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针对城市居民是否选择低碳出行的问题,本文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影响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相关因素与实际交通出行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设置自变量与因变量及其取值,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原理进行拟合建模,在不同属性下,对城市居民是否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和影响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属性之间与各个属性内部的影响与区别关系。同时,运用Logistic回归、神经网络与决策树3种分类预测模型,在现有数据基础上,对城市居民是否选择低碳出行方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收入、距离和是否拥有汽车及驾驶证,对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没有汽车的居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的可能性是拥有汽车居民的9.065倍,且3种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均在85%以上,而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接近90%,各项指标均说明预测效果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适用性。该研究为预测不同地区与类型的低碳出行方式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把减少碳排放作为我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已经是大势所趋。交通运输尤其是城市交通所产生的碳排放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以公共轨道交通为主的便捷出行模式、大力发展慢行交通系统、限制城市私家车的增长、鼓励新能源技术、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模式等,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3.
居住小区交通系统低碳设计是居住小区规划低碳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居住小区交通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使低碳规划与节能建筑实现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低碳节能型居住小区设计.本文针对该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重点阐述了居住小区交通系统低碳设计的内涵是对机动车的合理引导、便民生活前提下相对的减少交通量、全寿命周期内对交通量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关键是合理的确定交通组织方式.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变被动低碳为主动低碳.  相似文献   

4.
慢行交通是城市规划提倡的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可实现居民的短距离出行和接驳公共交通。城市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关键节点,本文从地面慢行系统一体化、行人过街安全岛规划、公交站台一体化等方面入手,提出城市平面交叉口慢行一体化的规划,以满足交叉口慢行交通的通行需求,实现机非分离,保障慢行者的出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泉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及交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力图从居民出行特征的角度诊断现状交通问题、预测未来交通发展趋势以及提出相应的交通对策.通过与国内同等规模城市在居民出行的频数、目的、时耗、方式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了城市现状居民出行中存在的频数高、距离短、个体交通方式所占比例过大等一些与中等规模城市不相符的现象.根据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性质以及未来城市的发展规模和规划布局,对城市居民的出行趋势做出了预测,出行距离近多远少、出行方式将适当向公共汽车、小汽车转化.进一步在道路建设、公共交通发展和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低碳社区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需要从小区的合理规划选址、低碳住宅设计、有利于碳增汇与碳减排的科学绿化、培养社区居民低碳意识并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政府积极倡导和激励等方面进行探索,努力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调节、企业减排、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努力使低碳社区建设成为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交通公路工程项目日渐完善,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具有经济环保、低碳高效的优势,其在交通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能源损耗,改善城市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逐渐重视生态环境与国民节能意识的加强,国民对环保技术在交通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  相似文献   

8.
出租车排放的二氧化碳污染人们生存的环境,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文中对某城市出租车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给出相应的改善对策。首先对出租车能耗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测算碳排放现状,然后运用趋势外推法对能耗和碳排放进行预测,最后给出相应的改善对策。研究结果有助于低碳交通理论的深入研究,并为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居民低碳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安市居民低碳意识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市场调查的方式得出了数据,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清楚低碳内涵的人较少、日常生活中坚持低碳生活的人有限、水电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浪费、一次性塑料袋使用过于频繁、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情况不理想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诸如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和健全与低碳发展相关的地方法律和法规、打造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倡导全新的低碳消费方式等建议,希望能够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安作为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节点城市,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政治地位决定了解决交通"城市病"的迫切性。基于西安市11个辖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和交通状况感知的问卷调查得出,随着"互联网+交通"的出现,本地居民在出行方式上的选择日趋多元;时间、经济性和安全性成为影响居民出行选择的三大因素;公众认同共享出行方式但表示有条件支持,显示出交通新业态仍有发展空间。结合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共享出行为补充"的综合交通体系,政府应优化城市功能空间布局、配置高质量交通资源、依托先进技术进行交通研判、建立健全交通政策法规、培育良好的出行文化;以交通企业为代表的行业主体应积极探索新旧交通业态的融合发展;公众则应树立主体意识,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共享的出行理念,进而形成交通"城市病"治理的三方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