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州市流溪河降水离子浓度与电导率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6年7月~2008年5月在流溪河地区采集的106次降雨水样(雨量范围0.7~268.6 mm)进行化学测试,研究了降水中几类主要离子含量与电导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通过各化学离子含量计算的电导率与对应实测的电导率之间存在-2.94%的平均相对误差。(2)H+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水样中pH<5.6时是正相关,在水样中pH≥5.6时呈现负相关规律。(3)电导率随离子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水样的总离子浓度相同或者H+和总离子浓度相同时,由于样品之间存在显著的其他化学组成差异,致使电导率的不一样。(4)将水样分成pH≥5.6和pH<5.6的两组后,每组中各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存在更好的回归关系,因此可以通过pH值、电导率的测定并利用回归方程来预测水中的其他化学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H2O2浸种对水稻和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经适当浓度的H2O2浸种后,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0.01%和0.1%H2O2可以提高水稻的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H2O2浓度大于3.0%其作用则相反。H2O2还可能增强作物种子电解质外渗率和玉米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一定H2O2浓度范围内,玉米种子活力指数分别与电解质外渗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以高山离子芥试管苗(Chorispora bungeana)为试材,采用固液培养法,设置对照(不添加PEG-6000,CK),轻度干旱胁迫(5%PEG-6000)、中度干旱胁迫(20%PEG-6000)、重度干旱胁迫(40%PEG-6000)4个干旱处理水平,分析干旱胁迫对高山离子芥幼苗抗氧化系统、活性氧代谢等部分生理特征的影响,以揭示高山离子芥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机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以及在各时间胁迫处理下,抗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POD活性、丙二醛含量、CAT活性和APX活性均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2)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均显著升高;高山离子芥试管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呈现出升-降-升的变化趋势。(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DA与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SOD、APX、O-·2及H2O2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可溶性糖与SOD、POD、O-·2及H2O2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电导率以及保护酶系均与O-·2、H2O2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高山离子芥具有较强的耐旱性,高山离子芥试管苗在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抗氧化酶系、活性氧代谢、脂质过氧化及渗透调节物等共同参与了高山离子芥试管苗对干旱胁迫的综合抗逆性形成,从而积极启动应对外界干旱环境的耐旱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4.
钙离子对菊芋海水胁迫的缓解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芋2号为材料,设计1/2Hoagland(H)、1/2H 10mmol·L-1CaCl2、1/2H 30%海水、1/2H 30%海水 10mmol·L-1CaCl2、1/2H 30%海水 5mmol·L-1EGTA5个处理水平,研究了Ca2 对海水胁迫下菊芋鲜重以及菊芋叶片中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以探索Ca2 对缓解植物海水胁迫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外施10mmol·L-1Ca2 对菊芋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在1/2H 30%海水处理下,菊芋的正常生理代谢明显受到抑制;在1/2H 30%海水 10mmol·L-1CaCl2处理下,与1/2H处理相比菊芋生物产量、叶绿素含量和Pn显著增加,与1/2H 30%海水相比菊芋生物产量、叶绿素含量和Pn显著增加,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由此证明外源Ca2 可有效缓解海水胁迫所致的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促进干物质积累,从而使生物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H2O2对水稻Rubisco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H2 O2 浓度低于 2 0mmol·L-1时 ,Rubisco分子稳定 ;高于 2 0mmol·L-1则Rubisco的大亚基之间发生交联 ,全酶发生聚沉。H2 O2 处理后 ,Rubisco表面巯基数目减少 ,对两种蛋白水解酶尤其是胰蛋白酶的敏感性增强 ,大亚基水解明显增加。H2 O2 处理只会增加Rubisco大亚基的水解程度 ,不会造成新的水解位点  相似文献   

6.
拟南芥神经酰胺酶基因对氧化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南芥哥伦比亚生态型(Col)和神经酰胺酶突变体为实验材料,通过对突变体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来研究拟南芥神经酰胺酶基因(AtCER)对H2O2的响应。利用PCR和Northern blot获得了9个AtCER纯合单突变体。不同浓度H2O2处理野生型和突变体后,发现突变体对H2O2的反应比野生型更加敏感。H2O2处理后突变体叶片出现比野生型更严重的黄化现象和坏死斑点,总叶绿素含量也比野生型下降的更快,电导率测定也发现突变体比野生型的电导率增加得更多。抗氧化酶活性的分析结果发现H2O2处理后,突变体的抗氧化酶活性比野生型提高了1.5~3倍。上述研究结果说明AtCER参与了H2O2诱导的氧化胁迫反应。  相似文献   

7.
侯杰  刘玲  王景艳  刘兆普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2):2540-2544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硝态氮对海水处理下长春花幼苗光合特性和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浓度海水显著抑制长春花幼苗的生长,提高硝态氮浓度能显著缓解海水胁迫对长春花幼苗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促进地上、地下部生物量积累.(2)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长春花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均显著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显著增加;增加硝态氮浓度可显著提高长春花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3)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长春花幼苗体内K+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而Na^+、Cl^-含量显著增加,提高硝态氮浓度有利于长春花幼苗对K+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维持地上部较高的K^+/Na^+.研究发现,增加硝态氮能维持高浓度海水胁迫下长春花幼苗体内养分平衡,缓解盐胁迫对其光合生理和生长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赵天宏  孙加伟  赵艺欣  付宇  王岩  史奕 《生态学报》2008,28(8):3644-3653
为了揭示CO2和O3浓度升高及其复合作用对植物活性氧(ROS)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机理,以玉米(Zea mays L.)为研究材料,利用开顶式气室(OTCs)研究了CO2和O3浓度升高及其复合作用下,玉米叶片活性氧产生速率、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及玉米籽粒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与对照相比,高浓度CO2((550±20)μmol · mol-1)处理下,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升高,O- ·2 产生速率、H2O2含量下降, 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减小,SOD、CAT、POD活性增强,玉米百粒重和穗粒数增加;而在O3浓度为(80±10)nmol · mol-1的条件下,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O- ·2 产生速率、H2O2含量升高,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增大,SOD、CAT、POD活性减弱,玉米百粒重和穗粒数降低;CO2和O3浓度升高复合((550±20)μmol · mol-1 (80±10)nmol · mol-1)处理下,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H2O2含量、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MDA含量、相对电导率、CAT活性增加,POD活性减弱,而O- ·2 产生速率几乎不变化,且玉米的百粒重和穗粒数略低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CO2浓度升高抑制了玉米叶片活性氧的代谢速率,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强了光合作用,使玉米籽粒产量增加,对玉米表现为保护效应,而O3浓度升高促进了玉米叶片活性氧的代谢速率,降低了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了光合作用,使玉米籽粒产量下降,对玉米表现为伤害效应.在CO2和O3浓度升高复合处理下,CO2浓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O3浓度升高对玉米的伤害效应,而O3浓度升高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CO2浓度升高对玉米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
氯化镉胁迫下葡萄根、叶内源一氧化氮和活性氧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泽香’葡萄扦插苗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氯化镉(CdCl2)处理下葡萄根系和叶片内源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的生成规律,以及根系丙二醛(MDA)含量与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1 mmol.L-1范围内,随着CdCl2处理浓度的增加,葡萄扦插苗根系和叶片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根系活力先升高后下降;CdCl2浓度为0.01mmol.L-1时,根系NO含量和NOS活性分别提高51%和63%,超过0.1 mmol.L-1时则显著下降;CdCl2浓度为0.01和0.05 mmol.L-1时,叶片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提高.0.5和1.0 mmol.L-1的CdCl2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同浓度CdCl2处理下,叶片中O2.-产生速率明显低于根系O2.-,而H2O2含量明显高于根系.  相似文献   

10.
天然有机质(NOM)在水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浓度水平和分子组成随时间变化差异很大。本研究采用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ESI-FT-ICRMS),测定了山东鹊华水库水源水的NOM组成,并分析其季节变异规律。结果表明:NOM的主要组分为含不同C、H、O的分子组成;van Krevelen图表明,原水NOM中木质素等生物聚合物含量丰富;季节变异规律表明,H/C比率随环加双键数(DBE)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对应季节性样品中的分子变得更加不饱和;研究水源水中NOM的组成表征及季节变换规律将有助于制定针对饮用水处理操作的有效方法,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1.
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王旭东 《四川动物》2007,26(1):196-197,200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认为:音乐能影响动物的情绪;音乐还对动物的免疫功能、学习及记忆能力、以及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均有一定影响。该领域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索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13.
红树林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抵御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天然屏障。热带气旋是红树林面临的最主要自然威胁之一,削弱了红树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及生物多性维持等功能发挥。然而,尽管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日益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缺乏对该领域研究进展的系统分析和总结。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5—2021年间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影响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图谱绘制,以厘清该领域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并揭示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1)该领域研究年发文量随时间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尤其2013年后迅速增加,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2)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前列,美国的中介中心性最高,其次是德国,美国广泛地与德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有密切合作;(3)美国佛罗里达、加勒比地区、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南部等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区域;(4)研究热点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从红树林植被的干扰损害逐渐发展到固碳储碳、海岸防护等功能的影响。全球变化背景下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红树林对热带气旋干扰的弹性、基于遥感和大数据处理的模型模拟等日益受到关注,量化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功能的影响、探明热带气旋与海平面上升的关系及对红树林影响、构建完善的观测体系数据集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对长期关于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定量和可视化分析,可为预测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和风险、及减缓和应对其风险等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复杂疾病关联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卫丽  顾东风 《遗传学报》2004,31(5):533-537
关联研究广泛应用于阐述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等人类复杂疾病的遗传学基础。文中就关联研究中混杂的识别与控制、候选基因的选择、中间表型的应用、单体型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结果的判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人群分层是关联研究混杂的主要来源之一。选择患者亲属做对照、基因组对照和选择遗传背景较为一致的隔离人群都可以减少混杂。候选基因的选择可以基于与疾病间的生物学联系或是该基因与疾病某已知相关基因的同源性。适当的应用中间表型和单体型分析方法可以增加关联研究有意义发现的机会。本文认为,优化研究设计、足够的样本含量、正确选择对照,结合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关联研究必将为困扰人类的常见疾病的易感性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Studies on Septoria on celery see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以自制的壳聚糖作为载体,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优化了固定化条件,研制成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其活性回收率达到42—53%,操作半衰期达到一个月以上,对热、乙醇以及尿素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Km值为0.67×10~2mg/mL,最适温度65—70℃,最适pH8.0,能使啤酒中的蛋白质浓度从56.5mg/L减少到2.7mg/L,可以消除啤酒的低温混浊现象。  相似文献   

19.
宋洁  刘学录 《生态学杂志》2019,30(3):1067-1078
应用生态学是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工具之一.在当前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对国际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对夯实我国应用生态学的知识基础、指明研究方向、确定战略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原理,借助CiteSpace、Carrot2等信息可视化软件,以Web of Science中1980—2018年国际应用生态学研究领域基于不同检索策略的两个文献数据集合为研究对象,从研究载体、研究力量及研究内容3个维度进行文献时空分布、核心研究力量、研究热点演进以及研究前沿及趋势分析,旨在揭示其学科发展轨迹、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我国的应用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蚕丝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蚕丝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固定化脂肪酶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蚕丝与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进行反应的最适条件是PH=10.8,SESA:2.0g/g蚕丝,反应生成的对氨基苯磺酰乙基蚕丝(ABSE-蚕丝)经重氮化后与脂肪酶偶联的最适条件是:pH=7.5,偶联时间>10h。加酶量为168~308u/g蚕丝时,所得固定化脂肪酶活力为106~160u√g蚕丝.此时固定化冀的活力回收率较高(>52%)。固定化脂肪酶稳定性较高.其操作半衰期约为25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