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凝胶双向电泳(2-DE)对啤酒中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质谱技术结合数据库检索方法对凝胶上的主要蛋白点进行鉴定归类,构建出了一个全面的啤酒蛋白质组图谱。结果显示,检测到的199个蛋白质点中有85个能被成功鉴定,此85个蛋白点可归为12类蛋白质。为了证明不同的大麦品种和麦芽溶解度对啤酒蛋白质组成和啤酒品质特征的影响,本文研究了11个啤酒样品,它们由蛋白质溶解度不同的8个品种的大麦麦芽酿造而成。通过2-DE分析啤酒蛋白质组并进行对比,发现大麦品种和麦芽溶解度均会影响啤酒中几种蛋白质的浓度,而啤酒中蛋白质的浓度与啤酒的品质特性,如泡沫稳定性有关。此外,观察到源于酵母的蛋白质也可能影响啤酒的品质。啤酒蛋白质组图谱的应用可为啤酒品质相关蛋白质的检测和研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泡沫稳定性是啤酒的重要特征。之前用双向电泳(2-DE)对啤酒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揭示了大麦二聚α-淀粉酶抑制因子-1(BDAI-1)和NIBEM-T分析仪分析的啤酒泡沫稳定性之间存在关系。为建立基于不同大麦品种和不同麦芽溶解情况下啤酒泡沫稳定性测定的新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定量测定了啤酒的主要蛋白质在2-DE凝胶上斑点的亮度,并将其作为解释变量。本研究所用的25个自酿啤酒样品,是用不同溶解度的麦芽(共3个品种,A、B和C)酿造的,用显著水平为5%时BADI-1斑点的亮度预测每个啤酒样品的泡沫稳定性(r=0.421)。另外,在泡沫稳定性不同的日本商品啤酒的2-DE凝胶上,观察到了另两种主要的蛋白质斑点(b0和b5)。用这三种斑点亮度作为解释变量,对泡沫稳定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实验酿造的25种啤酒样品中,泡沫稳定性的72.1%可用一个新多元回归方程来计算,其中,b0和BDAI-1的斑点作为正解释变量,而将b5的斑点作为负解释变量。为验证多元回归方程和解释变量的有效性,实际分析了啤酒样品的泡沫稳定性。结果发现,10种日本商品啤酒样品中泡沫稳定性的85.1%可用b0和BDAI-1的斑点作为正解释变量,以b5的斑点作为负解释变量。经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可知,b0和b5的斑点分别被鉴定为大麦Z蛋白和酵母硫氧还蛋白。这些结果确证了BADI-1和Z蛋白是泡沫稳定的积极因子,而酵母硫氧还蛋白可能是泡沫稳定的消极因子。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Scarlett仕和Prestige大麦麦芽的蛋白组分(大麦醇溶蛋白、清蛋白和其他可溶性蛋白)进行了研究,同时跟踪分析了由这两种麦芽制成的麦芽汁以及啤酒中的蛋白质变化情况.此外,对这两个大麦品种进行了工业酿造规模的研究.通过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大麦醇溶蛋白在发芽期间存在一个水解过程,导致其含量降低,同时产生较少的疏水性缩氨酸.相比之下,清蛋白和其他可溶性蛋白质在发芽过程中含量会增加.一些麦芽水溶性蛋白会由大麦醇溶蛋白质水解产生.我们还观察分析了这两个品种麦芽蛋白组分数量上的差别.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显示出麦芽汁中的绝大部分组分在成品啤酒中也可以观测到.然而,高效液相色谱数据的化学计量分析显示Scarlett和Prestige大麦麦汁蛋白组分间存在数量上的差异.Scarlett大麦麦汁比Prestige麦汁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与两种麦芽汁相比,两种成品啤酒样品中的蛋白相似性更强.试验将最优方法成功用于两种大麦麦芽蛋白质组分的研究中,同时跟踪分析了发芽期间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麦芽汁和成品啤酒中蛋白质组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制麦改变了大麦的化学和酶的成分。制麦期间合成酶、细胞壁(戊聚糖,蛋白质等)降解和淀粉分解。发芽程度决定最终啤酒以下几方面的质量:口感,泡沫和浑浊趋势(不同蛋白质),加工性能(如β-葡聚糖引起的粘度),发酵程度(FAN、糖含量)等。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溶解度的麦芽对过滤后啤酒浊度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发芽阶段的麦芽指标及其对最终啤酒成分的影响,主要是蛋白质含量和种类。运用Lab-on-a-Chip技术分析蛋白质部分,毛细管电泳测定分子量。使用双向凝胶电泳(2D-PAGE)来进一步支持Lab-on-a-Chip技术分析。此外,完成普通麦芽和啤酒分析、浊度和过滤性能的测定,跟踪测定麦芽到啤酒过程中蛋白质的组成。发现啤酒中的最终蛋白质组成未发生变化,高含量的25~28 kDa蛋白质部分能增加啤酒的浊度。  相似文献   

5.
泡沫蛋白质对啤酒泡沫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圆二色光谱技术研究啤酒泡沫蛋白质和麦芽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构象特点,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D SDS-PAGE)与液质(LC-MS/MS)联用对啤酒泡沫蛋白质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麦芽蛋白质以α-螺旋结构为主,而啤酒泡沫蛋白质以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并未表现出典型的α-螺旋双负峰特征,这种结构有利于泡沫蛋白质的疏水性,从而有利于啤酒泡沫的稳定性。经质谱检测,啤酒泡沫蛋白质中共鉴定出11种蛋白质,包括蛋白质Z4、LTP1、BDAI-1及部分酶抑制剂和少量醇溶蛋白片段。  相似文献   

6.
1 原料 1)大麦蛋白质含量低,不利泡沫的形成。宜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皮薄的大麦,蛋白质含量10%~12%。 2)酿造用水碱度太高,不利高分子蛋白质的获取,影响啤酒泡沫性能。控制糖化用水碱度≤2。 3)过分溶解的麦芽,高中分子氮相对减少,降低蛋白质作为天然泡沫稳定剂的作用。应根据不同的大麦品种和质量,调整制麦工艺,使麦芽溶解度适中。  相似文献   

7.
啤酒的泡沫稳定性是直观评价啤酒品质的重要标准,和大麦品质有关。DNA分子标记是一种简单、高效评价大麦的方法,蛋白质Z4和Z7以往都是作为影响啤酒泡沫稳定性的潜在因素来研究的。本研究通过检测10个品种大麦制成的麦芽酿造的24个啤酒样品,发现啤酒中蛋白质和泡沫稳定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实验数据显示啤酒中蛋白质z4与蛋白质Z7分别对泡沫的稳定起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通过研究DNA分子标记物连接不同品种间的大麦蛋白质Z4和Z7组分的核苷酸序列翻译起始密码子的位置,发现分别在蛋白质Z4和Z7中检测到了5号和23号核苷酸序列具有多态性。因此,用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物做进一步研究,CPAS标记蛋白质Z4和Z7,可将23种大麦组分有效的分成2个蛋白质Z4基因型(蛋白质Z4-H和蛋白质Z4-L)和3个蛋白质Z7基因型(蛋白质Z7-H,蛋白质Z7-L,蛋白质Z7-L2)单体,其中蛋白质Z4中蛋白质Z4-H含量较高,而蛋白质Z7中蛋白质Z7-H和蛋白质Z7-L2含量相对较低;蛋白质Z4-H和蛋白质Z7-L分别对啤酒泡沫稳定性的贡献高于蛋白质Z4-L和蛋白质Z7-H。实验结果表明:这些CAPS标记物为大麦育种过程中选择具有啤酒泡沫稳定性的大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四种大麦间泡沫蛋白质含量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建立了从麦芽中提取泡沫蛋白的便捷方法,并利用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 法)和SDS-PAGE 电泳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直观地检测和比较了四种大麦和麦芽中泡沫蛋白质的含量、组分和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及其变化情况,可为评估大麦和麦芽质量以及预测啤酒泡沫的品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小麦啤酒的酿造采用各种不同蛋白质(8.7%~14.4%)的小麦品种和不同溶解度(可溶性蛋白质3.9%~6.9%)的五种麦芽,在最初的一系列实验中研究小麦是否影响泡沫稳定性——小麦啤酒的一种主要特性。NIBEM法(二氧化碳作为激泡气源)泡沫分析显示出小麦啤酒泡沫稳定性取决于酿造中所使用的麦芽,当使用的麦芽具有高的起泡潜力时,小麦发挥消极的影响,然而小麦添加到具有较少泡沫促进因素的过度溶解麦芽中改良啤酒的起泡性能时证明小麦含有泡沫活性化合物。另外Rudin法(氮气作为激泡气源)分析值说明通过减少泡沫,说明小麦确实影响泡沫稳定性,大概由较高啤酒黏度或较细泡沫气泡分布引起的。此外,另一个研究是小麦啤酒的浊度,由40%小麦酿造啤酒的永久性混浊读数低于1.5EBC浊度单位,由20%小麦酿造啤酒在永久性混浊(9.4~19.3EBC)和小麦的蛋白质之间建立起反比关系。酿造中使用的麦芽也影响永久性混浊读数,发现在麦芽的溶解度和永久性浊度之间有一明确的相互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小麦啤酒酿造使用原料的选择可认为影响啤酒的视觉属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Scarlett和Prestige大麦麦芽的蛋白组分(大麦醇溶蛋白、清蛋白和其他可溶性蛋白)进行了研究,同时跟踪分析了由这两种麦芽制成的麦芽汁以及啤酒中的蛋白质变化情况。此外,对这两个大麦品种进行了工业酿造规模的研究。 通过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大麦醇溶蛋白在发芽期间存在一个水解过程,导致其含量降低,同时产生较少的疏水性缩氨酸。相比之下,清蛋白和其他可溶性蛋白质在发芽过程中含量会增加。一些麦芽水溶性蛋白会由大麦醇溶蛋白质水解产生。我们还观察分析了这两个品种麦芽蛋白组分数量上的差别。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显示出麦芽汁中的绝大部分组分在成品啤酒中也可以观测到。然而,高效液相色谱数据的化学计量分析显示Scarlett和Prestige大麦麦汁蛋白组分间存在数量上的差异。Scarlett大麦麦汁比Prestige麦汁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与两种麦芽汁相比,两种成品啤酒样品中的蛋白相似性更强。 试验将最优方法成功用于两种大麦麦芽蛋白质组分的研究中,同时跟踪分析了发芽期间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麦芽汁和成品啤酒中蛋白质组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大麦热稳定性蛋白对啤酒的口感风味、泡沫及胶体稳定性等品质起着主要的作用,利用Bradford法和SDS-PAGE电泳技术对大麦及其发芽过程中的热稳定性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大麦发芽过程中部分热稳定性蛋白条带逐渐消失,热稳定性醇溶蛋白在发芽过程中遭受蛋白水解其含量最终有所减少,热稳定性水溶蛋白在发芽过程结束时其蛋白含量有所增加.从而根据大麦或麦芽中的热稳定蛋白组成及其含量预测啤酒中的蛋白组成,以便改进制麦和酿造技术,获得高质量的麦芽和啤酒.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从麦芽中提取泡沫蛋白的便捷方法.并利用考马斯亮蓝定量蛋白法(Bradford法)和SDS-PAGE电泳技术,能够准确直观地检测到麦芽中泡沫蛋白的含量、组分和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及其变化情况,为评估大麦和麦芽质量以及预测啤酒泡沫的品质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用小麦酿造啤酒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海明  王智 《酿酒科技》2004,(1):52-53,56
小麦是酿造啤酒的原料之一,其分布主要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品种因播种季节和皮色不同而呈多品种性:小麦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富含淀粉、蛋白质,还舍有脂肪、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小麦含蛋白质在11%~16%,比大麦含蛋白质高。小麦芽生产浸麦时间为大麦的2/3;浸麦度为37%~38%;发芽温度可升至17~20℃,结束温度为60℃;焙焦温度80℃。用小麦芽酿造啤酒对糖化和过滤、啤酒风味、酵母使用、啤酒过滤和啤酒抗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蛋白质分离检测仪对不同品种麦芽协定麦汁的蛋白质分布特点、强制实验前后啤酒中蛋白质分布情况、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蛋白质分布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麦芽品种的蛋白质分布情况具有较大区别,这为原料麦芽的选择提供了质量参考依据.强制实验后的成品啤酒,25kDa以下的蛋白质含量减少,表明啤酒中这些蛋白质容易发生氧化聚合,或者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形成不溶颗粒,引起啤酒浑浊.成品啤酒中5-25kDa分子量的蛋白质含量少,啤酒的泡沫性能就会变差.观察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蛋白质分布变化,发现麦汁煮沸后,总氮水平变化不大,这表明煮沸的作用更多的是引起蛋白质结构的展开;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的参与以及低pH值,蛋白质聚集成颗粒,可沉淀除去,使蛋白质的总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小麦啤酒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啤酒以其特殊的小麦芽香气,风味上较普通大麦啤酒有显著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小麦啤酒(wheatbeer)是指以小麦为全部或者大部分原料所生产的一类啤酒,小麦麦芽和大麦麦芽相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从而具有很好的泡持力,但是由于小麦麦芽本身固有的特性(裸麦、蛋白含量高),使得小麦啤酒制备过程中过滤困难,制成的小麦啤酒非生物稳定性较差。结合本文对国内外现行的小麦啤酒生产技术、工艺所作的综述,可以从小麦啤酒的生产工艺方面来着手解决以上难题。  相似文献   

16.
小麦芽啤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超 《啤酒科技》2008,(11):23-24
使用小麦芽和高辅料比淀粉酿造小麦芽啤酒,不仅啤酒口味优良,又可以降低成本。 1小麦芽的酿造特性 1)小麦芽的溶解度比大麦麦芽高,表现为小麦麦芽的糖化力高、库值高、粗细粉差高。  相似文献   

17.
脂类物质影响啤酒泡沫稳定性并对啤酒老化有重要作用.啤酒中脂类物质的浓度和性质取决于原料的组成和酿造过程.本文研究了大麦品种和制麦过程对麦芽含脂量的影响.采用意大利的四种春大麦和一种冬大麦作为样品,进行微型制麦和分析.本研究旨在确认大麦品种对麦芽含脂量及制麦过程中脂肪酸(FA)含量变化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建立不同样品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对大麦的含脂量和制得麦芽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估.数据显示制麦过程中大麦转化为麦芽时总脂含量显著下降;不同大麦品种的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图谱均不同.大麦含脂量和制得麦芽质量的相关性确认了脂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啤酒泡沫与生产工艺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芽中的起泡蛋白、酒花苦味成分、CO2是构成啤酒泡沫的基本因素。啤酒的粘度则是维持泡沫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有效地降低起泡蛋白的损失是保证泡持性的关键措施。①选择优良大麦,严格控制制麦湿度、温度、时间。②糖化采用50~52℃的蛋白分解,休止50-60min。③麦汁煮沸90min,煮沸强度8%。④9~10℃低温发酵,0-1℃后贮。⑤啤酒过滤时控制好温度与压力。(丹妮)  相似文献   

19.
管海齐 《啤酒科技》2005,(4):60-61,63
利用ELISA(RIDASCREEN)方法研究大麦、麦芽、啤酒样品中存在的赭曲霉素A(OTA)。OTA的检测限很低,啤酒是0.08μg/L、大麦和麦芽是0.4μg/L。在29种大麦样品中有26种OTA含量是在0.53~12μg/kg之间。在24种麦芽样品中有23种OTA含量在0.5~6.6μg/kg之间,仅有一种麦芽样品没有检出OTA。在150种啤酒样品中有42种OTA含量在0.1~8.10μg/L之间(占28%),108种啤酒样品(占72%)没有发现OTA,仅有一种啤酒样品OTA含量高于5μg/L。  相似文献   

20.
麦芽库值是反映大麦蛋白质溶解的重要指标,只有溶解适度的麦芽才能酿制出高品质的啤酒,因此麦芽蛋白质溶解度的检测尤为重要.EDTA是一种良好的金属离子螯合剂,本文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DTA水溶液培养大麦,利用EDTA、金属离子和蛋白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分析EDTA对蛋白酶活力和麦芽中各组分蛋白含量的影响、各蛋白组分之间的转化及其与麦芽库值的相关性,并以此为据建立检测麦芽蛋白质溶解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