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脂的严格定义应该为血脂紊乱或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血清脂质的浓度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异减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对其病因及治疗研究较多。现对此作一综述。高血脂究竟是许多疾病的原因还是结果。至今仍没有直接证据。一般认为,人机体血脂水平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观察复方血脂清的降血脂作用。结果发现,给予血脂清2组(Ⅰ、Ⅱ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在17wk时非常显著地低于模型组(P<0.001),这2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h/TC)比值却非常显著地高于模型组(P<0.001)。提示复方血脂清具有阻止血脂升高和降低高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poloxamer 407(P-407)诱导的小鼠高血脂模型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小鼠于腹腔注射P-407前先以瑞舒伐他汀(2或10 mg/kg)连续灌胃,并于腹腔注射P-407(0.3 g/kg)后3 h再次灌胃瑞舒伐他汀。以注射P-407前及注射后第3、4、24及48 h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评价瑞舒伐他汀的疗效,同时观察造模后24 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瑞舒伐他汀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减低,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且作用可持续至造模后的48 h。瑞舒伐他汀组小鼠造模后24 h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P-407诱导的高血脂模型小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95例健康人组与123例非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疾病组的载脂蛋白 E 表型分布和血脂水平。疾病组载脂蛋白 E 等位基因ε_4频率和血清总胆固醇平均值分别为10.95%和189mg/dl,健康组相应数值分别为6.40%和150mg/dl;疾病组总胆固醇高于平均值人群的ε_4频率比低于平均值人群的ε_4频率明显增高,分别为14.05%和8.30%;分别计算具不同等位基因人群的血消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平均水平,二者均是ε_4最高,ε_3居中:ε_2最低。这些结果提示,载脂蛋白 E 是影响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内在因子,等位基因ε_4是机体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5.
芦丁铬对正常和高血脂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芦丁与三价铬离子生成的芦丁铬络合物(芦丁铬)调节血脂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高血脂模型,观察芦丁铬对正常和高血脂大鼠的甘油三酯、胆固醇、HDL-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浓度的影响。结果:芦丁铬能有效地升高正常和高血脂大鼠血铬水平,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升高高血脂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高血脂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也有降低趋势。结论:芦丁铬对正体和高血脂大鼠的血脂均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脂水平与胆囊结石关系的探讨(附10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收集106例胆囊结石患者,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脂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胆囊结石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脂水平在胆囊结石形成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清载脂蛋白谱分析在高血脂血症患者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血脂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谱在高血脂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免疫比浊法测定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A1、Apo A2、Apo B、Apo C2、Apo C3、Apo E水平,并分析其与TG、LDL、TC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B、Apo C2、Apo C3、Apo 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TG、LDL、TC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01).不同TG水平组中,TG浓度大于2.81mmol/L组,除Apo A1、Apo A2外的各载脂蛋白均较前几组高,有显著性意义.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A1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各血脂浓度组间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o A2浓度无显著性意义.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A1、Apo A2浓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而Apo B、Apo C2、Apo C3、Apo E水平则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高血脂患者血清载脂蛋白谱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Apo B、Apo C2、Apo C3、Apo E等水平增高而Apo A1、Apo A2水平降低,支持高血脂患者存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血脂胆固醇升高是致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主要表现为血脂升高,血脂沉着粘附于血管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本文收集1994~1997年我院住院及门诊高脂血症病人247例应用普伐他汀(普拉固)降脂治疗,临床观察表明,普拉固可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院住院及门诊高脂血症患者247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65mmol/L,甘油三酯(TG)>1.6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顺式和反式二苯乙烯苷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分别考察顺式、反式二苯乙烯苷对正常小鼠、慢性高血脂小鼠和急性高血脂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的影响。结果顺式二苯乙烯苷能显著性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TC、TG及LDL-C的水平,也能显著性降低正常血脂小鼠血清中LDL-C的含量,高剂量顺式二苯乙烯苷还能显著性升高正常血脂小鼠和高血脂小鼠血清中HDL-C的水平。顺式二苯乙烯苷对正常小鼠和急性高血脂小鼠的降血脂作用与反式基本相同,但对慢性高血脂小鼠血浆中TC和TG的降低作用明显强于反式二苯乙烯苷。结论顺式二苯乙烯苷具有比反式二苯乙烯苷更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及其与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各50例ALP、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S)和血脂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ALP水平变化及与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外,ALP、FPS、FINS、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LP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值(WHR)、TC、TG、LDL-C、FPS、FINS、Homa-IR均呈现明显正相关;ALP与TG、FPS、HomaIR具有高度的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AL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TG、FP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清脂联素(APN)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相同的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清APN及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APN水平较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能更有效调脂,降低hs-CRP水平,升高血清APN水平,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所谓血脂紊乱,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又称"坏胆固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又称"好胆固醇")降低。血脂紊乱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脂紊乱可能与疾病有关,而在常用药物中,也有一些会引起血脂紊乱,一般来说大致有下面几种:利尿剂利尿剂中的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和氯噻酮等,如长期服用,可使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升高;呋塞米(速尿)则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长期服用利尿剂后会引起血脂紊乱,可能与糖代谢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新疆航空公司飞行人员高血脂患病情况,研究民航飞行人员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减少新疆航空公司飞行人员高血脂发病率,为制定预防飞行人员高血脂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新疆航空公司飞行人员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情况,比较血脂正常组和高血脂组飞行工龄、累计飞行时、年均飞行时的差异,比较吸烟组与不吸烟组、饮酒组与不饮酒组血脂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飞行人员血脂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新疆航空公司飞行人员高血脂症的患病率为50.9%,以高TG(三酰甘油)为主,其次是高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新疆航空公司高血脂组的年均飞行时均高于累积飞行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累计飞行小时、年平均飞行小时、工龄和BMI与高血脂危险相关;家族史、吸烟、饮酒和运动与高血脂关系较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年平均飞行时和BMI进入了回归方程(β=0.411,OR=1.509;β=0.240,OR=1.271),P值均达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年均飞行时和肥胖是影响飞行人员血脂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尿酸(UA)联合血脂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尿酸紫外酶比色法检测两组血清尿酸水平,采用酶试剂法检测两组血脂水平。观察比较两组血清尿酸、血脂水平及血清尿酸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为(465.3±34.5)μmol/L,阳性率为8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1.8±24.5)μmol/L、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7.0±3.2)mmol/L、甘油三酯(TG)(4.8±0.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5.2±1.8)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3.8±2.6)、(1.5±0.2)、(2.2±0.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0.5)mmol/L低于对照组的(3.5±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尿酸及血脂的检测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明显反映其指标的变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香砂六君丸对高血脂模型大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红梅  肖柳英  林妮 《中国药房》2008,19(24):1862-1863
目的:研究香砂六君丸调节高血脂模型大鼠抗氧化的作用。方法:通过灌胃高脂乳剂复制大鼠高血脂模型。观察香砂六君丸灌胃给药前、后对大鼠血清血脂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香砂六君子丸能抑制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并能提高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SOD活性和降低MDA的含量(P<0.01)。结论:香砂六君丸具有降低血脂和抗衰老作用,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进而探讨其与血脂相关性、他汀类药物对不同Apo E基因分型患者血脂调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石景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65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ApoE基因型,将检测出的基因型分为三组:E2基因型组(E2/2+E2/3)19例、E3基因型组(E3/3)122例、E4基因型组(E4/3+E4/4)24例,分别测定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的血脂水平,分析基因型与调脂疗效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共检出E2、E3、E4三种等位基因,E2/E2、E2/3、E3/3、E4/3、E4/4五种基因型,以E3/3占比最高(73.94%),E4/4(1.82%)、E2/2(0.61%)占比较低,未检测出E2/4。不同基因组其血脂水平存在一定差异,E4基因型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于E3基因型组(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E2基因型组(P <0.05),载脂蛋白B(ApoB)高于E2基因型组(P <...  相似文献   

17.
魔芋低聚糖降脂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初步研究魔芋低聚糖对小鼠血脂的影响。方法用高脂溶液造成小鼠高血脂动物模型 ,同时给予一定剂量的低聚糖 [3 0g (kg·d) ]灌胃。取血样测定多项生化指标。结果魔芋低聚糖可明显降低高脂小鼠血脂含量和血尿素氮水平 ,并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结论魔芋低聚糖有降脂和降尿素氮作用 ,可用于防治高脂血症 ,有一定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教师血脂水平,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健康体检对该县2310名教师的血脂水平进行调查。结果男性血脂异常率高于女性;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随年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TG在50岁以上的女性明显高于同龄男性。结论应对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干预预防和控制高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利培酮致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与血糖、血脂水平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给予35例精神分裂患者利培酮8周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糖(GLU)和甘油三酯(TG)水平。分别对比治疗前后各因素水平的变化情况(t检验),并对因素水平改变差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Pearson检验)。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血清T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T4、FT4水平显著降低(P0.05);GLU水平和TG水平分别有极显著性降低和升高(P0.01)。T4、FT4变化与GLU变化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T3、FT3变化与GLU变化均无相关性。T3、FT3、T4和FT4变化与TG变化均无相关性。结论利培酮可以降低甲状腺激素、血糖水平,升高血脂水平,并且降低甲状腺激素与降低血糖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龚明霞  吴俊妍 《安徽医药》2013,17(4):590-591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变化和血脂指标变化的关系,为围绝经妇女保健提供指导。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集了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门诊402例40~65岁妇女,按月经情况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三组,分别测定其血清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三组间性激素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三组妇女中FSH水平在绝经期组和绝经后期组妇女中显著增高(P0.05),E2水平在绝经期组和绝经后期组妇女中不同程度降低,以绝经后期组显著(P0.05)。三组妇女的血脂指标TG、TC和LDL-C逐渐增高(P0.05),HDL-C的变化三组间不显著。结论围绝经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首先表现为FSH的增高,E2水平的降低相对滞后。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血脂TG、TC、LDL-C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