但主配体有差异.本文通过在不同或相似条件下,上述三个配合物中辅助配体NO2-在酸催化下的反应结果的对比,探讨了配合物中的NO2-在酸催化下的反应机理(缔合或解离)与配合物构型、配体结构以及配体反式效应性质之间的关系.当反应配体对位为NO2-等反式效应较强的基团时,反应倾向于以解离机理发生配体取代反应.若对位为OH-等反式效应较弱的基团时,倾向于发生No2-配体的分解反应.在顺式联吡啶二硝基化合物中.酸催化下只发生配体分解反应.通过对比得出,处于反应配体(No2-)反位的配体的性质,特别是反式效应性质的强弱,会明显影响或改变配体取代反应的机理(解离或缔合)或反应类型(取代或分解),有时甚至是影响反应机理或反应方式的主要因素.无论在反式还是在顺式构型的配合物中,bpy的约束构型会影响过渡态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反应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选用了青岛大扁藻、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四种海藻, 进行一氧化氮(NO)对其生长影响的实验, 初步从化学角度研究了一氧化氮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规律. 结果发现: (1) 一次性加入不同浓度NO或每天两次加入不同浓度NO, 这四种藻的生长在f/2或f/50培养液中均显示出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2) NO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均呈峰形, 不同浮游植物有不同的最佳NO峰值, 这与NO对高等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是基本一致的; (3) 一氧化氮对实验中所用的青岛大扁藻(非赤潮藻)与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赤潮藻)的影响情况是不同的; (4) 提出“NO阈”的观点. 这些都可能为赤潮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化学分析计量》2014,(4):62-62
<正>据介绍,高等植物和微藻能够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淀粉等高能化合物,从而生产粮食和生物燃料,因此高产淀粉细胞工厂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定量测定细胞中淀粉含量的方法通常包括破坏性的细胞处理过程、酶(或酸)介导的水解、水解产物的定量等多个环节,不仅需要大量细胞,且操作步骤繁琐、耗时耗力、成本较高,极大地限制了淀粉含量的高通量筛选。此外,传统方法通常无法检测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难培养微生物中的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9.
石墨炉原子吸收加基体改进剂测定海水中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针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Cd元素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实验分析。通过采用PdCl2-Mg(NO3)2-NH4NO3基体改进剂体系,克服了高盐度水体中复杂体系的干扰,并系统地考察了PdCl2、Mg(NO3)2和NH4NO3各自的作用机制。实验发现,由于能够与Cd形成高沸点的金属间化合物,PdCl2提高了Cd的原子化温度;Mg(NO3)2和NH4NO3可以使NaCl(蒸发温度1465℃)等无机盐转化为低沸点的NaNO3(蒸发温度500℃)和NH4Cl(蒸发温度340℃),从而降低了灰化温度,减少了被测定物的损失,标准加入的回收率达到97%~103%。实验结果为原子化升温程序设计(干燥-灰化-原子化)和测定精度的提高提供了依据。运用本实验技术,测定了盘锦某海区海水中金属Cd的含量为2.2μ/L。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对水稻叶片中由镧引起的氧化胁迫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氧化氮(NO)对水稻中由稀土元素镧诱导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100 μmol·L-1 氯化镧处理的水稻幼苗中加入10 μmol·L-1 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 可以显著抑制镧从水稻根部向叶片的转运. 镧处理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GSH)含量, 促进叶片过氧化氢(H2O2)含量上升. 而NO则可明显阻断镧引起的这些效应, 缓解镧引起的氧化胁迫, 即NO缓解了高浓度镧对水稻的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