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硫芥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inese hamster fibroblast cell line,CHL)DNA的损伤作用及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CHL分为2组,均以10、100、1000μmol/L硫芥染毒,其中1组以10mmol/L的GSH加以保护,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即刻,6、24、48、72 h)收集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assay,SCG)检测。结果 硫芥染毒组CHL的DNA迁移率和迁移度在染毒后6、24、48、72h均显著高于相应时刻的生理盐水组和溶剂对照组(P〈0.01)。GSH保护组DNA迁移率和迁移度亦显著增高(P〈0.01),但较之单纯硫芥染毒组DNA迁移率下降了13.0%-52.5%,迁移度亦显著下降。结论 硫芥对CHL的DNA有损伤作用,呈时间、剂量关系。GSH对DNA的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技术研究地黄提取物致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为该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0.2、1.0、5.0 mg/mL地黄提取物,用双氧水作为阳性对照药,处理细胞,24 h后收获细胞,进行彗星电泳实验。结果/b> 双氧水处理后造成CHL细胞产生明显的DNA损伤,呈现不同彗尾长度的彗星,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不同质量浓度的地黄提取物处理细胞后,彗星长、彗尾长度等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的敏感度较高,不同质量浓度的地黄提取物对CHL细胞未产生DNA损伤。  相似文献   

3.
修复是指组织中新的细胞和基质取代损害或丢失的细胞和基质。关节软骨组织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缺乏血供和未分化细胞,使得自我修复后的软骨组织不能恢复正常关节软骨原有的结构和功能。正是由于这种自然修复过程的局限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成为近年来风湿、骨科临床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临床以及实验中人们研究各种方法以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大体有:软骨下骨打孔术,降低关节面应力及保持关节活动;软组织移植术;软骨/骨软骨移植;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的近二倍体类淋巴母细胞TK6和WTK1细胞的DNA损伤和修复能力的差异和机制。方法采用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的H2O2分别处理TK6和WTK1细胞,对两种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TK6和WTK1细胞的彗星细胞率和彗星细胞尾长以及p53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TK6细胞对H2O2诱导的DNA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具有更为快速有效的损伤后修复能力。在孵育0.5h至1h内两种细胞达最大有效修复。TK6细胞P53蛋白本底水平明显低于WTK1细胞,在H2O2处理后,其表达水平明显增强。结论TK6细胞对H2O2诱导的DNA损伤更为敏感,损伤后的修复更为快速、有效。p53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是两种细胞DNA损伤和修复能力差异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体外研究蜂胶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及毒性的可逆性.方法 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DLFs),选用蜂胶为实验组,碘酚溶液和奥硝唑溶液为药物对照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与HPDLFs接触进行细胞培养24h,用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RGR),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24h,测定细胞回复度.结果 3种药物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相对增殖率均成下降趋势,同种药物不同浓度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浓度的蜂胶和奥硝唑细胞毒性为1~2级,而对照药物碘酚细胞毒性为4级.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24h后,蜂胶组和奥硝唑组细胞回复度均大于80%,表现出较小的细胞毒性;而碘酚组回复度小于30%,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性.结论 蜂胶对HPDLFs具有较小的细胞毒性,且毒性可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β—胡萝卜素对氧化镍致人肺成纤维细胞DNA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肢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或称彗星电泳技术(comet assay)比较研究。结果 氧化镍(Ni2O3)可引起人肺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断裂损伤,Ni203与β—胡萝卜素共同处理的人肺成纤维细胞的DNA双链损伤较之Ni2O3单独处理组降低(P<0.01)。结论 氧化镍可引起人肺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损伤。β—胡萝卜素可明显降低Ni2O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DNA链的损伤作用。SGGE是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及经济的细胞基因毒性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各级水平的环境与人类疾病(镍污染)检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缺氧和血清剥夺诱导的PC12细胞DNA损伤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 PC12细胞在缺氧 ( 3 7℃ ,5 % O2 ,95 % N2 )、血清剥夺条件下 DNA损伤与修复、凋亡、坏死或生存的变化规律。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在不同时间点 ,缺氧、无血清培养等诱导下对 PC12细胞单链 DNA损伤与修复、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在 PC12细胞 DNA损伤值均在 0 .5 h时达第一个峰值 ,随后下降。 3 h后DNA损伤数值再次逐渐增加并达到最高值。细胞凋亡峰值略滞后于 DNA损伤峰值 ,并于 DNA损伤程度基本相平行。提示 PC12细胞在缺氧和血清剥夺条件下存在 DNA损伤与修复的动态变化过程 ,DNA损伤后可能直接诱导细胞凋亡 ,DNA损伤程度在早期与细胞凋亡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早老细胞和正常衰老细胞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的DNA损伤和修复.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彗星电泳技术,分别检测3组不同群体倍增数(PD)的人正常二倍体成纤维细胞BJ(青年组第14代,成年组第30代,衰老组第45代)和2组不同PD的人赫-吉二氏综合征(HGPS)细胞(青年组第8代,衰老组第17代)的DNA基础损伤程...  相似文献   

11.
的:利用维生素K3(VK3)复制HeLa细胞氧化应激模型,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途径在氧化应激诱导自噬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人宫颈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阳性神经元表达与脑梗死后DNA损伤修复过程的相关性.方法 制作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FbIR), 夹闭双侧颈总动脉90 min后恢复血流, 再灌注15 min后处死动物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A组(n=10):FbIR90/15 min;B组(n=4):FbIR90/15 min 3BR7NI;C组(n=10):假手术对照组;D组(n=4):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NADPH-d阳性神经以元的分布.A、B两组分别用大肠杆菌核苷酸外切酶Ⅲ敏感位点法(escherichia coli exonuclease Ⅲ sensitive sites,EXOSS) 检测AP位点和3′-PO4末端型两种氧化DNA损伤.用EXOSS检测AP位点和3′-PO4末端型 两种氧化DNA损伤;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NADPH-d 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 EXOSS法可检测到大脑不同部位的氧化DNA损伤,主要集中在大脑皮质区、下丘脑弓形核区、纹状体和海马区;特异性NOS抑制剂3BR7NI明显减弱全脑的EXOSS信号强度(P<0.000 1),差异有显著性,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大脑皮质区,而对下丘脑的弓型核等区作用较弱; NADPH-d 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纹状体、丘脑和齿状核,下丘脑的弓型核区仅见少量染色,EXOSS / NADPH-d的表达对比显示, 在大脑皮质区EXOSS信号主要在NADPH-d阳性神经元中.结论 脑梗死后大脑不同区域氧化DNA损伤的机制不一, 3BR7NI仅消除大脑皮层区的EXOSS 染色, 而对下丘脑弓形核区的作用不大, 本研究从形态学证实了大脑皮层区nNOS可能参与了脑梗死后氧化DNA损伤修复过程,而下丘脑的弓型核区的这一过程可能有其他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菁鹏  林青 《华夏医学》2006,19(4):623-625
目的:研究姜黄素在体外诱导宫颈癌H eL a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H-脱氧胸苷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HPV E 6的mRNA水平表达;W estern b 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 53和P 21ras的蛋白水平表达。结果:姜黄素对H eL a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双染法结果提示姜黄素可诱导H eL a细胞凋亡;RT-PCR提示姜黄素作用H eL a细胞后HPV E 6的mRNA水平表达逐渐降低;W estern b lot结果提示姜黄素能上调B ax、P 53和P 21ras的蛋白水平表达,而B cl-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HPV E 6的表达,恢复P 53的功能,引起细胞凋亡,起到杀伤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靶向沉默宫颈癌HeLa细胞中α-地中海贫血/精神发育迟滞综合征X染色相关蛋白(ATRX),检测电离辐射对ATRX、γH2AX和Rad51蛋白表达及γH2AX和Rad51焦点数的影响,探讨ATRX参与辐射后HeLa细胞DNA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 3条ATRX-shRNA和阴性对照(Control-shRN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收集慢病毒并感染HeLa细胞,利用puromycin筛选获得稳定沉默ATRX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shA1-HeLa、shA2-HeLa、shA3-HeLa和shCon-HeL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沉默ATRX效率以及电离辐射后ATRX、γH2AX和Rad51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shCon-HeLa和shA1-HeLa组中γH2AX和Rad51焦点并计数其数量。结果: shCon-HeLa细胞中可见ATRX蛋白表达,而shA1-HeLa、shA2-HeLa和shA3-HeLa细胞中均无ATRX蛋白表达,表明沉默效率较高。在2和8 Gy剂量照射后1、6和24 h,shCon-HeLa组ATRX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24 h时表达量最高,且8 Gy照射后1、6和24 h表达量均较高。4 Gy照射后0~6 h,与shCon-HeLa组比较,shA1-HeLa组γH2AX焦点数在1 h明显升高(P<0.05),而后逐渐降低,但在6 h焦点数仍明显高于shCon-HeLa组(P<0.01);Rad51焦点数与γH2AX焦点数变化相一致,与shCon-HeLa组比较,shA1-HeLa组Rad51焦点数在1 h明显升高(P<0.05),在6 h时shA1-HeLa焦点数仍明显高于shCon-HeLa组(P<0.01)。4 Gy照射后0~16 h,shA1-HeLa组细胞中γH2AX和Rad51蛋白表达量均较shCon-HeLa组增加。结论:成功获得稳定沉默ATRX的HeLa细胞模型,电离辐射可诱导ATRX蛋白表达量增加,且沉默ATRX的HeLa细胞中γH2AX和Rad51焦点数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提示ATRX参与了辐射诱导的DNA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重铬酸钾和谷胱甘肽对小牛胸腺DNA的损伤。方法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光谱两种分析方法观察DNA的超微结构变化和吸收光谱的改变。结果 单一重铬酸钾不能诱导DNA断裂,但将重铬酸钾和谷胱甘肽按一定比例和浓度混合同时作用于DNA时,则可以诱导小牛胸腺DNA断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也得到同样的结果,当重铬酸钾和谷胱甘肽共同作用DNA时,其最大吸收峰呈增色效应。结论 从形态学和光谱学角度佐证了谷胱甘肽在引发铬(Ⅵ)化合物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多种中间产物并导致人体细胞癌变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s2O3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不同生长时间段(24、48、72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TRAP-ELISA方法测定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2 μmol*L-1的As2O3处理HeLa细胞48 h后可降低细胞存活率,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比对照组明显下降.随着As2O3 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作用效果越明显.结论As2O3诱导HeLa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对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DNA的损伤,阐明七氟醚诱导脑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七氟醚组(2%Sevo 6 h组、2%Sevo 12 h组和2%Sevo 24 h组)、4%七氟醚组(4%Sevo 6 h组、4%Sevo 12 h组和4%Sevo 24 h组)和8%七氟醚组(8%Sevo 6 h组、8%Sevo 12 h组和8%Sevo 24 h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法分别检测各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和死亡率。根据实验结果将细胞分为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4%Sevo 12 h组、生理盐水+8%Sevo 12 h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NAC+4%Sevo 12 h组和NAC+8%Sevo 12 h组。采用MTT法和LDH法分别检测NAC预处理后各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和死亡率;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各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DNA双链断裂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中DNA损伤相关蛋白8-OHdG、ATM、p-ATM和γ-H2AX表达量;DCFH-DA法检测各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Sevo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Sevo组和8%Sevo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死亡率升高(P<0.01)。与4%Sevo组比较,同一时间8%Sevo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死亡率升高(P<0.05)。与4%Sevo 6 h组比较,4%Sevo 12 h组和4%Sevo 24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死亡率升高(P<0.05);与4%Sevo 12 h组比较,4%Sevo 24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死亡率升高(P<0.05)。与8%Sevo 6 h组比较,8%Sevo 12 h组和8%Sevo 24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死亡率升高(P<0.05);与8%Sevo 12 h组比较,8%Sevo 24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死亡率升高(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生理盐水+4%Sevo 12 h组和生理盐水+8%Sevo 12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内DNA双链断裂增多,DNA损伤相关蛋白8-OHdG、ATM、p-ATM和γ-H2AX表达量增加、ROS水平升高(P<0.05)。与生理盐水+4%Sevo 12 h组比较,NAC+4%Sevo 12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死亡率降低(P<0.01),细胞中DNA双链断裂减少,DNA损伤相关蛋白8-OHdG、ATM、p-ATM和γ-H2AX表达量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8%Sevo 12 h组比较,NAC+8%Sevo 12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死亡率降低(P<0.01),细胞中DNA双链断裂减少,DNA损伤相关蛋白8-OHdG、ATM、p-ATM和γ-H2AX表达量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能够通过诱导DNA损伤导致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死亡,其机制可能与诱导海马神经元细胞中ROS积聚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六价铬Cr(Ⅵ)暴露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基因差异表达谱,并分析其致DNA损伤修复相关差异基因表达改变,筛选该毒性作用产生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为研究六价铬毒性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Affymetrix 3′IVT基因芯片检测Cr(Ⅵ)急性暴露16HBE细胞诱导的差异基因表达谱,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基因的相关生物学功能;进一步用Western blot蛋白电泳技术验证差异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ffymetrix 3′IVT基因芯片结果显示约200个基因表达变化大于2倍以上;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DNA损伤与修复、转录与翻译等通路;DNA损伤修复通路中,FEN1、PCNA和APX1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中FEN1和PCNA基因的表达量均增加了约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EN1、PCNA和APX1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与基因表达变化一致,其中FEN1的表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Ⅵ)急性暴露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可激活DNA损伤修复信号通路,使DNA损伤修复基因FEN1表达上调,DNA损伤修复通路可能在Cr(VI)诱导16HBE细胞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氧化还原因子-1(apurinic/apyrimidimic endonuclase/redox factor 1, APE/Ref-1)在过氧化氢(H2O2 )诱导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 SGCs)氧化损伤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原代培养离体大鼠SGCs,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PE/Ref-1在H2O2诱导SGCs 氧化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台盼蓝染色法计算SGCs氧化损伤过程中的死亡率. 结果 APE/Ref-1在体外正常培养SGCs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细胞核较强.H2O2浓度≥60 μmol/L 时, SGCs死亡率显著升高,APE/Ref-1在细胞核表达明显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APE/Ref-1在氧化环境下SGCs细胞核表达减少,细胞死亡率升高,提示氧化环境下细胞活性降低可能与APE/Ref-1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