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我国输入性传染病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方法 通过我国(未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埃博拉病毒病输入风险评估示例,介绍输入性传染病的评估方法。计算埃博拉病毒病的感染概率对输入风险进行定量评估,通过专家会商法和风险判定矩阵来予以定性判定输入后果严重性和最终风险等级。结果 本方法的步骤为风险路径评估、输入和进一步传播可能性评估、后果严重性评估、风险评价和不确定性分析。结论 用本研究定量评估方法能估计发生埃博拉病毒病输入病例的可能性,定性评估方法能估计输入后果严重性和风险等级,但本文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不适用于对其他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等暴发事件的快速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2.
西非利比里亚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流行特征及防控模式进行综述,为我国援助西非3国提供依据;数据来源于利比里亚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态势周报、欧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官网,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特征描述;截至2015年3月15日,利比里亚累计报告病例9645例,报告死亡4252例,病死率为44%,其中医务人员累计报告病例数372例,死亡180例,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数占西非3国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数的39%,占该国全部感染病例数的3.9%,医务人员病死率为48%;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群普遍易感,以45岁以上年龄组高发,是15岁以下年龄组的3倍;病例密切接触追踪比为100%。利比里亚疫情自2014年3月下旬至4月23日,表现出暂时控制现象,6月中旬出现第二波疫情,且报告病例数呈指数性上升,9月该国疫情达到暴发高峰后,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截至2015年3月15日,利比里亚疫情处于零发状态,疫情趋于控制。利比里亚疫情暴发原因为经济水平落后、文化习俗、防控资源不足、早期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该国疫情应对经验对我国今后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既往称为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性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平均病死率为50%,以往疫情出现的病死率为45%~90%。2014年3月暴发的西非埃博拉疫情,是自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疫情。截止到2014年12月3日,全球共报告确诊、可能和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者17145例,死亡6070例,暴发疫情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非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此外,马里、塞内加尔、尼日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家也有少数病例发生。此次疫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医务人员感染严重,其中仅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就有605名医务人员感染,死亡339人,病死率为56%,这对本来即缺少医疗设施和药品的西非国家控制疫情极为不利。至2014年12月,利比里亚疫情呈稳定或有下降趋势,几内亚疫情轻度上升,而塞拉利昂疫情仍在快速增加,EVD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塞拉利昂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疫情流行特征,总结该国疫情未能及时控制原因,为今后我国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 收集世界卫生组织和塞拉利昂卫生部官方网站公布的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至2015年3月1日,塞拉利昂共报告EVD病例11 446例,死亡3546人,发病率为180.6/10万,死亡率为55.9/10万。塞拉利昂疫情时间分布可分为五个阶段:悄然而缓慢传播阶段、暴发阶段、快速上升阶段、快速下降阶段、波动式缓慢下降阶段。疫情首发地区为西南部的凯拉洪,之后输入至西北部的坡特洛科,继而蔓延至全国。有登记信息的病例(10 903例)数据显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1),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2=2136.07,P0.001)。医务人员发病率高于全国,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 塞拉利昂疫情未能及时控制的原因主要有:经济水平落后、文化习俗、防控资源不足、早期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该国疫情应对经验对我国今后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汪楠  贾晓峰 《疾病监测》2015,30(4):342-344
2014年初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仍在蔓延.美国是急性传染病防控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通过发布系列专业技术指南、发布权威信息指导公众开展防控活动、持续推动药物研究与开发、开展专业的国际援助活动等方式对疫情做出应对.借鉴这些先进经验,对进一步加强我国本土外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超  杨明  牟笛  随海田  赵坚  孟郁洁  涂文校 《疾病监测》2014,29(11):925-928
目的分析2014年发生在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中国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疫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13日几内亚(Guinea)、利比里亚(Liberia)、塞拉利昂(Sierra Leone)、尼日利亚(Nigeria)和塞内加尔(Senegal)5国共报告EVD病例4985例,死亡2461例,病死率为49%。截至目前疫情整体呈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疫情主要集中在几内亚;第二阶段为2014年5—9月,疫情主要影响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除尼日利亚外,其余4国彼此相邻,大面积陆路接壤。尼日利亚疫情是由1名利比里亚患者输入导致的继发感染,而塞内加尔报告的是1例几内亚病例。截至2014年9月13日,5个国家中医务人员感染人数近300人(约占总病例数的6%),死亡超过140例。基因分析显示,引发此次疫情的病毒是埃博拉病毒中扎伊尔型(Zaire ebolavirus)的一个独立分支。结论 2014年发生在西非地区的EVD暴发疫情是自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以来最大的一次暴发,同时也是西非地区首次报告EVD疫情,目前形势分析认为疫情可能仍将持续6~9个月。  相似文献   

7.
8.
《疾病监测》2014,(6):453-453
<正>2014年6月5日,库鲁萨这一新地区报告出现了1例新发病例及1例死亡。这使全国迄今发生的新发病例总数达到7例(4例确诊病例,3例疑似病例),包括在此期间从以下地区报告出现的6例新发病例及6例新发死亡:科纳克里(2例新病例及1例死亡)、盖凯杜古(1例新病例及1例死亡)、马森塔(1例新发病例及1例死亡)及泰利梅莱(2例新病例及2例死亡)。到2014年6月5日时,几内亚由埃博拉病毒病造成的病例和死亡累计总数为351例(210例实验室确  相似文献   

9.
《疾病监测》2014,(6):468-468
社区抵抗问题对接触者的确定和追踪造成妨碍。 总体而言,病例总数会因病例和实验室数据的重新分类、回顾性调查及合并整理以及监测活动的加强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施旭光  陈恩富 《疾病监测》2015,30(2):162-166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性疾病。本研究主要就埃博拉出血热病毒的流行病学和生态学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研究旨在模拟外来输人性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EVD)病例出现后,不同的防控策略对该病在我国传播及爆发流行模式的影响,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一种循证决策依据.方法 选用传染病SIR动力学模型建模.模拟病毒输入区域为我国南方某特大型城市群,该城市群人口5000万,所有人均为易感者.出现输入性病例,模拟情况分别包含单个感染者入境I(0)=1,某小型旅行者团体(全为感染者)入境I(0)=5及I (0)=10.I(0)我们称为“零号感染者”,其发病过程呈现典型的埃博拉出血热发病过程.其传播能力用β表示.对于输入性埃博拉感染者进入我国后,从其发病到得到控制(启动紧急预案)的时间t*设定了如下特征参数:t*=6,12,18,24,30 h.传播模式设定如下:S0=5×108,I0∈[1,20];λ∈(0.1);q∈(0.1];t*∈{6,12,18,24}h.结果 零号感染者输入后,随着应急预案启动的时刻t*变化,病毒暴发曲线为指数型,指数方程为y=1.053e1.801,模型拟合度R2 =1,RSME =0.118 5.如在给定启动应急预案的时间点后(即在同一时间点启动应急预案),零号感染者的数量与被感染者人数上限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线性增加,线性方程为y=7.605x,模型拟合度R2 =1.以最好模型估计,若零号感染者人数为1,输入后在6h内即被识别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则感染人数为7人;若其被隔离时间延长为12,18,24及30 h,则对应的感染人数分别为32、400、1400和8600.以最坏模型估计,若零号感染者人数为10,在6,12,18,24及30 h后才被识别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则在对应的新发感染人数分别为67、380、2400、1.4万和8.7万.结论 埃博拉出血热在我国爆发流行的可能性较低,即使出现输入性病例,只要能严格执行国家卫计委的相关规定,该病的传播范围将极为有限.应该加大投入,加强对一线传染科、急诊科和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培训,使之能及时识别该病并加以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