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菁 《科技信息》2010,(22):I0129-I0129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很难摆脱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用母语思维学习另外一种语言,这种思维定势常被称为语言迁移。由于语言迁移现象的存在,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排斥母语,认为母语的文化迁移会阻碍外语学习。但是,在现实中对已经掌握了相当高水平汉语的大学生来说,在纯汉语环境中学外语而完全排斥汉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本文从母语的正负迁移角度分别探讨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找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母语思维和母语概念系统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它会对外语学习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是否能形成外语思维彻底摆脱母语的概念体统一直都是各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围绕母语概念系统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借助母语概念系统促进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3.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潘华慧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上,再学习另外一门语言,这就会产生语言的接触,从而导致各种形式的干扰。在英语学习中,对学生的英语习得过程产生严重干扰的是母语的干扰。因此不管教师在教学中准备得多么充分,为学生提供...  相似文献   

4.
王璐 《科技信息》2010,(35):J0272-J0272,J0281
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很难摆脱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对于已经掌握了汉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在纯汉语环境中学外语完全排斥汉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无论是从语言习得、语言学习,还是从教学法上来看,外语的教与学都离不开母语。而对母语的依赖同时又对外语学习形成了一定的干扰,本片文章将就母语对英语听力的干扰,浅析这种干扰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外语学习。母语的迁移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伴随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发音、词汇等各个层面上出现的母语迁移现象,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努力克服母语迁移的负效应,发挥母语迁移的正效应,从而对日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焦点,很多人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起着负面影响,尤其是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严重受到母语的干扰。随着对外语学习过程的深入了解,研究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母语被认为是一种学习策略。对20份作文采取文本分析,并探讨英汉语篇组织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增强英语学习者对英汉两种语言语篇结构差异的意识,从而培养学习者的英语语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文章主要对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预科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由于语言障碍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汉语更像是一门外语.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缺乏对汉语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在不广泛使用普通话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汉语教学是十分困难的,它首先需要老师打破以往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将学生作为整个学习活动的核心,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感情投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最终实现在少数民族中实现汉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一直以来是外语界研究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人的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而学习者原有知识必然成为新学知识的参照系。汉语是中国学生学习的母语,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本文依据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通过对母语迁移观点的评析,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已有的母语知识毫无疑问会影响其外语学习。母语的思维习惯,语言形式,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体现在外语学习上,就会形成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作为母语的汉语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极大的影响了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分析对比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加强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克服汉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已有的母语知识毫无疑问会影响其外语学习.母语的思维习惯,语言形式,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体现在外语学习上,就会形成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作为母语的汉语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极大的影响了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分析对比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加强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克服汉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2.
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产生的担心或恐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语言距离是影响学习者对目标语进行主观认知的重要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加重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焦虑。以Tobias的外语学习焦虑模式为基础,结合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学习者主观感知的语言距离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有助于就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减轻外语学习焦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郭浪浪 《科技信息》2009,(26):I0148-I0149
语言是交际工具。只有当语言处在真实的语境中,才能完全实现其交际功能。因此,成功地掌握一门外语,就得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目标语。然而,在我们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母语汉语的影响而出现“中式英语”而非地道英文。本文主分析了“中式英语”的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力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中式英语”。  相似文献   

14.
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迁移是难以避免的。然而母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的影响非常明显,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从母语负迁移入手,通过分析写作中词汇、句法、语篇三个语言层面的汉语母语负迁移现象,以探求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人认为,外语学习和母语习得的过程一样。然而,一语习得和外语学习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讨论儿童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之间的相同点及差异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如何通过母语习得来使儿童外语学习受益。  相似文献   

16.
当读者看到这个题目时,一定感到疑惑不解: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促进文化交流,怎么需要忘却母语呢?但如果把这题目补充完整,你就能比较清楚地理解了:学好一门外语的过程,就是在用外语交流时能做到暂时忘却母语的过程。我们知道卡尔.马克思出身在德国,德语是他的母语,但他的巨著《法兰西内战》却是用英语写成的。马克思50多岁的时候,他认为研究俄国的形势很重要,便开始学习俄语,仅6个月时间他就能够阅读俄文文章和新闻报道。我们常常对他的语言天赋感到吃惊,但马克思在他写的一本书里道出了学习外语的真谛。他说,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不…  相似文献   

17.
蓝婷 《科技资讯》2012,(4):207-207
母语习惯如果有利于养成外语习惯,那么母语对外语学习者的促进作用被称为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对于越南语学习者来说,已经掌握的汉语和英语知识对学习越南语的迁移也是如此。我们在教授越南语过程中利用母语和英语的正迁移,有助于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加强英语记忆,巩固和提高师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词典》对母语所下的定义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种方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母语就是汉语。母语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习得的,而外语是后天有意识学习而得的。通过多年的翻译实践,笔者深切体会到母语掌握程度的高下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可以说母语是一切语言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1先行研究中日两国语言由于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无论字、词,乃至句式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总会感觉掌握日语并不困难,但在那些初看来为相似之处并认为其会对日语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会由于母语的影响而对日语学习引起负迁移作用。很多外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以下现象:当一句话出现在眼前,需要用外语表达时,首先想到的是用中文如何表达,然后将中文的意思表达直接译成目标语。这一现象在日语学  相似文献   

20.
侯杰 《南昌高专学报》2009,(2):115-116,121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发展迅猛,但是由于对母语学习的忽视,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汉语水平堪忧。学好母语不仅是外语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需要,也是他们日后从事跨文化交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外语专业学生非常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民族语言文化的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