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目的观察预习-主题-案例教学法用于本科护生重症监护室实习阶段的教学效果。方法 2010~2011学年58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以周目标为基础的临床带教教学法,2011~2012学年45名护生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预习-主题-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自评结果及出科总评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素质自评结果高于对照组,P0.01;护生出科总评成绩观察组平均(86.53±3.60)分、对照组平均(81.05±3.51)分,t=7.77,P0.01。结论预习-主题-案例教学法用于重症监护室临床实习教学是行之有效的,促进了重症监护室带教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陈晓红  何婷  戴妙霞  李鸿   《护理与康复》2018,17(1):99-101
目的观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神经内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生按学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4学年60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以周目标为基础的传统临床带教教学法;2015学年60名护生为观察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成绩,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等。结果出科时,观察组理论、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评价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自我评价(除沟通能力外)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临床带教能提高神经内科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48名护生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5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及调查观察组护生对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反馈。[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与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认为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出科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评价。[结论]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护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朱建芬 《全科护理》2011,9(31):2905-2907
[目的]探讨护生综合能力评考表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2010年在我科轮转实习的111名护生为观察组,2007年—2008年94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教学,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教学应用儿科护生综合能力评考表。比较两组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核理论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观察组护生对科室带教老师在带教意识、理论讲解、操作示范、沟通能力、教学方式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结论]护生综合能力评考表的应用使儿科临床带教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强调了师生双方的评价与互动,有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在山东省某医院普外科实习的6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9年1月—3月的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6月的实习护生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干预组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进行案例教学,每周1次,共干预4周。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带教满意度。结果两组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床边综合能力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评判性思维评价(CTDI-CV)总分及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两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临床带教满意度总分及带教安排、实习收获两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可提高护生的床边综合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并提高临床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证护理教学法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健康管理科进行临床实习的104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入科实习的51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入科实习的53名护生为观察组,采用实证护理教学法,评价并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出科时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护生的临床带教中应用实证护理教学法可以帮助实习护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每日一问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的6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3年1~6月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由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每日提出一个问题,第2日再进行追踪反馈。结果:观察组的护生出科成绩及自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每日一问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感染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93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5名和观察组4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对护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评分和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评分和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科护生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教学满意度和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床边综合能力查房教学形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实习护生8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床边综合能力查房形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对专科理论知识考试的平均成绩及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专科理论平均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床边综合能力查房形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生对带教方法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概念图应用于临床带教中,对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于临床实习的意义。 方法: 将儿科实习的102名护生随机分组,实验组应用概念图的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进行为期1月的儿科实习,比较实习前后两组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成绩有无差异。 结果: 实验组实习后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所上升,两组护生实习后,实验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概念图教学法能提高临床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成绩,应在临床带教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2月在ICU实习的48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临床实习带教。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ICU实习的52名护生为观察组,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临床实习带教中。比较2组护生的理论、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ICU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有效提升了实习护生的理论与技能操作成绩及临床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教学联合PBL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儿科实习的护生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带教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及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出科时,观察组理论、操作与OSCE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科时,观察组CTDI-CV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科时,观察组护生对教学评价4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生的临床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结合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其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培养其综合能力,提升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文教学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带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院胃肠外科实习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观察组采用人文教学法,主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培训带教老师带着人文精神理念,因人施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分析2组护生的临床护理带教满意度、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平时表现、操作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带教的教学氛围、教学技巧、教学内容及综合素质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把人文教学融入到护生的实习带教中,提高带教质量,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提高护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从而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6月~2015年4月的103名护生为观察组,每个护理单元建立护生实习责任组,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生分管床位,带教老师一对一临床带教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生临床带教实施表"的工作内容逐条落实,带教老师全程监督、指导、检查、评价,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连续性护理服务;2011年6月~2013年4月的9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师徒式"带教方法。对比分析2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临床带教综合满意度及自评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显著提高了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和带教质量,挖掘护生潜力,有助于培养"知识能力型"护理人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元化系统教学模式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到手术室实习的55名护生为对照组,2017年9月—2018年2月到手术室实习的62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观察组应用多元化系统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包括筛选临床带教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师生双向选择、微信教学意见反馈、师生互评、个案汇报等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案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实习表现评价得分及其对带教老师教学效果评价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元化系统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消化内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实习护生108名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54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54名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带教方法,即构建愉快和谐的科室学习氛围、一对一带教、实习手册的应用、多种能力的培养、分期教学法等。比较两组护生出科时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病例分析得分和护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出科考试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病例分析得分、综合成绩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可强化护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1月在我院实习的123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3月~2012年1月在我院实习的136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加强核心能力培养,比较两组护生核心能力评分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核心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方法、带教内容、带教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核心能力培养可以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评价程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护理临床带教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来本院血液净化科室实习的60名护生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0名护生采用程序教学法模式带教作为观察组,另外30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为对照组。采用自制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调查问卷与护生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以及护生实习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实习前两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观察组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是以护生为中心,护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真正体现了"以护生为本",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谐护生与患者的关系;带教老师对护生整个带教过程的学习状态能够清楚掌握,更利于加强管理和教育,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陶晓燕  陈小娣  沈波 《护理与康复》2013,(12):1178-1179
目的 探讨任务引领教学法用于手术室护生带教的效果.方法 将80名护生按实习月份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人.对照组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用任务引领教学法.实习结束对护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 两组护生均顺利通过考核,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优秀人数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护生带教中采用任务引领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微信笔记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儿科实习的4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科月份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微信笔记教学法,为期一个月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护生对每位带教老师作评价考核,将两组的理论和操作成绩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均优于对照组,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评价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笔记+传统教学方法能更加规范教学内容,督促提醒护生复习巩固,提高理论和操作成绩,优化带教老师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